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大都皇宫为何不是红墙黄瓦,而是蓝瓦白墙

Posted 土城

篇首语: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元大都皇宫为何不是红墙黄瓦,而是蓝瓦白墙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元大都皇宫为何不是红墙黄瓦,而是蓝瓦白墙

元大都复原图 北京是元大都所在地,现在的北京故宫是明朝永乐皇帝修建的,明朝故宫以红墙黄瓦为主要色彩,而元大都宫城以蓝瓦白墙为主,现在北京的北海白塔和白塔寺保留了元朝皇宫当时的风格,元大都内的民居则类似云南白族民居,以白和蓝为主。《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载了元代老北京城墙,明确地写道:「 ”它被涂成白色”。我认为他是对的,元大都城墙的确以白色为主。蒙古族向来崇尚白色和蓝色,这也是蒙古包的主基调,因为在以蒙古族皇帝为主的元大都则基本采用了蓝白相间的主色调,从宫城到民宅无不体现着蒙古特色。 元大都是北京建城历史上最重要的时期,它奠定了现代北京城的基础,确定了城市的位置、内城水系以及城市中轴线等重要的城市构架。与现代北京城相比,元大都的位置更北一些,它的皇宫把现代的北海公园包括在内。 元大都复原图 元大都,简称大都,突厥语称为「 ”汗八里”(Khanbaliq),意为「 ”大汗之居处” 。自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四年(1267年(丁卯年))至元顺帝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为元朝国都。其城址位于今北京市市区,北至元大都土城遗址,南至长安街,东西至二环路。 元大都位于金中都旧城东北,即北京市。其城郭 残垣,在蓟门桥西南、 中国政法大学东门外,仍可以看见,并设有标志「 ”元大都城墙遗址”。北京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就是在元朝的首都大都土城遗址上建造起来的,西起 海淀区学院南路明光村附近,向北到 黄亭子,折向东经马甸、 祁家豁子直到朝阳区芍药居附近,大体与地铁10号线北段重合。马甸附近土城墙高12.5米、宽31米。德胜门外,有一处名叫土城关的地方,即为元代建德门遗址。 北京元大都遗址公园 至元四年(约1267年)开始动工,历时二十余年,完成 宫城、宫殿、 皇城、都城、 王府等工程的建造,形成新一代帝都。但是,由于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诏令规定,迁入大都新城必须以富有者和任官职者为先,结果大量平民百姓只得依旧留在中都旧城。在当时人的心目中旧城仍是重要的,通常把新、旧城并称为「 ”南北二城”,二城分别设有居民坊七十五处及六十二处。 蒙古包 大都新城的平面呈长方形,周长28.6公里,面积约50平方公里,相当于 唐长安城面积的五分之三,接近宋 东京的面积。元大都道路 规划整齐、经纬分明。考古发掘证实,大都 中轴线上的大街宽度为28米,其他主要街道宽度为25米,小街宽度为大街的一半,火巷( 胡同)宽度大致是小街的一半。城墙用土 夯筑而成,外表覆以苇帘。由于城市轮廓方整,街道砥直规则,使城市格局显得格外壮观。 布达拉宫的白墙 元大都新城规划最有特色之处是以水面为中心来确定城市的格局,这可能和蒙古 游牧民族「 ”逐水草而居”的传统习惯与深层意识有关。 北海公园白塔 北京白塔寺 由于宫室采取了环水布置的办法,而新城的南侧又受到旧城的限制,城区大部分面积不得不向北推移。元大都新城中的商市分散在皇城四周的城区和城门口居民结集地带。其中 东城区是衙署、 贵族住宅集中地,商市较多,有东市、角市、文籍市、纸札市、靴市等,商市性质明显反映官员的需求。北城区因 郭守敬开通通惠河使 海子(积水潭)成了南北大 运河的终点码头,沿海子一带形成繁荣的商业区。海子北岸的斜街更是热闹,各种歌台酒馆和生活必需品的商市汇集于此,如米市、面市、帽市、缎子市、皮帽市、金银珠宝市、铁器市、鹅鸭市等一应俱全。稍北的钟楼大街也很热闹,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在 鼓楼附近还有一处全城最大的「 ”穷汉市”,应是城市 贫民出卖劳力的市场。西城区则有 骆驼市、 羊市、 牛市、 马市、驴骡市,牲口买卖集中于此,居民层次低于东城区。南城区即金中都旧城区,有 南城市、蒸饼市、穷汉市,以及新城 前三门外关厢地带的车市、果市、菜市、草市、穷汉市等。由于前三门外是水陆交通的总汇,所以商市、居民麇集,形成 城乡结合部和新旧二城交接处的繁华地区。由此可见,元大都的商市与 居民区的分布,既有城市规划制约因素,也有城市生活及对外交通促成的自发因素。元大都城市建设上的另一个创举是在市中心设置高大的钟楼、鼓楼作为全城的报时机构。中国古代历来利用里门、市楼、谯楼或城楼击鼓报时,但在市中心单独建造钟楼、鼓楼,上设铜壶滴漏和鼓角报时则尚无先例。 白塔在北京城内西区,始建于至元九年(1272年),原是元大都圣寿万安寺中的佛塔。该寺规制宏丽,于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竣工。寺内佛像、窗、壁都以黄金装饰,元世祖忽必烈及太子真金的遗像也在寺内神御殿供奉祭祀。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寺毁于火,而白塔得以保存。明代重建庙宇,改称妙应寺。 云南民宅 呼和浩特伊和宫 元代清真寺的建筑规模和数量远远超过唐宋. 仅元大都(今北京)就有清真寺 35 座.北京清真古寺位于解放路南段东侧。木构牌楼临街矗立,在周围高大的现代建筑群中,耀眼夺目。门额正书「 ”清真古寺”,系清顺治二年(1645)太原知府王觉民的手迹。清真寺始建的确切年代,目前尚难确定,从建筑风格来看,系元末明初所建。这座历经 600 年历史沧桑的清真古寺,占地 15000 平方米 ,地面建筑二三百间,约三四千平方米。再加上新扩建的寺前新月广场和其它服务、自养设施,古寺新辉,无论是占地面积、建筑规模,还是历史年代,艺术价值等,在整个华北地区来说,都堪称首屈一指。这座清真寺历经万历年间的修缮、崇祯年间的扩建、清嘉庆二年和光绪二十四年重修,逐渐形成了今天的宏大规模。 文:敖力召 全媒体内蒙古

相关参考

慈禧当年怎样凌辱身边宫女 让人难以接受

在红墙黄瓦的内宫中,最为五彩缤纷的要数嫔妃这个层次,好似十里飘香的荷池,个个丽人如朵朵出水芙蓉,亭亭玉立,迎风招展。在中国,民间一直把皇帝拥有的女性称做“三宫六院七十二妃”。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完全是民

民国时期北京城四次大改造

北京城改造明清皇城四周均筑有高大的红墙黄瓦的皇城墙,皇城内不许兵民通行,一直没有宽阔的通衢大街。东西仅一条通道,即紫禁城后门神武门与景山前门之间的通道。民国时期,北京城经历了四次改造。打通皇城到长安街

民国时期北京城经历的四次大改造

民国北京城明清皇城四周均筑有高大的红墙黄瓦的皇城墙,四面仅有天安门、地安门、东安门、西安门四座对外的城门。皇城内不许兵民通行,一直没有宽阔的通衢大街。东西仅一条通道,即紫禁城后门神武门与景山前门之间的

为什么明清时期中国宫廷建筑都用红黄色?

大家看到了,故宫是一级红墙黄瓦的建筑群,为什么这样呢?据道家阴阳五行学说认为,五行包括金,木,水,火,土,其中土占中央方位,因为华夏民族世代生息在黄土高原上,所以对黄色就产生了一种崇仰和依恋的感情,于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太监,不是大名鼎鼎的赵高,而是此人

  太监,也被称为宦官,一般是指的是被阉割之后的男性,专门为皇宫里的皇帝及家族办事。最早的时候不叫太监,而是阉人、内侍、内臣等称呼。太监这个名称最早出现于辽,只是一种官职,并不一定是宦官。  我们都知

北伐大都以失败告终,朱元璋为何能成功

纵观两千年封建帝王史,似乎北伐这件事只有朱元璋干成了,而其他南方政权往往都是以失败而告终。北伐确实很难,这是公认的事实,但也不是不能成功。早在三国鼎立时期,东吴大将吕蒙都指出北方政权的一个弱点。吕蒙的

不是载沣即位而是他的儿子? 为何光绪驾崩后

...溥仪的亲生父亲载沣监国。在这里,小编不禁有了疑问。为何光绪帝驾崩后,不是载沣即位而是他的儿子?其实,仔细研究下晚清历史,就不免看出同治帝死后传

不是载沣即位而是他的儿子? 为何光绪驾崩后

...溥仪的亲生父亲载沣监国。在这里,小编不禁有了疑问。为何光绪帝驾崩后,不是载沣即位而是他的儿子?其实,仔细研究下晚清历史,就不免看出同治帝死后传

李世民霸占了齐王妃,为何却放过太子妃?不是他不想,而是他不敢!

李世民霸占了齐王妃,为何却放过太子妃?不是他不想,而是他不敢!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倘若说起中国古代的著名君王的话,世人都会想到唐太宗李世民,此人是唐朝盛世的缔造者,也是中国历史上不可多

并非是 ”南征易而北伐难”,而是那些北伐的家伙大都不靠谱

(本文约8900字,全文阅读大概需要12分钟)华夏文明与世界上其他古老文明的一个显著区别,那就是对于「”大一统”近乎执拗的不懈追求。哪怕是在诸如两宋这样极度强调偃武修文、不以开疆拓土为功的朝代,收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