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物学家发现白垩纪的情歌王子,原来是一种小鳄鱼
Posted 农夫
篇首语: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古生物学家发现白垩纪的情歌王子,原来是一种小鳄鱼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古生物学家发现白垩纪的情歌王子,原来是一种小鳄鱼
古生物学家发现白垩纪的情歌王子,原来是一种小鳄鱼 在动物界中,鸟类和哺乳类会通过宛转悠扬的叫声吸引异性,我们人类更是将这种求偶的叫声发展成情歌。缺乏发声器官的爬行动物通常都非常沉默,但是最近的研究却发现生活在白垩纪的一种小鳄鱼是唱情歌的高手! 乡巴佬的小鳄鱼 宝鲁盆地(Bauru Basin)位于巴西东南部地区,这里曾经发现了大量的古生物化石,其中就包括了许多白垩纪鳄类的化石。 图注:宝鲁盆地,图片来自网络 2011年,古生物学家法比亚诺·奥利(Fabiano V. Iori)和伊斯马·卡瓦罗(Ismar S. Carvalho)根据在宝鲁盆地发现的化石命名了农夫鳄(Caipirasuchus),属名来自葡萄牙语中的「 ”Caipira”(意为「 ”农民,乡巴佬”)和希腊语中的「 ”souchus”(意为「 ”鳄鱼”)。农夫鳄的模式种名为保罗斯塔农夫鳄(Caipirasuchus paulistanus ),种名来自其正模标本的发现地。 图注:农夫鳄化石发现的地点,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古生物学家与他们发现的农夫鳄化石,图片来自网络 农夫鳄属建立之后,古生物学家又根据化石命名了其他三个种,第二种蒙蒂阿尔图农夫鳄(Caipirasuchus montealtensis)在2008年被命名。蒙蒂阿尔图农夫鳄的正模标本编号为MPMA 15-001/90,包括有完整的头骨及下颌骨化石,化石的发现地距离蒙蒂阿尔图仅有8公里,这也是其得名的原因。 图注:古生物学家发现的农夫鳄头骨,其中的C便是MPMA 15-001/90,图片来自网络 为陆地而生 农夫鳄是一种小型鳄类,体长在1米左右。别看农夫鳄个头很小,脑袋却很大。在农夫鳄大大的脑袋上长有一对大大的眼睛,所以它们的视力肯定不错。农夫鳄的脑袋整体比例较短,而且比较高。 图注:农夫鳄的那袋复原,图片来自网络 农夫鳄长有一张大嘴巴,在它的嘴中长有两排锋利的牙齿。与我们熟悉的鳄类牙齿不同,农夫鳄的牙齿并不是圆锥形的,而是扁且向后弯曲的,就像恐龙的牙齿一样。 农夫鳄的脖子很短,后面是结实的身体,在其背部及尾部长有皮内成骨,能够起到保护作用。在农夫鳄的身后长有一条较长的尾巴,不过这条尾巴也与今天鳄类的尾巴不同,尾巴末端是细长的,而不是变宽变扁的。 农夫鳄的四肢长在身体两侧,四肢长度出奇的长,而且基本上是垂直于地面的。我们今天见到的鳄类,不但四肢短,而且呈弓形,所以在陆地上的时候是肚皮贴着地面缓慢爬行。长着大长腿的农夫鳄就不同啦,它们能够在地面上快速奔跑,就像狗一样。 图注:农夫鳄的复原模型,大长腿尤为引人瞩目,图片来自网络 在对于农夫鳄的介绍中,大家不难看出:从脑袋到牙齿,从尾巴到四肢,农夫鳄的身体结构与今天的鳄类有着非常大的不同,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来自于它们的生活环境。农夫鳄是一种完全陆生的史前鳄类,所以它们不再需要适应水生生活的身体结构,成为灵活迅速的陆行鳄。 生活在恐龙的世界之中 农夫鳄的化石发现于巴西的阿达曼蒂纳组(Adamantina Formation)地层,属于晚白垩世时期,年代是从距今9000万年前一直延续到距今6800万年前。根据发现化石的层位判断,农夫鳄应该是生存在距今9000万年至8300万年前的。与农夫鳄生存在同一个世界中的恐龙有属于蜥脚类植食性恐龙阿达曼提龙(Adamantisaurus),风神龙(Aeolosaurus),南极龙(Antarctosaurus),冈瓦纳巨龙(Gondwanatitan),马萨卡利神龙(Maxakalisaurus),属于兽脚类肉食性恐龙的密林龙(Pycnonemosaurus)。 图注:晚白垩世的南美洲,黄色星星是发现恐龙和其他古生物的地点,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阿达曼提龙,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南极龙,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马萨卡利神龙,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密林龙,图片来自网络 与恐龙生活在一起的农夫鳄压力很大,它们要躲避凶猛肉食性恐龙的猎杀,又要与小型的肉食性恐龙竞争。小而灵活的农夫鳄以速度取胜,能够追逐猎物,并且与恐龙争食。在农夫鳄的食谱中不仅有各种软体动物、昆虫、小型蜥蜴,还有刚出生的小恐龙哦。 图注:农夫鳄生活的世界,图片来自网络 从目前发现的化石来看,包括农夫鳄在内的各种小型陆行鳄在白垩纪的南美洲还是很常见的,这也证明了演化策略及适应环境的成功。 图注:在阿达曼蒂纳组发现的众多白垩纪鳄类,图片来自网络 唱一首白垩纪的情歌 如果你觉得农夫鳄只不过是一种生活在白垩纪的小型陆行鳄就太小瞧它了,古生物学家发现它会唱歌哦。 图注:农夫鳄的完整头骨,图片来自网络 得益于保存完整的头骨化石,古生物学家研究了编号为MPMA-68.0003 / 12的蒙蒂阿尔图农夫鳄标本,发现在头骨翼状骨内部长有一个特殊的空腔。利用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古生物学家还原了空腔的结构,其余鼻咽相连,类似的结构在恒河鳄的头骨上也有。横河鳄能够通过翼状骨与鼻咽相连的空腔发出声音来吸引异性,农夫鳄也能够做到。古生物学家对于更多蒙蒂阿尔图农夫鳄头骨的研究发现了空腔的差异性,这种差异应该是年龄与性别造成的。 图注:对于农夫鳄鼻腔及翼状骨的研究,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对于头骨的研究证明农夫鳄能够发出响亮的叫声,图片来自网络 想想一下,在距今8000万年前白垩纪巴西的寂静森林之中,突然传来一阵阵明亮叫声,发出叫声的正是雄性农夫鳄,它正在唱一首白垩纪的情歌。 参考资料: 1.Iori, F. V.; Carvalho, I. S. (2011). "Caipirasuchus paulistanus, a new sphagesaurid (Crocodylomorpha, Mesoeucrocodylia) from the Adamantina Formation (Upper Cretaceous, Turonian–Santonian), Bauru Basin, Brazil".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31 (6): 1255. doi:10.1080/02724634.2011.602777. 2.Iori, F. V.; Marinho, T. D. S.; Carvalho, I. D. S.; Campos, A. C. D. A. (2013). "Taxonomic reappraisal of the sphagesaurid crocodyliform Sphagesaurus montealtensis from the Late Cretaceous Adamantina Formation of São Paulo State, Brazil". Zootaxa. 3686 (2): 183. doi:10.11646/zootaxa.3686.2.4. 3.Pol, D.; Nascimento, P. M.; Carvalho, A. B.; Ricini, C.; Pires-Domingues, R. A.; Zaher, H. (2014). "A New Notosuchian from the Late Cretaceous of Brazil and the Phylogeny of Advanced Notosuchians". PLoS ONE. 9 (4): e93105. 图片 / 网络(侵删) 文字 / 江氏小盗龙(江泓) 排版 / 江氏小盗龙相关参考
鳄鱼在约两亿年前就已经存在。鳄鱼是迄今发现活着的最早和最原始的爬行动物之一。它出现于三叠纪至白垩纪的中生代,性情凶猛的脊椎类爬行动物,它和恐龙是同时代的动物,属肉食性动物。鳄鱼一种变温动物,卵生动物。
鳄鱼在约两亿年前就已经存在。鳄鱼是迄今发现活着的最早和最原始的爬行动物之一。它出现于三叠纪至白垩纪的中生代,性情凶猛的脊椎类爬行动物,它和恐龙是同时代的动物,属肉食性动物。鳄鱼一种变温动物,卵生动物。
琥珀中发现一亿年前猛禽爪子,麻辣可好?提到「”猛禽”两个字,我们马上就会想到鹰、隼、雕、鵟等大型食肉鸟类。就在前不久,古生物学家发现了一种生活在距今一亿年前白垩纪时期的猛禽的一部分,化石只有一个爪子,
泰国发现最完整食肉恐龙化石,我们看后笑啦!我们对泰国的印象往往是旅游、佛教以及人妖,其实在亿万年前的白垩纪时期,泰国生存着许多种类的恐龙,最近古生物学家就命名了一种在泰国发现的食肉动物,它是目前东南亚
说鳄鱼在地球上生存了2亿多年,是因为最早鳄形目动物初见于三叠纪,但这个说法其实是不很准确的。因为在漫长的进化史中,生物及其种类是一个不断演变进化的过程。最古老的原鳄与槽齿蜥极其相似,直到白垩纪(距今1
最新权威论证---棘背龙才是最大的食肉恐龙最大最恐怖的食肉恐龙不再是传奇般的霸王龙,而是一种嘴巴很长、背上长着“帆”的恐龙——棘背龙。通过对最新发现的一头棘背龙化石进行分析,科学家推测其身长达到破纪录
跑得最快的恐龙伶盗龙又名迅猛龙、速龙,在拉丁文中,伶盗龙的意思就是“敏捷的盗贼”。伶盗龙是一种蜥臀目兽脚亚目驰龙科恐龙,大约生活在距今8300万~7000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伶盗龙是由著名古生物学家奥
日本发现白垩纪古鸟化石,或改变鸟类演化历史!鸟类是一个庞大而且古老的家族,最早的鸟类可以追溯到早白垩世时期,它们集中发现于中国辽西的热河生物群中,比如著名的孔子鸟、会鸟、热河鸟等等。最近,古生物学家在
最珍稀的鳄鱼扬子鳄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鳄鱼,也是一种古老的鳄鱼。在扬子鳄身上,至今人们还可以找到远古时期恐龙类爬行动物的许多特征。所以,人们形象地称扬子鳄为“活化石”。扬子鳄在人们研究古代爬行动物的兴衰、
为什么鳄鱼会“流泪”?鳄鱼“流泪”是一种自然的生理现象。它“流泪”的目的是要排出体内多余的盐分。这是因为鳄鱼的肾功能不完善,无法排出体内多余的盐分,也不可能通过出汗排盐,所以只能通过特殊的盐腺来排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