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国作为周天子分封最大的诸侯国 为什么最后成为一个笑话呢
Posted 后裔
篇首语: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宋国作为周天子分封最大的诸侯国 为什么最后成为一个笑话呢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宋国作为周天子分封最大的诸侯国 为什么最后成为一个笑话呢
说到宋国大家也知道的,那就是这个国家其实是在周天子时期分封下来的最大的一个诸侯国了,这最大的诸侯国其实最后话说却成了最大的笑话了,那么有的网友要问了这到底成了什么笑话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 毋庸讳言,就是地域歧视啊。 (春秋时诸侯国疆域) 首先说明下,宋国不能说是周天子封的最大诸侯国。从疆域上来说,还是有不少国家大过宋国的。至于爵位,宋国确实是最高一等的公爵国,但也并非独一无二。虽然对西周分封诸侯具体爵位有些有争议,但一般认为,当时封炎帝后裔于焦、黄帝后裔于祝、尧后裔于蓟、舜后裔于陈、夏后裔于杞、商后人于宋,以及周文王之弟季子虢仲与虢,这几个都是公爵国。这是为了追念历代帝王先贤。所以,并不存在所谓宋国是最大诸侯国一说。 那接下来就是说为什么宋国成了笑柄。其实不仅宋国,楚国、郑国的人在先秦诸子的各种典籍中,都是被嘲笑的对象。那些人一个个迂腐愚蠢,什么傻事都做得出来。其实说白了,就是地域歧视啊。我们看看先秦那些著名的故事,一个个都成了讽刺成语,主角绝大多数来源于这三个国家: 郑人买履:买鞋相信尺码不信自己的脚,主角郑国人; 刻舟求剑:船在江中,剑掉下去了,说在船上刻个标记,等船靠岸再找。主角楚国人; 买椟还珠:卖珠子的把盒子做的相当漂亮,结果买珠子的花了钱只要盒子扔了珠子。卖珠子的是楚国人,买盒子的是郑国人(一下讽刺俩); 揠苗助长:嫌苗长得慢用手拔高,结果苗全死了。主角宋国人; 守株待兔:捡到一只撞死的兔子,从此天天守着树等兔子撞死,主角宋国人; 野人献曝:一个农民发现晒太阳很舒服,觉得把这个发现献给国君一定获得重赏,主角宋国人。 这些只是很小一部分,宋国、郑国、楚国就是春秋战国时期全天下嘲笑的对象。记载这些故事的人包括儒家的孟子、法家的韩非子、道家的庄子(他自己就是宋国人,还经常嘲讽宋国人)。当然这些其实都是寓言,不是真实发生的故事,就拿这三个国家开涮举个例子。那为什么就是这三家总被地域歧视呢?三家原因不一样。宋国是因为「 ”政治正确”,郑国是「 ”看你笑话”,楚国则是「 ”非我族类”。 嘲讽宋国,因为宋国是商朝王室后裔。中国古代,对于前朝后裔,自然可以放肆嘲讽,不用担心会被指责。就是所谓「 ”前朝余孽”啊,你们祖先都被我们祖先打败了,嘲讽一下你们还不是分分钟的事情?那就是阶级敌人啊,怎么说你们都不为过。 让宋国雪上加霜的是著名的宋襄公。在他治下,宋国一度达到强盛,还联合了许多小国一起讨伐楚国。结果宋襄公还特别守规矩,在会盟的时候不加防范让人家绑架了。后来与楚国交战,看人家没过河、没排整齐队伍,就让军队眼睁睁在那里等,坐失良机,结果被打的大败,自己也中了一箭,很快就挂了。于是列国就更把他当笑话看。其实呢,宋襄公比较守老规矩,显得不合时宜,但其实不失为一个君子。但在本来就歧视宋国的列国看来,你这就是傻,活该。 郑国与宋国不一样,歧视郑国倒不是政治正确,相反有点「 ”让你牛逼”的味道。郑国是春秋时期崛起的第一个诸侯国。郑庄公把一个原本并不强大的郑国带到春秋第一流。还破天荒的击败周天子亲自率领的联军,打的周室面子荡然无存,不得不承认郑庄公的地位,答应他的要求。周室的声望也自此急转直下。其他诸侯眼红的很。但就是这样一个郑国,在郑庄公死后很快衰败。于是,列国就有了一种看热闹的心态。你们郑国不是很厉害吗?怎么现在混成这样了?叫你牛啊!就好像班级里的学生,看到原本不如自己的同学考的比自己好,恨的牙痒痒,很快这个同学又比你差了,大家就特别开心。 相对而言,楚国就纯粹了。真的叫「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楚国是南蛮国家,风俗习惯都和中原诸侯不一样,中原诸侯视楚国为未开化地区,而楚国又偏偏很强。这就导致列国只能精神胜利法了。 所以啊,歧视这种东西自古有之,无论是百姓还是贤人,都不能免俗。要正视这个问题,当然,我们现在越发文明,这类现象还是应该尽量克服,争取杜绝!相关参考
在看周朝分封地图的时候,往往会有一个疑问,既然分封时周天子主持的,为什么地图的上周天子领土那幺小?为什么不给自己封一个最大的疆域呢?周天子不断的分封,就不怕有一天把土地封完了么?这是常见的地图,周只有
历史人物 周天子为什么不像诸侯国一样改革呢 为什么最后还是会失败呢
周天子为何不广纳天下贤士,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周天子其实进行过多次改革尝试,而且远比各诸侯国改革图强要早,只不过都失败了而已。受生产力所限,西
商周时期实行分封制,但是分封的各诸侯王之间不时就会发生几场战争,有时候强大的诸侯国一激动就吞并了小的诸侯国,然后权力和土地越来越大,最后直接威胁到周天子的权力和地位,使得天子不得不派兵镇压。这就是
中央制度西周分封制度按照周制,大国诸侯有时还可以兼任王室的官吏,如周初卫康叔为周司寇,西周末期郑桓公为周司徒,都是其例。诸侯在其封国内设置的官制,大略与王室相等,还有军队各自成为一方之主。周天子对诸侯
中央制度西周分封制度按照周制,大国诸侯有时还可以兼任王室的官吏,如周初卫康叔为周司寇,西周末期郑桓公为周司徒,都是其例。诸侯在其封国内设置的官制,大略与王室相等,还有军队各自成为一方之主。周天子对诸侯
历史人物 西周分封的最重要诸侯国,担任国都近卫,保卫周天子400余年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分封天下,代分封诸侯五等爵,分别是公、侯、伯、子、男。周武王分封了8个公爵诸侯,6个是上古朝代的后裔,还有两个王室成员。这两个姬姓公爵国,是周朝最重要的诸侯。>>周武王十三年,
商周时期实行分封制,但是分封的各诸侯王之间不时就会发生几场战争,有时候强大的诸侯国一激动就吞并了小的诸侯国,然后权力和土地越来越大,最后直接威胁到周天子的权力和地位,使得天子不得不派兵镇压。这就是
郑庄公跟周桓王的第一场交锋,发生在公元前717年。在平定了共叔段之乱的四年后,郑庄公前往洛邑,第一次见到了桓王。其实在这之前,郑庄公就跟周王室打过交道,平王还在世的时候,对庄公采取了一种半是打压,半是
春秋战国 郑庄公射周天子 郑庄公的那一箭彻底破坏了周天子高高在上的形象
武王伐纣,建立周朝,而后分封各国,周天子自此成为天下共主。各种礼仪的制定、诸侯的赏罚等,周天子都是说一不二的,其他诸侯国也愿意听取周天子的意见,遵从其决定。但是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的威望锐减,很多
周灭商,天子分封天下,共105诸侯国,其中有7国最尊贵,是何原因
周代诸侯国源自分封制,最迟可以追溯到牧野之战,周灭商后。分封制《荀子·儒效》记载:「”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当然荀子的记载只是最开始的分封,只有71国,天子近亲(姬姓是周天子的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