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古代帝王死后需要放置几个月才下葬,他们不担心尸体腐烂吗
Posted 光绪
篇首语:哪有什么四季,遇见你,四季如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有些古代帝王死后需要放置几个月才下葬,他们不担心尸体腐烂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有些古代帝王死后需要放置几个月才下葬,他们不担心尸体腐烂吗
咱以清代为例,说说皇帝时候的那些事儿。 大清朝的光绪皇帝是1908年11月14日死于中南海的瀛台,年仅37岁,他死后多长时间出殡的呢,据史载,他是在1909年3月14日那天开始出殡的,棺椁从北京启程,由人力肩扛一直到2百多里地的河北易县清西陵崇陵旁边的暂安处,为什么不直接下葬呢?原因很简单,因为光绪死的太早,他的皇陵还没建好,后来直到民国时期袁世凯上台,按照约定的清室优待条件拨款,才得以在1913年完工,这个时候距离光绪皇帝死已经5年了,光绪在暂安处足足待了4年才得以入土为安。 那么问题就来了,什么叫做暂安处呢,这个地方是专门暂时安放皇帝或者皇妃等梓棺的,其实这个就是清朝通常用的一个办法,因为有的皇后先死,这个时候地宫没有安置好,所以只能先暂时安顿在此处,在北京海淀区那边好像还有个暂安奉殿遗址呢。 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是,皇帝和皇后皇妃死后,尸体都会做一个防腐的处理,在汉代还出现过用水银浸泡防腐的办法,当然还有一个最主要的环节是棺椁本身选用上好的防腐材料,据史载,光是皇帝棺椁上的漆都涂了七七四十九遍,这样处理后,棺材内的环境便被密封的严严实实,在短期内是可以延缓尸体腐烂的。但是长期之后,该烂还得烂......除非像马王堆那种极端情况,2000多年了,里面的辛追夫人竟然千年不腐,栩栩如生.....相关参考
中国是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很多文化也表现出了古人的智慧,比如说礼仪文化。礼仪文化最早起源于西周,当时社会风气混乱,没有章法。周公姬旦觉得这样下去不行,制定了“周礼”,规范人们
在我国的古代,一旦有人去世,家人并不会马上把他埋葬,而是放置七天后,才会让他入土为安。为何要把尸体放置七天呢? 还记得以前看的恐怖片,里面有“七天还魂”的说法,就是头七的最后一天,死去的人的魂魄
在我国的古代,一旦有人去世,家人并不会马上把他埋葬,而是放置七天后,才会让他入土为安。为何要把尸体放置七天呢? 还记得以前看的恐怖片,里面有“七天还魂”的说法,就是头七的最后一天,死去的人的魂魄
古代盗墓之风盛行,帝王将相的陵墓大多是“十墓九空”,他们生前享尽荣华富贵,而死后却遭侵犯曝尸荒野。然位于定军山脚下的武侯墓从下葬至今日1800余年来从未被盗掘过,是何原因使它躲过了历代盗墓贼的黑手?诸
清朝最特殊的妃子,受宠程度在皇后之上,她死后皇帝4个月不上朝
古人常说,妻子始终是原配好,对于寻常百姓如此,古代帝王也是这样,一般第一任皇后跟皇帝得皇帝宠爱。且看清朝那些皇帝,康熙对孝诚仁皇后的爱,其他妃子加在一起都比不了,不顾“生前不预立”的祖训,直接把两岁的
大臣几个月没回家,妻子却怀孕了,大臣说了10字,让人嘲笑上千年
由于古代科技比较落后,人们大多都相信所谓的天意,有些事情让现代人无法理解。比如一些开国皇帝,出生时会有不寻常的事情发生,要么是电闪雷鸣,要么是屋子里金光闪闪,甚至有人做个梦就怀孕了,然后生下了有作为的
不论是帝王的陵寢,还是民间的坟墓,盗墓时就不可能不碰到尸体。由于盗掘者的动机和目的不同,对尸骨的处理方式也不尽一样,也就有“脏盗”,不尊重死者的说法,是不同形式的“辱尸”行为。从中国盗墓史上来看,“辱
不论是帝王的陵寢,还是民间的坟墓,盗墓时就不可能不碰到尸体。由于盗掘者的动机和目的不同,对尸骨的处理方式也不尽一样,也就有“脏盗”,不尊重死者的说法,是不同形式的“辱尸”行为。从中国盗墓史上来看,“辱
汉武帝不仅好色,而且十分残忍。他的妾钩弋夫人怀孕14个月,为他生了个儿子,汉武帝对此很高兴,因为传说古圣人尧,就是在娘胎14个月才生出来的。武帝盛爱之下,决定立这个“尧母门”为太子,又担心这个小太子将
汉武帝不仅好色,而且十分残忍。他的妾钩弋夫人怀孕14个月,为他生了个儿子,汉武帝对此很高兴,因为传说古圣人尧,就是在娘胎14个月才生出来的。武帝盛爱之下,决定立这个“尧母门”为太子,又担心这个小太子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