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真正的厚黑学
Posted 人性
篇首语: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何为真正的厚黑学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何为真正的厚黑学
民国有位奇人,他独辟蹊径,开创了一门可谓「 ”震烁古今”的学问,对后世影响深远,叫做「 ”厚黑学”。这门学问的核心思想是:人若想成功,就需要脸厚心黑,脸皮太薄或心慈手软的人,往往难以获得成功。 这种思想未尝没有道理,遍览二十四史,历朝历代,凡是成就伟业之人,基本都不乏厚黑之处。可以说,李宗吾先生的确揭开了隐藏于人性中的某种真相。但人性是复杂的,我们不能因为人性中有厚黑的一面,就认为人性是邪恶的。从战国时期的孟子和荀子分别提出「 ”性善论”和「 ”性恶论”开始,直到明代的王阳明提出「 ”心之本体是良知”,再到李宗吾开创「 ”厚黑学”,历代先贤哲人从未停止对这个问题的思考。 其实,一般人往往把「 ”厚黑学”理解得过于肤浅了。他们认为既然不厚黑就难以成功,那就干脆努力成为厚黑之人,这样才能使自己早日步入成功的殿堂。其实,这种人可谓「 ”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在笔者看来,虽然孟子和荀子在「 ”人性本善还是本恶”的问题上是思想对立的,但是李宗吾在思想上却并没有和王阳明对立,而是在王阳明的学说框架下,进行了延展和补充,最终将「 ”人性之恶”与「 ”心之本体”融为一体,替后世的读书人在践行「 ”知行合一”的过程中提供了一种可行的途径。具体我有以下几点看法: 1.人性虽恶,但心之本体是良知。很难否认,人性中的确存在一种与生俱来的恶意,我们谁都无法彻底否认自己曾经为了自身利益而对他人产生过种种恶念,而且自古以来就有「 ”人心险恶”、「 ”世事险恶”的说法。但即使一个人再怎么邪恶,心中也一样会存有良知和善意,比如对自己的母亲、爱人、孩子或者那些比自己更可怜的人。这一点难以泯灭的「 ”良知”,就是王阳明所谓的「 ”天理良知”,就是心之本体。 2.如何在充满恶意的社会中,做到知行合一?关于这个问题,王阳明并没有明确告诉世人答案,因为「 ”圣人言道,而不屑于言术”。但李宗吾先生却大方地给出了一种答案,那就是「 ”厚黑学”。他为「 ”厚黑学”制定了两条基本原则:一是用厚黑以图谋一己私利,越厚黑,人格越卑污;用厚黑以图谋众人之公利,越厚黑,人格越高尚;二是用厚黑以图谋一己私利,越厚黑,越失败;用厚黑以图谋众人之公利,越厚黑,越成功。这两条基本原则,简而言之,就是:以厚黑之术,践行君子之道,最终达到「 ”知行合一”的人生境界。 3.格物致知易,知行合一难。先举两个例子:屈原「 ”举世皆醉我独醒”,结果被排挤放逐,最终投江自尽;岳飞「 ”精忠报国”,最终以「 ”莫须有”的罪名冤死于风波亭。这两人都是非常优秀的人物,德才兼备,但最终他们却没能实现人生的伟大志向。为何?不明厚黑之道而已! 最后,想强调一点:李宗吾先生虽然提出了厚黑学,被一些所谓的「 ”正道人士”所不耻,但其实他本人并不厚黑,而是一位清高而有良知的人。他提出「 ”厚黑学”的初心,并非是要与王阳明的学说分庭抗礼,也不是想要引导世人成为脸厚心黑的人,而是想要让读书人明白如何更有效地在这险恶的世间践行「 ”圣贤之道”。凡是读过「 ”厚黑学”的人,不可不用心体悟宗吾先生的良苦用心啊! 提示:关注作者,方便浏览更多内容。 相关参考
商场致胜厚黑学(娄光编著,知识出版社)这是一本教你如何运用各种“厚黑”技能,在商场中运筹帷幄,掌握时机,从而使你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书。日本商人很善于打年轻人的主意。抓住新年轻层心理的十四要件:(1
按照《宋史》的评语,沈括是多领域劈腿的章鱼型人才,头衔很多:地理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化学家、医学家、天文学家、军事家、外交家……这些“家”加起来大概有1万平方米。将身家上亿的沈括定义为“墙头草”,
陈寿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指出,“亮连年动众,未能有克”的原因之一在于“而所与对敌,或值人杰”。这个人杰,或许指的是司马懿。确实,司马仲达在诸葛孔明北伐时曾经担任重要军事领导。并最终熬死诸葛亮,回到
陈寿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指出,“亮连年动众,未能有克”的原因之一在于“而所与对敌,或值人杰”。这个人杰,或许指的是司马懿。确实,司马仲达在诸葛孔明北伐时曾经担任重要军事领导。并最终熬死诸葛亮,回到
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军二破江南大营,上海告急。为免遭灭顶之灾,上海的士绅买办一面筹办中外会防局,组织洋枪队保卫上海,一面派钱鼎铭前往安庆,向曾国藩搬兵。钱鼎铭是个能说会道,会用眼泪也会抛诱惑的
传说盘古开天辟地以后,人类最初出现三皇及后来的五帝,人类迎来了新的时代,三皇五帝率领民众开创了上古中华文明,现代考古发现这一时期大量的文化遗址,后人把他们奉为神灵,以各种美丽的神话传说来宣扬他们的
因为工作关系,经常和一些领导干部打交道。在少数为官者的办公室,书橱内确实放了不少书,却是精装版的《官经》、《厚黑学》、《中国历代君臣权谋大观》、《古代帝王驭人术》、《官场文化与潜规则》等等,甚至如
市面上流行的一部书,叫做《厚黑学》,相信大部分人都看过,顾名思义,乃脸厚心黑之学也。但乍听起来,这个名字好像还嫌太文雅了点。其实,也不用遮遮掩掩、羞羞答答,完全可以放开来说,说得更简单通俗一些,中国封
市面上流行的一部书,叫做《厚黑学》,相信大部分人都看过,顾名思义,乃脸厚心黑之学也。但乍听起来,这个名字好像还嫌太文雅了点。其实,也不用遮遮掩掩、羞羞答答,完全可以放开来说,说得更简单通俗一些,中国封
中国古代医生诊疗有望、闻、问、切四法,即所谓的“四诊”。在讲究“男女有别”、“男女授受不亲”的封建社会,男医生如何为女患者看病? 女患者不能随便找医生看病 古代医生基本上都是男性,在儒家伦理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