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王灭商后,册封地位最高的诸侯是谁

Posted 诸侯

篇首语:正确的道路是这样:吸取你的前辈所做的一切,然后再往前走。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武王灭商后,册封地位最高的诸侯是谁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武王灭商后,册封地位最高的诸侯是谁

我们一谈到西周初年的名臣,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周公旦、召公奭、毕公高和太公望。这四位也被称作周初四圣,是西周初年最有名的大臣和诸侯。但是早在武王伐纣成功的时候,当时地位最高的诸侯却不是这四位,而是一个被称作叔鲜的人。 【叔鲜的身份】 如果谈及几人的地位高低,首先可以从他们的出身来看。商末周初,那是还一个看血缘的时代。社会体制处在奴隶贵族制。所以当时跟统治者血缘最亲近的人,天然的就拥有了极高的地位。 周公旦是文王姬昌的四儿子,所以他在周初四圣中地位最高。而且后来他也主导了西周的朝政,在他死后,召公奭和毕功高才有机会主持政务。 召公奭是姬姓,虽然很可能不是文王之子,但也应该是其近亲关系。而且召公奭发迹很早,早在武王灭商之前,周人还只是一个西部诸侯的时候,召公奭就已经受封邵国,资历很老。所以召公奭在西周的地位也很高,仅次于周公旦。 毕公高是文王姬昌的第十五子,他则是在周公旦和召公奭之后,主持西周朝政,并开创了成康之制。在他当政时,其同辈人多数都已去世了。 至于最后的太公望姜子牙,他是武王姬发正妻的父亲,也就是姬发的老丈人,周成王的外公。姜子牙是当时最大的外戚。而且她所立下的功劳也是有目共睹的。 那么相比于这四位,叔鲜又是谁呢?叔鲜受封管地,又被称为管叔鲜。他其实是文王姬昌的第三个儿子,与武王姬发同父同母。 我们知道文王姬昌的大儿子叫伯邑考,早亡。二儿子就是武王姬发,三儿子则是管叔鲜,四儿子周公旦。所以从这一点上来看,血缘关系上,叔鲜的地位就比前四个都要高。 【战后第一要务】 如果要看管叔鲜是不是在西周建国时地位最高的诸侯,我们要先梳理一下武王伐纣后的前后局势,首先周人的绝对实力是不如商人的,这一点应当没有什么疑问。 西周是从文王姬昌的祖父开始发家,当时周人还是一个被迫流亡的小部落,经过四代人发展,到武王姬发夺得天下。但无论是人口积累,还是文明程度,都是远远赶不上积累了几百年的殷商的。 其实灭商的战役能获胜,其一在于偷袭,其二是商人军队主力在东线,其三是有殷商贵族作为内应。再则就是联络了很多受到殷商欺凌的各方诸侯。 所以,在战后。面对人口基数庞大,文化先进的殷商。怎样形成有效的统治,这就成为了当时周人最紧要,也最重大的难题。这也是周人在战后的第一要务。 周人的解决方案我们都知道了,那就是采用分封制度。让亲属功臣到地方就封,分割控制殷商的百姓和地盘。比如鲁国管辖殷民六族,卫国管理殷民七族。 而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设置三监,用来监视纣王的儿子武庚和他带领的大量殷商遗民。 而管叔鲜的封国管国应当就是这个体系的核心。管国是分封体系中,监视最关键诸侯国,同时也是三监之首。 【武王在管】 《逸周书、大匡解第三十八》记载:惟是有三祀,王在管,管叔自作殷之监,东隅之侯咸受赐于王,王乃旅之,以上东隅。 翻译过来大概是:十三年,武王姬发在管城,管叔鲜自愿成为殷商的监国,殷商以东的诸侯都受到武王的分封,并且让管叔鲜作为东方诸侯的方伯。 也就是说鲁国齐国这些东方诸侯,理论上斗受到管叔鲜的节制。 管叔鲜的东方方伯就是东方首长,用春秋是带的话说就是东方霸主。这个任命看起来合情合理,首先管叔鲜是周人仅次于武王姬发的二号人物,而在战后最大也最紧要的问题就是监视控制殷商遗民。所以不管从什么角度来说,管叔鲜都是监视殷商最适合的人选。 在同时期的职位分工,周公旦负责营建洛邑,开辟东都。这件事显然没有控制监视殷商更紧迫和重要。而召公奭在负责招降纳叛,姜子牙则继续领兵征讨不服从的诸侯。从分工上看,管叔鲜的位置也更加紧要。地位也应该更高。 【地位转换】 东方被武王姬发交给了管叔鲜,同时给他安排了两个助手,一个是蔡叔度,一个是霍叔处。都是文王姬昌的儿子。他们三人也就组成了所谓的「 ”三监”。 其实在武王姬发在世的时候,东方最大,地位最高的诸侯应当就是管叔鲜。但是他和周初四圣分工不同的差异却在姬发死后发生了变化。管叔鲜和周公旦的地位逆转了。 因为管叔鲜的责任是监视殷商,所以他不能离开封国回到中央执政。这让他注定只能是一个地方诸侯。而周公旦在营建洛邑后,由于更有资格的管叔鲜不在中央,于是能堂而皇之的主政中央。甚至姜子牙在建国后也能回中央任职。 所以奇怪的一幕发生了,管叔鲜的地位高,理论上节制鲁国和齐国。但是在政治上,管叔鲜却要听命于中央,也就是听命于周公旦和姜子牙等人。这不可避免的引发了双方的矛盾。 【三监之乱】 关于三监之乱,历史上留下的记载有限。从叛乱发生的原因来看,可能是多方面的。这里就不详细列举了。而管叔鲜与周公旦等人的矛盾,很可能是三监之乱发生的众多原因的其中之一。 随着武王姬发的去世,新即位的周成王年幼。坐镇中央的周公旦理所当然的开始主持朝政。而周公旦的做事方式又是很强硬的,比如召公奭就曾经发表过对周公旦专权的担忧。 而三监之乱发起的理由也是说周公旦要对周成王不利,于是管叔鲜发动蔡叔度和霍叔处联合武庚发起叛乱。 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就只能靠武力解决了。周公旦亲自领兵从洛邑方向出击。而姜子牙也从东方齐国出兵,两面夹击,加上殷商地区的百姓本身也并不支持管叔鲜等人,所以很快就结束了战争。 【战后格局】 管叔鲜在三监之乱中被杀,蔡叔度被流放,霍叔处被贬为平民。管叔鲜的管国被交给了康叔建立卫国,而蔡国和霍国则被交给蔡叔度和霍叔处的儿子,其地位也是大大的降低了。另外武庚的封地被交给微子启建立宋国。 周公旦在这些基础上再次进行了大规模的分封。晋国、邢国等诸侯国相继出现 。西周诸侯的格局这才相对稳定下来。 这时候东方的鲁国和齐国也取代了管国的地位,周公旦的权势到达了一个巅峰。也许是为了防范周公旦真的犯上作乱,周成王给予自己外公姜子牙的齐国以征伐之权:「 ”东至海, 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五侯九伯,实得征之。” 这也是给了齐国随时可以攻打鲁国的权利,进一步限制了周公旦的权威。从此西有召公奭,东有姜子牙,周公旦就算有篡位之心也很难办到了。西周的权利系统在没有了三监后,又很快达到了一个相对的平衡,没有引发进一步的动乱。 【总结】 管叔鲜在武王伐纣后,担任的是当时周人最重要的职务,监视并防范殷商的反扑。但是这是一个随时间推移,紧要程度随之递减的工作。 因为一旦周人完成了招降纳叛和扫清残敌后,尤其是东都洛邑的建立,周人对殷商故地形成了有效的统治以后。管叔鲜的工作就没有以前那么重要了,而这时三监又没有失去其存在的必要性,殷商遗民依然存在一定威胁。所以管叔鲜到了一个上不能上,下不能下的境地,锁死在了自己的封国。 其实在管叔鲜选择监视殷商的时候,他就给自己的未来设置了天花板,而且以后很难逾越过去。而周公旦等人当时的地位虽然不如管叔鲜,但是选择的工作上升空间却很大,最后也超越了管叔鲜的地位,这个过程这很自然就发生了。 所以,在我们身边。有些人起点很高,但是一生都难有寸进。有些人起点很低,却步步高升,走上巅峰。他们可能就是管叔鲜和周公旦这两种人吧。

相关参考

商朝历史 武王姬发灭商之后是怎样进行诸侯分封的

周武王得灭商后,为了巩固全国政权,定都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南),追封父亲为文王,另外作出一系列政策调整:将枉死于纣王之手的比干改葬,释放被纣王禁锢的箕子。对其他部落实行大分封:神农氏的后人封于焦,黄帝的

灭亡商朝的是谁

周武王以太公望即姜尚为师,周公旦为辅,"师修文王绪业"于孟津观兵,八百诸侯不期而爻,会盟伐商,百姓箪食壶浆以迎。武王于商郊牧野,誓师诸侯,历数商纣罪行,"恭行天之罚",商军阵前倒戈,纣焚商灭。武王灭商

田氏代齐后,齐国原先的君主是什么结局

齐国(前1044年—前221年),周代诸侯国,是中国历史上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被周天子封为侯爵,分为姜姓吕氏齐国和田齐两个时代。公元前1000年前,姜子牙辅佐周武王灭商后,被分封在今山东

周灭商,天子分封天下,共105诸侯国,其中有7国最尊贵,是何原因

周代诸侯国源自分封制,最迟可以追溯到牧野之战,周灭商后。分封制《荀子·儒效》记载:「”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当然荀子的记载只是最开始的分封,只有71国,天子近亲(姬姓是周天子的姓氏

夏商周 历史上的武庚是怎样的一个人?武庚的人物经历?

武庚字禄父,纣王之子。周灭商后,受封为殷君。后叛周失败被杀。武庚是商纣王之子。字禄父。周武王灭商后,受封为殷君,仍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周派管叔、蔡叔进行监视。武王死,成王年幼,周公旦摄政,管叔、蔡叔

历史人物 姜子牙灭商后为什么没被重用

很多人都不了解商纣王被封神,姜子牙灭商后为什么没被重用?接下来跟着本站小编一起欣赏。>商朝的最后一个王叫纣(约前1046),很多人对于商纣的印象只有:荒淫无道,骄奢昏庸。然而,《史记》记载:纣自幼聪敏

春秋战国之血统最高贵的诸侯国之一,亡国后其子孙又成大国国君

它是周初分封的诸侯国血统比较强大高贵的一个,一分封就是侯级大国,乃周初分封「”第一国”陈国,是西周至春秋时期的周朝诸侯国,国君妫姓。周武王灭商后,访求前代帝王的后裔,找到了虞朝舜帝的嫡裔妫满,把长女太

周武王是如何灭商登位 周武王姬发是谁

姬发是周文王姬昌与太姒的第二个儿子,他的妻子是邑姜,是西周王朝开国君主,他在位期间总共13年。姬发是因为他的兄长伯邑考被商纣王所杀,所以才可以当上王。他在当王的期间遵循自己父亲的意志,最终得以消灭商,

周武王是如何灭商登位 周武王姬发是谁

姬发是周文王姬昌与太姒的第二个儿子,他的妻子是邑姜,是西周王朝开国君主,他在位期间总共13年。姬发是因为他的兄长伯邑考被商纣王所杀,所以才可以当上王。他在当王的期间遵循自己父亲的意志,最终得以消灭商,

中国古代战争 周公东征

   巩固西周的周公东征   周武王灭商后,封纣王的儿子武庚仍在商原来的地方统治。封弟管叔、蔡叔、霍叔在其周围监视。武王死,其子成王继位,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