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晚清十大高手

Posted 清朝 霍元甲

篇首语:人永远是要学习的。死的时候,才是毕业的时候。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人物生平 晚清十大高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人物生平 晚清十大高手

2、晚清十大高手 王正谊人物生平 大刀王五

人物生平 晚清十大高手

“明文暗武”小南河

1869年1月19日(阴历1868年十二月初七)霍元甲就出生在“老东乡”河北静海县小南河村(今天津市西青区精武镇)的“以拳鸣于时者七世矣”的霍家。

霍元甲,字俊卿,兄弟三人,排行老二。祖籍河北东光县安乐屯。父亲霍恩第,迷踪拳的第六代传人,常出入东北为客商当镖师,颇有名望。

霍恩第弟兄三人,共有十个儿子,称为霍家师兄弟。按年龄排列分别为霍元贞、霍元善、霍元栋、霍元甲、霍元和、霍元卿、霍元良、霍元祥、霍元忠、霍元臣。霍元甲在大排行中排第四,幼年体质羸弱,不具备习武的“潜质”,父亲怕他毁害霍家声誉,禁止他习武。倔强的霍元甲踏上了偷学、偷练自家武艺——迷踪拳的历程。

在霍元甲的刻苦努力下,他的武功进步很快。没有不透风的墙,霍元甲偷偷习武的事还是让父亲知道了。父亲狠狠地训斥了他一番,并再次下令不让其习武。但霍元甲并没有因此而停止对武术的追求,他只是答应父亲自己绝不与任何人较量,绝不给霍家丢人。

1890年,有一武师寻访到小南河,来交流技艺。一直习武、武功较好的霍元甲小弟霍元卿与寻访者交流,竟不是对方的对手。霍恩第见状,知道遇到了劲敌,正想亲自上阵,忽然霍元甲站了出来。霍恩第见霍元甲上来,气不打一处来。但想阻止已来不及。霍元甲已经和来人交起手来。看着看着,霍恩第不由地由怒生喜。霍元甲步步为营、拳拳生风。看准机会,霍元甲潜身上前,将来人抱起,扔出丈外。这一幕,令霍恩第及众师兄弟不胜惊讶。此时的霍元甲已经成长为能文能武,窥得霍家“迷踪拳”精髓的武者。

“天津谋生”交挚友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将近农历春节,霍元甲挑柴去城内卖,准备换几个钱过年。此时的霍元甲已经娶妻生子,日子过得并不富裕。为多赚几个钱,别人挑柴一般就是一百五六十斤,而霍元甲仗着自己的一把力气,挑着三四百斤,走几十里路到天津卫。

霍元甲刚到天津卫西门外的西头弯子,还没开张,就遇到了要“地皮钱”、“过肩钱”的“混混”。不得已,霍元甲将这个小混混摔了个仰面朝天。小混混见势不妙,爬起来一溜烟跑了。不大功夫,他招来几十个人。各自拿着刀枪,前来报复。霍元甲不慌不忙抽出扁担将他们打的抱头鼠窜。这一切被脚行掌柜冯老板看在眼里。他买下霍元甲的全部柴禾,并请霍元甲前来天津,接手脚行。霍元甲接手脚行后,陆续取消了许多勒索老百姓的款项而深得老百姓的欢迎。在天津卫期间,霍元甲结识了怀庆(淮庆)药栈的掌柜农劲荪。农劲荪,名竹,字劲荪,出身满族,原籍河北,喜爱武术。幼年时,父亲在湖北做官,所以他在湖北长大。曾留学日本,归国后,奉孙中山之命在津京一带活动。以采购药材为掩护,结交革命志士,霍元甲就是其中之一。霍元甲失业后,便应农劲荪之邀来到坐落在北门外竹杠巷的怀庆药栈,并深受农劲荪爱国情节的影响。

成仁义名扬上海

1909年春,英国大力士奥皮音来上海在北四川路52号亚波罗影戏院(ApolloTheatre)“登台表演举重,露肌及健美种种姿态,约二十分钟,一连数晚,最后一场言,愿与华人角力。于言谈中,带多少轻蔑口吻,翌日见于报端,沪人哗然。”于是陈有美、农劲荪、陈铁生、陈公哲等“咸欲聘请技击名家,登台与赛,以显黄魂。”

霍元甲接到邀请,便携其徒刘振声于1909年3月赶到上海商谈比武事宜,并商定“用摔跤方式,以身跌于地分胜负”。

于是,发起人开始筹措资金在上海静安寺路张氏味莼园(张园)内搭建了“高四尺,宽广二十尺”的擂台。六月中旬下午四时,比赛的时间已到,但奥皮音并没有来。就这样,霍元甲名扬上海。

因势利导办学校

“张园比武”后,霍元甲师徒又与日本人“以不损伤为原则”进行“研究”,自此“沪人多知元甲之武技功能,若不为之流传,殊为可惜。”于是,1909年,精武体操学校建立,刘振声担任助教。由此,霍家迷踪拳开始向社会大规模传播,毫无保留地公诸于世。

但好景不长,霍元甲的咯血病发作,于1910年9月14日(阴历八月十一)病逝。

霍元甲逝世后,霍元甲家人及其追随者陈公哲、卢炜昌等人为发扬“精”、“武”之国魂,振奋民族精神,积极推进精武体育事业的发展。

在霍元甲的故乡成立精武体育会是精武先辈的宿愿,但由于历史上多种多样的原因,这一愿望在改革开放后才得以实现。1990年6月30日,会址设在霍元甲故乡小南河的天津精武体育会终于宣告成立。

天津精武体育会的建立,不但圆了精武体育人的梦,也圆了霍家人的梦、天津人的梦。

晚清十大高手 王正谊人物生平 大刀王五

人物生平

王五出生贫寒,三岁时父亲又因疾去世。他只得与母亲相依为命,很小便开始干各类杂活,后来又拜肖和成为师,为习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沧州当时最有名的武师当属双刀李凤岗。为了修习更高的武艺,王五便想拜他为师,却多次吃了闭门羹,他就长跪李门前以示诚心,李凤岗为其精神打动,便收其为徒。王五不负师父重望,几年下来功夫已不在师父之下。为了把他锻炼成更加全面的人才,李把他推荐给自己的师兄刘仕龙,一起押镖,行走江湖。经过几年的锻炼,王五告别了师父,同治十年,他先到天津,后又到北京,经人介绍到了一家镖局当了镖师。

光绪三年,王五利用自己的积蓄,加上朋友的帮忙,在北京半壁街(崇文区)自开了源顺镖局(后来迁往广安大街)。源顺镖局活动范围广大,北自山海关,南到江苏淮安市清江浦。他规范从业,收费合理,德义高尚,生意十分红火,很短时间内便声名鹊起。

王五不仅本行中受人尊敬,他的爱国义举更是被人们广泛传颂。甲午战争失败后,御史安维峻上疏,力陈议和之弊,要求严惩误国者,却遭到清廷的贬斥,被革职戌边。王五出于义愤毅然担负起了护送安维峻的责任。回京后,王五便在香厂筹开学堂街,名为“父武义学”。更为人们所称道和广为流传的是王五与谭嗣同的交往。王五侠义心肠,与谭嗣同兄弟相称,传授谭武艺刀剑之法,二人由此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1898年,戊戌变法进入高潮,谭嗣同应诏入京,任四品军机章京,参预变法。在此期间,王五担负起了谭嗣同的衣食住行和保安工作。变法失败后,谭嗣同为表白自己变法决心,醒悟大众,甘愿受捕。王五得知后心急如焚,多方打探消息,买通狱吏,还广泛联络武林志士,密谋救谭,却被谭嗣同坚决拒绝了。9月27日,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刚毅监斩于宣武门外菜市口,王五得知后悲痛欲绝。为了继承谭嗣同的遗志和复仇,王五多次组织人员进行暗杀活动,终未果,使王五反抗清廷的决心自此更加强烈。

1900年,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在北方兴起。王五率众积极参加,与义和团众并肩作战,杀洋人,攻打教堂。10月25日,清兵将顺源镖局团团围住,王五等人终因寡不敌众被捕,尔后被八国联军枪杀于前门,死时56岁。

大刀王五被杀后,头被挂在城门上,家人无法给王五入殓。天津的霍元甲听说后,只身赶来,夜里将王五的头取下、埋葬。当天晚上,霍元甲就住在王五故居南房西侧的一间房子里。

当年王五在北京颇有威信,众人赠有“德容感化”和“义重解骖”两块匾额,挂在门的东西两侧,后来院里的人搭建房屋,匾被取下来当了床板。门前原来有个轩豁空场,高高飘扬着源顺镖局的杏黄大旗,新中国成立以后已经被公厕占了大半个地方。据说王五那把一百多斤重的“青龙偃月大刀”一直保存到1958年,在“大跃进”时期进了炼钢炉。

大刀王五的事迹被编入邵氏影片《大刀王五》、武侠片《一刀倾城(神州第一刀)》、电视剧《大刀王五》和李敖小说《北京法源寺》。

人物轶事

百科全书无镖行

老北京最有名的镖局叫会友镖局,就在前门外粮食店街,这算得上全国最大的镖局,有一千多人,他们口碑相传。传说 “会友”产生在康熙年间,我认为不可能是在康熙早年,因为康熙早年社会动荡不安,满汉之间的民族矛盾挺尖锐,平“三藩之乱”,葛尔丹叛乱,真到了社会大动荡的时候,镖行是无能为力的。只有社会大体稳定,商品经济比较发达,老百姓能够自由活动了才可。尤其是在乾隆、嘉庆年间取消了对盐的专卖制度,为商人提供了逐利的条件,他要长途贩运。国家垄断就形不成长途贩运,自有军警押运。我认为镖局进入全盛时期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压力下的五口通商冲乱了中国封建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人们需要经商、需要长途贩运,这时候镖行产生。人们把《红楼梦》称为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但《红楼梦》里头没有记载过镖行。《金瓶梅》是明代的作品,也没有提到过保镖。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太平天国运动”被镇压了,但社会上的矛盾仍十分尖锐,小的治安事件层出不穷。所以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北京的镖局如雨后春笋,那时候有八大镖局,以会友镖为首,会友镖局的镖路跟外埠分号遍布了半个中国。名声远扬的大刀王五有个源顺镖局,源顺镖局其实是个小镖局,也就是四五十人,但它影响很大,我称大刀王五为“镖界的楷模”。

大刀王五解马相助

其实王五可以逃脱,当时八国联军清政府都没抓住他,但他的镖局里去了一百多人避难。王五怕自己跑了以后,清政府或者八国联军把这一百多口男女老少扣为人质。他把组织义和团、刀劈洋鬼子的事都担了下来,等着人来抓。清政府来抓他的时候,王五表示不反抗,但不要株连这一百多男女老少。当时捕头说:“够条汉子,你放心吧。”王五被交给德国军营,在西河沿儿被处决了。

源顺镖局里头有两块匾,一块是“重义解骖”,一块是“德容感化”, “重义解骖”是说这人很仗义。过去大车跑长途起码要有驾辕的马和拉套的马。王五在内蒙古一个叫托克托的地方,碰见几辆大车让土匪劫了,连骡子、马都被抢走了。冰天雪地里王五慷慨施救,把自己车上拉套的马解下来,给这几辆车驾辕一块儿回了北京。人家感谢王五说:“要不是您出手相救,我们非得冻死”。于是这些人送了匾――“重义解骖”,可王五自己吃尽了苦头,没有拉套的马,只能人帮着推车。

“德容感化”更值得一提。那时候在小东岳庙有个庙会,赶庙会时回族人跟汉族人闹了矛盾,双方最后下了帖子,陶然亭见高低。当时的清政府对械斗根本不管,等出了命,政府才让双方交出凶手。大刀王五得知后奔走于双方之间,两头劝,把这件事平息了。后来,双方给王五送了块匾――“德容感化”,披着大红绸子送来了。所以这件事在当地很有影响,既维护了民族团结,又和谐了邻里关系 。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参考

晚清十大高手 人物生平 韩慕侠(形意拳、八卦掌大师)

家境贫寒习武术韩慕侠,原名韩金镛。慕侠,是其第九位师父所赠。1877年,韩慕侠出生在天津市津南区大韩庄的一户贫农家庭里,全家靠父亲打柴割草渡日。一次偶然的机会,父子两人被推荐到直隶盐务总管海彰武家做佣

晚清十大高手谁最厉害

  晚清十大高手,是指:董海川、大刀王五、黄飞鸿、霍元甲、王子平、杜心武、韩慕侠、燕子李三、孙禄堂、郭云深。  大刀王五  京师武林名侠。本名王正谊,字子斌,祖籍河北沧州,回族。因他拜李凤岗为师,排行

晚清十大高手谁最厉害

晚清十大高手,是指:董海川、大刀王五、黄飞鸿、霍元甲、王子平、杜心武、韩慕侠、燕子李三、孙禄堂、郭云深。大刀王五京师武林名侠。本名王正谊,字子斌,祖籍河北沧州,回族。因他拜李凤岗为师,排行第五,人称“

晚清十大高手谁最厉害

晚清十大高手,是指:董海川、大刀王五、黄飞鸿、霍元甲、王子平、杜心武、韩慕侠、燕子李三、孙禄堂、郭云深。大刀王五京师武林名侠。本名王正谊,字子斌,祖籍河北沧州,回族。因他拜李凤岗为师,排行第五,人称“

中国拳术八卦掌创始人,董海川(晚清十大高手之一)

本站网: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中国拳术八卦掌创始人,董海川(晚清十大高手之一)”的详细内容,方便你详细了解!在清末年间大兴武术,涌现出一批“武林高手”,他们嫉恶如仇惩恶扬善,号称晚清十大高手。而董海川就

晚清十大高手 黄飞鸿、霍元甲等

晚清时代,武术之风盛行。以来习武即可强身健体,又可在列强入侵的时候保家卫国。于是乎,人们纷纷习武,在此期间也出现了诸多武林高手,比如黄飞鸿、霍元甲等,最激进仍为后人津津乐道。在这些习武高手中,董海川、

晚清十大高手排行榜 黄飞鸿第二

习武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保家卫国,在晚清时期,内忧外患,国人们纷纷习武卫国,当时比较盛行武术,出现了很多武术高手,其中很多武术高手其名流传至今,比如黄飞鸿,霍元甲,韩慕侠,孙禄堂等等武术名家。下面我们

浅析晚清十大高手董海川 董海川的传奇故事

晚清十大高手――董海川,出生于公元1797年,是现今流传八卦掌拳术的创始人。他自幼习武,身体极为扎实,底子十分牢靠。传闻中,他曾得到云盘老祖的天盘掌,更是由此开创了八卦掌绝技。董海川到底是怎么样的人?

第一侠盗,燕子李三(原型公认为李景华/晚清十大高手之一)

本站网: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第一侠盗,燕子李三(原型公认为李景华/晚清十大高手之一)”的详细内容,方便你详细了解!燕子李三的大名我们应该是都有听说过的吧?他是我国晚清时期一位著名的“侠盗”,武功高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