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强盛的明朝,打不过一个小小的部落,还导致自己的皇帝被俘

Posted 建议

篇首语:不要以为你的努力可以一劳永逸,权当做你始终一无所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为什么强盛的明朝,打不过一个小小的部落,还导致自己的皇帝被俘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为什么强盛的明朝,打不过一个小小的部落,还导致自己的皇帝被俘

明朝有一位皇帝被瓦剌俘虏,他就是明英宗。这段历史也是明朝的耻辱史。朱元璋驱逐鞑虏,问鼎中原,朱棣迁都北京,天子守国门,这些都是为了驱逐和防备蒙古人。 然而明英宗却和祖宗们不一样,十分大意。他认为明朝是天朝上国,对进贡者的赏赐非常丰厚。蒙古的一支部落——瓦剌,他们的太师就利用明英宗这点,用贡品骗取明朝的赏赐。 同时瓦剌还利用这些财物,为入侵明朝做准备。公元1449年,瓦剌发动了对明朝的战争,明英宗被俘,史称「 ”土木堡之变”。 论国力,明朝比瓦剌强,为什么土木堡之变明英宗会输呢?其原因,主要有两点: 1.盲目自信 明英宗时期的明朝是很富裕的,明英宗养成了大手大脚的习惯,他给附属国丰厚的赏赐,想借此彰显明朝的强大。但明朝宦官对此却很不满,减少了赏赐。瓦剌也先就以此为名,率军攻打明朝。 当时,明英宗只有二十岁,血气方刚,容易冲动。他想借此战争一展拳脚,于是王振就鼓动他御驾亲征。其他大臣都不同意,明英宗却不听劝,心想明朝国力强盛,一个小小的瓦剌,不足为惧。 当时明朝的主力军不在都城,明英宗就召集了京城附近的二十万人,号称五十万,御驾亲征。 到达太原附近时正逢大雨,粮草也供应不及。将士们饥寒交迫,再看到尸横片野的景象,于是士气大降。明英宗也知道情况不妙,于是打算撤军。此时王振建议绕道蔚州,明英宗便同意了。 这场战役中,明朝军队在一开始就处于了劣势。常言道,兵马未至粮草先行。就是说,打仗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地形地势的勘察,天气情况的预测,粮草运输的安排等事项。 然而明英宗并没有对地形、天气做好了解,也没有做好粮草的安排。更可怕的是,他带了一支临时组建的军队就去攻打瓦剌,那么失败是必然的。明英宗因为盲目自信,而导致了自己的失败。 2.信任小人 明英宗信任小人是导致自己失败的第二原因。率军打仗,不听取朝中大臣的建议,反而对宦官王振言听计从。 王振建议他亲征,他就亲征,​王振建议他绕道蔚州,他就绕道蔚州。他却从来没有考虑过,王振的建议的合理性。 其实,王振的建议都是出于自己的私心。王振的家乡在蔚州,他自己想回家去看看,才提出了这样的建议。 等到大军真的路过蔚州,王振又担心将士们踩坏自家的庄稼,又建议撤军。这样来回折腾,使得粮草辎重跟不上大部队。 王振再次建议在怀来等候,明军到达土木堡时,瓦剌军追了上来,将明英宗等人包围。此时,瓦剌假意议和,明英宗当即同意,结果就这样被俘了。 从土木堡之变来看,明英宗就是听了王振的建议,才导致了明军战败,让他自己也成为了囚徒。 这些足以说明,明英宗是一个昏君。自古明君都是亲贤臣,远小人。而明英宗却正好相反,大臣们的建议他都不听,反而十分信任宦官王振。 只要明英宗好好想一下就能明白,王振只是一个宦官,即不懂国政,又不懂军事,他的建议怎么能听呢?可见明英宗有多糊涂。 信任小人使得明朝由盛转衰,一蹶不振,明英宗难辞其咎。 这件历史也说明了一个决策者的重要性。明英宗作为当时的决策者,先是盲目自大,错误的估计自己的军队实力,看不到瓦剌的崛起和强大。后又错信小人,草率亲征,才导致了自己的惨败。 我们常说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然而明英宗既不知己,也不知彼,失败是必然的。 现代社会像明英宗这样糊涂的人也不少。比如很多家族企业的内部管理,就非常混乱。各个部门的管理岗位,都被「 ”皇亲国戚”所占领。真正有才华的员工,得不到重用。这就是和明英宗亲信王振是一样的。 而且,很多公司的老板,对于公司发展也是盲目的。即不了解市场需求,也不了解商品情况。草率制定一个发展计划,就让员工去执行。这和明英宗草率亲征,又有什么区别呢? 我好几个朋友所在的公司都倒闭了。而他们的老板只会说,这是行业不景气造成的,却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一个正真明智的老板,想创办一个百年企业,必须任人唯贤,而不是任人唯亲。做公司决策时,要集思广益,听取专业人士的建议,再制定合理的计划。 否则就只会重蹈明英宗的覆辙,使自己一败涂地。 参考文献: 《明史·本纪第十/本纪第十二》 《明英宗实录》 作者介绍: 肖邦:喜欢中国历史,对历史人物、事件有独到见解。希望通过文字还原历史的真相,揭开历史中鲜为人知的秘密。了解历史,掌握现在,拥有生活的智慧。 图片:来自网络 往期文章链接: 嘉庆扳倒了和珅,为什么又在史书中「 ”表扬”他

相关参考

明朝历史 明朝有哪些皇帝昏庸无能

第一个昏庸皇帝明英宗朱祈镇他宠幸宦官王振,任由王振在朝廷胡作非为,造就了明朝第一个宦官时代。此外,他还在王振的怂恿下荒唐无目的的出兵攻打蒙古瓦刺部落....结果落得自己被敌人俘虏。不过最后被放回,但是

历史人物 武则天还江山的真相,一个秘密导致她不敢做

比起中国历史上其他的400多位皇帝来说,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她不仅坐上了皇位,在治理国家方面也显示出了很高的天赋,她在位期间国家强盛,民众富足,文化方面也发展的很快,可以说功绩显赫了。

为什么罗马军团打不过匈奴

  罗马帝国,曾经也是强盛了一个时期,它横跨欧亚大陆,雄踞于地中海一带,在凯撒大帝的领导下,文明程度一度达到巅峰期。时至今日,依然有诸多学者在研究着罗马文明。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强大的王朝军团,最后败给

小小的高丽,居然跟契丹和蒙古打,还打赢了

导语:内蒙古区域的游牧部族契丹人在十世纪初竖立封开国家,络续进行侵略战争,征服渤海,占有了中国的东北一带、蒙古和中国北部。今天小编要和人人讲的是高丽人民英勇的反侵略斗争对契丹侵略军的毁灭性袭击和打败蒙

小小的高丽,居然跟契丹和蒙古打,还打赢了

导语:内蒙古区域的游牧部族契丹人在十世纪初竖立封开国家,络续进行侵略战争,征服渤海,占有了中国的东北一带、蒙古和中国北部。今天小编要和人人讲的是高丽人民英勇的反侵略斗争对契丹侵略军的毁灭性袭击和打败蒙

明军有骁勇善战家丁数万,为何还打不过后金

众所周知,明中叶之后,原有的卫所制度已经崩溃。明朝边将们纷纷自行招募勇士,以抵御强敌。这些精锐士兵,在明史中称呼各异,所谓「”苍头”、「”亲丁”、「”选锋”、「”死士”,不一而足。但最普遍、其最为后人

历史军事 50万大军打不过2万人马

50万大军打不过2万人马?“土木堡之变”的罪魁祸首是谁?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明英宗皇帝朱祁镇,是明朝的第六任和第八任皇帝,初次登基年仅9岁。大权逐渐落到一个名叫王振的太监手里,王振原是山西蔚

却没活过四十岁 一代名将为建立明朝穷极一生

还记得小说《倚天屠龙记》里面的常遇春吗,小说里的常遇春以历史人物为原型,虽然在《倚天屠龙记》中只是一个小小的配角,但其重情重义的人物形象,为众多金庸迷所喜爱。尤其是他在知道自己活不过四十岁时,说的那一

历史军事 一代名将为建立明朝穷极一生 却没活过四十岁

还记得小说《倚天屠龙记》里面的常遇春吗,小说里的常遇春以历史人物为原型,虽然在《倚天屠龙记》中只是一个小小的配角,但其重情重义的人物形象,为众多金庸迷所喜爱。尤其是他在知道自己活不过四十岁时,说的那一

李自成的大顺朝,为何打不过清朝与明朝联军

李自成于公元1644年建立大顺朝,并率军攻陷明朝首都。但镇守山海关的明军与清军联手,又将李自成赶出了紫禁城。许多人认为是陈圆圆这个女人,让李自成当了短命皇帝(因为李自成的手下霸占了吴三桂的宠妾陈圆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