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为人知的晋灭吴战略总设计师,毛主席晚年爱读其传记
Posted 司马
篇首语: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鲜为人知的晋灭吴战略总设计师,毛主席晚年爱读其传记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鲜为人知的晋灭吴战略总设计师,毛主席晚年爱读其传记
公元279年,晋武帝司马炎下令二十多万晋军兵分六路南征东吴,开启了一场气势浩荡地统一战争。吴国主孙皓残暴昏庸,大失人心,吴军全线崩溃。至第二年五月,益州刺史王濬所部率先抵达建康,正如刘禹锡有诗云:「 ”王浚楼船下益州, 金陵王气黯然收。” 孙皓效法刘禅出城投降,王濬接受孙皓的投降,将其送往京师洛阳。自此在三国之中,国祚传承最久达52年的东吴政权瓦解,中华大地再归统一。 平定东吴,天下一统,西晋宫廷宴会上,群臣纷纷向晋武帝司马炎表示祝贺,司马炎高举酒杯,流着眼泪说:「 ”这都是羊太傅的功劳啊!” 那么这个羊太傅何许人也?殊不知,他在灭吴前一年已经遗憾病逝,灭吴的战略和具体实施,都是按照羊太傅生前的规划。 政治豪门 羊祜,字叔子,出身政治世家,不光父亲祖父担任过太守职务,羊氏往上九代,可以追溯到东汉安帝时期,都是官拜两千石的官吏。 羊祜外祖父是东汉大学士蔡邕,当然,其母是蔡文姬亲姐妹,并非蔡文姬。同母姐姐羊徽瑜是晋武帝司马炎伯父司马师的妻子,这样就跟司马家有了一层渊缘。羊祜身长七尺三寸,美须眉,博学多才,善于辩论,被郭嘉之子郭奕称为当代的颜回。 曹爽和司马懿一同受明帝遗诏辅政,两人的政治斗争愈演愈烈,司马懿在高平陵之变前一直处于下风,曹爽有意把羊祜征辟为官,拉入自己一派,羊祜不愿意卷入两大集团斗争,推辞不就。 等到高平陵之变,曹爽被诛杀,曹爽一派的故吏纷纷被免职甚至处死,时任征蜀护军的夏侯霸疑惧之下,单骑前往汉中投靠蜀国。而夏侯霸是羊祜的岳父,其他亲戚怕受其牵连,立刻断绝关系,只有羊祜安慰其家属,体恤其亲人,恩礼有增无减。 一直到姐夫司马师去世,羊祜都未卷入政治,接替司马师执掌大权的司马昭征辟羊祜,羊祜没有接受,朝廷专门以公车征辟羊祜为中书侍郎。 羊祜为人正直,颇有声望,又是司马家亲属,晋武帝司马炎非常信任他,在司马家篡位前担任相国从事中郎,掌管机密要务,进而升任中领军,护卫皇宫,掌管洛阳全城禁军。 主管荆州 晋武帝司马炎受禅后,羊祜因为有辅佐之功,进号为中军将军,加散骑常侍,改封郡公,邑三千户。而羊祜守谦让之志,只接受侯爵。 司马昭掌权时期,魏国已经灭蜀,以武帝的个人能力是远远比不上其父亲伯父和祖父,他们已经为武帝篡位做足了铺垫,司马昭去世仅仅数月,满朝都是司马家的人,武帝轻易受禅上位。 蜀国已灭,三足鼎立的平衡被打破,武帝的目光看向了南方占据荆州扬州交州三州的吴国,中国历代王朝都有心向统一的传统。再说孙皓不修德政,残暴虐民,大用奸佞,吴国百姓人心动荡,此时不灭更待何时。 武帝对羊祜寄予厚望,以羊祜都督荆州诸军事、假节,卫将军等职务保持不变,图谋灭吴计划。荆州大部分为东吴控制,西晋只占有着江北的南阳郡、襄阳郡、南乡郡三郡再加江夏一部分。荆州占据着和吴国大半的国境线,是灭吴的关键所在。 羊祜到任荆州后,不是直接图谋攻取,而是重在屯田和取得民心。在荆州大建学校,安抚百姓,边境冲突中吴国投降者去留随意。羊祜设计使吴国撤掉了对重镇襄阳威胁最大的石城驻军,减轻了边境压力。羊祜通过屯田也大获其利,荆州军粮充足,省去朝廷额外供给。 祜之始至也,军无百日之粮,及至季年,有十年之积。 西陵之战 羊祜受任荆州后不久,吴国西陵督步阐因惧怕孙皓征召投降西晋,孙皓残暴滥杀,吴国朝野皆知。 步阐惧怕被杀,其家族世代守卫西陵已经四十多年了,突然征召。步阐琢磨着要么自己犯了什么罪,要么有小人在孙皓面前献谗言,不管如何,自己去建康只怕有去无回。 干脆一咬牙,举城投靠西晋,西陵城原名夷陵,是刘备伐吴兵败的地方。曾经的魏蜀吴交界之重镇,也可以说是吴国的西大门,武帝给予步阐重赏。 孙皓听闻步阐投降,以陆逊之子名将陆抗领兵三万前来收复西陵,武帝诏令荆州刺史杨肇以偏师三万救援步阐,时任车骑将军羊祜以主力五万攻打吴国荆州江北重镇江陵。结果杨肇在优势下被陆抗击败,步阐城破被杀,羊祜顿兵坚城,未能攻克江陵。 西陵战败,羊祜贬一级为平南将军,依然都督荆州军事,荆州刺史杨肇贬为庶人。此战让羊祜明白东吴这只病虎尚有陆抗这样的利牙,只能积蓄力量,等待时机,再一举灭吴。 之后吴国方面以陆抗为荆州牧与羊祜对峙,羊祜采取以怀柔态度取得吴国民心。 与吴国打仗,都约定好日期,从不搞偷袭,有将领建议偷袭羊祜都「 ”饮以醇酒,使不得言。” 对待吴国的俘虏从士兵到将领,羊祜都给予释放,战死者厚加殡敛,允许其家属前来收敛尸体。军队经过吴国境内收割粮草,都送绢偿之。羊祜喜欢出行打猎,却从不进入吴国范围,野兽被吴国军民射伤被晋军所得,都直接归还。诸如此类,羊祜以德行服人,吴国军民无不崇敬羊祜,称其为羊公。 对手陆抗当然很清楚对手羊祜在做什么,吩咐将领们不要主动挑起战事,袭扰百姓,「 ”彼专为德,我专为暴,是不战而自服也。”陆抗生病,羊祜赠药,将领们怕有毒劝阻,陆抗毫不犹豫便喝下,说:「 ”羊祜怎么会用毒药害人。”称赞羊祜德行堪比乐毅和诸葛亮。 请伐吴疏 羊祜认为东吴水军强大,加上长江天险,灭吴之重在于战船和水军,推荐益州刺史王濬留任益州,都督益州诸军事,动用上万军队大造战船,训练水军。 羊祜守卫荆州七年,积蓄力量,兵甲已足,加上吴国最后的名将陆抗已经病逝,孙皓残暴滥杀,认为此刻灭吴,民心所向,上表武帝提出伐吴战略,请求大规模伐吴,一统天下。 今若引梁益之兵水陆俱下,荆楚之众进临江陵,平南、豫州,直指夏口,徐、扬、青、兖并向秣陵,鼓旆以疑之,多方以误之,以一隅之吴,当天下之众,势分形散,所备皆急,巴汉奇兵出其空虚,一处倾坏,则上下震荡。 就是以王濬率领的梁益之兵为主力,水陆并进,另外兵分多路进军吴国重镇江陵、夏口,以及首都建康。齐头并进,多做疑兵,让吴国摸不清哪一路是主力,一举攻破吴国的长江防线。 真正灭吴的时候,完全是依照羊祜所呈的方略,吴国总兵力有二十多万,伐吴的晋军也有二十多万,兵力并不占优,不过重点突破,吴军分散多处,再加上吴国名将皆死,幼少当任,孙皓残暴加昏庸,过度自信于长江防线,不着重加以戒备。 遗志伐吴 武帝对于伐吴的态度一直摇摆,当时晋军在西北地区和鲜卑作战屡次失利,朝中大臣贾充、荀勖等以此为借口反对伐吴。羊祜认为「 ”吴平则胡自定,但当速济大功耳。”只要西晋完成国家统一,完全可以威慑西北少数民族。 西晋咸宁四年即公元278年,主管荆州军事的羊祜病重,请求入朝,武帝允许。羊祜来到京师洛阳,正逢姐姐羊徽瑜去世,羊祜悲痛万分,病情更加严重,抱病入宫与武帝商议灭吴策略,「 ”扶疾引见,命乘辇入殿,无下拜。” 这时候,武帝才决心伐吴,有意让羊祜抱病统帅诸将伐吴,但羊祜很清楚自己时日无多,有心无力,推举杜预接替自己。不久,羊祜在洛阳去世。 武帝亲自穿着素服参加羊祜葬礼,痛哭流涕,正值冬季,武帝的眼泪流到胡须上都结冰了。 羊祜死讯传到荆州,荆州百姓无不号啕大哭,为之罢市,吴国守边将士也为之流泪。 毛主席晚年酷爱读《晋书》的《羊祜传》、《杜预传》等,羊祜杜预都是坚持统一的人物,主席心念解放台湾,祖国统一。相关参考
西晋,是中国历史上继东汉之后又一大一统的王朝。据记载,东汉末年,皇帝昏庸无道,横征暴敛,农民百姓不堪不堪重荷,终于爆发了黄巾之乱,而后,各地方好强拥兵自重,群雄割据。东汉灭亡后,出现了一个特别的时期,
1962年,毛泽东在中南海颐年堂接见并请末代皇帝溥仪吃晚饭,此次历时5个多小时的接见,其谈话内容和细节至今鲜为人知。而当时负责中南海总特灶膳食管理工作的张宝昌,见证了这个历史时刻……>国庆10周年时溥
我们都知道毛主席有四任妻子,三个孩子,这三个孩子都是毛主席第二任妻子生的,其中毛主席最器重的就是大儿子毛岸英了,确实大儿子也没有让毛主席失望,只是这个大儿子英年早逝,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永远的离开了,毛主
毛主席标准照。资料图我是在1958年下半年正式调到毛主席身边工作的,当专职理发员。一天,当时的浙江省委书记江华,省公安厅警卫处处长伍一突然通知我,马上整理行装到武汉。武汉当时正在召开一个中央会议,我的
书是个好东西,人类几乎所有的智慧、经验,都可以从书里面找到。因此,很多成功者都离不开书,毛主席更是如此。>毛主席的一生都离不开书,小时候第一次外出求学,挑的行李筐里就带着两本书:《水浒传》《三国演义》
历史人物 毛主席晚年都念念不忘的女叛徒秦曼云,她的晚年生活怎么样
在我共产党发展的初级阶段,差一点因为这个人的背叛全军覆没,毛主席老人家还在晚年的时期,问道:“抓到了吗?”由此可见这个人对我党造成的伤害,使得中国实行的回头是岸政策都不能饶恕!。毫不夸张的说,此人的叛
...世闻名的20世纪伟大女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已故国家名誉主席,她的一生无私无畏,他与国父孙中山的爱情佳话流传至今,可是又有谁知道除了孙中山,晚年的宋庆龄还有过一段婚史,并且是毛主席批准宋庆龄改嫁的。新中国成...
在大决战中,几乎每天都到毛主席、周副主席那里汇报战况或呈送作战图表和有关资料,有机会直接观察到毛主席对全军作战的指挥方式和工作习惯,感悟到毛主席在战略战役指挥上非凡的智慧和艺术。>>毛主席对战略全局有
历史人物 周养浩是最后释放的军统杀手,晚年为什么会帮毛主席辩护
在军统“三剑客”中,周养浩是比较特殊的一个,首先,他是浙江江山人,跟戴笠是同乡,无疑比湖南的沈醉和湖北的徐远举更有优势。>>其次,沈醉和徐远举都是18岁就加入了军统,堪称专门培养的特工人才,而周养浩,
毛主席鲜为人知的外孙,曾参加对越反击战,是毛家第三代唯一上战场者
毛主席一家为了中国革命和维护民族尊严的战争中,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他的两个弟弟毛泽民、毛泽覃都先后牺牲,他的儿子毛岸英也牺牲在朝鲜战场。但是,毛家子弟一直没有退缩过。鲜为人知的是,1979年在对越自卫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