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张爱玲、宋美龄、杨绛,她们的英文水平到底怎么样

Posted 才女

篇首语: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林徽因、张爱玲、宋美龄、杨绛,她们的英文水平到底怎么样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林徽因、张爱玲、宋美龄、杨绛,她们的英文水平到底怎么样

今天,我们来盘点几位民国才女,她们有颜有才有气度,腹有诗书气自华。那她们的英文水平到底如何呢? 林徽因 长得好看也就算了,林徽因英文也超厉害,连美国学者费正清都称赞不已。 她自小就读英国人办的教会学校,底子打得好,后来父亲还带她去了一趟欧洲,专门给她找了家教老师补习英语,人家自小学的就是纯正的伦敦口音。 (幼年的林徽因) 19岁时,爱好文艺的林徽因尝试翻译了王尔德的The Nightingale and the Rose(《夜莺与玫瑰》),并发表在1923年12月1日《晨报五周年纪念增刊》上。 节选一段,感受一下林徽因的翻译功底: "No red rose in all my garden!" he cried, and his beautiful eyes filled with tears. "Ah, on what little things does happiness depend! I have read all that the wise men have written, and all the secrets of philosophy are mine, yet for want of a red rose is my life made wretched." 青年哭道,「 ”我园中并没有红玫瑰!”他秀眼里满含着泪珠。 「 ”呀!幸福倒靠着这些区区小东西!古圣贤书我已读完,哲学的玄秘我已彻悟,然而因为求一朵红玫瑰不得,我的生活便这样难堪。” 这个19岁的小姑娘首次发表的作品就成绩斐然,之前有人将王尔德的这篇标题翻译为《夜莺与蔷薇》、《莺儿与玫瑰》,林微因翻译完了之后,后来的译本全都引用了她的翻译《夜莺与玫瑰》。 这份译作后来也成为出版商的宠儿,王尔德的童话集直接被命名为《夜莺与玫瑰》,译者是林徽因等。 (《夜莺与玫瑰》封面,图源:豆瓣读书) 林徽因能有这样的翻译成就,少不了徐志摩的功劳,是他推荐这位文艺女青年阅读英国文学。 林徽因很快对外国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开始阅读英文原著,英文水平在那段时间内飞速增长。 他俩能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理想,然而最后还是没成······也许是没有缘分吧,看下一位。 张爱玲 张爱玲五六岁时,家里就请了英国人教英语,后来她又去了美国人办的教会学校:圣母玛利亚女校。 这所贵族学校,学费是普通工人10个月的工资,完全按照美国式方法教育学生,重视英文,学生都能说一口极其流利的英语。 有钱人在孩子的教育上真是从不吝啬啊。 (1937年,张爱玲从圣母玛利亚女校毕业,图为毕业照) 她也挺喜欢英语的,经常一个人演莎翁的话剧玩,一会演哈姆雷特,一会演克劳迪,大段大段背诵莎翁的英文剧本,简直是文科生里的Sheldon,接近母语者的英文水平。 她说出名要趁早,20岁前后,她就用英文写了《更衣记》、《中国人的宗教》等文章,发表在上海租界的英文报刊上,转头再翻成中文投给本土杂志,一篇文章拿两份稿费。是的,才女就是有这种操作。 后来的写作生涯里,张爱玲也像炫技一样,把自己的中文作品用英文改写,再翻译成中文。 1956年,张爱玲将《金锁记》扩展成英文长篇Pink Tears,后来她将Pink Tears改写成The Rouge of the North(《北地胭脂》),之后又将《北地胭脂》翻译成中文版的《怨女》。 她说:「 ”除了发展我的天才外别无生存的目标······除了天才的梦之外一无所有。” 你很少能见到一个人像张爱玲那样,在传统国学和英语方面都有极高的造诣,宛如打通任督二脉一样运用自如。 旧照里,她带着才女的骄傲抬着下巴凝视远方,她骄傲得有理有据。 宋美龄 读到这里你可能已经发现,这些才女们从小时候就开始学英语了,真的是从娃娃抓起。 宋美龄作为大家闺秀自然也不例外,她幼年在家学英文,十岁就跟随姐姐赴美留学,之后就读于韦尔斯利女子大学,主修英国文学。 宋家三姐妹:宋霭龄(左)、宋庆龄(中)、宋美龄(右) 宋美龄在美八九年,不仅拥有良好的英语功底,思想、举止和谈吐上也全盘西化。 宋美龄的英文能力究竟如何?1943年2月18日美国国会上的那场演讲会告诉你,她不仅拥有一流的英文演讲水平,更有征服人心的魄力,美国朝野为之轰动。 随后,宋美龄又到纽约、波士顿、芝加哥、旧金山、洛杉矶等地演讲募捐,美国朝野被其高雅的风姿、卓越的才华所倾倒。 她在美国社会刮起了一场「 ”宋美龄旋风”,宋美龄的英文水平,可以盖个国际权威认证的章了! 杨绛 杨绛先生可能已经脱离才女之列,进升大师级别了。 「 ”先生”一词是对有学问者的尊称,并非所有人都可称为先生,能称为「 ”先生”的女子寥寥无几,而杨绛就是其中之一。 她通晓英语、法语、西班牙语,著名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家,这些光荣头衔都落在了她一个人头上。 杨绛读的是东吴大学,当年林语堂就在东吴教书,这学校可谓是大师辈出。 (1929年《东吴年刊》里的「 ”东吴大学女子排球队”合影,前排左起第一人为杨绛) 杨绛当年是班上的「 ”笔杆子”,东吴大学1928年英文级史就出自她的手笔。 先生不仅写作好,翻译也好,来感受一下先生的英文翻译水准: 《生与死》 作者:英国诗人兰德,杨绛译 I strove with none, for none was worth my strife; Nature I loved; and next to Nature, Art. I warmed both hands before the fire of life; It sinks, and I am ready to depart. 我和谁都不争, 和谁争我都不屑; 我爱大自然, 其次就是艺术; 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 火萎了, 我也准备走了。 总结一下,这些民国才女们要么写作水平一流,要么能翻译能演讲,听说读写各有所长。 为什么民国才女们英语能学得这么好? 首先,她们家里有钱,从小聘请家教,就读西式学校,要么直接出国留学······ (英国教会创办的西式学校「 ”培华女中”,最右为林徽因) 其次,她们都是些文艺女青年,热爱文学,对西方经典作品有着浓厚兴趣,读着读着英语就利索了,譬如林徽因和张爱玲。 当然也有时代的背景因素在,民国时期,她们几乎是最早的接触西方新思潮的知识女性,也是最早走出去的一代国人。 通过英语这门语言,她们了解了海外文化,扩展了知识边界和眼界,这也许就是语言本身的魅力吧。

相关参考

她们都活出了自我,没白来世上一遭

1、两位才女的共同之处杨绛比张爱玲大9岁,虽然生于同一时代,但据说从未见过面。可要说完全没交集也不准确,她们有个共同好友宋淇,且都和他通信若干年。宋淇的儿子也曾说过,「”我家中有一本书,大概很少人知道

因为爱情,颠沛流离,却屡被抛弃

在如今人们耳熟能详的民国才女中,萧红的名气远远不如林徽因、张爱玲、陆小曼等人。是文学水平不高吗?非也,她是鲁迅先生最得意的女弟子,在上个世纪30年代被称为「”文学洛神”。萧红并不美,她只活了31岁,先

中国第一位女校长,被总统儿子苦苦追求,终身未婚成了传奇

说到民国的才女,很多人会想到犀利的张爱玲、身世凄惨的萧红、「”人间四月天”林徽因、敢爱敢恨的陆小曼,对她们的情史如数家珍。但提到与张爱玲、萧红、石评梅并称为「”民国四大才女”的吕碧城,大部分人却十分陌

这组老照片看完张爱玲的一生,她和林徽因哪个更漂亮

可能很少有人知道一代才女张爱玲,本名不叫张爱玲,而是张煐,祖上是唐山人,生于上海,长于上海、天津,终老洛杉矶。出身名门,祖父是清末重臣张佩纶,祖母是李鸿章的大女儿。嫁给胡兰成。张爱玲是中国近代文坛的传

圖1宋美齡坐轎子,圖3林徽因騎驢子

照片是印證歷史的眼睛,有些事情光用文字是無法表達的,只有用照片我們才能深刻的瞭解過去發生的事情,今天我們一起看一組關於宋美齡和林徽因的老照片,看看那時候的她們是怎上的生活狀態!上面圖片是宋美齡,大家應

历史老照片,二十岁林徽因仙气十足,图五身穿婚纱的冰心闭月羞花

历史老照片,末代皇帝的后妃同镜,还有溥仪给她们聘请的英文老师任萨姆。从图中就可以看出婉容的落落大方,淑妃文秀的含蓄。二人的性格迥异,靠着家世和才貌,婉容的强势让文秀很多时候都是唯恐避之不及。其实最初溥

他是民国大才子,为了林徽因终生不娶,用实际行动诠释爱的真谛

提到林徽因,估计多数人都对她有一定的了解,她不仅长相出众、魅力过人,而且才华非常了得,绝对是才女一枚,与同时代的萧红、张爱玲相比,林徽因的才艺更为全面,气质和知名度也更胜一筹。自古以来,有才之人内心情

溥仪的英文水平有多高

可能很多人都觉得古代人的文化水平都不高,或者说学的方面没有现代人多,从而产生一种优越感,但其实,古人的水平真的比现代人更差吗?末代皇帝溥仪,他在办户口的时候,文化水平给他填的是初中水平,然而真要和初中

老照片,白衣黑裙的陈洁如端庄秀丽,儿女双全的林徽因气质美如兰

老照片,蒋介石的原夫人陈洁如和外国友人,白衣黑裙的她端庄秀丽,比蒋介石后来迎娶的宋美龄还要美艳三分。蒋最初追陈洁如时,她只有13岁,在张静江的家中对其一见钟情。后来34岁的蒋介石和15岁的陈洁如结婚,

她是民国才女,嫁给其貌不扬的丈夫,却成了上海最尊贵女人之一

民国时期的才女们不是从小就在书香中浸润,就是后天读了很多书,有着很高的学历,而那个时期有名的才女们似乎都有过留学的经历,就像是张爱玲就出身书香,后来去伦敦大学留学深造。我们都熟悉的林徽因也是早早就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