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家威仪果然不是盖的,实拍大明万历帝十二章缂丝龙袍

Posted 龙袍

篇首语: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渡春风。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大明皇家威仪果然不是盖的,实拍大明万历帝十二章缂丝龙袍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大明皇家威仪果然不是盖的,实拍大明万历帝十二章缂丝龙袍

1957年,北京十三陵定陵地下宫殿开掘,大量精美的丝织品因为炭化,几乎在很短的时间里「 ”灰飞烟灭”。自1979年开始,十三陵和南京云锦研究所合作,对部分丝织品开始进行复制。 因为出土的丝织品炭化严重,很多已成为褐色的碎片,衣服的结构、图案仅凭肉眼很难辨认。为逼真还原丝织品原貌,南京云锦研究所的织造专家们,多次进定陵对照残留织品,研究分析组织结构,并参考文献古籍以及发掘报告还原色彩,形成设计图样。最终,一件《明万历帝缂丝十二章福寿如意衮服》成功被复制成功,如今保存在了首都博物馆中。 明万历帝缂丝十二章福寿如意衮服,衮服身长136CM,通袖长233CM,袖宽55CM,下摆宽105CM,胸补32CM,肩补29CM。通体缂织而成,织造细密,经线为强捻丝线,每厘米22根,纬线为不加捻的彩绒,每厘米100根。衮服一共由十三片组成:大襟2片,里襟2片,袖2片,摆4片,衬领1片,领圈2片。 衮服的纹样以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十二章为主题,以十二团龙为主体,前襟三个团龙,后背三个团龙,两肩各一个团龙,两侧各两个团龙。每个团龙的姿态各不同,有的是正龙,有的是升龙,有的是降龙,活灵活现。龙的边上均饰有云头、海浪、锭、海珠、飘带和轮、螺、伞、盖、花、罐、鱼、长八宝。 这件衮服是明神宗最奢华的一件龙袍,大量采用捻金线和孔雀翠羽绒缂织,彩色绒线用色多达二十八种。除用龙外,遍地排列织有279个卍字,256个寿字,301只蝙蝠,271个如意,富意福寿如意。据记载,原件制作曾耗费13年时间,由此可见,此衮服的珍贵价值可见一斑。 拍摄by.老猪的碎碎念

相关参考

历史大大明首辅张居正究竟是怎么死的?

明朝万历帝十岁登基,张居正当了十年首辅,辅助皇帝处理朝政。他虽然不是皇帝,却肩负国家重任,以天下为己任。近代思想家、文学家、学者梁启超(1873-1929)曾点评:“明代有种种特点,政治家只有一张居正

历史人物 大明究竟是亡于嘉靖还是亡于万历

关于大明究竟是亡于嘉靖还是亡于万历,关于崇祯是不是个好皇帝,关于袁崇焕是忠臣还是叛徒,这些争论从明末到现在,一直没有停止过。>从现在的史料来看,袁崇焕肯定不是叛徒,因为就是他取得了对后金战争的第一场重

历史秘闻 详解大明万历皇帝戎装出行时的御用武器铠甲

骑白马的不一定是王子,也可能是唐僧。而正经的皇室子弟也不一定骑着白马。比如下图中这位骑的就不是白马,而是黑马。这位骑黑马的是谁呢?根据考证,这位骑黑马穿着白色盔甲这位是明神宗,即万历皇帝。虽然这位皇帝

历史秘闻 详解大明万历皇帝戎装出行时的御用武器铠甲

骑白马的不一定是王子,也可能是唐僧。而正经的皇室子弟也不一定骑着白马。比如下图中这位骑的就不是白马,而是黑马。这位骑黑马的是谁呢?根据考证,这位骑黑马穿着白色盔甲这位是明神宗,即万历皇帝。虽然这位皇帝

大明万历年,大明万历年制

大明万历年制明代万历(公元1573—1620年,明神宗朱翊钧年号)朝共48年,是明代历时最长的朝代,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开始萌芽,社会经济有所发展,由于宫廷和上层社会对于细瓷的追求和废除禁海,致使瓷器产量

皇后的服饰

朝服明黄缂丝彩云金龙纹女绵朝袍金黄纱平金彩绣金龙袷朝袍其余朝服皇后朝服皇后朝服与皇帝朝服有明显区别肩部袭朝褂处加缘,披领及袖皆石青色,不饰十二章,所饰龙纹亦分布不同。【典制】其制一皇太后、皇后冬朝袍色

大明帝国的丧钟——松锦大战

晚年的大明,或许是出于上天的怜悯,在送走了迷信的嘉靖、昏庸的万历、无能的泰昌和天启等五六位荒唐的皇帝后,迎来了怀有强烈的中兴之梦的能干之君----崇祯帝,但此时的大明王朝已经不是那个再能在历史舞台上呼

大明帝国的丧钟——松锦大战

晚年的大明,或许是出于上天的怜悯,在送走了迷信的嘉靖、昏庸的万历、无能的泰昌和天启等五六位荒唐的皇帝后,迎来了怀有强烈的中兴之梦的能干之君----崇祯帝,但此时的大明王朝已经不是那个再能在历史舞台上呼

历史人物 大明王朝十六位皇帝官方肖像,威严端庄而又不失皇家的华贵尊荣

大明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由汉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共传十六帝,享国276年。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大明王朝十六位皇帝官方肖像,而每位皇帝都是威严端庄而又不失皇家的华贵尊荣。明太祖朱元璋,明朝开国皇帝,

大明万历朝内阁首辅——申时行

申时行,字汝默,号瑶泉,晚号休休居士,江苏苏州人氏。万历朝内阁首辅。嘉靖四十一年,申时行殿试获得一甲第一名,授翰林院编纂官,后历任东宫侍从,礼部右侍郎,转吏部侍郎,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学士,入阁,晋内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