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想不到这居然是真的

Posted 墓志铭

篇首语:沉舟侧畔千帆进,病树前头万木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真想不到这居然是真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真想不到这居然是真的

在明朝,有一位名人,他的名字为郑和,本来是云南人,姓马,后被明成祖朱棣赐姓郑,被称为三宝太监。他虽然是一位太监,但是他却做了名垂青史的大事儿——出海下西洋。这样的行为在今天自然不算什么,但是在当时可是轰动世界的大事儿,郑和的这一举动,在世界航海史上,虽然不是「 ”绝后”,但绝对是「 ”空前”。 郑和的这次壮举,在我国历史上,甚至在世界历史上,有几个「 ”最”。 我国古代航行规模「 ”最大”、船只「 ”最多”、海员「 ”最多”、时间「 ”最久”,出此之外,郑和当时乘坐的宝船,也堪称15世纪中叶「 ”最大”的船只,号称木质的「 ”航母”。 《明史稿》记载:「 ”和等造大船,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中容数百人。” 也正是因为这一个「 ”称号”,引发了中西的争议。在西方人看来,如此巨大的「 ”宝船”,以当时的科学技术根本不可能制造出来,面对我国专家提供的史料,西方学者提出了比较不屑的质疑,他们认为,虽然有史料记载,但是没有相关文物出土,并不足信。面对这样的质疑,我国专家也有一些语塞,比较单靠史料的文字记载,郑和的船到底有多大,确实无法确定下来。 就在此事没有结论的时候,一个古墓出现在考古专家的面前,这座古墓的主人也是一位太监,他的名字叫做洪保。 洪保,云南人,也是皇帝的赐名,他有一个重要的身份,郑和下西洋时候的随员,他的墓葬出现,让我国考古专家很兴奋,毕竟在这个墓葬中,或许就藏着关于郑和与宝船的秘密。 随着洪保墓的发掘,发现已经有了严重的盗墓痕迹,专家立刻进行了抢救性的发掘工作,虽然没有什么重要文物出土,好在洪保墓中的墓志铭保存完好,其上的一行字,也让考古专家兴奋,因为其上的记载与郑和下西洋有着紧密的关联。 「 ”永乐纪元,授内承运库副使,蒙赐前名。充副使,统领军士,乘大福等号五千料巨舶……”——洪保墓志铭节选 从墓志铭来看,我们可以得到两个信息。 第一,洪保在朱棣登基那一年,就被委任为「 ”副使”。这是一个下西洋船队的副使,也就是说,在朱棣登基第一年的时候,就已经第一次派遣船队下西洋了,既然洪保是副史,那么他的领导是谁呢? 《敕封天后志》记载:「 ”永乐元年,差太监郑和等往暹罗国(今天的泰国)” 原来,在永乐元年的时候,郑和就去过了泰国,也就是说,当时下西洋船队的副手是洪保,一把手正是郑和。而我们对郑和下西洋的第一次记载是永乐三年,也就是说,洪保的墓志铭,颠覆了我们对历史的认知,郑和下西洋的时间比我们知道的更早,他下西洋的次数也不是7次,而是8次以上。 第二,洪保当时乘坐的船很巨大。对于船的大小,记载为「 ”五千料”。「 ”五千料”到底是多大呢?根据复杂的估算,古代的「 ”1料”大概相当于0.5吨,也就是说,洪保的座船是一艘2500吨级别的巨船。这样的吨位,打破了西方学者的质疑,他们声称15世纪最大的船为1416年英国制造的卡拉克船,排水量也仅仅有1400余吨而已。 至此,洪保墓志铭的出土,打破了西方学者的质疑,使他们承认了郑和宝船的巨大,直到此刻,西方学者还是惊叹:真想不到这是真的。不过,野哥倒是觉得这并不值得欢喜,因为我倒是觉得,洪保身为副史,他当时乘坐的船很可能不是最巨大的宝船,毕竟一把手的郑和,他的座船才是最巨大的宝船,很可能远远要比洪保的「 ”五千料”级别要大得多。 在明朝的史料中,不乏有巨舰的相关记载,例如,「 ”元任海道万户,家造三巨舶,大者胜万石,中者八千,小者六千。 ”从「 ”家造三巨舶”中,我们就可以得出这是一个民间私造的巨舶,大者高达惊人的「 ”万石”,当时的1石与1料差不多,也就是说,在明朝民间私造的巨舶也要有1万料的规模,那么,下西洋的郑和,他的主舰为一万料级别就一点都不奇怪了。 从朱棣好大喜功的性格来看,郑和的宝船规模,恐怕只会比万料级别更大,而不会更小了,所以,一个五千料级别的宝船,真的没什么可欣喜的,只不过,即便如此,也足以使西方学者的质疑成为一个短见的笑话了。 野哥★好书推荐★——《明朝那些事儿》 今天野哥给大家推荐的书是《明朝那些事儿》,这是一部非常有趣的历史书,通过诙谐幽默的描述,引人入胜,让历史变得生动有趣,如果您对明史感兴趣,买这套书就够了。 他的作者是当年明月,火的一塌糊涂,这里野哥就不对此书做过多介绍了,有了解此书的朋友可以在评论区留言表达一下自己的看法。因为目前价格合适,推荐给大家,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这套书目前在双十一促销,价格很实惠,只要148.5元,9册,活动结束后恢复原价。 点下面的广告条购买: 【1111活动】明朝那些事儿增补版全集全9册 (新版) ¥148.5 购买

相关参考

清朝官员曾国藩居然真的患有抑郁症

最近几年,常听见身边的朋友说患了抑郁症,似乎这成了一个常见病。我曾向专家讨教,这病怎么会突然流行?专家说,如今这社会急功近利,道德界线模糊,一个人若涵养不足,根基不固,便容易焦虑与疲惫,患上抑郁症。我

日本人眼中的抗日名将,刘伯承居然排最后,第一位你或许想不到

今天的我们在追忆过去的同时,还经常会想起那些在抗日战争中有杰出表现的优秀将领,至于哪些人能算得上抗日名将都是口径不一的,如此,我们就来看一看日本人对此的看法。第一个是李宗仁。李宗仁是桂系的代表人物,北

科学家居然发现二亿年前的”木化石“

...,距今约有21亿年历史。真没想到一块不起眼的木质材料居然可以保存数亿年,能坚持到人类出现并研究它真的很不容易啊!据国外媒体报道,研究人员本周在美国生态学会的年度会议上称,一块有着2.1亿年历史的古老化石在一...

科学家居然发现二亿年前的”木化石“

...,距今约有21亿年历史。真没想到一块不起眼的木质材料居然可以保存数亿年,能坚持到人类出现并研究它真的很不容易啊!据国外媒体报道,研究人员本周在美国生态学会的年度会议上称,一块有着2.1亿年历史的古老化石在一...

梁山的老大真的是宋江吗

我们知道,在一开始的时候,梁山的当家人确实不是宋江,在上山的时候,山上还是晁盖当家作主,其次还有吴用,公孙胜等人,基本上这三个人是当家人,还轮不到宋江!但是,后来公孙胜走后,吴用对于晁盖的能力是有质疑

历史上最著名的一块石头,绝对的国宝,真的再也找不到了吗

和氏璧这个名字多少还是有些迷惑性的。甚至还有小白认为跟一位姓和的人有关系,和氏璧嘛。姓和的?和珅吗,和珅也不姓和,姓钮钴禄。和氏璧是因为发现它的人叫卞和。卞和发现凤凰落在石头上,于是认为那地方有宝贝。

英美德三国占八成,这国居然也上榜

如果要评选二战十大最佳战机,必定在航空迷当中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从设计理念、性能数据,到生产数量、作战经历,每个人都会从不同的角度得出不同的排名,这场争论估计会持续很多年,很可能永远都得不到统一的答案

谁修筑这座城池 居然屡屡改写中国历史

“潼关”,我始终无法拒绝这两个字对我的诱惑。这座城池,在中国古史上继函谷关之后又一处兵家必争之地,想当年,是何等气吞万里如虎!潼关怎么就能屡屡让西进之敌闻风丧胆、尸骸遍地,而三秦守将即便是兵临城下,仍

这寺庙的总设计师居然是她 这个女人不简单

唐太宗贞观八年(公元634年),那时候的唐朝是世界第一大国,经济文化那是相当地发达。松赞干布派遣了使臣前去朝贡。使臣朝贡后带回来一个消息让松赞干布很不悦,突厥和吐谷浑都和唐朝联姻了。这两个吐蕃曾经打败

花木兰居然不姓花 改姓原因竟跟朱元璋有关

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家喻户晓,我们在国文课本上学到的《木兰诗》就是描写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但历史上真的有花木兰这个人吗?如果有,她真的跟如同故事描写那样,独自一人混入军营十几年,却从未被识破女儿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