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日本投降前夕,我国一念之差,永久失去百万平方公里土地
Posted 政府
篇首语: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1945年日本投降前夕,我国一念之差,永久失去百万平方公里土地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945年日本投降前夕,我国一念之差,永久失去百万平方公里土地
新中国成立以后,面对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封锁,军事禁运,中国举步维艰,不过好在有社会主义阵营苏联的鼎力相助,在中国面临巨大困难面前伸出援手,与新生的中国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为当时我国政府提供了巨大的经济援助。 新中国跟苏联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以后便宣布民国政府跟苏联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无效。虽然《同盟条约》被宣布无效但是条约生效的部分内容,并没有跟着条约一起失效,这其中对中国伤害最大的便是《同盟条约》里的「 ”民国政府允许将依公正的公民投票的结果决定外蒙古是否独立”,也正是因此让中国永远失去了156万平方公里土地。 关于外蒙古独立其实由来已久,不仅俄国政府多次暗中帮助,外蒙古本身也有着强烈的独立愿望。辛亥革命以后,中国各个省份掀起了独立的浪潮,纷纷脱离清政府的统治,封建王朝顷刻之间土崩瓦解,而远在北方的外蒙古此时受到沙俄政府的挑拨,也宣布独立并建立蒙古国,虽然这个政权没有被当时的民国承认,但是可知外蒙古独立之心已久。民国也曾经多次企图将独立出去的外蒙古重新纳入版图,结果却都不尽如人意。 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苏维埃政权取代了资本主义政府。苏维埃政府对中国传达了极大的热情,宣布同清政府签订过的不平等条约一律失效,不过在外蒙古的问题上却如同沙俄政府一样坚定,甚至发表声明称外蒙古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当然这一说法自然是不会得到民国政府的认同。不管是北洋军阀时期还是民国政府,都企图破灭外蒙古的独立,然而事与愿违。 俄国人之所以那么支持外蒙古独立无非是出自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来是当时的中国政府懦弱无能,国家主权损失殆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仍未改变,没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二来是俄国人的野心,俄国人一直将外蒙古视为他们远东军事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企图以此作为屏障扼制日本和美国势力的渗透,为此宁愿牺牲中国主权。 虽说外蒙古独立从未得到中国的承认,但是俄国人却乐此不疲的想方设法让民国政府从官方上同意外蒙古的独立,最终也还是让俄国人抓到了机会。1945年日本大势已去,在中国战场节节败退,不过仍然还有一口气,于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同盟国希望苏联能够也对日本宣战,然而苏联虽然愿意对日宣战,却提出了一些条件。而这些条件则都体现在1945年8月14号民国政府同其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中,条约内容为帮助民国政府,尊重中国领土完整,但是却要求民国政府在条约里认同和允许将依公民投票结果决定是否承认蒙古国,迫于各方面的压力民国政府同意了这个条款。 1945年10月20日,外蒙古举行公民投票,最终高达97.8%的公民同意外蒙古独立。就这样中国永远的失去了这15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而这一切也仅仅是因为日本投降前一天民国政府的一念之差,最终导致覆水难收。1945年日本投降前夕,我国一念之差,永久失去百万平方公里土地!相关参考
楚怀王熊槐是历史上有名的亡国之君,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熊槐是如何一步步把强大的楚国推向绝境的。楚怀王于公元前328年继位,在位时间达三十年之久。楚国在楚怀王的治理之下也曾一度强大过,百姓富足,兵力
中国历代皇帝中当得上千古一帝称号的,也唯有秦始皇嬴政了。在他之前,没有皇帝这个称呼。在他之后,所有的皇帝都是踩着他的脚步坐上皇帝宝座的。他灭掉六国,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建立了大一统的国家。他自称始皇帝,
1945年麦克阿瑟在日本进行民主改革在日本宣布投降前夕,美国太平洋陆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即被美国总统任命为盟军最高司令官。麦克阿瑟在日本任职期间,依照美国国务院、陆军部和海军部共同制订的占领日本的基本政策
1948年馮玉祥乘船回國,途中本有一次生機,被其一念之差給錯失了
1948年7月,馮玉祥躊躇滿志地乘船預備取道蘇聯回國,商討中國未來走向之問題。然而客船行駛2個月,即將抵達敖德薩港的時候,其一家所在的「”勝利號”輪船卻突然失聯,當時並未引起航運局的警覺,等到第二天發
1948年馮玉祥乘船回國,途中本有一次生機,被其一念之差給錯失了
1948年7月,馮玉祥躊躇滿志地乘船預備取道蘇聯回國,商討中國未來走向之問題。然而客船行駛2個月,即將抵達敖德薩港的時候,其一家所在的「”勝利號”輪船卻突然失聯,當時並未引起航運局的警覺,等到第二天發
历史秘闻 1948年馮玉祥乘船回國,途中本有一次生機,被其一念之差給錯失了
1948年7月,馮玉祥躊躇滿志地乘船預備取道蘇聯回國,商討中國未來走向之問題。然而客船行駛2個月,即將抵達敖德薩港的時候,其一家所在的「”勝利號”輪船卻突然失聯,當時並未引起航運局的警覺,等到第二天發
一個默默無聞的小人物,一念之差改變歷史,否則三國鼎立不會出現
從辯證唯物主義的角度分析,不難發現歷史發展大勢不可逆轉,再強大的人物最多也只能影響發展的進程。正因如此,人們看待中國歷史的發展歷程,才會覺得一切都是順其自然,即部落聯盟進化為奴隸社會,私人財產不斷積累
1945年9月2日“日本投降日”盟军对日本作战胜利日,是日本政府和法西斯军队向反法西斯盟国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日子,即1945年9月2日。在1945年5月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之后,反法西斯盟国决定加速击败日
关东军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战败投降。此后,根据《波茨坦公告》精神,中美苏等盟国开始磋商解决滞留海外的日侨俘问题,并做出遣返安排。然而日本政府却向驻外国公使馆发出训示,提出日本侨民“现地定着”
1945年8月14日日本签署投降书1945年8月10日上午7时(华盛顿时间),美国政府收听到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的广播。美国政府举行会议,就能否保留天皇展开争论。最后确定表示愿意接受日本投降,但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