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最不作为的丞相,却被万民称颂,还造就了西汉的太平盛世
Posted 丞相
篇首语:知识为进步之母,而进步又为富强之源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汉朝最不作为的丞相,却被万民称颂,还造就了西汉的太平盛世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汉朝最不作为的丞相,却被万民称颂,还造就了西汉的太平盛世
西汉第一相萧何临死之前向汉高祖刘邦推荐曹参为相,不曾想,曹参拜相后,数年来无所作为,每日饮酒作乐。就是这样的丞相,却得到了民众普遍的赞颂,实在是太令人费解了,难道汉朝的老百姓脑子有问题? 史载,萧何和曹参都是沛县的刀笔吏,相当于现在的律师,不过也有说曹参是狱吏。但不可否认,萧曹二人是好友,与曾在沛县任亭长的刘邦是同事,三人结伴在沛县起义。跟着刘邦打江山时,曹参常领兵出征,而萧何为丞相镇守关中,一将一相两位好朋友开始产生隔阂。 据统计,曹参总共打下了两个诸侯国,一百二十二个县;俘获诸侯王二人,诸侯国丞相三人,将军六人,郡守、司马、军候、御史各一人。身经百战的曹参身上有七十处刀伤,若论攻城掠地,他的功劳可以说是第一。但汉高祖平定天下之后,论功行赏,分封时定功臣名次,萧何居然排在曹参之上,也许曹参因此心中有些不快,将相便产生了矛盾。其实将相不和在历史上是常有的事,有些是确实有矛盾,有些呢,则是为了明哲保身,两人唱的双簧戏而已。笔者觉得曹参和萧何就是后者。毕竟在太平年代,无论哪个帝王都不会希望将相之间的关系很好,只有两派势力互相制衡,帝王才能安枕无忧。 后来,萧何重病之际,向汉惠帝推荐曹参为自己的接班人,并认为朝中只有曹参一人有能力胜任丞相之职。听说萧何病逝的消息,正在齐国任丞相的曹参便开始着手准备入京拜相,那时候圣旨还没有下来,曹参似乎未卜先知,可见萧曹之间互相了解的默契度有多高。 朝臣们都认为曹参与萧何不和,曹上任后一定会推翻萧何制定的法令,还会对官员施行大规模的任免,一时间人人自危。过了一些好些时日,政体一点变化都没有,群臣们在惶惶不可终日之中,终于等来了新相爷曹参的一纸文书:文告声名,凡用人行政,一律按照前相国旧章办理。这个时候,朝臣们悬着的一颗心才算落了下来,纷纷赞叹曹参宽宏大度。 可问题又来了。政体是没有变化,但曹参自拜相以来,不问政事,每日饮酒作乐。下属们也竞相效仿他,经常在相府的后花园聚会斗酒,除了猜拳行令,有时还要K歌跳舞,闹腾的不得了。曹参手下有些严肃的官员看不顺眼,便领着曹参去后花园看那些人的丑态。谁知曹参到了园中,非但没有斥责众人,反而加入到他们之中,和他们一起猜酒行令、唱歌跳舞。 朝中有些士大夫听说这种情况,便上门去拜访曹参,意图劝说于他。可是无论谁去,都会被曹参热情洋溢的硬拉到后花园劝酒,根本就不给你开口说话的机会,便把你灌醉了。结果这些说客基本上都是走着进入相府,躺着被送回家。 消息传到惠帝耳朵里,惠帝让曹参的儿子去询问曹参的政治主张,结果被曹参骂走。这下惠帝的脸上挂不住了,心想这叫什么事啊,母后干政,我他妈的整天憋一肚子火,平时以杯中物、床上活解闷,朝政都委托给相国了,谁知道所托非人,那家伙整天喝酒喝的比我还凶,如此下去,国事荒废,我岂不是会被后世骂为昏君。 于是惠帝立即召见曹参,责问他为何不问政事。曹参问汉惠帝,与高祖皇上比如何,惠帝头摇的像拨浪鼓,心想我怎么敢与先帝比呢!曹参又问皇上自己和萧何比哪一个更强,皇上瞥了他一眼,心中叨咕:就你整天胡吃海喝,还想跟萧何比?曹参说:「 ”高皇帝和萧何平定天下,法令已经明确,既然你不如先皇,我不及萧何,现在陛下您垂衣拱手,我们臣子则恪守职责,遵循维持前代之法令,不就行了吗?”惠帝无言以对,摆了摆手:好吧你走吧,回家喝酒去吧! 其实在沛县时,曹参和萧何的政治主张就一致,那就是以黄老之学治国,清静无为,法令不轻易出,法令既出,就不能随便更改,朝令夕改是最大的扰民。 萧何本着休养生息,发展经济原则,顺应民意,制定了一系列鼓励人民生产的积极措施。曹参在朝廷任丞相三年,极力主张「 ”无为之治”,遵照萧何制定好的法规治理国家,不计较自己的声名,耐得住寂寞,默默无闻的使西汉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日渐提高。从而获得朝野上下一致的称赞。 在「 ”萧规曹随”的影响下,西汉延续着清静无为的治国方针,为后来的「 ”文景之治”奠定了基础和指明了方向。相关参考
丞相曹参与下级官吏——宽厚待人,化解矛盾曹参是西汉开国功臣,也是历史上有名的贤相之一。作为汉朝相国,曹参极力主张清净无为,这获得了长年遭受战争之苦的百姓的称颂。此外,曹参对待官员十分宽厚,对于官员的一
大家好,这里是本站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曹参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平阳侯曹参,沛人。早年为秦朝沛县狱掾,即管理监狱的小吏(可能为典狱长),但已相当出名,萧何为曹参上司(主吏),刘邦属押解犯人之官吏(亭长
王商是西汉丞相,他的上一任丞相则是“凿壁偷光”的学霸匡衡。和匡衡世代为农民的出身不同,王商算是皇室外戚出身,他是汉宣帝母亲王翁须的哥哥王武之子。 史载王商身长八尺,体态高大,容貌十分出众。其实这
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分封诸侯,他听从了张良的建议,为了安抚功臣们的情绪而封了一个他讨厌至极的人为侯,即雍齿。那时候,所有人都以为刘邦会对雍齿痛下杀手,谁知道会来这么大一个反转!刘邦封雍齿为什
西汉有一位丞相名张苍,《史记》称其为张丞相,封北平侯文。战国末年在荀子门下学习,与李斯、韩非为同门师兄弟,秦朝时担任御史。 张苍在秦朝廷,主要负责掌管各种文书档案。后来因为犯罪,逃回故乡。刘邦率
历史人物 刘备称帝时“万民拥戴”,唯此三人明确反对,他们的结局各不相同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曹操逝世,其子曹丕继任丞相、魏王。同年十二月,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自己登基称帝,结束了汉朝四百多年的统治,建立了魏国。当曹丕称帝的消息传到蜀地时,汉中王刘备暗自偷乐,因为
汉朝历史 因为太守即将离任,老百姓告诫全郡年青女子,不要生孩子了
在中国历史上,地方官如果在任内干得好,得到老百姓的拥戴,在其离任之时,老百姓往往会送“万民伞”以称颂其德政,表示挽留之意。但你是否听说过,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位太守离任之时,老百姓居然告诫当地的年青女子
母亲争风吃醋造就大汉王朝第一个被废太子 刘嫖是个聪明人,作为女人,她很清楚栗姬对自己举荐美女的行为相当不满,不过她认为这都是为了讨好皇帝,皇帝既有三宫六院的特权,就算栗姬做了皇后恐怕也不得不如此体现
母亲争风吃醋造就大汉王朝第一个被废太子 刘嫖是个聪明人,作为女人,她很清楚栗姬对自己举荐美女的行为相当不满,不过她认为这都是为了讨好皇帝,皇帝既有三宫六院的特权,就算栗姬做了皇后恐怕也不得不如此体现
要说谁是西汉得以建立的最大的功臣,汉高祖刘邦认为非萧何莫属!所以,分封诸侯和给功臣排名次的时候,刘邦把萧何列为第一,分给萧何的食邑也是最多的。西汉建立以后,萧何辅佐刘邦安抚万民,使天下太平,功劳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