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秦始皇不死,刘邦和项羽有没有可能推翻大秦

Posted 项羽

篇首语:吃过的馍馍不香,嚼过的甘蔗不甜。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如果秦始皇不死,刘邦和项羽有没有可能推翻大秦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如果秦始皇不死,刘邦和项羽有没有可能推翻大秦

祖龙死而地分,是一句预言,后来这个预言果真成真了,秦朝二世而亡,那么如果秦始皇死的没那么早,刘邦和项羽能不能出头?秦王朝又能不能千秋万代?会不会在始皇帝手上灭亡? 对于这个问题,不少人都认为如果秦始皇不死,那么刘邦和项羽应该就没有机会推翻大秦。 理由无非就是基于「 ”祖龙死而地分”这句预言而进行的二度解读,再要么就是说因为秦始皇在位的时候虽然不体恤民心,但是在秦国的本土地带依旧能够拥有大量的人望,且因为扫灭六国的积威,所以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当中,整个大秦依旧能够掌控得住天下。 但是戴老师是不同意这种说法的,就算秦始皇还活着,到了陈胜吴广该起义的时候,还是必然发生的。刘邦和项羽也许不会出现,但王邦与陈羽也会出现,为什么戴老师这么认为呢? 大索天下而不得 秦始皇在位时期,按照一些创作者的说法,作为祖龙,对天下人具有非常强大的威慑力,并且秦始皇在选拔官吏上制定制度上都非常的睿智,相比较而言,秦始皇活着的时候应该是秦朝比较清明的时代,但是实际上,这种说法缺乏必要的理论依据,更多的只是闭门造车式的假想,并不具有参考性。 始皇帝雄才大略,这一点大家都得承认,可在始皇帝统一六国之后,他对于底层的控制能力,在那个时候已经展现出弊端了,并不是特别的有威慑力。 一个最好的例子就是,始皇帝在出行过程当中,遭到刺杀,任何一个皇帝,必然都要震怒,秦始皇也不例外,在很多人鼓吹的高效率的秦帝国,想查出凶手,理所应当非常容易——毕竟皇帝出行有刺客堂而皇之的行刺,并且凶手已知道是谁,通过大索天下,抓到凶手应该不难。 但是答案却非常的讽刺——秦帝国在发动了他那被称为高效率的国家机器之后,通过大索天下,并没有找到凶手。也就是说,凶手堂而皇之的刺杀始皇帝之后,还能够从容而退,更是在大家都知道凶手是谁的情况下(并且这个人身份特殊,名声很大,很多人都认识),在统一的这片领土上官吏和士兵们居然一直找不到。 而对此答案,最后就连始皇帝的态度,都非常的暧昧,最后对整个官僚机器不了了之的态度竟然默认了。这其实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六国旧贵族的不服气是从精神到物质上的整个不服气,他们一定不会甘心于臣服于秦始皇),附上一段秦始皇本纪和凶手的记录—— 二十九年,始皇东游。至阳武博狼沙中,为盗所惊。求弗得,乃令天下大索十日。《史记·秦始皇本纪》 良少,未宦事韩。韩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翻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五世相韩故。良尝学礼淮阳,东见仓海君,得力士,为铁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东游,至博狼沙中,良与客狙击秦皇帝,误中副车。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贼急甚。《汉书·张良传》 丞相损车骑 如果说刚刚那个例子是证明秦始皇帝在活着的时候都不能对六国的人有所压制,以及六国广大人民对六国旧贵族仍抱有同情态度,包括秦帝国接管的原先六国官吏的暧昧态度。那么这个例子将证明始皇帝如果继续活着,在关中本土的统治,乃至于就在他咸阳宫里面的也很有问题。 在始皇本纪当中记载了这么一件事,这个事情很小,但又很大。说它小是因为它确实和当时始皇帝扫灭六国宏大的历史背景比起来很小很小,但是说它很大,也因为这个事情其实佐证了,这个拥有最高权威统一六国的皇帝的身边已经被渗透成了筛子。 始皇帝幸梁山宫,从山上见丞相车骑众,弗善也。中人或告丞相,丞相后损车骑。始皇怒曰:‘此中人泄吾语。’案问莫服。当是时,诏捕诸时在旁者… 这事相当的可怕,至少对于雄才大略的秦始皇来说,自己的身边有丞相安插的探子,不但如此,而且这个探子甚至能够直接观察到皇帝的表情,并且有一个稳定的渠道可以快速的通知丞相,这样的内侍到底有多少?这样的丞相到底有多少? 所以根据史书记载,当时始皇帝得知这件事情后,非常的恐慌,立刻将身边当时所有在场的人全部抓起来了,但是最可怕的是抓起来之后进行审查审理,居然还是没有结果——所有人都不承认,并且所有人都不能提供直接证据证明别人是间谍。所以始皇帝做了一个决定... 皆杀之。 但很明显治标不治本。如果始皇帝继续活着,身边依旧被渗透的跟筛子一样,在驾崩之后,总还是继续会有所谓的沙丘之变,不管他活多久,来自他统治者内部的宫廷大乱还是会发生。 越来越频繁的巡游 除了上述的两个例子之外,我们还可以发现,始皇帝在生命最后一刻,依旧在巡游的路上,他为什么这么喜欢巡游天下?其实不是喜欢游天下,而是忧虑,希望通过自己的巡游能镇压六国旧民。这位能够证明,彼时始皇帝已经意识到秦帝国问题的严重性。 但是这样的巡游真的有效果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我们都知道,刘邦面对皇帝的车驾曾经说过「 ”大丈夫当如是也”,而项羽就更加直白「 ”彼可取而代之”。 总结 很多创作者指出,秦二世主要是因为赵高这样的内侍的蒙蔽,还有就是因为对六国旧贵族无法压制,这两个原因使得秦帝国迅速灭亡,那么我们来对照看,如果始皇帝活着,像赵高这样的内侍会不会继续存在?答案当然是肯定的,毕竟当年赵高就是始皇提拔起来的。 始皇帝就算还活着,只要不体恤民力,依旧暴虐的统治,用着严酷的秦法,指望通过严刑峻法就能约束天下,约法三章的刘邦和六国旧贵族项羽的崛起,只是早晚的事情。

相关参考

这位皇帝堪比秦始皇,如果早日登基,就没有以后项羽和刘邦的事

秦始皇,不可否认,一位很有手段的皇帝,历代很多君王都难以超越他,按照他的设想,大秦帝国应该是千秋万代的,可是,自己辛苦打下的江山,不到三年,就被他的后人给败光了。大秦的后代真的都那么没用吗?其实不是,

历史人物 秦始皇如果不死,项羽和刘邦起义能否成功

  被明代大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实现了灭六国大一统,然而在他死后,这个庞大的政治集团却迅速的分崩离析,奠定了中国之后两千年政治格局的秦王朝就这么覆灭了。如果秦始皇不死,秦王朝的这种灭亡的

秦始皇如果不死刘邦项羽的起义能否成功?

大家都知道,秦始皇在位三十七,他的历史功绩累累,灭了六国实现了大一统。然而他死后,这个庞大的政治集团却迅速的瓦解了。那么如果他不死,秦国会灭亡么?项羽和刘邦的起义是否还能成功?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揭

老外:如果秦始皇不死,项羽和刘邦还敢起义吗

秦始皇,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被世人誉为千古一帝,并被尊称为“祖龙”,其功绩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在《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一书中,秦始皇排在第18位,此书是外国人所著,

秦始皇如果不死,项羽和刘邦起义能否成功?秦始皇在位的贡献

  被明代大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实现了灭六国大一统,然而在他死后,这个庞大的政治集团却迅速的分崩离析,奠定了中国之后两千年政治格局的秦王朝就这么覆灭了。如果秦始皇

历史秘闻 老外:如果秦始皇不死,项羽和刘邦还敢起义吗

秦始皇,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被世人誉为千古一帝,并被尊称为“祖龙”,其功绩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在《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一书中,秦始皇排在第18位,此书是外国人所著,

秦始皇如果不死,刘邦项羽起义能够成功吗?

要论中国历史上最叱咤风云尤其富有传奇色彩的划时代人物,非秦始皇嬴政莫属。秦始皇从前230年至前221年,用10年时间,先后灭掉了韩、赵、魏、楚、燕、齐等山东六国,在三十九岁年富力强之时,完成了中国的统

如果秦始皇不死,项羽刘邦起义能成功吗

秦始皇嬴政是中国历史上叱吒风云特别富有传奇色彩的划时代人物,他从前230年至前221年,用10年时间,先后灭掉了韩、赵、魏、楚、燕、齐等山东六国,在三十九岁年富力强之时,完成了中国的统一大业,建立起了

如果秦始皇不死,项羽刘邦起义能成功吗

秦始皇嬴政是中国历史上叱吒风云特别富有传奇色彩的划时代人物,他从前230年至前221年,用10年时间,先后灭掉了韩、赵、魏、楚、燕、齐等山东六国,在三十九岁年富力强之时,完成了中国的统一大业,建立起了

秦始皇留下一计,如果扶苏能够识破,项羽和刘邦永无出头之日

对于秦朝灭亡的原因,一直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说是由于秦始皇的残暴统治,有人说是因为赵高的篡权误国,还有人说是怪秦二世胡亥太过无能。然而,从公子扶苏仁慈的性格就可以看出,秦始皇压根就没有那么残暴,否则绝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