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一倒,这位 ”铁帽子王”竟去当了车夫,溥仪解囊相助

Posted 郡王

篇首语:才华是刀刃,辛苦是磨刀石。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大清一倒,这位 ”铁帽子王”竟去当了车夫,溥仪解囊相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大清一倒,这位 ”铁帽子王”竟去当了车夫,溥仪解囊相助

话说满清皇太极时期,封了八位战功卓著的亲王。其中有一位是皇太极的亲侄子——代善之子岳托,当时岳托被封为和硕成亲王。 但是这个岳托不会来事儿,得罪了皇太极,于是遭到打压,从亲王一路降为贝勒、贝子。直到在一次出征中岳托病故,皇太极听说后良心发现,大哭了一场,将岳托追授为克勤郡王。伴君如伴虎,这八位王爷的爵位,也随着皇帝们的赏罚起起落落。 直到乾隆四十三年,借着为多尔衮平反的机会,又将八王恢复为最初的封号,并且世袭罔替。这就厉害了,没有加上「 ”罔替”的世袭爵位,是逐代递减的,直到多代后减没为止。而有了「 ”罔替”,爵位就能固定不变的代代相传。换句话,只要清朝不亡,岳托一系的克勤郡王爵位就能一直传下去。 世事难料,辛亥革命后大清倒了,时任克勤郡王,名叫爱新觉罗—宴森,方才14岁。 八旗子弟平时娇生惯养、锦衣玉食,擅长遛鸟、斗蟋蟀、泡戏园子等等,哪里有什么生存技能,都是只会大把花钱不会赚钱的主。 清朝一没,俸禄也就没了,宴森和其他贵族子弟一样,两眼一抹黑,就算王爷也不好使了。 这可怎么办啊?卖吧!祖上当了那么多代王爷,家底还是有一些的。先卖收藏的珍宝家具,他才十几岁,哪知道价啊?免不了被当铺坑,被仆人骗。加上以往大手大脚惯了,一时间根本收不住手,府中能换钱的物件很快就搬空了。 宴森牙一咬,用宅子换钱!于是祖传的克勤郡王府,也被宴森卖给了当时的国务总理熊希龄。后来,又被熊希龄捐做慈善。 只有花销没有进账,给座金山也不够挥霍的。同其他八旗子弟一样,宴森最后落魄到把五座祖坟的石料、树木,一并卖了。直至今日,克勤郡王墓还被戏称为「 ”车王坟”,这又是什么缘故呢? 已经卖无可卖的宴森,只能去「 ”卖力气”了。穷困潦倒的他,当上了黄包车夫。要说这也不错,能自食其力,还能锻炼身体,身体好百病消。而且宴森还有才艺,原来在家境好的时候,学过英文。能做上洋人的生意,小费自然是少不了的。 虽然昔日的辉煌不再,生计问题倒也解决了。而且宴森生性乐观,日子过得还挺逍遥。 不过众人的张三李四、家长里短间,「 ”王爷拉车”的事被某些嗅觉灵敏的记者捕捉到,被爆料于报纸之上,一下子火遍京城。世上的事就是这么寸,想火的火不了,不想火的偏火。 更不凑巧的,这事被当时的伪满皇帝溥仪给知道了。这还了得,堂堂的铁帽子王,竟然给人拉车!祖宗的脸该往哪放,皇家的尊严还要不要? 于是溥仪派人把宴森给接到东北,严令他不许再干这种有辱皇族的事。虽然大清已不在,但是在从小受到等级观念熏陶的宴森眼中,溥仪的话还是有分量的。当然溥仪也知道他的难处,没有生活来源难免「 ”重操旧业”。于是赏了一大笔银子,就打发他回去了。 至于末代「 ”铁帽子王”宴森的结局,也是众说纷纭。乱世人如草芥,这个也就不重要了……

相关参考

最后的“铁帽子王”奕粒和砬骞俪〉牡谝淮筇

奕林贪财,可谓骇人听闻,堪称“晚清第一贪”。末代皇帝溥仪关于奕猎谛梁ツ甑乃作所为,有个最为尖锐的评价:“(奕粒┦茉世凯的钱,劝太后让国,大清二百多年的天下,断送在奕潦掷铩薄奕潦锹洲镶蓝旗人,爱新觉罗氏

最后的“铁帽子王”奕粒和砬骞俪〉牡谝淮筇肮

奕林贪财,可谓骇人听闻,堪称晚清第一贪。末代皇帝溥仪关于奕猎谛梁ツ甑乃作所为,有个最为尖锐的评价:(奕粒┦茉世凯的钱,劝太后让国,大清二百多年的天下,断送在奕潦掷铩奕潦锹洲镶蓝旗人,爱新觉罗氏,乾隆第

清朝12名铁帽子王,溥仪退位,竟没有一个人敢站出反对?

从观看影视剧等著作,相信大家对清朝都或多或少有些许了解。我们也可以经常听到一个比较熟悉的词——铁帽子王,这是什么意思?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在整个清朝的历史上,铁帽子王也就只有这么几个人

她是雍正最宠爱的女儿,养母是大清皇后,弟弟是铁帽子王

说起雍正皇帝,给人最大的印象是冷酷无情、为人刻薄,其实每个人都有温情的一面,雍正也不例外。比如说雍正帝对待怡亲王胤祥的恩宠,就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就连胤祥的女儿也被接入宫中,成为众人羨慕的大清公主,

清朝最悲剧的铁帽子王,只因睡了丫鬟,不仅损失30万白银,还被削王爵

君王立储都尽量选择嫡长子继位,但是历史上真正实现嫡长子继位的并不多,清朝历史上只有道光是以这样的身份得到的皇位。这位皇帝继位后,也是想做个好皇帝,因此每日勤勉用功,而且堪称大清最节俭的皇帝,把自己和皇

他是清朝铁帽子王之一,大清灭亡之后,他卖了整个王府还拉黄包车

人尽皆知,大清王朝可是最后一个封建制度的王朝了,它存活的时间不长也不短,很多人都表示,如果不是清朝皇帝越来越不管不问朝政,并且不治理国家的话,也不会导致清朝那么快的灭亡。在清朝灭亡之前,满族和汉族人分

清朝八大铁帽子王

清朝八大铁帽子王  在大清的开国史上,有八位赫赫有名的王爷,他们不仅是皇帝的嫡系子孙,而且都曾对清朝开基创业或统一全国立有大功,所以并非像其他封为王爵的皇子皇孙那样,后代每继承一次,爵位就要降一个等级

清朝灭亡时有多少个铁帽子王

1912年,溥仪奉隆裕皇太后懿旨,颁布《退位诏书》,宣告清朝寿终正寝。我们知道,清朝近300年间,一共产生了12个世袭罔替的亲王和郡王,俗称“铁帽子王”。他们为清朝的建立和巩固,立下了汗马功劳。当清朝

”断送了我几百年的大清江山”

爱新觉罗·溥仪是清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位皇帝,而爱新觉罗·奕劻则是清朝最后一位铁帽子王。论辈分来讲奕劻是溥仪的爷爷,溥仪一生最恨的人就是奕劻。溥仪有部个人作品《我的前半生》,他曾在里面写道:「”奕

清朝十二大铁帽子王, 他们究竟都干了啥厉害的事儿

我们都知道,清朝一共有12大铁帽子王,铁帽子的意思就是:他们死后,他们的爵位由儿孙们世袭罔替,辈辈称王,只要大清国还在,他们就会将王位的铁帽子永远地戴下去。很多读者的心里都会生出一个疑问,这十二大铁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