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国王五百两黄金从日本买书,有些中国书日本学者想买却买不到

Posted 野人

篇首语: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吴越国王五百两黄金从日本买书,有些中国书日本学者想买却买不到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吴越国王五百两黄金从日本买书,有些中国书日本学者想买却买不到

日本人爱白居易的诗,亦爱二王的书法。 有重臣模仿王羲之王献之,竟然到了能以假乱真的地步,是不是很厉害? 有人可能会觉得,我要说是日本书法集大成者藤原行成。非也,今天我讲的,有四个人。 先说说背景。 宋初《杨文公谈苑》中记载,杨亿与日本游学僧寂照关系不错。寂照本要回国,为宋朝僧人挽留,于是住在吴门寺。 我们晓得,日本古代,读书人会写汉字。寂照初来之时,「 ”不通华言”,但「 ”善书札”,所以,宋真宗接见他,让他与大臣笔谈,一问一答。、 (日本和尚 剧照) 留宋之后,他「 ”渐通此方言,持戒律精至,通内外学,三吴道俗以归向”,不但会说汉语了,而且成为著名高僧,当地人都愿意向他请教。 后来,他收到三封信。 都是日本写来的,一封落款宽弘四年(1007)九月,一封写于五年七月,一封写于五年九月。 可见,三信乃是辗转而来,能被海商送到他手里,实属不易。 杨亿看到了这三封信,将之摘录,留下了珍贵史料。 最早的是一条天皇的弟弟写的,其自称野人若愚。 信的末尾写到:嗟乎!绝域殊方,云涛万里。昔日芝兰之志,如今胡越之身。非归云不报心怀,非便风不传音问,人生之限,何以过之? 芝兰之志,意在道德高尚;胡越之身,大家不要以为是天皇弟弟自认日本乃是神州,所以说宋朝为胡越。 前面不是讲过吗?日本人很喜欢白居易,胡越之身,正来源于白居易的一封信,意为胡国与越国,分在南北。所以,野人若愚此句,意指两人相距遥远。 中间一封,是左大臣藤原道长所写的。 (藤原道长 剧照) 他说,商客至,通书,谁谓宋远?用慰驰结。先巡礼天台,更攀五台之游。既果本愿,甚悦。怀土之心,如何再会?胡马独向北风,上人莫忘东日。 如果说野人若愚的心还有点悲观,当时掌握着日本朝政的藤原道长,就乐观得多了。 商人们能替我们交通书信,谁说宋朝很远?只愿你别忘了曾经在日本的日子…… 第三封是治部卿源从英所写—— 所咨《唐历》以后史籍,及他内外经书,未来本国者,因寄便风为望。商人重利,唯载轻货而来。上国之风绝而无闻,学者之恨在此一事……分手之后,相见无期,生为异乡之身,死会一佛之土。 中间一句很有趣,说商人们不愿带没有利润的产品,导致很多中原的消息无法传来此处,读书人深以为恨啊……有空你就寄点过来,满足一下我们的欲望吧…… (在唐朝的日本人 剧照) 更值得一提的是,《杨文公谈苑》记载,《天台智者教》本有五百余卷,然流传过程中遗失很多。商人告诉吴越国王,日本有全本,因此「 ”钱俶置书于其国王,奉黄金五百两,求写其本,尽得之”。 由是可知,尽管早在百余年前就已停派遣唐使,但当时中日两国民间互通有无,十分频繁——写第三封信的治部卿,本来的职责之一,就是对外交往。 我们回到正道,杨亿看完三封书信之后,发表了一通感慨。 「 ”凡三书,皆二王之迹,而野人若愚章草特妙,中土能书者亦鲜及”。 他还说,寂照亦颇得王右军笔法,但比起上述三人来,可能又差远了。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明代大儒、朱元璋口中的开国文臣之首 曾拒绝日本使者的一百两黄金

宋濂宋濂是明代大儒,被誉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浙东四先生”之一,是朱元璋亲口赞誉的“开国文臣之首”,世人尊其为太史公、宋龙门。宋濂自幼家贫却勤奋好学,有神童之称,为官清廉正直,高风亮节深得民心。

日本历史书中国古代史

为什么日本历史书要提及很多中国古代的历史,虽然日本明治维新之后,特别是二战到现在,中日关系很不好但是在这之前,中日交往历史悠久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国,中间只隔了一片海,交通便利从秦汉时期开始就有两

历史秘闻 日本历史书中国古代史

为什么日本历史书要提及很多中国古代的历史,虽然日本明治维新之后,特别是二战到现在,中日关系很不好但是在这之前,中日交往历史悠久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国,中间只隔了一片海,交通便利从秦汉时期开始就有两

怕被骂卖国贼中国狗 日学者

...来看,日中关系很难说是在朝这个方向行进。最近几年,日本政治右倾化加剧,部分右翼人士强调中国威胁。安倍领导的自民党在日前的大选中再次获胜,说明其右倾化道路仍有一定民意基础。日本国内也确实流行着“嫌中”潮...

世界历史 二战日本从南京抢掠了6000吨黄金,紧急运到这两个邻国

从近代以来的殖民历史来看,西方国家的原始积累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战争、殖民地的掠夺来完成的。将殖民地的金银财宝、矿产资源等大量掠夺回国内,促成了其经济的发展。而一战、二战更是如此,二战中的日本,光在南京就

1905年,慈禧派五大臣出国考察君主立宪制,为何没学日本和德国

清朝末年清朝积弱积贫,清朝也想改革图强,但每一次改革都失败,有些还错过了改革的机会。1894年,清日甲午一战,昔日小日本强大起来,让清朝看到了不足及衰弱,于是此后不久清朝迎来一场变革,这就是清末历史上

日本挖掘中国情报 从新闻联播到电视剧

日本挖掘中国情报从新闻联播到电视剧  日本“研究”中国,很大程度上是为了保持日本的优势。很多日本政治学者经常自嘲日本的外交没有战略,但是实际上,日本在研究中国上战略意识十足,并

历史军事 日本侵略军究竟掠走中国多少黄金

  二战中,日本掠夺了大量受侵略国家的财富。"山下黄金"的故事自1945年日本投降后,一直在民间流传。美国作者斯特林西格雷夫和佩吉西格雷夫共同著作《黄金武士——二战日本掠夺亚洲

历史军事 日本侵略军究竟掠走中国多少黄金

  二战中,日本掠夺了大量受侵略国家的财富。"山下黄金"的故事自1945年日本投降后,一直在民间流传。美国作者斯特林西格雷夫和佩吉西格雷夫共同著作《黄金武士——二战日本掠夺亚洲

日本为何总想霸占中国东北,他们国家的一首流行歌揭露其中秘密

  日本对中国的觊觎从古代就有了,中国从唐朝开始就已经和日本发生战争了,在后来的历史中,中原政权和日本发生的战争更不在少数。比如明朝时期的万历远征朝鲜,其实,这也是日本主动找事的结果。  万历远征朝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