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文官最高爵位只能是伯爵,为何不能封为公侯

Posted 爵位

篇首语: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明朝文官最高爵位只能是伯爵,为何不能封为公侯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明朝文官最高爵位只能是伯爵,为何不能封为公侯

图片来自网络 我国自周朝开始,就出现了公、侯、伯、子、男这五等爵位。汉朝把五等爵位变成了王和侯两种,能够得到这份殊荣的都是皇帝的本家、外戚和有功之臣,后来又把担任丞相一职的人封侯。自汉朝以后,尤其是到了五胡乱华时期,封爵就变得异常混乱,基本上在朝廷内任职的人都可以获得五等爵位。 到了明朝,形式为之一变。朱元璋打天下的时候,给功臣以及死难将士的封号也都是五等爵位,可是等到坐稳天下之后,朱元璋觉得封爵太滥了,于是就把五等爵位变为三等爵位,也就是只有公、侯、伯,并且规定,文官不得封为公侯,最多只能封为伯爵,而且前提是必须立有军功。 从表面上看,是朱元璋苛刻,舍不得爵位赏赐,一个文臣一般是不会有机会立有军功的。这从一方面来讲,这个政策确实是朱元璋对武将们的偏爱,因为武将只要是有爵位,哪怕官职没有文官大,在朝中受到的尊崇和地位要远远高于文官,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文官势力。 可惜,这个制度在明朝中后期没有坚持下来。总兵在明朝属于武一品,可是在明末却出现了「 ”总兵帐下无县令,县令亲随有总兵”这样的过于贬低武人的局面。为了鼓励文官们立功封爵,在明朝的官方学校里,是要开武备课程的,学子们一面学习圣人之言和治国之道,另一方面还要学习兵法和弓马。这个制度是朱元璋的首创,所以,明朝初期文臣们大多都是文武双全的。 在明朝的277年里,文臣封有爵位的一共才有九人,封为公爵的只有一人,其余八人都是伯爵。 图片来自网络 韩国公李善长 李善长,是朱元璋的萧何,在朱元璋起事初期就跟随着他,虽然读书不多,但计谋百出,为大明朝的建立立下了殊勋,因此,朱元璋把其奉为自己的萧何。明朝建立不久,李善长就被封为韩国公,俸禄四千石,立有铁券世袭罔替,并且免本人两死,免其儿子一死。可即使是这样,李善长最终也没能免除一死,因受胡惟庸案牵连,全家七十余人被杀。朱元璋还算够意思,给了李善长全尸,并且因为李善长儿子是驸马的缘故,免除了李善长长子一死。 诚意伯刘基(刘伯温) 不管是神话还是真实的,刘伯温的能力确实抵得上汉朝的张良。虽说之前刘伯温是看不上朱元璋的,但是自从投靠了朱元璋之后,奇计百出,为朱元璋创立大明朝立下了不朽功勋。洪武三年(1370年)十一月,朱元璋大封功臣,刘基被封为诚意伯,岁禄240石。就算是刘伯温自己不在乎,岁禄也确实少得可怜,也可能是朱元璋为了保护刘基,怕封赏过厚,会引起其他人的嫉妒吧! 忠勤伯汪广洋 汪广洋在明初的职务是高于刘基的。因为刘基说过,自己是不能够做丞相的,所以汪广洋被封为右丞相。这个人一辈子小心谨慎,不求无功但求无过,在洪武三年(1370年),被封为忠勤伯,岁禄360石。笔者写到这里,替刘伯温感到不公,就连汪广洋这样的人每年的工资都比刘伯温高,朱元璋也确实做的有些过分了! 图片来自网络 忠诚伯茹嫦 无论从朱元璋还是朱棣,对茹嫦这个人的评价都很高,可是其作为却不敢叫人恭维。他作为一个文臣被封为伯爵的原因并不是立有多少军功,而是劝进。朱棣攻入南京之后,茹嫦首先劝朱棣即帝位。作为一个老臣,在面临篡位的情况下,不是奋起抗敌,却在作为谈判代表与朱棣谈判时,话都不敢说。可是等到朱棣进了南京,却第一个跳出来劝进。朱棣当然大喜,一个敌对方的大臣劝其称帝比己方劝其称帝不是更好吗!于是茹嫦以劝进之功被封为忠诚伯,岁禄一千石,并且,朱棣还对其大加称赞「 ”威仪山立、气宇渊深、品物咸熙,令闻卓著与四方”。这还不算,朱棣还赋诗夸奖他:「 ”古今多出忠良士,罕有茹公立大勋”。 靖远伯王骥 王骥就是朱元璋那种文武双修的教育体制下培养出来的文官,也是真正意义上靠军功封爵的。明朝正统年间,王骥在征伐丽川宣慰使土司思任发、维摩土司韦郎罗的战役中立有军功,被封为靖远伯,岁禄一千二百石,后来又增加了岁禄三百石。应该说,王骥能力是很强的,可这个人对利禄很是在意,最初封为伯爵不是世袭的,在他的反复要求下,朝廷觉得他是一个老臣,给了他一个面子,给了他世袭的资格。后来在明英宗复辟的时候,他也稍微参与了一下,可是在赏赐的时候却没有他,这位老先生又一次上书要赏赐,理由是什么呢?原来在英宗复辟的时候,他的儿子王祥确实是参与了,可是在混乱中被一些将士们给撞到了,还差点被踩死,没有什么光荣事迹,所以在封赏的时候大家都不记得还有这么个人也参与了,也就没有申报。于是王骥上书自表其功,明英宗没办法,只得封王祥为指挥佥事。 兴济伯杨善 杨善封为伯爵跟军功没有半点关系,他是明英宗「 ”夺门之变”的功臣,在天顺元年正月,封为兴济伯,岁禄一千二百石,给了他世袭的资格。 徐有贞像 图片来自网络 武功伯徐有贞 徐有贞和杨善一样,也是明英宗「 ”夺门之变”的功臣,在天顺元年三月,封为武功伯。 威宁伯王越 相对于王骥是征伐南方土司立下了军功,王越则是征伐北方鞑靼立下了军功。明朝南北用兵强弱大不相同,南方动辄斩首几万、十几万,而北方呢?斩首几百,就是大捷了。王越因在战争中率军斩首三百五十级,被封为威宁伯,岁禄一千二百石,后来又在战争中斩首一百二十人,增加岁禄四百石,再后来,又立了一个小功劳,增加岁禄五十石。可是王越并不满足,他期望能够得到封侯,可是明朝的制度在那里摆着,文臣是不可能封为公侯的。于是,王越不做文官了,自请担任武职,这在当时是比较罕见的。因为在明朝中期,武将的地位已经远远不如初期了,可是王越为了封侯也管不了那么多了,于是佩「 ”平胡将军”印,担任总兵官,可是到了最后,也没有封侯。 新建伯王守仁 就算大家不知道王守仁这个名字,但是王阳明这个名字大家都应该熟知,他是我国「 ”心学”的创始人,其地位在明朝士人中是崇高的。这个人可是了不得,文武全才,在平定「 ”宁王之乱”的时候,立有军功,被封为新建伯。当时争功的人很多,对其诽谤的也很多,虽然被封为伯爵,却没有世劵,没有岁禄,新建伯的爵位都几乎不保。在其死后,他的徒子徒孙们都在朝廷为其鸣不平,后来又追封其为新建侯,这也是破了明朝的先例了。 王守仁像 图片来自网络

相关参考

朱元璋为何除掉已是暮年的李善长

李善长,字百室。濠州定远(今属安徽)人。他是朱元璋在明朝建国后封的"开国六公爵"之首,开国第一功臣,赐爵韩国公。而人们津津乐道的刘伯温,也就是刘基,也才仅仅封了一个伯爵。按照古代"公侯伯子男"的爵位排

历史人物 明初功臣中,刘伯温家族后代爵位一直传承到明朝灭亡

刘伯温的后代总体来说算过得非常好了,是少数和大明朝共存近300年的功臣家族,诚意伯爵位一直传承到南明时代。>洪武三年,朱元璋大封功臣,刘伯温被封为诚意伯。朱元璋此次封赏6位公爵、28位侯爵、2位伯爵。

有公爵、伯爵的称号是哪一个国家

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欧洲帝国全世界都有吧不过通常平民出生的最多只到伯爵或子爵不过还是有少数平民出生的到公爵还有5等爵位上面的说的很清楚了公侯伯子男

历史秘闻 有公爵、伯爵的称号是哪一个国家

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欧洲帝国全世界都有吧不过通常平民出生的最多只到伯爵或子爵不过还是有少数平民出生的到公爵还有5等爵位上面的说的很清楚了公侯伯子男

历史人物 为何只被封为伯爵呢

还不知道:刘伯温为何只被封为伯爵的读者,下面全榜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中国民间留传一句话,“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说起这个刘伯

历史人物 刘伯温为大明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 为何只被封为伯爵呢

还不知道:刘伯温为何只被封为伯爵的读者,下面本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中国民间留传一句话,“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说起这个刘伯温

英国历史 英国爵位等级 各是什么称呼

英国爵位等级各是什么称呼?欧洲爵位分为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简介:英国勋衔可以分三大类:一是皇族勋位(royalorders),赐封予皇族或最高级的贵族(安妮公主之类);二是贵族勋位(nobl

春秋五等爵,公侯伯子男还有这种解释,来自傅斯年先生的专业论述

公侯伯子男,是中国古代的五等爵位。具体起于何时,已经不可考。周武王灭商之后,对有功的大臣和前朝的后裔进行了分封,五等爵位制度已经逐渐完备。封太公吕尚到齐国,周公旦到鲁国等等。在我们的认知里,五等爵位公

历史人物 明朝的功臣,最高能封到什么爵位呢

今天本站小编给大家带来明朝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在古代历史上,给功臣封赏定名一直是关系到朝局稳定的大事,如果此事处理得当,则能化险为夷。如果处理不当,则可能引发内乱和分裂战争。

清朝皇帝为何只能快速临幸妃嫔却不能与其同居

...的历朝历代,有不少皇帝就因沉湎于女色而荒废了朝政。明朝嘉靖时期,后宫中甚至还发生过宫女险些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