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第一奇人,沒卷入七國爭霸,但任何國家獲勝,都是他的功勞

Posted 鬼谷子

篇首语:一卷旌收千骑虏,万全身出百重围。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戰國第一奇人,沒卷入七國爭霸,但任何國家獲勝,都是他的功勞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戰國第一奇人,沒卷入七國爭霸,但任何國家獲勝,都是他的功勞

親們都知道,戰國是謀士和名將的天下,我們看秦國之所以能夠掃六合奪取天下,就是因為謀士和名將夠多。

說到對秦國一統天下做出最大貢獻的謀士,那么必然主推商鞅。

商鞅對秦國有多重要?可以說沒有他為秦國變法,秦國做不到在三代之後便橫掃六國,統一天下。

秦國之所以能超越六國發生質變,正是因為商鞅法。

我們來看看商鞅變法中最厲害的三個法令。

第一個:軍功授爵制。

在商鞅變法之前,秦國的貴族是可以有私兵的,在戰爭期間,貴族通過把私兵合二為一,組成了秦國的大軍。打完仗之後,各家貴族的兵又回到各家貴族。

戰爭勝利之後,國君的賞賜自然落在了貴族的頭上,而上戰場流血犧牲的士兵卻沒有分到多少賞賜。

商鞅的軍功授爵制的第一步就是廢除了貴族私兵,組建了秦國新的軍隊。這個是參照魏國的制度,商鞅之前在魏國待過,他認為魏國的軍制非常先進,從而把先進的軍制引進到了秦國。

並且在商鞅的法令下,任何人都可以加入秦國軍隊,並且只要在戰場上立下軍功,那么就可以獲得爵位。

這個爵位制度一共20級,根據爵位來獲得房屋和良田。

這個制度非常不得了,大家想想,我們在公司里上班,之前公司的規定是必須是公司老板的親屬才能升職,那么普通的職員自然沒有拼搏的動力。因為不管你如何奮斗努力,你都沒有辦法扭轉現在所處的位置,那還不如天天打醬油。

但是公司後來規定,只憑業績論英雄,關系戶和普通職員一樣,沒有業績不能升職,那么作為普通職員,是不是就有了拼搏的動力了?

並且,商鞅的授爵制只普及一代,不能世襲罔替,所以每一代的秦國青年們都必須努力拼搏,才能保持住自己家族的身份和地位。

第二個:編戶籍制

在商鞅變法之前,秦國是沒有戶籍制這個東西的。秦國的國君當時要想知道自己統治着多少人,必須通過各地貴族上報的冊錄。

於是這就成了貴族封地上有多少人口、多少畝田全憑貴族一張嘴自己說了算,秦國的國君其實是兩眼一抹黑的。

商鞅設法令之後,秦國所有的國民都必須登記在冊,當國民的名字登記在冊後,商鞅又出了一個法令叫做什伍連坐。

五戶為一伍,十戶為一什。

編成伍什干什么?

互相監督犯罪,伍什內有人犯罪必須檢舉,不然就會被株連。

這兩個法令一來秦國對國民實現了人口普查,二來強化了基層政權,犯罪率大大下降,國民能夠更加安然的休養生息。

第三個:獎勵農耕

在商鞅設新法中,還有獎勵農耕制,除了上戰場立軍功能夠獲得爵位外,只要種田種的好,繳納給國家的糧食達到了一定數量後,就可以獲得等級的爵位。

當然獲得爵位是第一步,在增產後,還能夠享受減稅。

這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當農業大幅度增產後,政府不止不能收更多的稅,反而可能出現稅收減少的可能。

目的是什么?

就是為了鼓勵百姓進行農業生產,而缺少的稅收,會被希望加爵的人補起來。

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制度,我們可以看到,在後來秦國和其余六國打滅國之戰,六國之中起碼有三個是在勢均力敵下亡於沒有糧草。

可見,商鞅多么具有長遠的眼光和博大的政治胸懷,沒有商鞅制定的獎勵農耕法令,那么長平之戰中,或許被糧草折磨而亡的便會是秦國。

商鞅在秦國變法之時,許多時候都是先從人性出發,比如上面說的三個法令,便是極大程度的窺探到了人性,才能想到如此精妙的法令。

軍功授爵和獎勵農耕都是用爵位來給予秦國百姓動力,有了動力何愁事情辦不好?其余六國為什么不行,就是因為百姓缺乏這種動力。

商鞅很懂得利用人性,而這得益於他的老師鬼谷子,鬼谷子是政治軍事學的鼻祖,不但是一位身懷絕學、精通六藝的謀略家,而且還擅長外交家的縱橫捭闔,精於人性心理揣摩,深明剛柔之勢。

有人說過,戰國最後的勝利者就是鬼谷子。

為什么?

因為鬼谷子門生數百都在為七國服務,比如身背六國相印的蘇秦、兩任秦國相國的張儀、齊國的戰神孫臏、魏國名將龐涓等等戰國時期的風雲人物都是他的徒弟。

所以有人才說七國之中的任何一個國家獲得勝利,那都是鬼谷子的勝利。因為人家押寶是全壓,輸是完全不存在的,這又是一個很重要的知識點。

直到現在鬼谷子的一些話還適用於這個社會。

一:知之始己,自知而後知人也。(了解別人先從自己開始,了解了自己才能了解別人。)

二:去之者縱之,縱之者乘之。(想要除掉他,就要放縱他,待條件成熟,就乘機一舉除掉他。)

三:揣情者,必以其甚喜之時,往而極其欲也。(揣摩人情,游說人主的謀士,應在對方最高興的時候去游說,要使其欲望極度膨脹。)

四:做人,別自以為是。(你要知道,自以為是的人總是看不清自己,看不起別人,要懂得低調做人,在你不具備支撐你的夢想的時候,要懂得韜光養晦。)

五:做人,別輕許承諾。(千萬不要輕許承諾,你一旦失信與人,那么卻再也挽回不了,做個誠實的人,才會受人尊重,重信與人才能處好關系。)

六:做人,別輕易求人。(遇到困境時,先想辦法自救,不要總想着依靠別人,要懂得拒絕,求人求的是放下尊嚴和面子,俗話說得好:人窮別走親,寒心。)

七:做人,別取笑他人。(取笑或者嘲笑別人,只能顯示你的無知和幼稚,更是一種對別人的諷刺,這樣的人也不會有人喜歡,做事往往也都會一事無成。)

八:做人,別欺負老實人。(做人,千萬不要去欺負老實人,俗話說的,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畢竟兔子急了也咬人。)

所以我建議大家可以看看《鬼谷子詳解》這套書,這套書是集縱橫、伐交、兵家大乘的書籍,不止能讓我們讀懂平日里的交際技巧和「 ”潛規則”,還能讓你讀懂人性,掌握人性,是通往成功之路中非常重要的一環。

就比如鬼谷子說過這樣一句話:小人謀身,君子謀國,大丈夫謀天下。

小人目光短淺只知道謀取自身的利益,只會為了自身的利益而行動。而君子是為了國家的利益而行動處事。大丈夫則是為了天下的利益處事行動,不拘於自己的小小利益,目光遠大。

再打個比較通俗的比喻:很多家長看到自己的孩子考試一次兩次考得很差,心情就會非常差,認為孩子貪玩了,沒有認真讀書。但鬼谷子會告訴你,不要在意一時的勝敗,最重要的是找出敗的原因。比如你有沒有和孩子分析過這次考試考差了的原因?語文考差了,那到底是作文扣分了,還是閱讀理解扣分了?還是文言文不懂?

如果你只是一個看到孩子考差了就只會怒目圓瞪的家長,那么說句不好聽的,作為家長來講,您是不合格的。

那么說到文言文,其實如果閱讀純文言文的書籍,我相信很多親們都會感覺到吃力,所以不二給大家推薦的這套《鬼谷子詳解》是帶有解析和導讀的。不止成年人可以讀,初高中生讀起來也不會吃力,並且里面還有很多精美的插畫,不會覺得純文字非常枯燥。

最重要的是,這套書精選了古今中外極具代表性的管理、職場、處世等案例,通過這些案例來解析鬼谷子的智慧,直擊人性的最深處。

一套四冊原價296元,現在團購僅需要98元,相當於一本只要24.5元。也不貴,一頓飯錢,就能得到大智慧,讓人受益一生,何樂而不為呢?

如果您對《鬼谷子詳解》這套書有興趣的話,點擊下面的橫條便可購買,目前只有一千套,買到就是賺到。


鬼谷子詳解 ¥98 購買

相关参考

“商聖”范蠡十大金句,堪稱春秋戰國第一完人

范蠡(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春秋末期政治家、軍事家、經濟學家和道家學者。范蠡是春秋奇人,他幫助勾踐興越國,滅吳國,一雪會稽之恥。功成名就之後急流勇退,“浮海入齊”,定居於陶(今山東定陶),

以一敵五,他才是戰國第一軍神

戰國後期的秦國,由於當年商鞅打下的老底子,可以說對上不管哪個國家,都能夠靠著糾糾老秦共赴國難的氣魄,不落下風。而最為出彩的一仗,就是長平之戰了,武安君白起,坑殺十幾萬趙軍,震驚天下,就算是到了今天,也

大秦帝國為何能吊打六國

戰國爭霸秦國最終成為了眾霸霸的爸爸,要問秦國為什么能夠笑到最後,這和有一個人的關系非常大。這個人就是商鞅。商鞅對於秦國而言有多重要?相當於十個李斯加十個白起。為什么這么說?大家想想,戰國爭霸的最開始,

大秦帝國為何能吊打六國

戰國爭霸秦國最終成為了眾霸霸的爸爸,要問秦國為什么能夠笑到最後,這和有一個人的關系非常大。這個人就是商鞅。商鞅對於秦國而言有多重要?相當於十個李斯加十個白起。為什么這么說?大家想想,戰國爭霸的最開始,

除了戰國七雄之外,被譽為戰國第八強國的是哪個國家

在古代中國,曾經有一些神秘的王朝國家,他們都曾真實存在過,但具體的歷史卻並不被人們所熟知,常常籠罩在層層迷霧之中,比如樓蘭、南詔、古蜀、烏孫、疏勒、大理、龜茲、東胡等等。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之間互相

朝代志諸侯爭霸,禮崩樂壞——東周故事

東周王朝(前770-前256),分為春秋和戰國兩個時期,從周平王東遷洛邑開始,周王室便再也沒有了號令天下諸侯的能力,只能偏安一隅,任由諸侯紛爭,周王室也兀自動也不動,周旋於諸侯,苟安於亂世。春秋與戰國

歷史底蘊是把雙刃劍,將秦國推向帝國寶座,又讓其二世而亡

戰國時代,周室衰微,諸侯爭霸,其實在戰國早期參與爭霸,或者參與重大利益紛爭的國家,都是擁有歷史底蘊的國家,也就是說這些國家要麼來自周天子的正統分封,要麼是在武王伐紂戰爭中,立下功勛而被分封的,比如說齊

日本戰國第一美女,為什麽要在天守閣自殺

日本從1467年應仁之亂後進入戰國時代。戰國時代的日本幕府的命令幾乎不能執行,各大名在自己的領地建起獨立的“大名領國”。隨著大名領國的誕生,各地區自然形成的封建秩序開始制度化,在大名分散林立的基礎上建

沒有人能救蜀漢

讀過《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東漢末年,社會風雲變幻,形勢險惡。前面的英雄們奮勇爭霸,後面的塵土平平淡淡地落下。趙雲、諸葛亮相繼去世,意味著三國第一代將領時代的終結。有句老話叫「成名未晚」。那些才華橫溢

新中國第一條鐵路建設缺乏資金,國家先撥2億斤大米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唐朝詩人李白一曲大氣滂沱的《蜀道難》,寫盡了四川自然環境的惡劣和交通條件的落後。千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