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

Posted 大旱

篇首语:知识已成为生产力、竞争力和经济成就的关键因素。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

窦娥这一人物出自元代杂剧《感天动地窦娥冤》(以下简称《窦娥冤》),剧目作者是"曲圣"关汉卿。关汉卿与白朴、郑光祖、马致远并称元曲四大家,是元杂剧的奠基人。他出生于金末,成长在颠沛流离之中,所以才能有丰富的创作素材来源,能抨击黑暗,向往美好。 《窦娥冤》讲述了弱小的寡妇窦娥,被人诬陷,之后屈打成招,成为杀人犯的故事。她在被斩首前愤懑的许下三桩誓言,即: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最终窦娥的冤屈感动天地,三桩愿望一一实现。 作为关汉卿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窦娥冤》是中国十大悲剧之首,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这部作品揭露了封建社会黑暗的政治面貌,讽刺了当权者的残暴统治,塑造一个个小人物,从而反应尖锐深刻的社会矛盾。在对社会黑暗表示不满的同时,他也表现出了对真善美的赞扬,对人民反抗精神的歌颂,对清明政治以及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桩毒誓,是窦娥在极度悲愤的情况下发出的。"要一领净席,等我窦娥站立,又要丈二白练,挂在旗枪上。若是我窦娥委实冤枉,刀过处头落,一腔热血休半点儿沾在地下,都飞在白练上者。如今是三伏天道,若窦娥委实冤枉,身死之后,天降三尺瑞雪,遮掩了窦娥尸首。我窦娥死的委实冤枉,从今以后,这楚州亢旱三年!" 三桩誓言,掷地有声,无不体现着一个"冤"字,悲切凄凉,感人肺腑。 第一桩誓言其实是化用了古典文学名著《搜神记》中周青的故事。书中记载,周青血溅素幡,逆流而上。在这基础上,关汉卿又加入了苌弘化碧、杜鹃啼血的典故。"我不要半星热血红尘洒,都只在八尺旗枪素练悬。等他四下里皆瞧见,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 血,是具有深刻含义的。为什么战旗美如画,因为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鲜血与一个人的秉性紧紧挂钩。窦娥发下血洒白练的誓,说明她相信自己高洁的品质一定能向青天昭示,她对自己的所作所为问心无愧。血与白练,一红一白,看似颜色对比冲突巨大,但实际上是表现窦娥的清白,表现她如同白练一般的干净,受不得半点玷污。血洒出身体,是表明,她将自己的清白留在了人世间,昭告世人,她蒙受了不白之冤。 第二桩誓言是六月飞雪。这一桩誓言化用自春秋战国时齐国的邹衍含冤,六月飞霜的故事。那为什么是雪,而不是风或者雨其他自然现象呢? 首先,雪是洁白的,也是在证明窦娥的清白。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到"质本洁来还洁去"、"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也是这个意思。其次,窦娥相依为命的人只有年老力衰的蔡婆婆,这样一个老人,有什么能力能替窦娥收敛尸身呢?那难道是要曝尸荒野吗?所以窦娥就希望来一场大雪,能覆蓋住自己的尸身,让自己保留最后的尊严。 我们知道中国在北半球,六月飞雪是违背自然常理的,那这非常之言自然就抒的是非常之愿。不可能发生的事情都能发生,形成强烈的反差,炎炎夏日与冰冷的雪形成了对比,更能让那份来自黑暗社会的寒意深入骨髓。 至于第三桩誓言,亢旱三年,也有出处。"做什么三年不见甘霖降,也只为东海曾经孝妇冤,如今轮到你山阳县。"东海孝妇的遭遇与周青大致相同,只是又多了郡中三年大旱,一滴雨也无的情节。窦娥发下这样的誓言是因为她相信,老天爷是公正的,会为她主持公道。可那大旱三年如何能惩罚恶人、那些贪官污吏呢? 窦娥是在面临蔡婆婆被毒打的威胁下,且自己被刑讯逼供的情况下不得不蒙受冤屈的。她的悲剧最直接的创造者是那些官吏,"我作官人胜别人,告状来的要金银。"这样的官吏毫无底线毫无尊严,更不要说为他人秉持公平公正,也不能指望他明察秋毫。他们残暴贪婪,剥削压迫百姓,只认钱不认人,对人屈打成招,是社会上拥有极大权力的侩子手。 三年大旱,会让整个县内颗粒无收,从而使官员无从下手去盘剥百姓。同样,三年大旱,会严重影响到他们的政绩,使他们承担相应的罪责。朝廷必然不会轻易放过他们。 窦娥要借异常之事发出对社会的示警,关汉卿借窦娥之冤唤醒世人。虽然仍有其局限性,但依然具有巨大的社会价值。通过这震撼天地的描写,关汉卿意图激发人们对世道不平的不满,鼓励人们为了自己的权益而作斗争,颂扬了朴素但有力的抗争精神。三桩毒誓,是整出戏剧中对主人公窦娥刻画最深刻的一笔,是作品艺术性的集大成者。使得全作品的悲剧气氛更加浓烈,人物形象更加立体,情节更加丰富。这样的誓言具有极强的浪漫主义色彩,但又深刻的反映了社会现实,具有真正感天动地的力量。

相关参考

血溅白绫,她比窦娥还冤

谁人要是有了冤屈,定会跟窦娥比较。东汉时期有个寡妇叫周青,她就是其中一个比窦娥还冤。周青天生美人相,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美人。年纪轻轻就守寡,但还算本分,心思全在照顾家人上面。周青周青对婆婆悉心照顾,周

历史上“六月飞雪”是因为天大的冤情才出现的吗?

六月飞雪是天然界中一种稀有的天然现象。六月飞雪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最早说的是邹衍的故事,后来民间将此情节演绎到《窦娥冤》中。网络配图《后汉书·刘瑜传》引《淮南子》说:“邹衍事燕惠王,尽忠。左右谮之,王系之

疯狂猜成语一个人拿着一把刀对着窦娥

成语谜底是含冤负屈解析:窦娥是一个历史人物,因为被冤枉而被判斩首,当时血溅旗杆,六月飞雪,说的就是有冤无处诉的委屈,因此成语是含冤负屈。扩展资料:1、含冤负屈,读音是hányuānfùqū,意思是指遭

1816年稱為無夏之年,六月飄雪、七月凍霜,原因究竟是為何

在古代十大悲劇之一的元曲《竇娥冤》中,竇娥受歹人迫害,在臨刑前許下三樁誓願:血濺白練、六月飛雪、大旱三年。這三樁誓願在竇娥死去後,竟然一一實現。但是在現實情況下,無論是這三樁誓願的哪一個,發生的可能性

血溅大明宫

  明世宗刚一即位,就为了亲生父母的封号和群臣反目。为了维护礼仪,群臣不惜犯颜上谏。明世宗一怒之下,制造了左顺门事件,前后被惩罚、受牵连的大臣多达几百人。然而,这场大礼议之争并没有就此结束,而是一连持

李香君血溅桃花扇

  对于李香君这个名字,大家第一次听说,应当都是在介绍著名戏曲作家孔尚任的《桃花扇》的时候。里面李香君和侯方域之间曲折离奇的爱情故事,以及其对爱情的坚贞追求,极高的民族气节,都让观看的人感动非常。  

资产评估

嘉庆四年正月十八日,嘉庆帝派大臣前往和珅囚禁处所,“赏赐”他白练一条,令其自尽。此时和珅一看到白练,知道死期已至。他对自己惨淡经营一生,家业富比皇室,到头来落得个如此悲惨下场,不禁万分慨叹。这一次自己

齐庄公因何血溅“帽子门”?齐庄公是怎么死的

齐庄公简介齐庄公(?—前548年),姜姓,吕氏,名光,齐灵公之子,春秋时期齐国国君,前553年―前548年在位。本为齐灵公太子,但灵公却为了立宠姬所生的公子牙而派他出守即墨并改立公子牙为太子,还为了除掉他而攻打鲁国...

齐庄公因何血溅“帽子门”?齐庄公是怎么死的

齐庄公简介齐庄公(?—前548年),姜姓,吕氏,名光,齐灵公之子,春秋时期齐国国君,前553年―前548年在位。本为齐灵公太子,但灵公却为了立宠姬所生的公子牙而派他出守即墨并改立公子牙为太子,还为了除掉他而攻打鲁国...

窦娥冤的故事简介,坏人最终受到惩罚无辜的人却再也回不来了

本站网: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窦娥冤的故事简介,坏人最终受到惩罚无辜的人却再也回不来了”的详细内容,方便你详细了解!在中国历史上,有着许多的传奇故事,那些故事往往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六月飞雪窦娥冤的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