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国家与一千年前的科技大国——中国的差距到底有多大呢
Posted 差距
篇首语:人无常识,百事难成。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西方国家与一千年前的科技大国——中国的差距到底有多大呢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西方国家与一千年前的科技大国——中国的差距到底有多大呢
很多人都说中国现在落后西方欧美国家几十年,摆在中国前面的路还很长。但是,在一千年前,中国又何尝不超过欧美国家几十年呢。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一千年前,西方与中国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一千多年前的夜晚,也就是大概在中国的宋朝时期。全世界的城市都是一片漆黑,只有中国的城市灯火辉煌、光明灿烂。一千多年前的夜晚,全世界的城市都是一片安静,只有中国的城市人流涌动、欢歌笑语。 一千多年前全世界只有中国有超过100万以上人口的超大城市。11世纪,欧洲最大的城市英国的伦敦,法国的巴黎,意大利的威尼斯、佛罗伦萨等城市的规模都不过万人,而中国的首都有150万人。 一千年前中国的城市规模超过20万人口的有6个,10万户以上的城市有46个。 一千年前的中国城市就已经有施药局、慈幼局、养济院、漏泽园等福利设施,这是城市高级现代化的特征。一千多年前欧洲很乱很穷很落后,美洲未开发、非洲很原始。 一千多年前的中国正朝着成为海上强国的方向发展。一千多年前西方最富裕地方的意大利威尼斯人见着中国的商船不禁感慨:「 ”中国的商船也是人们能够想象出的最大的船只,有的有6层杆,4层甲板,12张大帆,可以装载1000多人。 一千多年前意大利人见着中国的面条后,他们发明了今天的意大利面。 一千多年前中国华北的钢铁业年产就达125万吨,这是个什么概念呢?公元1788年欧洲工业革命开始英国钢铁业年产才有7600千吨。一千年前世界与中国的差距不是一点半点,不是几倍而是十几倍。一千年前中国遥遥领先于世界。 一千多年前中国人是最会做买卖的,宋朝人用泥土(把泥土烧成瓷器)就轻易换来大批的金银珠宝。一千多年前中国人用高科技换取原材料、资源。 一千年前的中国农业、商业、制造业、手工业、娱乐业都是世界最发达的,一千年前中国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都是世界第一。 一千年前我们如此辉煌,一千年后我们为什么差距那么大呢?所以我们应该汲取古人的智慧,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断流的文明,我们不应该妄自菲薄,应该团结一致,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相关参考
千年前的中国城市就已经有施药局、慈幼局、养济院、漏泽园等福利设施,这是城市高级现代化的特征。一千多年前欧洲很乱很穷很落后,美洲未开发、非洲很原始。一千年前世界与中国差距有多大?一千年前世界与中国差距不
近日,江西海昏侯墓的发掘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数量众多的铜钱、制作精美的玉器和金器,彰显着墓主人身份的尊贵。虽然时隔千年,我们还是能从中感受到那种冲天的土豪气息。目前,墓主人到底是谁,还没有最终的结论。
近日,江西海昏侯墓的发掘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数量众多的铜钱、制作精美的玉器和金器,彰显着墓主人身份的尊贵。虽然时隔千年,我们还是能从中感受到那种冲天的土豪气息。目前,墓主人到底是谁,还没有最终的结论。
十九世纪中期前后,中日同样面临来自西方的压力,为什么日本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有效地学习和吸收西方科技文化,实现富国强兵,步入现代化国家行列?大量研究表明,日本的现代化之所以比中国等周边国家发展得更迅速
清朝贵族与平民的生活差距有多大?一把椅子够平民一家吃几年……贫富差距,这是一个古今中外都无法彻底摆脱的一个现象。哪怕是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这种现象依然存在着。虽然每个国家都在倾力改善这一问题,但是这
清朝贵族与平民的生活差距有多大?一把椅子够平民一家吃几年……贫富差距,这是一个古今中外都无法彻底摆脱的一个现象。哪怕是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这种现象依然存在着。虽然每个国家都在倾力改善这一问题,但是这
明朝时期的中国是当时科技最先进的国家,无论是在造船、医学、化学、农业、数学、以及天文方面都处于世界领先位置。在造船业上中国当时能够造出最长147米、宽60米的巨轮,可容纳1000名船员,比哥伦布发现新
苏联首先是具有完善的国防工业体系,在很多领域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有差距的情况下通过系统组合与发扬某一长处取得均势乃至局部优势。当然这首先是因为苏联的基础工业能力并不十分落后,具有与西方集团竞争的能力
历史人物 朱棣的脾气到底有多暴躁 面对挑衅扬言要打到亡国为止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大国,能发展成一个大国,那么就会吞并或者统治其他的小国,才能使自己更加强大。就在中国的南方,有这么一个国家,长期被中国所统治,也是对中国一直耿耿于怀,从骨子里就怕中国
中国首位飞机师,拒绝美国高薪聘用,毅然回国革命,最终死于空难
清末民初,中国的科技水平非常落后,跟西方国家相比有非常大的差距,所以很多高新科技都是这个时候从西方传入中国的。不过中国人自古勤劳勇敢,清末民初又是多事之秋,这种特殊时期总会涌现出一个又一个振兴中国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