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跃在抗战第一线的铁军 王耀武和他的七十四军
Posted
篇首语: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活跃在抗战第一线的铁军 王耀武和他的七十四军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活跃在抗战第一线的铁军 王耀武和他的七十四军
1937年“七七事变”后,王耀武的51师从汉中调往上海,参加著名的“八·一三”抗战。51师坚守在吴淞口附近以罗店为中心的阵地,阻止日军从海上登陆,打破日军从川沙登陆经罗店直趋嘉定,并切断京沪线的企图,成为整个战局的关键。日军发挥海陆空协同作战的优势,向罗店发动多次猛攻,均被51师官兵击退。王耀武巧妙地运用夜战,派出部队强袭,先后击毙日军联队队长竹田和炮兵联队队长莫森,受到总部通报表扬。战后将51师与58师合编成立74军,以俞济时为军长,之后74军成为国民党抗日劲旅,王耀武成为74军的一员主将。
1938年7月,武汉会战的前奏万家岭战役,日本人试图逼近武汉,把106师团送进了包围圈。但是日本人的战斗力和装备都强于中国军队,因此为了解救这个106师团,避免它成为第一个在中国战场被全歼的师团,日本人也下了血本。反击的时候,74军负责主攻。第一天攻击,就让日本人伤亡惨重,残部死守张古山。这个山山势很险,中国军队屡攻不下。俞济时告诉王耀武:“张古山我不管了!反正两天后,我要上张古山向薛岳(战役指挥官)报告战况!”旅长张灵甫提议从绝壁上去,并且成功夺取了张古山主阵地。这一战,日本人承认的106师团死伤就有3000人以上。74军一举成名。此战后,王耀武成为74军副军长,依然兼任51师师长。1939年6月,蒋介石亲自召见这位黄埔三期的名将,提升他为74军军长(俞济时升任第10集团军副总司令)。
1941年春,王耀武率部参加了著名的江西上高会战。上高县城为赣北重镇,日军侵占武汉后,赣北成了江南防线的第一线。日军企图摧毁赣江、抚河两条流域间的中国军队,制定了“鄱阳扫荡计划”,他们以两个师团与一个混成旅团约5万余人的兵力侵犯上高县城。上高会战至4月9日结束,历时25天。此役中国军队毙伤日军少将指挥官岩永、大佐联队长滨田以下数千人,军马2800余匹,击落飞机一架,俘虏日军百余人,缴获山炮、追击炮10门及步枪千余支。上高会战是一次颇为成功的歼灭战,何应钦称之为抗战以来“最精彩之战”,此役以74军战绩最为卓著,战后,74军被授军中最高奖品——飞虎旗,王耀武本人亦受军队最高勋章。
1943年4月参加鄂西会战,会战结束后,王耀武升任第29集团军副总司令,仍兼74军军长。同年11月,日军纠集7个师团约10万人进攻常德,王耀武率74军参加常德会战。他率主力在常德东北地区与敌激战,常德被日军陆、空军及坦克优势火力猛攻16天,全城夷为平地。坚守常德城的部队是74军57师,师长余程万。8000人只有100人生还,余皆战死。王耀武率51师反击,在友军的配合下,经过6天激战,终于收复了常德城。这一战深得蒋介石的赞赏,称赞王耀武善于带兵,有指挥才能。战后蒋介石在南岳召见他,备加奖励。1944年2月,蒋介石提升王耀武为24集团军总司令,下辖第73、74、79、100军4个军10万人。
一年之后,第24集团军改编成第4方面军。王耀武以一个黄埔三期的浅资荣登第4方面军司令官宝座,与卢汉、张发奎、汤恩伯等老将平起平坐,其破格越升之速,在军界殊为罕见,令同辈望尘莫及。在第4方面军任上,王耀武指挥了对日的最后一战——芷江战役。此时王耀武率18军、73军、74军、100军及湖南省吴奇伟所率保安部队共约30万兵力迎击敌人,王耀武部则以逸待劳,给敌人以迎头痛击,初战即获胜利,打死打伤日军5000余人。战役历时近两月,日军多次进攻均被击退,后来中国军队从防御转入进攻,日军狼奔豕突,溃不成军。战役结束后,计伤毙敌28174人,俘敌军官17人,士兵230人,战马347匹,火炮24门,机枪100挺,步枪1300余支,其他战利品20余吨,湘西会战雪峰山战役的胜利是王耀武的得意之作。正是这一战役的成功,不久他被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这是一般黄埔同学望尘莫及的。当时他年仅40岁。1945年9月初,王耀武作为长衡地区受降长官,接过了日本第20军指挥官坂西一良中将呈上的指挥刀。这是王耀武最辉煌的时候,他的74军被誉为“抗日铁军”。
相关参考
第74军是1937年9月1日在浙江组建,由王耀武第51师(辖周志道151旅、李天霞153旅)和俞济时第58师(辖吴继光174旅、邱维达172旅,该师系国民政府警卫1旅扩编而成,是74军的骨干)合编而成
第74军是1937年9月1日在浙江组建,由王耀武第51师(辖周志道151旅、李天霞153旅)和俞济时第58师(辖吴继光174旅、邱维达172旅,该师系国民政府警卫1旅扩编而成,是74军的骨干)合编而成,俞济时任军长(俞济时是黄埔1期毕业,浙江奉...
第74军是1937年9月1日在浙江组建,由王耀武第51师(辖周志道151旅、李天霞153旅)和俞济时第58师(辖吴继光174旅、邱维达172旅,该师系国民政府警卫1旅扩编而成,是74军的骨干)合编而成
中国54铁军传奇(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32.6万字)★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序列中,以“铁军”著称的五十四军以其传世的威名而声震中外,其卓越的战功,辉煌的业绩,悠久的历史,七十年风风雨雨,南征北战,东拼
新四军是中国抗战史上的一支铁军,但这支铁军的成军过程比八路军更加艰难,其艰难之原因有很多,所以其成军的过程也非常不容易。本文将为读者详细分析新四军成军艰难的原因以及过程。新四军成军挺艰难,
作为军人的张灵甫,身高1.8米有余,相貌不输今日偶像剧中的男主角,且国学根底深厚,书画兼修(落难之时一度以出售字画为生)。74师是原来的七十四军,是俞济时等人的起家部队,王耀武任军长时,人马一度多达五
新四军成立于1937年12月25日,这是很多史书中都有过记载的。新四军的人员组成比较复杂,作为一支海纳百川的抗战铁军,新四军的组成共有5个部分,分别是南方八省十四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八路军
抗战时期,有这样一支国军部队,因为作战勇敢,作风顽强,被日军咬牙恨齿地称为“中国第一恐怖军”。这支部队,全称国民革命军第七十四军。第七十四军于1937年9月1日在浙江组建成军,到1948年底在淮海战役
「”光荣北伐武昌城下,血染着我们的姓名。孤军奋斗罗霄山上,继承了先烈的殊勋。。。”这是新四军军歌。抗战伊始,由中共工农红军主力部队长征后,留在南方坚持武装斗争的南方游击队为主改编而成的新四军成立。19
张灵甫在抗战胜利后率领的整编74师的抗日历史,就像陈毅所说的“74师是抗日先锋、抗日模范”。74师前身为74军,在抗日战争期间被日军咬牙切齿地称为“支那第一恐怖军”。张灵甫在74军从团长做起,随着抗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