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鲁迅、郭沫若……,那些名人喝茶的趣事

Posted 老舍

篇首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林语堂、鲁迅、郭沫若……,那些名人喝茶的趣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林语堂、鲁迅、郭沫若……,那些名人喝茶的趣事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茶文化渊远流长。茶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与我国人民生活关系密切,自古至今,有许多名人与茶结缘,不仅写有许多对茶吟咏称道的诗章,还留下不少煮茶品茗的趣事轶闻。 唐代陆羽,善于煮茶、品茶,耗一生之功著成《茶经》,流传千古,后世尊为「 ”茶圣”。陆羽取水极为讲究,煮茶必佳泉。他将煮水分为三个阶段:一沸、二沸、三沸。认为一沸、三沸之水不可取,二沸之水最佳,即是当锅边缘水像珠玉在泉池中跳动时取用。 唐朝诗人卢仝饮茶有个奇特的规定:每次不喝第七碗,否则就会喝醉。他在《饮茶歌》中曾这样描绘:「 ”七碗吃不得,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明代湖州司马冯可宾一生茶壶不离手。他喜欢自斟自饮,以为只有这样才能品味出其中乐趣。即使是客人来了,他也是每人发一把小壶,任他们自饮。 清朝乾隆皇帝一生以茶为伴,嗜茶轶事趣闻不少,其中有一则关于他85岁让位时的趣闻流传甚广。据传,当时有一位老臣无不惋惜地说:「 ”国不可一日无君!”乾隆听后哈哈大笑,然后幽默而风趣地答曰:「 ”君不可一日无茶也!”由此可见,乾隆嗜茶成癖,与茶结有不解之缘。 慈禧太后在乱世纷争的生活中,也有她的一套养生之道,白天喜爱饮用金银花茶,晚上临睡前饮用糖茶,头枕是填有茶叶的枕头上,就连服用滋补的珍珠粉也喜欢用茶水送服。因此她年过七旬后,仍是肌肤白嫩,容光夺人。 孙中山在生活中他对「 ”茶”非常喜欢,尤其爱喝西湖龙井和广东功夫茶,提倡身边人多饮茶,并且对茶大加赞赏,到虎跑泉观光,取水煮茗,并赞道:「 ”味真甘美,天之待渐何其厚也!”还要推广茶,称茶是「 ”不贵难得之货”也。茶在历史上得到了中山先生的高度推崇和肯定。 周恩来总是沏龙井茶招待国内外宾客,一杯清茶在手,谈笑风生。他很关心杭州梅家坞的龙井茶生产,1965年起曾先后五次到梅家坞视察,鼓励发展生产。有一次周恩来陪外宾到梅家坞,品尝龙井绝品「 ”明前茶”,当他知道炒1斤「 ”特级龙井”,茶农要采4万多个嫩芽时,不忍将茶渣倒掉,便风趣地说:「 ”龙井味道好,要把它全部消灭掉。”说罢便将杯中茶叶全部咀嚼光,留下「 ”啜英咀华”佳话。 鲁迅爱茶,经常一边构思写作,一边悠然品茗。他当年客居广州,称赞道:「 ”广州的茶清香可口,一杯在手,可以和朋友作半日谈。”因此,当年的广州陶陶居、陆园、北园等茶居,都留下他的足迹。他对品茶有独到见解:「 ”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首先就必须练功夫,其次是练出来的特别感觉。” 郭沫若11岁就曾写下「 ”闲钓茶溪水,临风诵我诗”的句子,可见他对茶的喜爱是从小就培养的。日后,他成为品茶行家,对中国名茶的色、香、味、形及历史典故非常熟悉。他到全国各地考察工作,都少不了品茶的环节,遇到好茶,他一开心,忍不住就题首诗写个字什么的,结果,这诗一写就不得了,那茶从此就红遍全国了。所以啊,给他封个「 ”茶大使”一点都不为过。 林语堂喜欢喝茶,而且不是一般的讲究,首先得有志同道合的人做伴,一个人喝太无味,然后还得有个好的环境,不然,再好的茶也大打折扣。同伴还不能多,一两个足够,不然太吵,环境也得清静幽雅才行。他最著名的就是「 ”三泡”说:「 ”茶在第二泡时最妙。第一泡譬如一个十二三岁的幼女,第二泡为年龄恰当的十六女郎,而第三泡则已是少妇了。” 当代文学家老舍是位饮茶迷,还研究茶文化,深得饮茶真趣。有一次,他到莫斯科开会,苏联人知道他的嗜好,特意为他准备了一个热水瓶。老舍颇为开心,赶紧泡好一杯茶,准备慢慢品茗。没想到,刚喝了几口,一个不注意,服务员居然端起杯子给倒掉了,气得老舍大发雷霆:「 ”难道她不知道中国人喝茶是一天喝到晚的?”其实,这还真不怪那服务员,这是东西方茶文化的不同,人家以为老舍喝剩了,很体贴地倒掉呢。 后来,爱茶如命的老舍先生居然提出要戒茶,原因是物价高涨,「 ”不管我愿不愿意,近来茶价的增高已教我常常起一身小鸡皮疙瘩。”粮食涨,茶也凑热闹,可见茶和粮食一样重要,难怪老舍只是叫嚷一阵,并不见他真正戒茶。 巴金喜欢喝茶,却没有太多讲究。 好友许四海是制壶大师,对喝茶很是讲究,实在看不下去巴金这样糟蹋茶叶。于是,他送了巴金一只自制的仿曼生壶,还专程从家里带了一套紫砂茶具,为巴金表演茶艺。还别说,制壶大师确实有一手,用特别的手法冲泡的茶,还未喝,香味已经在房间里弥漫,巴金喜不自禁,一边喝一边感叹:「 ”没想到这茶还真听许大师的话,说香就香了!”一口气喝了好几杯。

相关参考

民国大师群像 回忆那段光辉的岁月

图片人物没有排名,不分先后。鲁迅陈寅恪王国维郭沫若胡适金岳霖梁启超冯友兰黄侃刘文典李叔同吴宓章太炎沈从文闻一多郁达夫林语堂梁漱溟周作人傅斯年蔡元培赵元任钱钟书张爱玲当战争的硝烟弥漫整个世界,帝国主义列

鲁迅和林语堂闹翻原因探究:竟然因为一条蚊帐?

...19日,鲁迅先生在上海逝世。曾与鲁迅并肩战斗过的学者林语堂在美国纽约挥笔写下了悼念文章《鲁迅之死》,言辞深切,令人动容。鲁迅与林语堂二人曾一度是志同道合的伙伴,但后来却十分高调地闹不和,究竟是什么原因?1...

鲁迅和林语堂闹翻原因探究:竟然因为一条蚊帐?

...19日,鲁迅先生在上海逝世。曾与鲁迅并肩战斗过的学者林语堂在美国纽约挥笔写下了悼念文章《鲁迅之死》,言辞深切,令人动容。鲁迅与林语堂二人曾一度是志同道合的伙伴,但后来却十分高调地闹不和,究竟是什么原因?1...

鲁迅和林语堂闹翻原因探究:竟然因为一条蚊帐?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在上海逝世。曾与鲁迅并肩战斗过的学者林语堂在美国纽约挥笔写下了悼念文章《鲁迅之死》,言辞深切,令人动容。鲁迅与林语堂二人曾一度是志同道合的伙伴,但后来却十分高调地闹不和

林语堂、鲁迅曾在日记中互指对方为“神经病”

后来的研究者普遍认为,“南云楼风波”之后,鲁、林二人形同水火,正式决裂。1929年8月28日鲁迅日记:“席将终,林语堂语含讥刺。直斥之,彼亦争持,鄙相悉现”。同日林语堂日记:“此人已成神经病”。那么,

大时代中的知识人》出版

"在现代中国知识分子中,鲁迅最可佩,胡适最可敬,林语堂最可爱。""鲁迅是特立独行的战士,胡适是温雅严肃的绅士,林语堂是幽默潇洒的隐士。""少年不学鲁迅,是没有血性;中年不学胡适,是没有理性;老年不学林

他是被鲁迅骂的最厉害的人 14字把他气得哑口无言

鲁迅资料图本文摘自:凤凰网历史,作者:大风号·百味生活吧,原题:郭沫若骂鲁迅衣冠禽兽,鲁迅回了14个字,郭沫若气得说不出话鲁迅和郭沫若的对骂,他们两个人所表达的是两种观念,并且两人的性情大不相同。鲁迅

为什么都说郭沫若有才无德

郭沫若此人有才,这个是有目共睹的,而郭沫若的德行,也是有目共睹的。下面罗列几事,说说郭沫若失德的地方。>NO1,早在1928年,鲁迅已经是“网红”了,郭沫若为“增热度”,写了一篇文章专门骂鲁迅,说鲁迅

清朝的名人趣事

清朝的名人趣事   许七官:【清】许若文之女也。福建金门珠浦人。年十七适金门水头村陈元登,周年育一男,越五年,为永历二年戊子(公元一六四八年),正月初四日,元登病死,七官惨欲身殉,日于灵前焚

郭沫若的才情与滥情

鲁迅喜欢骂人是出了名的,而且他骂人还不带脏字,他骂的人中就包括郭沫若。郭沫若这位了不起的大文人,头衔众多,如文学家,史学家,诗人,戏剧家,考古学家,社会活动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公认的大家排名是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