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有后人
Posted 朱允炆
篇首语:骏马是跑出来的,强兵是打出来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朱允炆有后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朱允炆有后人
公元1402年,意气风发的朱棣率大军挥师南下,不久便连破数州,直逼南京。在数万雄师的威势下,谷王朱穗与大将李景隆于城下降服。一时间,城门大开,大军迅速挺进南京并成功控制局面,燕王的大旗,也第一次插上了大明都城的城头。不过当南京城陷落后,宫中的一场离奇大火,却令建文帝朱允炆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对此,坊间更是传言纷纷,有说他归隐不问世事的;有说他做了和尚以待时变的;还有说他已到达王师效忠之地,准备随时复国的。在各种流言的散布下,无疑令朱棣头疼不已。而这事儿,也成为了当朝及后世所津津乐道的千古疑案之一,从未有解。 然而在2006年,一位名叫朱永斌的老汉,却亲自前往贵州博物馆。他不仅口口声声的称:自己便是朱允炆之子朱文奎的后人。更在面对专家质疑之际,从兜中掏出了一枚古香古色的印章。扬言道:这枚印章便能证明我的身份! 专家闻言不敢怠慢,随即仔细观察起来。果然,这枚印章并不是凡物!它通体金黄,印身由黄铜所铸,长9cm、宽7cm、高7cm,重量达1.2斤。除此之外,它在造型方面也是别具一格。首先,此印印纽呈兽身,从前看去为凤头,后视则是麒麟头。不过,其正面所刻的「 ”大仃国王都行省之印”9字却令专家疑惑不已。要知道,中国古代从未有过大仃国一说,而此印也绝非千年古物,那这是咋回事呢? 经过鉴定,专家林明璋认为:这枚印章的的确确是出自皇帝之手。首先,印章是由黄铜所制,而在明朝,当时的制印的习惯便是以黄铜为主。其次,细观此印的的造型,不管是兽身还是凤头,又或者是麒麟首,那都是帝王之家方可采用,一般人没这胆子,更不敢滥用。最后,从印的文字出发。明朝印面文字均采用九叠文,而此印所写的也正是九叠文。更重要的是,虽然在历史上难以找到「 ”大仃国”之称,但专家认为,大仃其实并非国名,而是说国家发生了大难,皇帝流亡在外孤苦无依之意,这是非常符合朱允炆当时处境的。而大仃更与大明形成鲜明对比,亦反映出了其绝不屈服,对抗到底的决心! 对专家的这一判定结果,朱永斌初步表示满意,同时他也想借此机会,来证明朱允炆血脉传承的真实性。对此,专家暂无答复。不过林明璋却直言:如此印真与建文帝有关,将揭开这一延续600年的谜题!相关参考
历史虽有规律,却从来不走寻常路,所以,历史总是会给后人留下诸多谈资。有些命题,谈论了几百年,还是津津有味。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大明朝朱元璋为什么不传位给朱棣。历史是:朱元璋传位孙子朱允炆,朱允炆削蕃,
历史虽有规律,却从来不走寻常路,所以,历史总是会给后人留下诸多谈资。有些命题,谈论了几百年,还是津津有味。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大明朝朱元璋为什么不传位给朱棣。历史是:朱元璋传位孙子朱允炆,朱允炆削蕃,
历史虽有规律,却从来不走寻常路,所以,历史总是会给后人留下诸多谈资。有些命题,谈论了几百年,还是津津有味。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大明朝朱元璋为什么不传位给朱棣。历史是:朱元璋传位孙子朱允炆,朱允炆削蕃,
历史虽有规律,却从来不走寻常路,所以,历史总是会给后人留下诸多谈资。有些命题,谈论了几百年,还是津津有味。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大明朝朱元璋为什么不传位给朱棣。历史是:朱元璋传位孙子朱允炆,朱允炆削蕃,
朱元璋晚年的时候,杀了不少开国功臣。朱元璋之所以要残杀功臣,按照《名山藏》的记载,是因为他担心自己去世后,开国功臣会对他的后人产生威胁,朱元璋要「”拔刺”。只有把这些「”刺”拔掉,朱元璋觉得他后人的皇
朱允(朱允文)的历史简介 生平简介 朱允炆(1377~1402?)(另一说为1377~1451?),1377年12月5日出生,生母是吕妃,父亲是朱标。他是明太祖的孙子。朱允炆在位4年,年号建文。
朱允炆的下落朱允炆于靖难之役后下落不明。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时把儿孙分封到各地做藩王,藩王势力日益膨胀。因太子朱标早逝,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帝。建文帝与亲信大臣齐泰、黄子
历史人物 朱允炆的故事 明朝建文帝朱允炆怎么死的 建文帝朱允炆的妻子儿子死因
中文名:朱允炆 国籍:明朝 民族:汉族 出生地:京师(今南京) 出生日期:1377年12月5日(洪武十年) 逝世日期:不详 职业:皇帝www.cha138.com 主要成就:建文新政
明朝时期的第二位皇帝,朱元璋的孙子朱允炆,是历史上一位很神秘的皇帝。说他神秘倒不是因为他行为做事令人看不透,而是说他的行踪。当朱棣,也就是朱允炆的的叔叔,夺了皇位之后,朱允炆就不知所踪,别说朱棣,就是
吕氏,懿文太子朱标的妃,明惠帝朱允炆的生母。明太祖洪武十年(丁巳,公元1377年)十二月初五,吕氏为懿文太子生下第二子朱允炆。明太祖洪武十八年(乙丑,公元1385年)六月庚戌日,吕氏又为懿文太子生下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