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道台是個什么官,比知府大嗎

Posted 知府

篇首语: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清朝的道台是個什么官,比知府大嗎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清朝的道台是個什么官,比知府大嗎

清朝的道台肯定比知府大,這個不用懷疑。

在各種古裝電視劇的熏陶下,現代人對「 ”知府”這個官兒有所了解,知道這是管理一府的職位,手下管着好多位縣令。

按照電視劇的劇情,縣令如果是好人,那知府肯定是壞的;縣令要是壞的,那知府就是主持正義的青天老爺,權力大大滴。

那道台又是什么官呢?這就得從清朝的官制講起了。清朝官制沿用漢魏六朝以來的「 ”九品十八級”制度,每一品有正、從之分。所謂從,其實就是0.5;另外還有各種貴族頭銜,不在此例。


道台又稱為道員(就如知府也會被稱為府台大人一樣,在古代稱呼人的時候加「 ”台”字是尊稱),為文職外官,全稱是「 ”各省守巡道員”,是省與府之間的地方長官,清朝初期的時候品級不定,經常是奉着皇帝的聖旨或口諭就去了,到乾隆十八年的時候才正式定為正四品官職。

「 ”道”的歷史很悠久,唐朝玄宗的時候,陸續將全國劃分為十五道,那時的「 ”道”所管轄的范圍可比「 ”省”大得多,什么劍南道節度使、隴右道節度使的,那是真正的封疆大吏,堪比漢代的王。

到了明朝,朱元璋改革官制,「 ”道”就沒那么大了。地方行政機構劃分為省、道、府、縣,「 ”道”被「 ”省”管着了,道員也無定例,根據實際情況看,有需要就設,沒需要就不設,反正省也可以管府。

清朝初期也如此,後來才慢慢固定下來,但還是可以由地方長官兼任。也就是說,這不是一個必須要有的職位。


而知府則是從四品,從品級上就比道台低,要受道台上司的管轄。但差的也有限,只是半級。而且如果要論實權的話,知府是一地主官,管的雖然沒有道台那么廣泛,但更實際。撈錢什么的,比道台方便。

根據以上所述,雖然民間俗語說「 ”官大半級壓死人”,但道台對知府並沒有生殺予奪的大權,他可以申斥知府,想把他弄下台卻絕非易事,除非這名知府真的有把柄可抓。


如果沒有別的原因,知府在道台面前也並不需要戰戰兢兢,兩者的差距不算大。

相关参考

清朝制台、藩台、抚台、道台是什么官

清朝的抚台、藩台、臬台、道台都是什么官?哪个台的官最大?我们在看关于清朝时期电视剧的时候,经常会看到里面的人称谓一些官员为抚台、藩台、臬台、道台。这些被称为"台"的大人都是些什么官呢?要回覆这个问题,

清朝制台、藩台、抚台、道台是什么官

清朝的抚台、藩台、臬台、道台都是什么官?哪个台的官最大?我们在看关于清朝时期电视剧的时候,经常会看到里面的人称谓一些官员为抚台、藩台、臬台、道台。这些被称为"台"的大人都是些什么官呢?要回覆这个问题,

清朝知府、道台、封疆大吏、提督、总督、巡抚分别是什么官

  这个就涉及到清朝的官制了,很多人看《雍正王朝》、《康熙王朝》的时候,如果不太了解里面人物的官名,那么理解起来,就会比较困难,那这里就简单的来介绍一下清朝的官制。  清朝设行省、府、县三个级别,对应

道台和知府都是朝廷四品官,势均力敌,到底谁的权力更大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巡抚、总督两个封疆大吏的区别和等级划分。其实除了巡抚和总督以外,还有两个官职势均力敌,那就是道台和知府。在明清时期的官职中,道台和知府都是四品官。那么,两个中级官员中,到

假如你穿越到中國古代的宋朝,下面官職5選1,你會選擇當哪個官

假如你穿越到中國古代的宋朝,下面官職5選1,你會選擇當哪個官?1、太師太師可以說是跟皇帝非常近的人,皇帝有疑問都會去討教,地位類似於皇帝的顧問,沒有實際管理的事物,是個虛職但是影響特別大代表人物龐太師

清朝時期買個官需要多少錢

在我國古代的時候,漢朝要對匈奴采取軍事行動,國家缺少軍費,沒錢怎么辦?於是有人就想到一個快速「”斂財”的辦法——賣官。「”賣官鬻爵”在當時還真的起到了一定的「”積極性”。可是,到了後來,我國歷代封建王

清朝時期買個官需要多少錢

在我國古代的時候,漢朝要對匈奴采取軍事行動,國家缺少軍費,沒錢怎么辦?於是有人就想到一個快速「”斂財”的辦法——賣官。「”賣官鬻爵”在當時還真的起到了一定的「”積極性”。可是,到了後來,我國歷代封建王

蒙古大汗窝阔台是如何顺利统治中亚的

公元1227年的8月25日,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在亲征西夏时作古,他在临死前将汗位传给了三子窝阔台,而且传播就算窝阔台只有一个吃奶的孩子,都比其他人优先继续汗位。而成吉思汗作古后,蒙前人正忙于攻打西夏,是

蒙古大汗窝阔台是如何顺利统治中亚的

公元1227年的8月25日,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在亲征西夏时作古,他在临死前将汗位传给了三子窝阔台,而且传播就算窝阔台只有一个吃奶的孩子,都比其他人优先继续汗位。而成吉思汗作古后,蒙前人正忙于攻打西夏,是

清朝一知府被杀,强盗冒充为何无人察觉

清朝的杂史《清稗类钞》的盗贼卷,记载了这件奇案,1664年,康熙三年,在京候缺的郭世纯终于等到了一个外放做官的机会。而且还是安徽池州知府。俗话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得到肥差的郭世纯,马上就收拾好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