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北宋建立不久,四川就爆发了王小波、李顺起义
Posted 起义军
篇首语:幽沉谢世事,俯默窥唐虞。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为何北宋建立不久,四川就爆发了王小波、李顺起义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为何北宋建立不久,四川就爆发了王小波、李顺起义
南宋名臣洪迈在《容斋随笔》中吹嘘北宋灭后蜀,说:「 ”本朝削平伪蜀,救民于水火。”洪迈说的是真的吗?咱们用史实来说话。 后蜀灭亡前,百姓安居乐业,一斗米只卖三钱。后蜀皇帝孟昶不向百姓征收赋役,蜀中大治。赵匡胤灭掉后蜀后,蜀中百姓遭受巨大的灾难。首先,孟昶在蜀中积攒的家底,被赵匡胤全部充公,运到开封,进了「 ”内府”。但是北宋王朝并不满足于孟昶的这点钱,赵匡胤盯上了富庶的蜀中,对蜀中采取「 ”杀鸡取卵”般的洗劫,民愤非常大。 后蜀老百姓的财富被抢光后,还要向北宋交纳税赋,少一文也不行!更有甚者,北宋禁止布帛的民间交易,要求百姓必须向官府开办的市场购买,价格非常高,蜀中百姓「 ”由是贫困”。 蜀中虽然号称天府之国,但面积并不是特别大。一般来说,蜀中主要是指四川盆地,约在米仓山、大巴山(陕西省与四川省交界)以南,青藏高原以东,长江以北,白帝城(四川奉节)以西。蜀中耕地倒是不少,但人口众多,压力较大。北宋不计后果的抢掠蜀中财富,蜀人实在活不下去了,最终引爆了规模巨大的王小波、李顺起义,应者如云。王小波、李顺起义之后,蜀民都传言李顺是后蜀后主孟昶的遗腹子,是老天爷感孟昶爱蜀人,故派李顺率蜀民反抗北宋。 王小波起义的时间是在宋太宗淳化四年(公元993年),实际上在两年前,也就是公元991年,就有以任诱为首领的起义军反抗北宋,进攻今重庆一带。然后蜀民对北宋的怒火彻底点燃,肥沃的四川盆地纷纷爆发起义,王小波起义的地点是青城县,也就是现在的四川省省会成都市代管的都江堰市以南。王小波聚集了很多活不下去的蜀人,他提出一个响彻历史的口号,「 ”官家(北宋)贫富不均,我今为汝等均之!” 青城县以西就是著名的道家名山青城山,青城县东南不远,就是北宋在西南地区的中心城市成都,时称益州。这里地势比较低平,意味着成都以西是没有什么地势可资宋军防守。四川盆地面积约26万平方公里,成都位于四川盆地的西部,相对来说是比较安全的。毕竟成都以西不远就是雄伟的青藏高原,可王小波起义偏偏就爆发于成都以西的平原地带。成都要丢了,北宋在四川盆地的统治随时有可能崩盘。 不过,成都是大城市,不易攻取。王小波采取较为务实的进攻战略,先取青城县西南的邛州(四川省成都市代管的邛崃市)。然后从邛州北上取成都的西面门户——蜀州(四川省成都市代管的崇州市),一战而下。 丢掉蜀州,成都大门洞开,就像丢掉门户镇江的南京,已无险可守。朝廷派秘书丞张枢来到成都打扫这一地鸡毛,张枢倒也够干练,弹劾了一百多名不作为的庸官。但是不知出于何因,张枢却向朝廷提出褒奖被王小波杀掉的彭山(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县令齐元振,称齐元振是个大清官,赵光义不辨真假,稀里糊涂下诏褒奖齐元振。实际上呢,蜀人对齐元振是咬牙切齿痛恨的,王小波杀齐元振就因为他贪名远振,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王小波的战略思路比较清晰:先拔掉成都周边的郡县,最后总攻成都。淳化四年(公元993年)十二月(阳历为公元994年),王小波率起义军与西川都巡检使张玘战于江原(崇州市东南)。是役,王小波与张玘双双阵亡,王小波先杀掉张玘,但张玘在死前射一箭正中王小波额头…… 王小波阵亡后,义军内部推举王小波的妻弟李顺为新的首领,继续反抗北宋。王小波的死让宋太宗产生一个错觉:起义军都是不堪一击的乌合之众。但现实很快就抽醒了还在做梦的宋太宗,淳化五年(公元994年)春,李顺率起义军攻克成都,然后趁热打铁,基本拿下了四川盆地的西半部。 成都和蜀中的丢失,对北宋王朝造成了巨大震动。这对赵光义来说,将有可能产生一个巨大的恶果——北宋崩盘。这并非危言耸听。北宋自赵匡胤篡位后,继承周世宗打下来的不可逆转的统一基础,依次灭掉南平(湖北省荆州市附近),湖南,割据四川、重庆的后蜀,割据两广的南汉,割据浙江的吴越,割据泉州、漳州的清源军,统一南方大部。 北宋要控制南方,一定会布局于长江的三个点。在古代,成都附近的岷江是被认为长江上游,所以成都在明朝末年之前一直是「 ”长江上游”的重镇。成都顺「 ”长江(岷江)”南下至真正的长江,再顺江东下,过白帝至长江中游的军事重镇江陵(湖北省荆州市区)。从江陵往南可经岳州(湖南省岳阳市)顺湘江入湖南、两广,也可从江陵顺长江经鄂州(湖北省武汉市)东下至升州(江苏省南京市,宋真宗时升为江宁府)。到了升州,就等于到了江南的门户。 如果长江流域被李顺占领,北宋就只剩下黄河流域了。北有强大的辽国,西北还有李继迁,北宋的生存环境将非常困难。所以,北宋不惜代价也要消灭李顺的起义军。赵光义先后派王继恩、雷有终、尹元等人率兵进入四川境内弹压。已称大蜀王的李顺最终寡不敌众,被北宋消灭。王小波、李顺的起义,给北宋统治者上了一课。此后,北宋在四川的搜刮没有之前那么疯狂,比如取消蜀人诟病的博买务(宋代设置的垄断收购民间物产的机构),总算给蜀中百姓开了一线活路。更多历史地理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地图帝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相关参考
王小波、李顺起义,中国北宋前期的一次农民起义。北宋初,川峡地区的土地大多被官僚、豪强、寺观霸占。许多农民沦为客户(包括旁户),阶级矛盾极为尖锐。宋太宗即位后,川峡天灾频仍,饿殍载道,民不聊生。淳化
王小波、李顺起义,中国北宋前期的一次农民起义。北宋初,川峡地区的土地大多被官僚、豪强、寺观霸占。许多农民沦为客户(包括旁户),阶级矛盾极为尖锐。宋太宗即位后,川峡天灾频仍,饿殍载道,民不聊生。淳化
王小波、李顺起义 宋太宗末年,川陕大旱,宋廷苛捐杂税,农民不堪忍受,又用贱价强购茶叶,茶农大批失业。淳化四年(公元993年)二月,
《荀子·王制》: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北宋的农民起义次数有很多,比较出名的就有山东宋江和两浙的方腊,这些甚至还被施耐庵搬到了《水浒》作品之中,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但是这其中北宋初年的王小波和他的妻弟李顺的
王小波,又叫小皤、小博,是四川倾城人氏,茶饭出身。后来以“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均之”为口号,发动农民起义,反抗北宋统治。 四川自古以来就以地险山高而著称,唐代诗仙李白曾言
王小波,又叫小皤、小博,是四川倾城人氏,茶饭出身。后来以“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均之”为口号,发动农民起义,反抗北宋统治。 四川自古以来就以地险山高而著称,唐代诗仙李白曾言:“噫吁,危乎高哉!蜀道
王小波,又叫小皤、小博,是四川倾城人氏,茶饭出身。后来以“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均之”为口号,发动农民起义,反抗北宋统治。 四川自古以来就以地险山高而著称,唐代诗仙李白曾言:“噫吁,危乎高哉!蜀道
王小波起义宋太宗时在四川设立博买务,并实行茶叶专买制度,加强了对四川百姓的剥削和压榨,逼得“农民失业”、茶商“失职”。青城人王小波率百余人点起了起义的烈火。他大声疾呼:“吾疾贫富不均,吾与汝均之!”这
大蜀政权王小波牺牲后,起义军推李顺为首领,乘江原大捷之机攻克蜀州,杀死监军王亮等10余人,进占邛州,斩知州桑保坤、通判王从武等一批官吏,数万名起义军以暴风骤雨之势席卷了川西平原最富庶的几个县,直逼成都
宋太宗征讨辽朝,落得个惨败的结果,又丧失了像杨业这样的勇将,没有勇气再跟辽朝作战。再说,国内局势也很不稳定,特别是川蜀地区接二连三爆发农民起义,弄得宋王朝手忙脚乱,难以应付。川蜀地区在五代时期,先后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