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倾天下的蔡京,真是被饿死的吗?
Posted 汴梁
篇首语:勇气是控制恐惧心理,而不是心里毫无恐惧。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权倾天下的蔡京,真是被饿死的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权倾天下的蔡京,真是被饿死的吗?
八十一年往事,三千里外无家,孤身骨肉各天涯,遥望神州泪下。金殿五曾拜相,玉堂十度宣麻,追思往日谩繁华,到此翻成梦话。 北宋靖康元年,八十一岁的蔡京被流放海南儋州,贬黜途中奢靡成性的他还带了一车财物及一众随从。然而,蔡京的奸恶世人皆知。 沿途百姓口耳相传不卖任何食物给他,从东京汴梁儋州有三千里路程,到了湖南长沙时,饥肠辘辘的蔡京终于饿倒了,不由得感慨:"京失人心,何至于此!",并写下了上面那篇绝命词。 公元1126年8月11日,权倾天下的蔡京,凄惶地饿死在长沙城的崇教寺里。 天理昭彰善恶有报,蔡京的结局很符合因果报应的普世观念。 但是在了解了诸多历史背景后,你会发现这个振奋人心的故事,可能是一场善意的谎言。 一、带职被贬 故事有一处明显的漏洞:从开封到海南迢迢路远,沿途的冰不知道蔡京的相貌,是怎样做到联合起来不卖食物给他? 况且,随行者还有蔡京的儿子蔡脩,即便是买食物,也轮不上蔡京亲自出面。 与发达的网络时代不同,宋代没有人脸识别技术,也没有铺天盖地的照片宣传,就连宋徽宗这样的皇帝出门会约见李师师,会馆里也没几个人认识他,更何况是老迈的蔡京? 而且蔡京被贬时仍是身居官位,绝非后人想象中那般凄凉。 公元1126年金兵南下,宋徽宗禅位于宋钦宗后不再过问政事,失去了靠山的蔡京只得举家南迁躲避战火,天下士子纷纷上书痛斥蔡京的罪恶。为息众怒,宋钦宗只得将蔡京贬为庆远军节度副使,勒令他前往海南。 庆远军节度副使是个八品的闲职,品级固然不高但也不是寻常罪犯。若说全天下的人都不畏强权重义轻利,齐心要饿死蔡京,这明显不合逻辑。 二、位极人臣 而且蔡京为官多年,以他组建的强大关系网,根本不至于被饿死。 蔡京与弟弟蔡卞同年考中进士,只因蔡卞被宰相王安石相中做了女婿,这才将蔡京引入朝堂。 奸猾的蔡京不仅被王安石赏识,就连后来的宰相司马光、章惇都能被他蒙蔽。 蔡京为人善于钻营,被天下人称作"六贼之首"。 他与梁师成、童贯等人大兴花石纲,改革盐茶税法以中饱私囊,以致于北宋晚期爆发了江南的方腊起义造成了国力衰颓。 蔡京膝下有八个儿子五个孙子,除了夭折的次子和小儿子,他的这些子孙个个身居高位,其中第五个儿子还娶了宋徽宗的女儿成了驸马,就连蔡京家的奴仆都有官职,婢女还被授予诰命夫人的尊号。 正是由于蔡京权力的触角太广,如果贸然将其处死,可能会引发政治混乱。因此宋钦宗上台后,将民怨极大的"六贼"中的"五贼"处死,而首当其冲的蔡京却得以苟活。 宦海沉浮不过是政治常态,以蔡京纵横朝堂几十年的经历,沿途的官员巴结他都犹嫌不够,又怎么可能任其饿死荒野呢? 三、时代背景 蔡京的这个结局,源自《挥后尘录》一书。《挥后尘录》是南宋的王明清所撰,主要记载宋代的朝野秘闻,成书的时间大约是宋光宗绍熙五年,此时距离蔡京之死已经过去了68年。 以这样的跨度来算,出生于1127年的王明清不可能是蔡京死亡时的见证者,蔡京的这个结局应该是他出于义愤编撰的。 王明清为什么要编撰这样的故事?这要从成书的时代背景说起。 蔡京死后的第二年,数十万金兵攻占了汴梁,俘虏了徽钦二帝及皇室成员3000多人,历时167年的北宋就此终结。随后宋徽宗的第九子康王赵构在临安称帝,史称南宋。 南宋建立后,虽然在岳飞等人的北伐下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受以秦桧为首的主和派的阻挠,南宋朝廷只能是偏安一隅。 到了赵构退位,他的养子宋孝宗登基后虽然励精图治,有心北伐,无奈对内没有像岳飞那般力挽狂澜的将才,对外金国又出现了金章宗完颜璟这样优秀的对手,使得北伐中原收复故土成了泡影。 宋孝宗之后的宋光宗为人疯癫,根本不是有为之君,这也就意味着北伐中原再度成空。 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贪腐误国的蔡京成为了世人口诛笔伐的对象。最大的可能是,年迈的蔡京经不住舟车劳顿,病死于途中。 但这并不符合人们对奸恶之徒结局的期望,于是像王明清这样的爱国文人,就借机虚构了饿死蔡京的说法,表达了对蔡京这个误国奸佞的痛恨。 参考资料:《宋史》《挥后尘录》 特别声明:本文为自媒体平台「 ”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责任编辑:王霜_BNJ10766)相关参考
此人当权时吃尽天下美味,最后失势时被活活饿死文/张秀阳神宗熙宁末,有一次,王安石和年轻的蔡卞(蔡京之弟)闲聊,说:“天下没有可用之才啊!不知将来谁能继承我,执掌国柄?”然后王大人掰着手指头自言自语:“
提起北宋末年的宰相蔡京,世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这是个不折不扣的大奸臣,臭名昭著的奸相。从北宋末年太学生尚书将蔡京列为危害国家的“六贼”之首开始,蔡太师的这个奸臣的定位已经成型,千年来都没有改变,《宋史》将
提起北宋末年的宰相蔡京,世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这是个不折不扣的大奸臣,臭名昭著的奸相。从北宋末年太学生尚书将蔡京列为危害国家的“六贼”之首开始,蔡太师的这个奸臣的定位已经成型,千年来都没有改变,《宋史》将
奸相:「八十一年往事,三千里外无家,孤身骨肉各天涯,遥望神州泪下。金殿五曾拜相,玉堂十度宣麻,追思往日谩繁华,到此翻成梦话。」这是北宋奸臣兼贪官「伸手被捉」后写的「我的沉痛反思」的「检讨书」,「检
本名:蔡攸字号:居安官职:太保封爵:燕国公www.cha138.com参考资料:《宋史》《资治通鉴长编拾补》 蔡攸(1077年—1126年),字居安,兴化仙游人,北宋末年大臣,宋徽宗、钦宗时宰相。太
“打了童,泼了菜,便是人间好世界。”这是北宋宜和年间广为传唱的一首民谣。民谣中的“童”是指大太监童贯,“菜”即当时的当权宰相蔡京。可见,蔡宰相已大大地不得人心,人们巴不得置其于死地而后快。>>蔡京(1
北宋贪官蔡京的可悲下场:被活生生饿死>副标题#e# 宋人罗大经《鹤林玉露》丙编卷之六载: “有士大夫于京师买一妾,自言是蔡太师府包子厨中人。一日,令其作包子,辞以不能。诘之曰:‘既是包子厨中人,何
跟很多生得光荣死得伟大的人物相比较,齐桓公固然生得光荣,他“九合诸候”、“一匡天下”、“尊王攘夷”,英雄的事迹说上一天一夜都
提起宋代书法,人们自然会想到苏黄米蔡。蔡究竟指谁有二说,一说奸臣蔡京擅改苏黄米蔡之蔡襄为蔡京,一说苏黄米蔡之蔡原为蔡京,因其为人不齿,故后人改为蔡襄。就年岁来说,蔡襄最长,主要活动于仁宗朝,苏轼次之,
史上的蔡京可以算个能臣,其行政手腕和经济改革手段,成效超过王安石。《水浒传》里的蔡京,作为道德意义上的大奸臣,当然不是什么好鸟。但社会救济非私惠、小慈可比,我们不能“因人废法”。北宋末年,苏州建了个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