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万蒙古大军铩羽而归,窝阔台南下梦碎,曹友闻一夫当关保巴蜀

Posted 蒙古人

篇首语:勇气是控制恐惧心理,而不是心里毫无恐惧。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50万蒙古大军铩羽而归,窝阔台南下梦碎,曹友闻一夫当关保巴蜀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50万蒙古大军铩羽而归,窝阔台南下梦碎,曹友闻一夫当关保巴蜀

金国灭亡了,积弱已久的南宋朝廷原本以为自己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就在南宋君臣弹冠相庆之时却没有想到他们已经树立了一个比金国女真人更加凶残、强悍的敌人,一个让所有宋人陷入无尽噩梦的敌人…… 南宋端平二年,蒙古大汗窝阔台以南宋朝廷背弃盟约为由兴兵伐宋,其纠集少数民族各部落人马组成联合军50万人,准备取道陕西进而进攻四川巴蜀,领军的是蒙古王子阔端。阔端一心想要迅速拿下四川,从而在窝阔台大汗面前好好表现一番,进而得到窝阔台的垂青。 一、孤军守沔 面对着气势汹汹而来的蒙古铁骑,当时首当其冲的便是沔州,驻守沔州的是宋将高稼,还有四川制置使赵彦呐。按照高稼的想法,沔州是巴蜀门户,若想保住巴蜀则必须依托城池死守沔州。不过赵彦呐却慑于蒙古铁骑无敌的声威,想要退守大安。 对于赵彦呐如此怯战的行为,高稼只能苦口婆心的劝说,毕竟对方是自己的上级,手中掌握的兵马又多,坚守沔州还是要主要依靠赵彦呐。 赵彦呐表面上答应了高稼的请求,然而当蒙古将领汪世显带领着数万先头部队向着沔州杀来的时候,赵彦呐却带领着麾下的部队调头就往大安方向跑了!这下好了,只留下高稼麾下的数千士卒欲哭无泪。 二、畏敌如虎与浴血报国 赵彦呐带走了大队人马,而沔州之地原先是宋金多次交兵的战场,早已经没有了城池可供防守,而高稼手中亦没有多余的钱粮财物募集乡民抵抗蒙古大军。此时此刻,高稼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然而高稼依然决定要守沔州。哪怕是死……也要守!这才是精忠报国的大宋男儿! 既然手中就这点兵马,高稼只能安排部队依托沔州附近险峻的山势利用弓弩对敌人实施狙击,同时又命令士卒在山顶之上多插旌旗并大声呐喊以状声势,希望用疑兵之计能够吓阻蒙古大军。 高稼这一系列谋略起到了一定的阻延敌军的效果,但是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蒙古大军终究还是浩浩荡荡杀向了沔州。高稼没有退缩,带领着麾下将士在山间与蒙古人展开了决战。 此时在大安的赵彦呐听闻高稼与蒙古人战于沔州,还是派遣麾下部将何邻率军前往增援,不曾想这何邻与赵彦呐是一副德行,眼看着蒙古军势大自己就先跑了,其麾下部队顿时崩溃,而高稼则陷入十倍于己的蒙古军重围之中力战而死。 沔州失守! 三、阳平关、鸡冠隘 沔州一失,蒙古大军趁势而进,还没来得及撤退的赵彦呐就被包围在陕西与四川边境的略阳。所幸这赵彦呐眼看着自己跑不了,带着部队拼死守城,竟是硬生生扛住了蒙古人的进攻。正在这个时候,利州都统制曹友闻率领着援军赶来,内外夹击之下算是打退了汪世显的进攻。 接下来曹友闻开始了他在宋蒙战场之上的惊艳表现: 曹友闻得到战报,汪世显撤退之后正率军往大安方向移动。他立刻安排麾下将领王资、白再兴两人迅速赶往鸡冠隘防守,同时命令另一员将领王进快速占据阳平关。这两处关隘好比是大安的两翼,一旦失手整个大安便彻底暴露在蒙古军的进攻之下;反之若在宋军手中则可以随时出击和大安守军一齐夹攻蒙古军。 不久之后,数万蒙古人马开始进攻阳平关。曹友闻指挥两路人马突击蒙古人的两翼,自己则亲自率军正面冲击蒙古阵营,蒙古人猝不及防之下大败而退。而这个时候,曹友闻又命令弓弩手依托山势向溃败的蒙古军实施箭矢远程打击,蒙古人死伤不计其数。 阳平关的蒙古人一退,曹友闻立刻命令各路部队迅速向鸡冠隘方向运动。万余蒙古人果然转而进攻鸡冠隘。当曹友闻部将陈庚赶到鸡冠隘的时候,蒙古人正在猛烈的攻打关隘,白再兴、王资二人拼死坚守方才保证关隘未失。 这个时候陈庚当即率领500骑兵自蒙古军身后突袭,两路步军从两翼夹击蒙古军,而守关的白再兴和王资二人同时自关内杀出,四面围攻之下顿时让蒙古人溃不成军大败而逃。 阳平关、鸡冠隘两战两捷,顿时让蒙古人士气大衰,曹友闻趁此机会迅速北上攻占了仙人关,彻底关上了入蜀的大门,迫使几十万蒙古人马不得不退出宋境。 沔州之战自此结束。 四、落幕 此役,宋军先败后胜,最终幸得曹友闻指挥若定力挽狂澜于既倒,方才确保蜀地不失。纵观整个战场局势,有如下几点值得我们分析: 一是未战先怯使宋军开局便显颓势。赵彦呐畏敌怯战,何邻关键时刻的逃跑,都是导致沔州迅速失守的重要原因。好不夸张的说,正是这两个人「 ”猪队友”一般的表现,活活的坑死了高稼。 二是孤立防守是宋军前期的战术失误。窝阔台意在攻取蜀地,蒙古大军气势汹汹而来,赵彦呐不思整合川中力量以御敌,却与高稼分兵防守,彼此之间又缺乏支援呼应,给了蒙古人各个击破的机会。 三是曹友闻居中指挥是翻盘的根本。曹友闻赶赴战场之后,做为指挥核心发挥作用巨大,处处料敌机先,处处让蒙古人受制,其战术之灵活,作战之勇猛,着实不愧为一代名将的风范。 四是依托关隘牵制敌人主力,集中优势兵力歼敌。在战役后期,宋军连战连捷的关键在于采用用坚城险关拖住敌人部队,然后迅速集结兵力进行围歼的战术。正是一次次恰到好处的歼灭战,积小胜为大胜,使得蒙古军队最终全面溃败。 当然,此战除了战略战术层面值得我们探讨之外,我们仍然需要记得高稼将军的忠诚本色,身为大宋军人为了国家百姓,明知不可而为之,虽死亦让人敬重不已。

相关参考

蒙古帝国的继承者是谁? 窝阔台死后谁继位

窝阔台死后谁继位:孛儿只斤·窝阔台,蒙古帝国的可汗,是元太祖成吉思汗的第三子。窝阔台继续父亲的遗志扩张领土,南下灭金朝,派拔都远征欧洲,他在位期间疆域版图曾扩充到中亚、华北和东欧。那么他死后把汗位传给

元朝历史 成吉思汗(或窝阔台)与他所征服的国家

蒙古于1234年与南宋联手消灭金国。但与此同时,由于与南宋接壤,使双方的冲突日渐加剧,也拉开了双方往后45年不断争战的序幕。在南方战线僵持不下之时,蒙古大军的铁蹄转往东方的高丽,并使他们臣服,西线方面

历史人物 窝阔台简介 蒙古帝国可汗窝阔台汗窝阔台生平

  孛儿只斤·(公元1186年—公元1241年12月11日),可汗,史称「汗」。元太祖成吉思汗的第三子。公元1225年封于也儿的石河(今额尔齐斯河)上游和巴尔喀什湖以东一带,建斡耳朵于也迷里城(今新疆

蒙古大汗元太宗窝阔台因酗酒过度而丢掉性命的吗

窝阔台是蒙古帝国的可汗,成吉思汗的第三个儿子,成吉思汗死后,窝阔台继承了他扩张领土的遗志,他在位期间,版图曾经扩张到了中亚、东欧一代,窝阔台死后,元世祖忽必烈追尊窝阔台庙号为太宗,为元太宗窝阔台。古代

历史人物 窝阔台汗国简介 窝阔台怎么死的 窝阔台死后谁继位

  中文名:孛儿只斤·窝阔台  别名:窝阔台汗  国籍:蒙古帝国  民族:蒙古族  出生地:漠北草原  出生日期:公元1186年  逝世日期:公元1241年12月11日朝代:元朝  职业:蒙古大汗、元

历史人物 蒙古帝国大汗窝阔台简介,窝阔台死后谁继位

人物生平早年经历窝阔台,生于公元1186年,是元太祖成吉思汗铁木真与光献皇后孛儿帖的第三子。自幼生长在兵戈相见、战乱不休的环境里,很小就开始骑马射箭,在马背上度过了他的少年时光。他跟随父亲四处征伐,经

影响是怎样的 窝阔台攻宋之战结局如何

...,是一位骁勇善战的大将。窝阔台继承汗位后,管理整个蒙古并继承了他父亲成吉思汗领土扩张的遗愿,窝阔台攻宋之战开始开展。窝阔台继位时,蒙古、大宋联合起来消灭大金后,宋军趁着蒙古军北撤,派兵向北收复了西京、...

蒙古大汗元太宗窝阔台因酗酒过度而丢掉性命的吗

窝阔台是蒙古帝国的可汗,成吉思汗的第三个儿子,成吉思汗死后,窝阔台继承了他扩张领土的遗志,他在位期间,版图曾经扩张到了中亚、东欧一代,窝阔台死后,元世祖忽必烈追尊窝阔台庙号为太宗,为元太宗窝阔台。古代...

元朝历史 窝阔台怎么死的

窝阔台怎么死的?蒙古大汗元太宗窝阔台之死  窝阔台是怎么死的?孛儿只斤·窝阔台(1186年—1241年12月11日),蒙古帝国可汗,史称“窝阔台汗”,

历史人物 酗酒过度而死的蒙古大汗窝阔台简介

元代天子中文名:孛儿只斤·窝阔台别号:窝阔台汗国籍:蒙古帝国民族:蒙古族出生地:漠北草原出生日期:公元1186年死日期:公元1241年12月11日职业:大汗重要造诣:西征欧洲;消亡金朝,一致北部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