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打 ”万历三大征”,为何之前一见倭寇就拉稀

Posted 倭寇

篇首语:见强不怕,遇弱不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能打 ”万历三大征”,为何之前一见倭寇就拉稀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能打 ”万历三大征”,为何之前一见倭寇就拉稀

嘉靖大倭乱,大明的东南沿海被倭寇搅得一塌糊涂,这个问题说起来还真是尴尬。要知道,日后万历三大征,明军在朝鲜战场打日本一帮「 ”战国名将”都行,为啥打倭寇就不行了呢? 这就得从卫所制度说起来了。当年太祖爷朱元璋建立这个制度时候,最直接的想法就是节省供养军队的费用。农民出身的朱大佬深知,种地的重要性。所以,类似军屯制度的卫所就成立了。处于卫所制金字塔底部的是小旗,由10人组成,总旗由50人组成。112人构成了百户所,长官是百户。10个百户所组成千户所,即1120名军人,上司则是千户。5个千户所组成了一卫,即5600名士兵,长官是卫指挥使。卫指挥使就是这个卫所最大的官了,再往上可就是人家省级军官了。 可再好的制度也没法管两百年。当年刚打天下,刚经历战乱和黄河泛滥的明初由于军队都是百战精兵,官员有理想,人口不多,所以明军可以保持战斗力。可是随着大明慢慢的风调雨顺,天下太平。本来内地卫所就不怎么打仗,再加上训练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战斗力就严重下滑。非但如此,人口的增多,权贵阶层的腐化就加剧了土地的兼并。卫所的土地也当然被那些土豪劣绅们看上。所以,军户变成佃农的情况也很多。卫所是自给自足,物资不靠国家。既然军备和供养物资靠自己,所以慢慢的土地减少物价上涨,军备日益废弛,后期的的军户基本就只会种地了,最难过的还是军官老爷们的剥削。 在卫所,长官经常要勒索士兵要「 ”月钱”,还经常差役这些士兵。所以,如此恶劣的条件就会使士兵大量逃亡。冷兵器研究所之前介绍过宋朝禁军,情况也是如此相像。可见,在古代天下太平正规军都会有这样的问题,这也是古代大一统王朝最纠结的事情。 ▲明代浙江沿海卫所分布 在明代卫所中,前面说的一卫所5600人,到了明朝中期基本只有1100人。这种问题在江南军事压力及其低的地方相当显著。不过,平时缺额没问题,那打仗时候可咋办?巡抚让你带着一卫所的兄弟剿匪,巡抚大人过来一视察,您带着一千个人晃荡估计就离撤职不远了。「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解决问题的最大办法就是临时抓壮丁。一卫所士兵如果被委派去打仗,组成是这样的。200人作为亲兵,主要成分就是同乡、家兵以及亲手提拔的亲信。这部分人足额足饷,战斗力有保障。 当年碧蹄馆之战,李如松能够从日军的包围中脱险主要是靠着这些战力强悍的护卫拼死抵抗。而剩下有那么一千人就是标营,这个是卫指挥使的核心战力。这些人平时能发三分之一的军饷,保证不饿死,能够有训练,盔甲破破烂烂。不过,要叫马儿跑,必须给马儿吃够草。在军队开拔前,军饷是要补齐的。然后,就是紧张刺激的抓壮丁环节。充数的这些壮丁,基本遇到敌军就崩溃,根本没有士气保证。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他们上面的长官也好不到哪里去,因为自从永乐大帝之后,卫所内长官都是世袭的。这里就说到户籍问题。明朝承袭元朝匠籍制度,户籍是要分三六九等。因为他们都是军籍并且不能更改(据说更改要兵部尚书签字),所以长官也世袭了。比如我们的大英雄戚继光,他就是继承了他们家的官职。既然官职都是继承的,那不努力学习,那就努力贪污吧。所以,军队腐败之风愈演愈烈。 ▲影视剧中的戚继光 嘉靖三十五年,800多倭寇准备抢劫浙江慈溪,进攻龙山所。明军自信满满的带着一万多人去应战。按照孙子兵法,「 ”十倍围之”。这个仗是一边倒的啊?对,是一边倒,不过是倭寇一边倒。倭寇常年跟明军作战,非常了解明军。他们兵分三路,由三个头领带领主动进攻明军。然后,神奇的一幕就出现了。一万多明军开始了大逃亡,根本就不抵抗。这个时候,身为参将的戚继光气坏了,跳到石头上连射三箭,射死了三个头领。明军一看头领死了,才又转过身去与倭寇战斗。这一仗之后,戚继光可看清了卫所军队的实力。为了自己将来不被这些个大哥们扔给敌人,就开始在浙西招募自己的军队,就是「 ”戚家军”。但是,这样的军队随着主官离开或者被消灭也就不存在了。 ▲明军装备大量配置火铳、火炮 所以不是打不过倭寇,而是打倭寇的大部分都是已经沦为农民工的卫所士兵。但这个怪卫所制吗?毕竟就如前面所说,多好的制度也管不了两百年啊……最后套用一位研究制度史的老哥的话,研究了半辈子制度史,发现最后起决定作用的不是制度,而是人……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孤寂寒光,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参考

大明的灭亡真的是因为万历三大征损耗了过多的财力、兵力吗

万历三大征是明代万历年间爆发的宁夏之役、援朝之役、播州之役的统称,其爆发地分别位于大明的西北部、东北部、西南部,从爆发于万历二十年(1592年)的宁夏之役开始,三大征在八年的时间里相继爆发。万历二十年

明朝万历三大征之镇压哱拜之乱

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投降明朝的蒙古人哱(ba)拜和他的儿子哱承恩因为与镇守宁夏的巡抚矛盾激化,联合蒙古多个部落叛乱,攻陷河西四十七堡,自封宁夏王。兵部尚书魏学曾领尚方宝剑,总督宁夏平乱。总督魏

万历皇帝“不朝”不是怠政

  万历十五年,为了躲避群臣的骚扰,万历宣布实行“静摄”,从此不上朝。许多人认为万历长年“不朝”,是万历怠政的一个重要表现,也是国事艰难的原因。事实上,不上朝和不理政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万历三大征

明朝万历时期打不过东南亚哪些国家和势力

万历三大征指明神宗万历(1573年—1620年)年间,先后在明朝西北、西南边疆和朝鲜展开的三次大规模军事行动。分别为李如松(李成梁长子)平定蒙古人哱拜叛变的宁夏之役;李如松、麻贵抗击日本丰臣秀吉政权入

木邦归诚,缅甸北部高原唾手可得,乾隆的反应却让人心寒齿冷

在冷兵器研究所之前的文章《以一城灭一国,傣族市长的进击,明代西南小强麓川暴打缅甸实录》当中,曾提到了明朝末年实力衰退,更因为万历三大征消耗了大量国力,因此于万历中期放弃了对孟养宣慰司麓川思氏的救援,使

强大的明朝衰落的起点 萨尔浒战役

女真的崛起给万历带来了夜夜的噩梦。此时,已是万历四十六年,距离辉煌灿烂的万历三大征,已过了二十年之久了。当年张居正改革留下的中兴余晖已基本上消散淡去,当年那个充盈的国库,已被连年的烽火烧的所剩无几,后

历史上的那些戊戌年

再说一个也很有名的“戊戌年”,即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时任皇帝为明神宗朱翊钧,虽然这个皇帝在历史上褒贬不一,但在他任上的“万历三大征”却很有名。其中的一次就与朝鲜、日本有关,时为日本战国时期,

李如松与李舜臣谁更厉害? 李如松与徐渭的关系

...因其骁勇善战,一路高升。后来更是指挥了历史著名的“万历三大征”的前两征,而闻名于世。万历二十年,平定宁夏哮拜叛乱,万历二十一年,率军东征朝鲜,打破日本占领朝鲜,进而侵略全中国直击南亚的野心,取得了壬辰...

列强轮番攻击清朝为何始终没能打到清朝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晚清为何屹立不倒的原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在我们的印象中,晚清72年的时间,是一个千疮百孔,破烂不堪的时代。不断被列强轮番轰击,国内暴动也是此起彼伏。给人的感觉就是摇摇欲坠,大厦

兰台说史•为何自古以来东北人显得特别能打

在互联网上经久不衰的地域话题中,各地老少爷们的战斗力,一直是广大网民津津乐道的谈资,不过大部分的榜单都是东北地区占据榜首。有意思的是,网民看能不能打仗,不是看各地的军队素养和科学素养,而是直观的“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