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三位著名流浪大师,都能凭本事进殿堂
Posted 苏秦
篇首语:勤奋是你生命的密码,能译出你一部壮丽的史诗。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春秋战国三位著名流浪大师,都能凭本事进殿堂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春秋战国三位著名流浪大师,都能凭本事进殿堂
一提起流浪大师,人们就会想起须发蓬乱面目黧黑的「 ”垃圾分类者”。那人很是火爆了一番,但是肥皂泡总有破灭的一天,被炒热的爆米花,被时间的流水一泡,很快就销声匿迹了。实际上那个「 ”懂国学”的流浪大师等于已经消亡,只剩下一个茫然不知所措的过气网红,在很多包装公司眼里,也成了食之无肉弃之有味的鸡肋。 「 ”大师在流浪,小丑进殿堂”的说法已经很少有人提起,因为历史已经证明,进不得殿堂的大师,似乎也只能算是小丑——天生我材必有用,被当做炒作工具是有用,出将入相也是有用。 我们细看历史,就会发现一个不怎么有趣的现象:「 ”乱世出大师”。宋朝被辽金西夏蒙元按在地上摩擦,但是大师却像路边的晶粒鬼伞(北方称之为狗尿苔)一样,越是风雨飘摇,它们长得就越茂盛,清末民初,凡是留辫子的,基本都可以成为大师。他们不流浪,仗着家里有点积蓄,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遗民泪尽胡尘里,我只醉心学问皓首穷经——有闲钱没心肝,成为大师不是什么难事,因为真正的仁人志士都毁家纾难,没时间咬文嚼字。 流浪大师的历史溯源,能倒查到春秋战国时期,那时候的流浪大师,真的比清末民初还要多十倍百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诸子百家满腹经纶要售卖,自然要价比三家,「 ”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这位叫卖着等待买主的,就是春秋第一流浪大师——孔丘孔仲尼。 真有学问的人,一般都是有济世安民之心,也是不会甘于寂寞的。按照《史记·孔子世家》的记载,孔子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草根:「 ”孔子贫且贱。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由是为司空。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于是反(返回)鲁。” 孔子的草根逆袭之路,走得很艰难,他看到的白眼和吃到的闭门羹,比任何人都多:「 ”季氏飨士,孔子与往。阳虎绌曰:‘季氏飨士,非敢飨子也。’孔子由是退。” 想吃点嗟来之食,结果被人家撵了出来,孔大师当时可能连去捡垃圾的心都有了。 我们必须承认,孔子是真正的大师,不但学问超一流,而且百折不挠的韧劲也令人钦佩,他在庙堂执政的时间,远远要少于在江湖流浪的岁月。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孔子在流浪过程中,知道了什么叫「 ”苛政猛于虎”。孔子一心要改变那个世界,虽然没有成功,但是他努力了,所以不管有多少人抹黑孔子,他都是那个时代的英雄。 这里顺便说一句,身高九尺六寸的孔子文武双全,驾车射箭乃至举重,在当时都是一流高手,他教出的学生,从军行政经商,都能成为精英,可不像后来所谓的「 ”儒生”,以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为荣。 孔子的事迹,读者诸君耳熟能详,这里不再赘述,因为当时还有两位流浪大师值得我们大书特书。 咱们要说的第二位流浪大师,姓苏,名秦,字季子。 苏秦身佩六国相印,在当时没有人比他更有权力。在赢得六国国君信任和重用之前,苏秦一直在流浪。这位鬼谷子的高足,在诸侯国之间奔走求售,但不知道是国君们不识货,还是苏秦肚子里的存货不适销对路,反正是多低的价格都没人买,于是苏秦悲催了:「 ”出游数岁,大困而归。兄弟嫂妹妻妾窃皆笑之。”「 ”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羸縢履蹻,负书担橐,形容枯槁,面目犁黑,状有愧色。归至家,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 苏秦饿着肚皮找原因:「 ”鬼谷子老师教给我的本事,怎么就换不来一官半职呢?”最后原因找到了:「 ”夫士业已屈首受书,而不能以取尊荣,虽多亦奚以为!”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他学的都是屠龙之术,跟时代脱节。 苏秦改弦更张,「 ”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苏秦摸对了门路,头悬梁锥刺股,这才积累够了足够的流浪资本。苏秦游说周天子和七国之路并不轻松,「 ”显王左右素习知苏秦,皆少之,弗信;(秦)方诛商鞅,疾辩士,弗用;东之赵,奉阳君弗说(悦)之。” 苏秦碰了数不清的钉子,但是他用钉子精神为自己凿开了一扇大门。从燕文侯「 ”资苏秦车马金帛”开始,苏秦的流浪之路峰回路转:「 ”路过洛阳,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妻侧目而视,倾耳而听。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 苏秦的经历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要想从流浪大师变成庙堂柱石,必须要有真材实料,垃圾是卖不出去的。 孔子做司空,苏秦为六国之相,溜溜达达进了庙堂,他们流浪的终极目标,就是庙堂。而我们要说的第三位流浪大师墨翟,好像一直不大瞧得起高官厚禄,他的流浪,实际是忧国忧民,既著书立说,也躬身实践。 墨翟不但是当时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还是农民出身的哲学家——孔子虽然「 ”贫且贱”,但还真没种过地。 读过几遍《墨子》,忽然不敢对他进行评价了:这位贤者简直就是一位完人,他是一位真正的大师,他的人在流浪,但其心在坚守。 纵观孔子墨子苏秦三位流浪大师精彩的一生,我们发现他们有两个共同的特点:第一、出类拔萃,第二、坚韧不拔。 没有才能的大师不是真正的大师,就像网红萌女可能是一位大妈一样;不能坚持下去的大师也算不得真大师,方仲永和祢衡一个不能提升自己,一个保不住自己性命……相关参考
“喜剧大师”卓别林查理·卓别林(1889~1977年)出生于英国伦敦兰倍斯区的一个贫困演员家庭。为了谋生,年仅10岁就参加了一个滑稽剧团四处流浪演出。1907年,卓别林17岁时,由于伦敦丑剧班班主的推
三顾茅庐是《三国演义》中最脍炙人口的故事。在此之前刘备帐中徐庶有辅佐。这个徐庶可不简单,曹操曾问程昱:“徐庶的本事与你相比,怎么样?”程昱回答:“比我的十倍还强。”那程昱也是曹操手下著名的谋士,操闻之
三顾茅庐是《三国演义》中最脍炙人口的故事。在此之前刘备帐中徐庶有辅佐。这个徐庶可不简单,曹操曾问程昱:“徐庶的本事与你相比,怎么样?”程昱回答:“比我的十倍还强。”那程昱也是曹操手下著名的谋士,操闻之
从流浪小子到春秋五霸!齐桓公是如何逆袭的?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从流浪小子到春秋五霸!齐桓公是如何逆袭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他是春秋五霸之一,他有着突出的人格魅力和博大
刘娥出身贫寒,自幼父母双亡,家境贫寒,而她比较善于歌舞之道,迫于生存的压力,从小就在北宋的京城卖唱,表演才艺,因为歌舞俱佳,渐渐的有了名气,名动一时。当时还是襄王的赵恒听说刘娥才艺双全,把她招进王府里
春秋战国时代的诸侯国们,在选择继任国君时有着非常大的不确定性,很多混乱皆因君主之位而起,在西周建国前期,由于周天子的军力威慑,诸侯国们大多皆尊崇嫡长子继承制,没有出现频繁的忤逆事件,但到王室衰微而后的
彭城之战项羽为什么能凭三万人击败刘邦五十多万人?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胜利的时刻往往潜伏着最大的危险-拿破仑。这句话虽然是拿破仑所说,但是这句话在项羽、刘邦二人身上体会的淋漓尽
在农业生产中,每个男成员都能凭经验选择适合生产的森林和上地。伐木时,先将树于下部砍断一半,然后再矿上部,利用上部压力把树压断。巨大的树则先要站在呈“A”形的梯子上砍。伐木砍树的时间,普遍在秋收以后。次
渴望英国文化历史?期待严谨的教学精神?关于莎士比亚文学殿堂的崇拜?那么,在英国学习可以说是非常适合你的!无论是高中、本科、研究生还是MBA,英国都能满足你的需求!有人说要到一个地方去学习和生活,你必须
渴望英国文化历史?期待严谨的教学精神?关于莎士比亚文学殿堂的崇拜?那么,在英国学习可以说是非常适合你的!无论是高中、本科、研究生还是MBA,英国都能满足你的需求!有人说要到一个地方去学习和生活,你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