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资治通鉴和史记结合起来读
Posted 本末
篇首语:知识是工具,而不是目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如何将资治通鉴和史记结合起来读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如何将资治通鉴和史记结合起来读
读书方法:横读通鉴 竖读史记 对于有一定文言文基础的史学爱好者而言,《资治通鉴》是一道怎么也不能忽略的坎,因为想要了解自战国至唐朝五代的历史,必须要经过《资治通鉴》这条捷径。司马光当初编《资治通鉴》,就是要给皇家以及读书人提供一种简明的历史读本,从浩瀚如海的史料中抽出管用的那一部分,按照时间顺序编辑,让有心读史书但又精力不济的人,能够从这种读本当中详尽而明晰地掌握历史知识,不必从《史记》、《汉书》一直读到五代史。 即使是这样,《资治通鉴》本身也已经够浩瀚博大的了,全书294卷,约300万字,要通读一遍并不容易,《古文观止》的编纂者吴乘权说过:「 ”卷帙太烦,岂能一概记诵。”而且编年史还有一个缺点,即事情和人物比较分散,一起历史事件不能集中记叙,而是被分割成若干段,阅读的时候容易被打断,一件事还没看完,下一件事就发生了,有时间感而无集中感,看的过程中很容易分神和忘记,从而失去阅读的兴趣。司马光当年编完《资治通鉴》的时候,就没几个人能读完。我们忙碌的现代人就更难以阅读完这种大部头了。 然而,困惑的所在,即方法的所在,古人早就想好办法了。既然编年史不好阅读,那就将史上的事一一集中起来记叙,不再分割得零碎,南宋的袁枢据此编成《通鉴纪事本末》,将《资治通鉴》里的大事一件件地归类集中,线索明晰清楚,易于记忆。 因此,当我们阅读《资治通鉴》觉得疲倦时,最好放下来,去翻阅《通鉴记事本末》。例如,刚刚读完唐朝初年的部分,就歇一会,阅读《通鉴记事本末》里的「 ”高祖兴唐”、「 ”唐平东都”、「 ”唐平陇右”、「 ”唐平山东”、「 ”太宗平内难”、「 ”贞观君臣论治”等,这其实是从另一个角度对已经阅读过的材料进行复习,但又不是重复。这就好像一个熟悉的人,换过一身装束再相见,又有不同的惊喜。阅读《资治通鉴》是横着看,阅读《通鉴纪事本末》则是纵深看,「 ”远近高低各不同”,这样才能整体地把握历史。 当然,不能忽略《资治通鉴》所涉及的「 ”十七史”,在编年史和纪事本末都看过之后,要看看相关的纪传体。例如读完东晋初年的历史,再阅《通鉴纪事本末》里的「 ”祖狄北伐”、「 ”王敦之乱”,在此基础上阅读《晋书》里的「 ”王敦传”、「 ”祖狄传”、「 ”谢安传”等传记,从时间、事件和个人传记上,立体性地把握史实,这样,才能说你是真的在读史。 从编年史到纪事体,再到纪传体,这样循环往复从不同角度温习一段历史,不只是要记住历史,更要记住史书中的文辞。因为中国古代的史书不仅是史学作品,也是文学作品,它们都具备文学功能,而想要吸收文学元素,就得熟悉辞句、结构和文脉,所以需要反复熟读。而仅仅在一种读本上重复,效果会大打折扣,只有通过不同的文本进行攻坚,才会多次而不重复。从史学的角度而言,不同的材料会提供不同的视野,在三个版本的对比当中,更能把握历史的脉络,发现历史的真面目。 有些文言功底不足的人,最好不要一手拿白话《通鉴纪事本末》,一手拿原版《通鉴纪事本末》,对照着进行阅读,这种感觉如同在泥泞中行进,越走越重,不是累死就是烦死。建议先从《史记》开始,一面白话文,一面文言文,读一个故事就解决一个问题,不会产生厌倦情绪。相关参考
虞子期的姓名均不见于《史记》、《汉书》、《资治通鉴》等史书。而最早仅见于甄伟的《西汉通俗演义》,甄伟为明朝人,与汉代时间上距离较远,而且其著作为演义,就是通俗小说,故而应为其虚构的人物。到清朝,被小说
虞子期的姓名均不见于《史记》、《汉书》、《资治通鉴》等史书。而最早仅见于甄伟的《西汉通俗演义》,甄伟为明朝人,与汉代时间上距离较远,而且其著作为演义,就是通俗小说,故而应为其虚构的人物。到清朝,被小说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开创了我国传记文学的先河。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书中主要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作者司马迁前后经历了14年,
的姓名均不见于《史记》、《汉书》、《资治通鉴》等史书。而最早仅见于甄伟的《西汉通俗演义》,甄伟为明朝人,与汉代时间上距离较远,而且其著作为演义,就是通俗小说,故而应为其虚构的人物。到,被小说作家、
将新闻报道般的写实与神奇的幻想结合起来,采用模糊化技巧和神话模式,表现拉丁美洲和历史文化和现实生活。这是魔幻现实主义突出的艺术特点。第一,用魔幻的手法反映拉丁美洲的社会现实生活。在魔幻现实主义作家的笔
给你提供几个方法:1.图文结合(特别是地理,很有效)图都在你的脑袋里了,还有什么不记得!~2.理解记忆,活学活用.最好可以将所学的东西串起来,后面的政治和历史(中国近代史)就很象.3.没事多想,巩固记
船山先生素来有卓绝的历史见识,这在他的两部著作《读通鉴论》和《宋论》中体现得尤为突出。《读通鉴论》是船山先生在读司马光领头编纂的《资治通鉴》以后,发表的评论,只写到五代之末,没有写宋朝的事情。而船山接
秦朝作为中国多民族统一的开端,在史册上留下了彪炳千秋的厚重笔墨。秦始皇作为秦帝国的缔造者,废分封,设郡县,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开创“车同轨,书同文”的大一统文明,因此留下了千古一帝的称号。为了探
给你提供几个方法:1.图文结合(特别是地理,很有效)图都在你的脑袋里了,还有什么不记得!~2.理解记忆,活学活用.最好可以将所学的东西串起来,后面的政治和历史(中国近代史)就很象.3.没事多想,巩固记
中文名:翟让国籍:隋朝民族:汉族主要成就:领导瓦岗寨起义参考资料:《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十三》翟让–瓦岗寨起义 翟让初任东郡法曹,后来因犯罪该当被处死。狱吏黄君汉认为翟让骁勇不寻常,于是在夜里悄悄对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