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人心向背定成败 —— 伊尹助汤王天下(2)
Posted 天下
篇首语:种子牢记着雨滴献身的叮嘱,增强了冒尖的勇气。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17. 人心向背定成败 —— 伊尹助汤王天下(2)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7. 人心向背定成败 —— 伊尹助汤王天下(2)
汤将伊尹请来后,觉得他是一个非常难得的人才,自己不敢用他,就将伊尹推荐给国君夏桀。但是,夏桀荒淫无道,重用奸臣,驱逐贤臣,根本就没有把心思放在治理国家上面。 伊尹见状,心里非常失望,就再次回到汤的身边。汤对伊尹非常重视,任命他为国家的最高执政大臣。 夏桀手下有个忠臣叫关龙逄(páng),多次劝说夏桀不要一意孤行,否则就会失去人心,丢掉江山。可是夏桀刚愎自用,根本不听人劝,有一次关龙逄又当众劝谏,夏桀暴怒之下就将他给杀了。当时,夏桀手下的大臣没有一个人敢表示异议,而汤知道后,却立即派人赶到京城拜祭关龙逄。夏桀一看,竟然还有不长眼的,就下令将汤抓起来,关押在天牢里面,过了好久才将他释放。 二、人心向背定成败 人心向背,向是指归向,拥护;背是指背离,反对。人心向背定成败就是说人民大众的拥护或反对是决定战争胜败和王朝兴衰的关键。 伊尹通过对过去战争的总结,隐约意识到人心向背对战争的影响,把民众是否拥护最高统治者作为衡量国君统治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尺度。 因此,无论是在帮助汤讨伐夏桀,还是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伊尹都非常注重体察民情,了解民意。 当然,能够慧眼识英才的汤也是一位贤明的帝王,后世在劝谏或褒扬皇帝时常常提到的「 ”尧舜禹汤”中的「 ”汤”就是这里所讲的商汤。汤具有一位英明的帝王所应拥有的全部品质。他胸怀宽阔,礼贤下士,善于听从大臣的劝谏,还非常有仁德。正是拥有如此高贵的品质,他才换来伊尹死心踏地的追随。 汤曾经说过:「 ”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这句话的意思是:「 ”人照一照水就能看到自己的形貌,看一看民众就可以知道这个国家治理的好与不好。”这句话非常类似于我们在前面的故事中所说的一句话:「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有一次,汤外出游猎,看到野外四面张着罗网,张网的人祈祷说:「 ”天上飞的,地上跑的,从四面八方冒出来的,都罩进我的网里去吧!” 汤听到后说:「 ”你这样就把禽兽都打光了。”于是就命令他把网撤去三面,让他祈祷说:「 ”网里所有的生灵啊,向往左边走的就往左边走,想向右边逃的就向右边逃,想上天就上天,想入地就入地,不想出去的就留在网中。” 周围的诸侯听说后,称赞说:「 ”汤真是仁德到了极点,就连禽兽都能得到他的恩惠。” 河南省商丘市商汤庙 重视百姓,对百姓施行仁政,汤得到越来越多的民众拥护。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而此时夏桀的统治却越来越昏聩,老百姓的日子过得越来越艰难。 汤就与伊尹下了推翻夏朝统治的决心,表面上装作服从夏桀的命令,暗地里却加紧扩充自己的势力。在随后几年里,汤以各种名义发起了十一次战争,慢慢吞并了很多部落,成为当时实力最强大的一个部落,但是夏桀仍沉迷于花天酒地之中没有任何察觉。 汤就与伊尹商量,是否已经到了去讨伐夏桀的时候。伊尹认为:「 ”目前夏桀还有一定的实力,我们不妨先停止朝贡,看看他有什么反应。” 汤接受了伊尹的建议,停止向夏桀进贡。夏桀大发雷霆,命令九夷发兵进攻商部落。 伊尹对汤说:「 ”现在夷族还听从夏桀的指挥,民心还没有完全丧失,我们不能轻举妄动。” 于是,汤就赶紧向夏桀请罪,马上恢复了进贡。一年后,九夷的一些部落忍受不了夏桀的压榨,纷纷叛离了夏朝。伊尹看到民心积怨,甚至出现了「 ”是日何时丧,予与女皆亡”的言语,认为夏朝已经出现了灭亡的征兆,就及时提醒汤说:「 ”讨伐夏桀的时机到了。” 但是,「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夏朝虽然已经千疮百孔,但毕竟已经相传了四百年,势力大,根基深厚,要想推翻它实在不容易。 汤在出征前召集将士开了个誓师大会,分析了天下大势,对大家说:「 ”不是我想反叛,实在是因为夏桀作恶多端,上天的意旨要我消灭他,我不敢不听从天命啊。” 汤以上天的名义来动员将士,振奋将士的信心,再加上将士们早就憋了一口气,一心想要推翻夏朝的统治,因此士气高涨,作战勇敢,一鼓作气就把夏桀的军队打败了。 夏桀一看大势已去,连忙向男方出逃。汤乘胜追击,把夏桀流放在南巢。 伊尹向天下诸侯公布了这次大战的战绩,诸侯全都听命于他,由此汤登上天子之位,平定了天下。夏朝由此灭亡,取而代之的是商朝。 伊尹认识到人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败的关键,对中国军事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被称为是中国军事史上的第一个军事谋略家。相关参考
夏桀残暴失人心,伊尹助商汤建商朝,商朝第20个王盘庚迁都安阳
喜欢公元前历史的小伙伴们,想了解商汤怎样兴师伐夏、鸣条之战、以及商汤建立商朝、盘庚迁都的艰难过程吗?下面小编带你一起了解这段历史。约在公元前1600年,商汤正式兴师伐夏。战前商汤誓师,列举了夏桀荒废朝
1、伊尹扶商>>伊尹,原名挚,官号阿衡、保衡,商初汤王的重要辅臣。《吕氏春秋》说有姺氏女于伊水边得婴儿于空桑,故以伊为其姓。>相传伊尹出仕前曾在"有莘之野"躬耕务农,商汤娶有莘氏之女为妃,伊尹自愿作为
1、伊尹扶商>>伊尹,原名挚,官号阿衡、保衡,商初汤王的重要辅臣。《吕氏春秋》说有姺氏女于伊水边得婴儿于空桑,故以伊为其姓。>相传伊尹出仕前曾在"有莘之野"躬耕务农,商汤娶有莘氏之女为妃,伊尹自愿作为
仲虺和伊尹是古代良相的楷模。仲虺又叫莱朱,是商汤时期的着名大臣。他与伊尹并为商汤左、右相,辅佐商汤完成大业。《左传·定公元年》记载:“薛之皇祖奚仲居薛,以为夏车正,奚仲迁于邳。仲虺居薛,以为汤左相”。
本文《從南京到臺北:蔣介石敗退臺灣真相始末》,主編:張同新何仲山,武漢出版社出版。1949年12月7日,蔣介石頒令,國民黨“政府”遷往臺北市。從此開始了其孤處一隅的統治時代。從4月22日南京失守起不足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为什么说“秦之成败在法家“?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要说秦朝成也法家,败也法家的原因,大抵在于“打天下”的法子虽好,但不能用在治天下上。秦始皇以法家思想实现富国强兵,以其强大
商汤即位10年后灭夏,远在黄河上游的氐羌部落也来朝拜。登天子大位12年后病逝,因太子太丁先死,贤相伊尹便辅佐太丁之弟外丙即位;第2年外丙去世,弟中壬即位;4年后中壬病逝,便立太丁之子太甲继位,这大约是
我们知道,伊尹是商初重臣之一,原名伊挚,尹为官名,甲骨卜辞中称他为伊,金文则称为伊小臣。相传伊尹生于伊水边,成年后流落到有莘氏,以耕地为生,地位虽卑,而心忧天下。 伊尹以鼎烹说汤 伊尹名挚,原
当干部,政治智慧必须有什么是政治?毛泽东同志曾精辟地指出,政治就是把我们的人搞得多多的,把敌人的人搞得少少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心向背、力量对比是决定党和人民事业成败的关键,是最大的政治。什么是政治
是个有勇有谋的领导,更可贵的是,他还是个善于使用良才,将手下人的能量充分发挥的领导。本来,他被撵入蜀地,几乎不可能再入关中,与天下英雄争夺国家统治权。这是刘邦所处的现实,而他的手下却十分能干,纷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