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戏团在国外演出日进斗金,突然接到国内急电,他只说了一个字 ”回”

Posted

篇首语: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马戏团在国外演出日进斗金,突然接到国内急电,他只说了一个字 ”回”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马戏团在国外演出日进斗金,突然接到国内急电,他只说了一个字 ”回”

孙福有 人物简介: 孙福有(1882—1945),河北吴桥人。6岁拜师学艺,10岁随师北上京津并闯关东下高丽,17岁独自搭班闯荡江湖。1904年和1913年先后在哈尔滨和上海应邀参加俄罗斯巴罗斯基马戏团和伊扎克马戏团两次赴俄演出;十月革命后他随团去南亚各国演出,历时14年之久。1920年孙福有从印度回到吴桥,于次年6月正式组建中国马戏史上第一个马戏团——中华国术马戏团,同时仿照欧洲马戏团的样式首创了演出大棚。在我国马戏史上,他第一次将西乐用于为马戏杂技演出作伴奏,自1923年起先后在沪、皖、赣、鄂等长江流域一带作巡回演出,「 ”空中飞人”等一批高难度节目令人瞠目。1928年起他带马戏团在香港、澳门等地巡回演出,并走出国门到东南亚演出,历时4年,获得巨大成功和声誉。 他被誉为「 ”世界现代马戏之父”,他建起了中国第一个马戏大棚,在20世纪30年代,他的足迹就踏遍了几十个国家,用自己的马戏绝技征服了世界。他叫孙福有,出生在河北吴桥。由童村创作、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新书《王者江湖》,是第一部全面描写中国一代马戏先驱孙福有传奇人生的长篇传记文学。 放弃国外的演出,回国赈灾义演 配图 在素有「 ”吴桥耍杂技,人人有一手”的河北吴桥,乃至整个杂技马戏界,孙福有几乎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孙福有1882年出生于河北吴桥,被世界杂坛泰斗——法国「 ”明日与未来”世界马戏节创始人、世界马戏史专家莫克莱尔先生誉为「 ”世界现代马戏之父”。在20世纪30年代,孙福有的足迹就踏遍了几十个国家,用自己的马戏绝技征服了世界。而且,孙福有同田汉、丁玲、梅兰芳等文艺界人士也有密切的交往。 《王者江湖》一书作者、军旅作家童村先生指出,孙福有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而且他是一个很有爱国情怀的马戏艺人。1933年,正带团在缅甸演出的孙福有,突然接到国内的急电,恳请他回国,为救济黄河水灾难民进行赈灾义演。 孙福有拿着那封电报,下意识地皱了下眉头,接着便打定了主意:他要回国,立刻回去。 电报上的事情,一阵风似的在马戏团传开了。当时他们在国外的演出颇受欢迎,日进斗金,而且邀约不断。一时之间,人们七嘴八舌,议论纷纷。「 ”这边的演出正赶上好时候,节目也很受欢迎,能缓缓再回吗?”一个演员有些胆怯地建议道。 孙福有铁青着一张脸,看了看大伙,说:「 ”你们啥都别说了,就一个字,回!” 一时间,马戏团各司其职,联系船运、张贴布告、装笼、拆棚忙成了一团……航海途中,舟车劳顿,马戏团的两头大象相继死在船上。无奈之下,他们只能就地将它们实行了海葬。 绝活儿「 ”七根火棒子”引起轰动 配图 1933年8月,孙福有的中华国术大马戏团在上海演出时,引起轰动。孙福有的马戏绝技「 ”七根火棒子”赢得满堂彩。 孙福有一亮相,滑稽演员便送上三根点燃的火棒,孙福有接在手里,旋即双手一翻,一根火棒猛然腾空而起,连翻了五个跟斗,只朝着棚顶蹿去,尔后又翻着五个跟斗落下来。紧跟着,第二根火棒也打着跟斗翻上去,接着第三根也跟了上去。与此同时,不断有火棒从侍者的手里抛到孙福有手里,一番抛接之后,七根火棒全部上手了。目瞪口呆的观众还没完全反应过来,突然间,大棚内的一切照明设备全部熄灭。突然降临的黑暗,立时引起大棚内几千人的惊慌,惊呼之声此起彼伏。可是人们哪里知道,这却是后台掌管发电机的人刻意所为。 此时的孙福有,似乎使用了隐身术,一片翻转飞腾的火团中,只一个白色的影子,时隐时现着。那七根火棒一根一根熊熊燃烧着,竟然带动出了呼呼啦啦的风声。远远看去,七根火棒如流星赶月一般,在半空翻飞追逐着,着实壮观到了极致。 当火球熄灭的时候,「 ”唰”的一声灯光齐明,恍如白昼。如同一场梦醒,几千观众暴风雨一般的掌声响了起来。 他建起了中国第一个马戏大棚 配图 孙福有是一个对马戏艺术不懈追求并不断探索的创新者,在其短暂而又辉煌的一生中,不仅创作了众多深受观众喜爱的马戏节目,而且在马戏演出大棚的设计与构建上,开创了中国马戏界之先河,为后来者的继承与借鉴提供了极其宝贵的经验。 20世纪初,孙福有在俄罗斯伊扎克马戏团演出的时候,在练功和演出之余,他常常会一个人在马戏大棚里四处观看,踱步思量,他的衣袋里总是揣着一个小本子,只要一想到什么, 随即就会记在上面。时间长了,他便将大棚的布局和结构一股脑地摸了个透。 从外形到内部,所涉及的每个部位的尺寸以及安装等,都准确无误地画好了图标,做好了标记,并使用俄文加注了说明。这些图标,别人看不懂,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 很久以后,孙福有亲手打造的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个马戏团大棚,基本上就是参考了伊扎克马戏团大棚的模式规格,其大棚容纳3000多名观众。 河北杂技艺术家协会副主席、河北吴桥杂技学校常务副校长齐志义说,过去练杂技的都是苦孩子,采取的是师傅带徒弟的方式,练功的时候尤其是练习高空节目的时候,摔伤甚至摔死人的事件时有发生。孙福有在闯荡世界的过程中,不仅参考国外马戏大棚的模式规格,亲手打造了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马戏团大棚,而且让高空表演的马戏艺人用上了保险钩,大大降低了艺人高空训练和表演的风险。 这是一本具有出版价值的好书 花山文艺出版社社长、本书责任编辑张采鑫认为,《王者江湖》是一本具有出版价值的好书,也是第一部全面描写中国一代马戏先驱孙福有传奇人生的长篇传记文学。作者用真诚的笔触、饱满的情感精彩再现了孙福有的一生,揭秘了一段段鲜为人知的马戏秘史,自己看后感觉非常震撼。 作为旧时代众多马戏艺人的杰出代表,孙福有为求生存,远走他乡,四海漂泊,更是受尽了常人难以忍受的诸多磨难。为了改变苦难的命运,做人生的强者,于险恶的江湖较量与争斗中,他练就了一身惊世绝技,组建了自己的大马戏团,由此也结识了三教九流各色人等;在明争暗斗、你死我活的刀光剑影中,演绎出一曲曲惊心动魄的人生绝唱。 由于时间久远,尽管孙福有在业内已被披上了「 ”神化”的色彩,但流传下来的可供研究参考的创作素材和资料有限,采访当事人和后代知情者也有很多意想不到的难度,其创作难度可想而知。为了能够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地再现孙福有复杂丰富的传奇人生,作者童村历时两年多,多次到吴桥、上海等地采访孙福有的后人以及相关知情者,带着感情去创作,为读者展现了一个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 ■文/河北青年记者贾立芳 ■编辑/王慧丽 版权归河北河青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相关参考

大臣膝下无子,朋友纷纷劝他纳妾,他只说了8个字,字字扎心

在古人心目中,传宗接代的思想根深蒂固,从字面上也很好理解,把从祖宗那里继承而来的一切,传给后世子孙,使家族的香火可以延续不断。如果后继无人,不但有可能遭到邻里的嘲讽,自己也会觉得对不起祖宗,所以古代才

李自成大军师被擒,清军问其何人,他只说了4个字,立马被释放

我们都知道李自成是明末的起义领袖,外号“闯王”,也是农民出身,一路打翻了大明江山,还建立了自己的政权,也算是在历史上留下了非常辉煌的一笔。李自成起义可以取得成功,不可否认他自己的能力是非常超人的,也许

今日历史3月5日大事记,历史新知发生了什么

一、国内大事记♦ 1918年3月5日孙中山首次起用蒋介石      101年前,1918年3月5日,蒋介石接到孙中山急电,由上海赶

面对严峻形势,两个战神都选择直言,国外战神被撤职,国内被重用

在世界军事的舞台上,能被称战神的人很多,但是有两个人却是被公认的战神,那便是苏联的朱可夫和我国的粟裕,而且他们俩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对面严峻的作战形势,都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敢于担当。苏德战争爆发后,

皇帝在国外宣布退位、国内政客那着权力博弈⋯百年前的德国,从混乱中长出了什么

1918年11月,德国发生了一连串的事件,不仅终结了惨烈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也极其深刻地改变了德国、欧洲、乃至全世界的政治格局。百年后的今天,包括德国在内的欧洲各国为此举行一系列纪念活动。1918年的秋

卓别林的第一场演出

卓别林的母亲在杂剧场当喜剧演员,有一次.她的嗓子突然坏了上不了台。舞台老板见此情形,急中生智,决定由五岁的卓别林客串演出。因为他曾经见过卓别林模仿他母亲和别的演员的表演,逗得大家前俯后仰。小小的卓别林

张勋扶植末代皇帝溥仪百日复辟 张勋复辟简介

...兵”,借“调停”为名,于6月14日进北京。入京后,张勋急电各地清朝遗老进京,‘襄赞复辟大业’。同月30日,他在清宫召开‘御前会议’,并于7月1日撵走黎元洪,把12岁的溥仪抬出来宣布复辟,改称此年为‘宣统九年’,通...

张勋扶植末代皇帝溥仪百日复辟 张勋复辟简介

...兵”,借“调停”为名,于6月14日进北京。入京后,张勋急电各地清朝遗老进京,‘襄赞复辟大业’。同月30日,他在清宫召开‘御前会议’,并于7月1日撵走黎元洪,把12岁的溥仪抬出来宣布复辟,改称此年为‘宣统九年’,通...

国外历史著名园林公园景观

1.国内外都有哪些著名的园林景观设计师景观名人录(诸多观点谨为一家之言)国内:历史:计成《园冶》李渔《闲情偶记》当代:第一代陈从周上海豫园说园陈植造园冯纪忠空间旷奥上海方塔园陈俊瑜(中国工程院院士)余

边看软妹子耍杂技,边说说马戏团场地为何是圆形的

今天给人人带来一组老照片,也许拍摄于百年前。照片里,都是耍杂技的人。杂技一词,显现得对照晚,但杂技之事,倒是极早。按学者们的研究,“原始人在狩猎中形成的劳动花样和自卫攻防中缔造的武技与超常体能,在歇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