澶渊之盟究竟是耻辱还是智策

Posted 太子

篇首语:如果不想在世界上虚度一生,那就要学习一辈子。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澶渊之盟究竟是耻辱还是智策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澶渊之盟究竟是耻辱还是智策

宋朝的每一位皇帝,好像都有自己的特色。宋太祖赵匡胤武将出生,行事风格比较粗犷,与大臣议事一言不合就喜欢动手。宋太宗赵光义一心想成为千古明君,最后却落得个褒贬不一的下场。对于宋朝第三位皇帝赵恒来说,他的特色也很鲜明。有人开玩笑说赵恒是宋朝最怂的皇帝。其实这是个非常片面的评价,而且我们不能用怂这个词语来描述一个帝王,那样显得太不严肃。赵恒一辈子没做几件事,但是每件事对后世的影响都非常深远。他和辽国签订了澶渊之盟,后期又去泰山封禅,这两件事,应该算是他一辈子最大的两件事。后人对澶渊之盟和宋真宗的评价一直都是褒贬不一,那他到底是怎样一个皇帝呢? 宋真宗是宋太宗的三儿子,宋太宗去世后,他继位称帝。宋真宗的性格在他当太子的时候,就显示出来了。宋真宗曾兼任开封府尹,这是历来的习惯,如此太子便不会疏于政事,算是实习阶段。开封府的事务纷杂,但是赵恒却处理的井井有条,对于有争议的诉讼,他一定会拿捏轻重,所以开封的监狱一度非常清闲。按照规矩,太子上朝时,位置应该在宰相之上,但是赵恒一直都对群臣礼让有加,看到辅导自己的宾客,太子每次都迎来送往,态度极其恭敬。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赵恒其实是一个彬彬有礼的人,他礼贤下士,开明公正,所以才会把开封府的事物处理的井井有条。 在经过一系列复杂的政变后,宋真宗在宰相的帮助下,保住了自己的皇位。他登基之初,广开言路,任用贤臣,注意节俭,减免赋税。这几个字现在在我们看来,是如此的简单,但是要一个君主做到这样,其实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这需要极高的自律性和宽广的胸襟才可以。在宋真宗的治理下,宋朝一步一步的走向繁荣。有多繁荣呢?风调雨顺之时,宋真宗时代政府一年的税收,是唐朝一年的七倍。要知道,当时的宋朝刚刚经历过三次失败的北伐,边境的战争不断,四川还有叛乱,在这种情况下,能达到如此光景,不得不说,此时的宋真宗是一个贤明的君主。 如果宋朝继续这样发展下去,很有可能成为中国历史上又一个盛世。但是命运总不会那么顺利的。宋真宗登基后的第一次危机,来自于契丹,也就是大辽。当时北宋和大辽已经前前后后打了近二十年,不管是大辽还是大宋,其实都已经厌倦了。大辽军队在萧太后的带领下,气势汹汹的朝宋朝奔来,这不是以往的小打小闹,这是御驾亲征的决战。 此时的宋真宗,却表现得很犹豫。朝中大臣主张迁都南京,只有少数以寇准为首的大臣主张与辽军决战。最后关头,宋真宗听取了寇准的建议,御驾亲征,准备与辽军决一死战。但是到了澶州城,宋真宗一度变现的非常害怕,最后在寇准的鼓舞下,才走向城楼鼓舞士气,最后宋军与辽军难分上下,签订了颇具争议的澶渊之盟。 很多人就是因为宋真宗这一举动,认为他是昏庸无能的胆小鬼。这种评价是极其不负责任的。宋真宗是个人,是个真实的人,是人就会有七情六欲,就会害怕。人遇到困难,第一反应就是逃避。宋真宗只是表现出一个人的正常反应,他并没有迁都,也没有逃跑,在寇准的鼓励下,他御驾亲征,甚至做好了牺牲的准备,他曾说过如果十日之内不能战胜辽军,他便会立下太子。最后签订的澶渊之盟,虽然以宋朝向辽国缴纳岁币为结果,看似屈辱,实则是一个明智之举。宋朝的军队力量薄弱是众所周知的,当时的宋朝根本不可能战胜辽军,拖拖拉拉打下去,只会是鱼死网破。而宋朝向辽国缴纳的岁币,不足边疆军队的百分之一,换来的却是两国近一个世纪的和平。不是每一个人都是汉武帝或者明成祖,历史上大多数的皇帝,都是普通的人,他们要从整个国家的大局考虑,而不是单纯的考虑一个方面,我们在评价一个历史人物的时候,也不能单纯的用一件事情来评价。 宋真宗继位初期,可以说是一个不错的明君,他体谅百姓,任人唯贤,把千疮百孔的宋朝带上了正轨,但是他对待辽国的态度,的确是软弱了一些,但是他并没有投降,也没有迁都,相反的,他用最小的代价换取了最大限度的和平。这对于当时的宋朝来说,对于宋朝的百姓来说,无疑是一件正确的事情。只是国家军事薄弱,不能一雪前耻罢了。 但是到了后期,他的所做作为就不尽人意了,所以我只能说,这是一个真实的人,他的前半生是一个明君,但是他的后半生,并不是一个贤明的君主。 以上就是今天的「 ”中华五千年历史”知识分享,欢迎大家在文章下方留言评论多多交流,我们下期再会。

相关参考

澶渊之盟这一历史事件体现地本质是什么

事实上,澶渊之盟是宋辽双方均势的体现,它对宋辽两国都带来了积极的影响.无论从大历史的角度,还是大民族的角度来看待它,都有值得肯定的一面.澶渊之盟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迭经争论的命题.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两种

如何评价澶渊之盟,澶渊之盟应当怎样评价

澶渊之盟应当怎样评价?澶渊之盟是北宋与辽在多年征战互相不能取胜的情况下,签订的和平条约。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1、维持了宋辽之间长期的和平,对老百姓来讲,是绝大的福音,他使边区的人名能够逐步恢复

历史秘闻 如何评价澶渊之盟,澶渊之盟应当怎样评价

澶渊之盟应当怎样评价?澶渊之盟是北宋与辽在多年征战互相不能取胜的情况下,签订的和平条约。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1、维持了宋辽之间长期的和平,对老百姓来讲,是绝大的福音,他使边区的人名能够逐步恢复

历史的转折点澶渊之盟

一、“澶渊之盟”是宋辽关系转折点澶渊之盟是个有争议的命题。如何正确、客观地评价它,就必须对澶渊之盟宋辽双方进行全方位的分析。事实上,澶渊之盟是宋辽双方均势的体现,它对宋辽两国都带来了积极的影响。无论从

宋朝历史 澶渊之盟是什么

澶渊之盟是什么?澶渊之盟的内容主要有哪些?  澶渊之盟是什么意思?澶(chán)渊之盟是北宋与辽经过多次战争后所缔结的一次盟约。  1004年(宋真宗景德元年),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

澶渊之盟对北宋有什么影响

澶渊之盟是北宋与辽经过多次战争后所缔结的一次盟约。澶渊之盟对于北宋来说,有利也有弊,利大于弊。积极意义:澶渊之盟后,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此后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状态,有利于边境地区的生产

如何评价澶渊之盟的历史影响

澶渊之盟,当时除了极少数主战派,满朝上下都劝真宗要迁都避战,真宗本来御驾亲征的意图也就此作罢。但寇准无可匹敌的勇气终于让他下了决心,亲临战阵达成澶渊之盟,30万的岁币和迁都比起来,代价简直不值一提。(

宋朝 宋代·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辽圣宗及其母萧太后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围攻定州,来势凶猛。北方州县边境告急的文书一夕数次,传至开封,宋廷大震。真宗平常夸口说,如果契丹大举南侵,他一定要亲率军队抵御

澶渊之盟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快快

澶渊之盟对当时以及后世所产生的影响有正反两个方面,下面就讨论一下好的方面:公元1004年宋辽双方订立澶渊之盟,约为兄弟之帮,尔后一百二十年,宋辽无战事.这一年距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宋朝以近50年,

澶渊之盟功劳不亚于寇准,带动高家在两宋长盛不衰

在北宋历史上,澶州之盟是一个大事件。通过澶渊之盟,宋与辽缔结和约,结束了两国间长期的战争状态,给双方带来了百余年的和平。在论叙澶渊之盟功臣的时候,人们总是首先会想起名相寇准、王旦等文臣的名字,而武将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