近代史中唯一一次改變中國命運的一戰,卻因無知錯失良機

Posted 民族

篇首语: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近代史中唯一一次改變中國命運的一戰,卻因無知錯失良機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近代史中唯一一次改變中國命運的一戰,卻因無知錯失良機


前言:歷史曾與每個民族與國家很多機會,但都因內部與外部的種種原因而錯過。等到想抓住時,卻已經錯失了最佳良機而無奈悔恨。曾經羅馬帝國、阿拉伯帝國、奧匈帝國、西班牙、荷蘭等強盛一時的帝國都隨風而逝,再也找不回往昔的風光。

中國也曾經歷了近代史上唯一一次在良好的局勢下,卻因統治者的無能與短視錯失了最佳的崛起機會,也釀造了一系列的惡果。這就是著名的"中法戰爭"也是中國唯一一次戰勝列強的戰爭,卻形成了中國不敗而敗,法國不勝而勝的結果。也是比較恥辱的結果。

法軍占領越南,進占其首都

中法戰爭朝政變動,與戰和不一

近代中國以一個屈辱的形式開始,仿佛開啟封建社會的好運氣用光了,在向下一個資本主義社會過渡時,總是陰差陽錯的被中斷了。等再次開啟時卻是這種半進化的畸形發展,從此先天發育不良,受外部列強的侵略與分化中被逐步瓦解。

但歷史也不是沒給中國機會,只是機會來臨時,都被自己放棄了,只能在一步步摸索中如同無頭蒼蠅一樣尋找新的方向。

1883年,經過鴉片戰爭過去四十多年的時間里,滿清一直沒有消停,英法強盜用戰爭獲得了他們應得的利益,俄美以調停功臣自居,索要大量的回報。別的國家都還好辦,錢沒了,咱再賺,商貿權沒了,國家還在有本錢。領事裁判權沒了也無所謂,洋人才有多少人,能消化得了。唯有俄國吃相太難看,對土地有着獨特的嗜好,前前後後訛詐15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割去十分之一的清朝國土,這也就罷了,畢竟離得太遠。但連新疆也不放過,這可是西北屏障,丟不得。最後用戰爭擺平了。雖然規模不大,也花了錢才完事的。

可這還沒消停幾年,法國又折騰了,這一路上一直跟隨着英國的腳步干,這次新上台的內閣想要在世界刷一下存在感。環顧中國四周一看,只有西南這個門戶沒有被打開,就盯上了廣西和雲南,但有個阻礙就是越南,於是就加大力度收拾了越南,並成為其保護國,還把清朝的駐軍干敗。法國的野心得到膨脹。

他這這一波操作把恭親王的軍機處整慘了,直接下台,成就了慈禧獨掌朝政的局面。恐怕法國人也沒想到會給列強帶來這個欺軟怕硬的主。使本來平穩的大清政局出現了動盪,圍繞法國的侵略,主戰派認為必須打,才能維權,威懾諸國。主和派認為必須妥協,朝廷經不起折騰,怕掀起更大的混亂,引起國外列強的趁火打劫。這戰與和一直影響着戰爭的全程,失去了很多的戰機,造成被動挨打的局面。但即使在這種不利的情況下,戰爭後期中國軍民卻打出了驚人的成績,取得鎮南關大捷,台灣保衛戰的勝利,杭州灣更是重創法軍遠征艦隊,連司令也被重傷氣不過而死。讓世界都傻眼了。

法軍進攻清軍駐地 打開中國西南大門

防內甚於防外的統治思想

但就是這種有力的形勢下,主和派代表李鴻章又提出了"趁勝求和"的保守策略,維持體面收場,給法國人一些好處,就此罷戰。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自毀長城的情況呢,其實滿清作為異族統治億萬漢人本就沒有安全感,尤其是洪秀全的起義,差點把滿清給推翻。加大了滿人對漢人的防范心,雖然太平天國被鎮壓了,卻出了個更加強悍地漢人武裝集團。而中法戰爭就是這些漢人武裝勢力的功勞,滿清怕漢人因為這場戰爭而威脅他們的統治地位,所以只能采取打壓政策。

也就是防內甚於防外的思想作祟。

並沒有把自己當為中國的一份子,為這個民族的的未來去考慮,也不想讓權於漢人,哪怕你立再大的功勞,做多大的貢獻,都不及滿人的統治更重要。放棄了最佳的爭取權益的機會,苟延殘喘下去。

中法戰爭

國際形勢的錯判與左右

滿清的閉關鎖國政策,導致一直與國際主流脫軌,對國外的認知度始終停留於過去,既不接受,又不得不妥協。對於國際關系更是不了解。認為列強都一樣,卻不知國與國之間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把外國人都一視同仁,導致列強在對待中國問題上竟是驚人一致。這也是他們在其他殖民地沒有過地合作,可見滿清是多么地不理智與愚蠢。沒有利用列強各國的種種矛盾而尋求對自己有利的地位。

同時,整個中法戰爭中,列強對於中國的態度來說是敵視的,甚至干涉中國的各種作戰策略,為法國提供有利情報,不讓中國取勝,就這樣的不利環境下中國還戰勝了,不得不說是個奇跡。

法軍遠征艦隊偷襲福建馬尾軍港 福建水師全軍覆滅

最佳崛起良機的錯過

因為列強怕中國這頭熟睡的雄獅崛起,只能盡可能的阻斷他的覺醒機會。值得慶幸的是此時的中國是滿人統治,他們的策略成功了。因為他們的利益出發點一致,所以一拍即合,簽訂了《中法新約》這個勝利國卻拿着戰敗國的待遇,民族自信心再次受挫。如果當時是漢人作為國家的統治者,這種族群之間的戰爭是不可能屈服的,因為中國還沒有被閹割的文化還是有血性的存在,在大是大非的民族關前,誰也擔不起這個指責。可惜,沒有如果。只能坐看這種憋屈的結局。

外國人滿意,因為中國再次被削弱了,沒有因為這場大勝拿回自己應得的利益,反而對列強更加畏懼。達到了他們預期的目標,朝着他們希望的方向走去。崛起的機會再次被打回原形。

中法戰爭形勢圖

受制於人的虛弱政治

滿清給我們的印象是對內高壓,對外妥協,無能的政府,被稱為列強代理人也差不多。其實這也沒錯,在他們思想中洋人與他們是一樣的,都是外來異族入侵,並不排斥多一個或幾個列強分食這塊蛋糕,雖然自己分的少了,可畢竟打不過人家,妥協保住位置也是一樣的,而且有洋人助威,統治力更強。哪管你漢人的崛起與沉淪。

這樣看的話,就沒必要覺的有什么難以理解的誤區,畢竟出身不同,考慮問題就不可能從全局角度出發,不懂得唇亡齒寒的關系。自身的局限性先天限制了自己的能力,自然往錯誤的道路越走越遠,只不過有整個中華民族被迫跟着拉偏軌跡而已。

中法簽訂《中法新約》

結語:中法戰爭雖在初期不利,與滿清政府的懦弱與不作為有關,但後期卻取得了輝煌勝利,並使得法國遠征軍受損嚴重。可以說是近代以來中國對外戰爭最雪恥的一戰,有力於民族自信心的恢復與民族愛國意識的覺醒。但滿清統治者卻不顧當時正趁勝追擊以取得最大戰果的中下層軍民的請戰熱情。徹底引起了軍民對國家的失望與不滿。

也失去了把握最佳國際局勢,重新崛起的機會,讓列強看到了滿清外強中干的虛弱本質,更加地變本加厲。短視的結果帶來了更大的危機,也把自己降到了弱國位置,受制於人!極大地降低了國際地位,始終不被列強所重視與忌憚。

站在時代的大背景里,那是一個大爭的時代,是一個個民族國家強勢崛起的時代,弱者只能被欺壓與淘汰,成為別人的利益蛋糕。中國錯過了相對有利的條件,只能等待的是無盡的蠶食。

相关参考

此人自稱唐朝皇室,原本可以一統五代亂世,卻因酒色過度錯失良機

五代亂世,即五代十國時期,中國歷史其中一段分裂時期,當中出現過的割據朝代、政權、國家非常多,後世通常把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五個佔據中原地區的朝代稱為五代,把南吳、南唐、吳越、南楚、前蜀、後蜀、

讀書,是改變命運的最佳捷徑

年少無知時,以爲讀書學習是天底下最熬人的差事;長大成人後才明白,讀書是世間最公平、最好走的路。也是改變命運最簡單的事。再沒有比知識改變命運快的捷徑了。讀書不苦,不讀書的人生才苦。我們爲什麼要讀書。宋真

一戰如何改變中東格局

終結所有和平的和平對中東目前局面負首要責任的,當屬英法兩個歐洲殖民帝國毫無顧忌的雙邊約定。英法簽署協議,完全按自己的意願瓜分中東,確實做到了在沙子上劃線——徒勞無功,英國歷史學家詹姆斯·巴爾就曾把沙子

一戰如何改變中東格局

終結所有和平的和平對中東目前局面負首要責任的,當屬英法兩個歐洲殖民帝國毫無顧忌的雙邊約定。英法簽署協議,完全按自己的意願瓜分中東,確實做到了在沙子上劃線——徒勞無功,英國歷史學家詹姆斯·巴爾就曾把沙子

《了凡四訓》改變命運的幾句話

《了凡四訓》是明朝著名官員、思想家袁黃(後改名了凡)的“訓子文”,又名《命自我立》。由立命之學、改過之法、積善之方、謙德之效分四個部分組成,是一本種德立命、修身治世類教育書籍。了凡先生以其親生經歷,用

甲午戰爭是怎樣打起來的

1894年,日本以朝鮮問題為藉口向清政府宣戰,這是一場日本蓄謀已久的戰爭。戰爭的結果導致了中日兩國命運的改變:日本邁入了近代列強的行列,大清則承受割地賠款之辱,淪入了任人宰割的地步。起因:日本妄圖使朝

甲午戰爭是怎樣打起來的

1894年,日本以朝鮮問題為藉口向清政府宣戰,這是一場日本蓄謀已久的戰爭。戰爭的結果導致了中日兩國命運的改變:日本邁入了近代列強的行列,大清則承受割地賠款之辱,淪入了任人宰割的地步。起因:日本妄圖使朝

中國第一善書《了凡四訓》,短短12句,改變你的命運

《了凡四訓》是明代著名思想家袁了凡給自己兒子寫的告誡書。全書共四個章節,包含了儒家、佛家、道家三家學說,並被後世譽爲“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善書”和“東方勵志奇書”。曾國藩在讀了《了凡四訓》後,對袁了凡推崇

《了凡四訓》簡單12句,改變你的命運。

《了凡四訓》是明代著名思想家袁了凡給自己兒子寫的告誡書。全書共四個章節,包含了儒家、佛家、道家三家學說,並被後世譽爲“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善書”和“東方勵志奇書”。曾國藩在讀了《了凡四訓》後,對袁了凡推崇

《了凡四訓》簡單12句,改變你的命運。

《了凡四訓》是明代著名思想家袁了凡給自己兒子寫的告誡書。全書共四個章節,包含了儒家、佛家、道家三家學說,並被後世譽爲“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善書”和“東方勵志奇書”。曾國藩在讀了《了凡四訓》後,對袁了凡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