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导弹危机中,为什么是苏联先退出
Posted 导弹
篇首语:书本上的知识而外,尚须从生活的人生中获得知识。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古巴导弹危机中,为什么是苏联先退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古巴导弹危机中,为什么是苏联先退出
古巴导弹危机(英语:Cuban Missile Crisis),又称加勒比海导弹危机,是1962年10月22日冷战时期在美国、苏联与古巴之间爆发的一场极其严重的政治、军事危机。事件爆发的直接原因是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这个事件被看作是冷战的顶峰和转折点。在世界史中人类从未如此近地站在一场核战争的边缘。 1962年,加勒比海地区发生了一场震惊世界的古巴导弹危机。这场危机差一点引发了核战争,使世界处于千钧一发之际。在人类进入核时代以来,在美苏军备竞赛和争夺世界霸权的激烈斗争中,没有任何一次危机达到如此惊心动魄的程度。在漫长的冷战岁月中,美国曾四次动过使用核弹的念头。这四次核战边缘,只有古巴导弹危机最具一触即发之势,美苏双方在核弹按钮旁徘徊。古巴导弹危机不仅使研究国际关系的人们感兴趣,而且值得生活在和平时期的人们去回顾和思考。它作为国际关系史的经典事例,为我们以后解决危机冲突提供了良好的借鉴范式。 众所周知,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冷战的延续。 1959年1月1日,古巴人民推翻了巴蒂斯塔独裁政权之后,新一代领导人卡斯特罗上任,4月份,卡斯特罗访问美国,受到了美国的友好接待。但是,从卡斯特罗踏上美国的国土那一刻起,美国的目的就是将这个新生的政权变成他的傀儡。 随后在当年四月份发生的「 ”猪湾事件”更是将美古两国的关系推到了风口浪尖。 面对美国的步步紧逼,古巴只好求助苏联,而这时全球基本上都笼罩在美苏冷战的阴影之下。面对古巴的请求,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觉得这是苏联争夺全球霸权的好机会,如果能够在拉丁美洲立足,这将极大增强苏联在全球的影响力。 于是,在古巴与苏联恢复外交关系之后,苏联决定给予古巴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援助。这其中,所谓的军事援助其实向古巴运送核弹。 在这一场美苏博弈的斗争中,虽然说以苏联的首先退出而结束,因此很多人觉得是苏联怕了美国,但事实真是这样吗? 其实,在苏联向古巴运送导弹之前,美国就已经在用导弹和军事基地对苏联展开了包围,美国早已经在意大利、土耳其、西德等地部署了相当数量的导弹和轰炸机,而这些导弹和轰炸机都无一例外地对准苏联的工业中心和军事基地,这对苏联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于是,在权衡利弊之下,苏联决定以向古巴运送导弹的方式迫使美国撤走在意大利、土耳其、西德等地部署的军事力量。 最终的结果也正如赫鲁晓夫所料,美苏在这个问题上各退一步,苏联撤走部署在古巴的导弹,美国撤走部署在土耳其、意大利等地的导弹。 古巴导弹危机结束后,美苏双方都撤走了距离对方核心区域最近的导弹基地。 所以,从这一方面来说,苏联的战略目的已经达到了,这一个回合,双方打了一个平手,并不存在说苏联先「 ”认怂”。既然肯尼迪同意撤走部署在欧洲的军事基地,那苏联肯定也不能「 ”给脸不要脸”,要真的挑起来核战争,那将是毁灭性的结局。 其实,我们所认为的古巴导弹危机中苏联先「 ”认怂”,只不过是美国的宣传工作比苏联坐得好而已。 另外,苏联先撤军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在这一时期的美苏争霸中,苏联处于守势,美军处于攻势。 赫鲁晓夫明白,在古巴拖得时间越久,对苏联的损失就越大,而且美国已经给苏联下了最后通牒,如果在10月30日之前,苏联再不撤军的话,美军将对苏联在古巴的军事设施展开轰炸,这并不是赫鲁晓夫所要看到的。 至此,历时13天的古巴导弹危机宣告结束,可以肯定的是,美苏双方都送了一口气。 而古巴导弹危机过后,在美国的刺激下,苏联便大力发展核武器,与美国搞军备竞赛,以缩小与美国之间的差距。到了60年代,经过苏联的大力发展,苏联的军事水平已经和美国旗鼓相当。 总结 古巴导弹危机结束后,苏联达到了美国从其邻国撤出导弹的目的。客观地说,双方都达成了原先所设定的目标,也都各自保住了面子,算是一个相当圆满的结局。相关参考
1962年10-12月古巴导弹危机古巴导弹危机,又称加勒比危机。60年代初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严重军事对峙事件,几乎酿成一场战争。自1962年夏起,苏联依照苏古事先达成的协议,以保卫古巴安全为由在古巴
1962年10—12月古巴导弹危机古巴导弹危机,又称加勒比危机。60年代初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严重军事对峙事件,儿乎酿成一场战争。自1962年夏起,苏联依照苏古事先达成的协议,以保卫古巴安全为由在古巴
古巴导弹危机起源需追溯到古巴革命。随着古巴革命的不断深入,美苏关系迅速紧张。最终导致1961年初,两国断绝了外交关系。 美国于1961年策动的对古巴猪湾的入侵(两天)遭到可耻的失败,美国为此一直耿耿
为什么会发生“古巴导弹危机”?古巴是位于加勒比海上的一个岛国,距美国佛罗里达海岸仅90英里。1959年,菲德尔·卡斯特罗取得革命胜利,推翻了亲美政权,建立古巴共和国。建国初期,古美关系良好,但后来卡斯
美苏走到了核战边缘——古巴导弹危机1959年1月1日,古巴人民在卡斯特罗的领导下推翻了美国支持的巴蒂斯塔独裁政府,建立了革命政权。美国认为卡斯特罗是个民族主义者,而不是共产主义者,于是承认了古巴新政权
962年10月16日到10月28日,古巴导弹危机总共持续了13天。哈佛大学教授、肯尼迪总统特别助理小阿瑟•施莱辛格认为:「”不仅是美苏冷战年代最危险的时刻,而且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危险的时刻”。世纪60年
俄罗斯 赫鲁晓夫时期的苏美关系——从戴维菅会谈到古巴导弹危机
赫鲁晓夫时期的苏美关系——从戴维菅会谈到古巴导弹危机50年代和60年代之交,美苏两国进行了频繁接触和多次较量。从1959年的戴维营会谈,到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美苏关系逐步进入既争夺、又勾结的新阶
50年前的古巴导弹危机中,美苏两国的核对抗几乎把世界拖入灾难的深渊。鲜为人知的是,在那场扣人心弦的对抗前后,美苏最高领导人之间其实一直存在着一条秘密“热线”,这个联络渠道被认为在那场危机从产生到结
上世纪美国与苏联的冷战不亚于一场「”热战”,既有经济、政治、军事的正面较量,还有暗地较劲,美苏双方互派间谍搞破坏,特别是发生了全球最危险的危机——「”古巴导弹危机”,虽然危机最后解除,但令世界各国捏把
除了避免全球范围内的破坏,古巴导弹危机还有另外一个好消息:它说服了两个核超级大国,他们必须找到更好的沟通方式。相关内容肯尼迪在古巴导弹危机期间假装感冒回到华盛顿,尽管在过去,特别是在1953年约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