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米兹为什么比麦克阿瑟多颗将星
Posted 麦克阿瑟
篇首语:人生必须的知识就是引人向光明方面的明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尼米兹为什么比麦克阿瑟多颗将星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尼米兹为什么比麦克阿瑟多颗将星
1944年7月,太平洋战场上尼米兹的太平洋舰队又东向西进攻,麦克阿瑟率领的西南太平洋舰队由南向北打,两支大军对日本占领下的菲律宾形成钳形之势。但在先攻打台湾还是菲律宾的问题上,陆、海两军种又发生了激烈的争执。 罗斯福只得拖着病体亲自调解双方的矛盾,最终支持了麦克阿瑟的方案,尼米兹的太平洋舰队支援麦克阿瑟进行菲律宾战役。于是,哈尔西的第3舰队受命前往吕宋岛一线,揭开了莱特湾大海战的序幕。 奇怪的是,斯普鲁恩斯的第5舰队到哪里去了? 想解释这个问题,还要从尼米兹「 ”照顾”哈尔西说起。随着战局的发展,昔日「 ”热闹非凡”的南太平洋战区成为了远离战线的大后方。而哈尔西手中原属陆军的部队还给了麦克阿瑟,属于海军的又调回太平洋舰队。 此时哈尔西的部队「 ”沦落”为守备部队,整天无事可干。想当初,因为皮肤病没有赶上中途岛海战,他推荐下级斯普鲁恩斯接替自己的职务,现在是功成名就,更重要的是有仗打,这让他十分的着急上火。尼米兹的「 ”两班制”解决了问题。 首先,两人的交情从军校时期就建立了,尽管哈尔西比尼米兹高一届,但他们的友谊是深厚的。尼米兹十分欣赏哈尔西敢打敢冲的风格,更同情他此时的境遇。出院后的哈尔西在南太平洋配合麦克阿瑟打了一些仗,但都是支援性任务。 现在,像哈尔西这样有经验、有能力的高级将领又回到了中太平洋战区,如何发挥他更大的作用,但又考要虑到斯普鲁恩斯干的正如火中天,将他「 ”无理由”地撤换下来显然不合适。于是,他决定实行「 ”两班制”,哈尔西一样有仗可打。 其次,解决人才多的问题。「 ”两班制”,是指同一支海军舰队和隶属部队,在斯普鲁恩斯指挥时称为第5舰队和第58特混编队;哈尔西指挥时则称为第3舰队和第38特混编队。说白了,就是两套指挥机关轮流带领同一支部队执行任务。 这样做,不仅避免了指挥机构过于臃肿,人浮于事的现象,而且这些优秀的将领都有机会发挥才干,还能缓解战争的紧张情绪,得到充分的休息,并可以有时间充分论证下一个任务的作战计划,一举多得。 更让人叫绝的是,通过舰队番号的变更,使日本人误以为在太平洋上,美军拥有两支舰队,而且两人的作战风格不一样,更让日本人确信美军的实力雄厚,能做到轮番出战。以至于战争中,不少人以为美军第3、第5舰队是两支不同的舰队。 激战莱特湾,麦克阿瑟「 ”荣归故里”。 1944年9月,受领任务的哈尔西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立刻乘坐4.5万吨的「 ”新泽西号”战列舰,率领第38特混编队先期到达菲律宾海域,对其附近的岛屿进行炮轰和飞机轰炸,为随后的登陆战役扫清障碍。 在帕劳群岛的战役中,美军不费吹灰之力就占领大部分岛屿,并在此修建机场和军港锚地。但佩勒硫岛的战斗却打得异常艰苦,岛上1万名日军躲在岩洞内负隅顽抗,海军陆战队第1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苦战一个多月才拿下该岛。 美军伤亡1万多人,这与美军杂乱的指挥系统不无关系。例如,负责运送兵员的第7舰队归麦克阿瑟指挥,哈尔西的第3舰队听尼米兹的,而他们二位又分别听命于参谋长联席会议,造成指挥分散,任务重叠,缺乏现场指挥,导致重大损失。 为了步调一致、相互配合,海军部要求哈尔西的第3舰队在西南太平洋舰队攻占菲律宾群岛的作战中给予掩护和支援。当然,作为一份正式的文件,需要尼米兹的签字同意,他二话不说在文件上签了字。大战在际,他不会和麦克阿瑟一般见识。 10月20日,在哈尔西第3 舰队包括16艘航空母舰在内的近100艘战舰的掩护下,738艘舰只搭载麦克阿瑟的18万登陆部队,在莱特湾登陆成功。当天下午,麦克阿瑟涉水上岸,通过大功率电台向菲律宾人民宣告:「 ”我回来了!” 此时的尼米兹心中五味杂陈,一边为收复失地而高兴,一边麦克阿瑟大出风头,过分表演「 ”个人秀”,将光复菲律宾的功劳全部揽在自己名下,他十分生气。倒不是尼米兹喜欢沽名钓誉,而是他应该为海军取得的功劳,去争取荣誉。 不过,好在罗斯福没有忘记这次战役中海军付出的努力,他一边给麦克阿瑟发贺电的同时,也给尼米兹和哈尔西发来了祝捷嘉奖。第38特混编队再接再厉,在一个多月的支援行动中,击毁日机700余架,击沉几十余艘日本各类舰只。 尼米兹荣升五星上将。 12月15日,对于尼米兹来说是个高兴的日子。他被美国总统晋升为海军五星上将,这是海军的最高军衔。换句话说,他的事业已达到了最高峰。同时获得晋升的还有麦克阿瑟等9人,麦克阿瑟也是无比的高兴。 同样为尼米兹感到高兴的,还有与他朝夕相处的部下,这些细心的部下连夜为他赶制了一副将五颗星排成一个圈的领章,让他既高兴又惊奇。当麦克阿瑟前往尼米兹的指挥部商讨下一部作战计划时,看到自己还是4颗星,十分恼火。 极要面子的麦克阿瑟回去后将副官大骂了一通,并命令第二天一早让他戴上自己的五星军衔。这也充分说明了两人的品性,麦克阿瑟专横跋扈,手下习惯于听命行事;而尼米兹与部下关系和睦,手下自然拥戴他,为他做领章是必然之举。 支援麦克阿瑟的行动还在继续,被逼疯的日本人进行「 ”神风”式攻击,10天之内,美军损失43艘舰船,人员伤亡近2000人。尽管哈尔西的第38特混编队给日军以大量杀伤,但自己也遭到日军拼命反扑,损失不小。 1945年1月25日,哈尔西完成了轮换任务,斯普鲁恩斯接管舰队,第3舰队再次改为第5舰队,隶属的第38特混编队也相应改为第58特混编队。与此同时,尼米兹也在谋划着将指挥部从珍珠港挪换到关岛。 一是,作为舰队总司令应该靠前指挥,而不是在后方,影响士气;二是,现在的珍珠港随着战事扩大,指挥部已变得拥挤不堪,效率低下,行政事务多。更加难受的是,影响情绪,不能全身心地去考虑战局发展,这是尼米兹最不能忍受的事情。 于是,尼米兹带领一支精干的参谋班子,在关岛建立了一个「 ”前进指挥部”。在这里,指挥作战是轻松的事情,再也不用考虑扎着领带去单位,甚至可以穿制式短裤(也是军装的一种)去上班,更让人觉着惬意的是,他将他的爱犬也带到了岛上。 我们在生活中往往也有这样的体会,干工作可以不怕苦、不怕累,但要处理和工作不相干的事情,如大量的会议、处理不完的汇报总结等,确实很影响工作情绪。二战中,许多优秀的将领为了摆脱繁琐的行政,都选择「 ”躲”得远远的。目的就一个,专心打仗。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大家在生活中是否也有类似的经历?欢迎讨论和留言。 参考文献:《二战全史》、《海上骑士:尼米兹》 欢迎搜索关注「 ”白杨树下谈历史”//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切斯特·威廉·尼米兹在一战二战中有何作为_切斯特·威廉·尼米兹是不是跟麦克阿瑟有冲突_切斯特·威廉·尼米兹的军事思想
中文名:切斯特·威廉·尼米兹外文名:ChesterWilliamNimitz国籍:美国出生地:美国得克萨斯州的弗雷德里克斯堡出生日期:1885年2月24日逝世日期:1966年2月20日职业:美国太平洋
太平洋海战将星尼米兹(1885年~1966年) 美国海军五星上将。出生在得克萨斯州弗雷得里克斯堡的一个衰败的贵族家庭,自幼丧父。1
11月27日,赤色司令林彪将军使他的全部军队跨过鸭绿江,投入战争。赤色中国就这样进入了对美国军队和我们的同盟军公开作战的状态。中国的两个集团军,与沃克作战的第4集团军,与阿尔曼作战的第3集团军,以
遼寧艦的艦島到底有多大?對比尼米茲級航母才知道為何艦載機少在前一篇題為《山東艦有多大?把它放在尼米茲和伊麗莎白女王級中對比就有答案了》的文章中我們提到了山東艦、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和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的
人物志 尼米兹 生平事迹简介,尼米兹个性品质,尼米兹怎么死的?
切斯特·威廉·尼米兹(ChesterWilliamNimitz,1885—1966),美国海军五星上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曾任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兼太平洋战区最高司令;战后出任美国海军作战部长。1
美国“尼米兹”级航空母舰“尼米兹”级航空母舰(Nimitzclassaircraftcarrier)是美国海军现役的核动力航空母舰,一共建造了10艘。该级舰前三艘和后七艘的规格略有不同,因此也有人将后
尼米兹全名切斯特·威廉·尼米兹,乃是美国十大五星上将之一。那么切斯特·威廉·尼米兹生平简介是怎么样的呢?切斯特·威廉·尼米兹出生于1885年,在他十六岁的时候考入了安纳波利斯海军军官学院,并在思念之后
海军战略思想>积极防御,主动出击>尼米兹上任后,面对强大的日本海军,运筹帷幄,审时度势。他果断实施“积极防御,主动出击”战略方针,以便同日本在太平洋上争夺战略要点。>在积极防御的同时,尼米兹主张主动出
切斯特·威廉·尼米兹(ChesterWilliamNimitz,1885年2月24日—1966年2月20日),出生于美国德克萨斯州弗雷德里克斯堡,美国海军名将、十大五星上将之一,二战时任太平洋战区的盟
哈尔西尼米兹都是历史上非常著名的海上军事家,他们在美国的战争史上都留下了千古英明,哈尔西自从军校毕业之后就成为了海军,因为表现出众很快就崭露头角,获得了许多政府的嘉奖,并且和罗斯福还成为了好朋友。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