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的采石矶大捷,直到溃败金兵送来一封信,宋军才知道自己赢了

Posted 大捷

篇首语: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南宋的采石矶大捷,直到溃败金兵送来一封信,宋军才知道自己赢了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南宋的采石矶大捷,直到溃败金兵送来一封信,宋军才知道自己赢了

今日看点:南宋的采石矶大捷,直到溃败金兵送来一封信,宋军才知道自己赢了 大家好,欢迎来到原史仁,今天给大家聊的是完颜亮南侵与高宗之退位的事情。秦桧死后,高宗立即回到前台,且朝政的运作也回复到较正常的状态,正士逐渐回到朝中,台谏终于可以据公论奏,皇帝与宰相,也处于一种稳定、正常的合作状态。但仍有一个秦桧专权时期的原则,在绍兴二十六年以后保留下来:不许攻击和议。当然,更不许破坏和议。秦桧死后数十年,尚有人以为,其当政时期「 ”卧鼓灭烽逾二十年”,「 ”功不可掩”,绍兴末年,朝野上下长期鼓吹和议之正当性,更不至于以和议为非。 秦桧 但是,和约既然是由双方共同缔结的,当然需要双方共同维护。高宗虽然很有自制力,却无法制止对方违约。绍兴三十一年(金正隆六年),金国皇帝完颜亮(金熙宗完颜亶堂弟,死后被降封为「 ”海陵王”)举全国之力,率军六十万南侵。 完颜亮于金境内频繁调动兵粮,自然不能尽蔽人之耳目。南侵之前,宋已逐渐探知金的动向,高宗起初疑惑不定,至绍兴三十年春,已确信南侵之讯无误,不得已在北境紧张布防。宋军在短期内进入战备状态。绍兴初的名将,当时仅刘锜尚存,遂命为东路主帅(江、淮、浙西制置使)。 完颜亮左一 金军将主力安排在东路,渡淮南进,江淮之间诸军面对敌方的绝对优势兵力,大多未作抵抗,弃城而遁。年迈的刘锜尽管尚有余勇,然属下乏善战之将,兵力又远不足与金军相匹,略作抵抗之后,主力退往江南。金军相继攻克滁州、蒋州、安丰军、庐州、楚州、真州、和州、扬州、无为军、泰州,淮南江北之地,金军据有大半。假以时日,两淮其他州、军也很难坚守。 金兵雕像 宋军也不是全无收获。当东面的两淮充斥金军之时,宋军在中、西两路发动反攻。中路宋军以信阳军、金州为基地,攻入河南,取唐、邓、商、蔡、虢、陕、嵩州及顺昌府。西路军进据秦、洮、兰、陇、华州。即使在金军占绝对优势的东路,宋军也由侧翼攻取海、泗二州。当然,这些成果并不起关键的作用。只有东路的战局,才能决定两个政权的最终胜负。宋方危在旦夕。 金兵 宋军无法阻挡金军强攻,放弃了长江北岸的瓜洲渡,二十万大军全线退往江南,驻于建康至池州(今安徽贵池县)一带。刘锜忧急成疾,属下大将王权一路引军逃遁,时知枢密院叶义问代朝廷「 ”督视”江淮军马,急调成闵由襄阳来代刘锜、李显忠由池州来代王权,而召锜、权二人归临安。但王权已赴朝而李显忠未至之际,完颜亮已准备率众渡江。十一月八日,金兵预定渡江之日,「 ”督视”府参谋军事虞允文至东采石(今安徽马鞍山市西南)前线犒师,发现无人统辖的宋军士气低迷,全无斗志,遂临时担起重任,召集诸将,准备于江上迎击敌军。 采石矶 当东路宋军划江而守之后,完颜亮的困局出现了。他的水军,无论是舰船、军士的训练还是战法,都与宋军相去甚远。这个弱项,在他南下之初,似乎全未考虑。十月二十七日,当他正全力侵据淮南之时,宋将李宝率水师由海州东海县奇袭胶西陈家岛,将即将出海侵宋的金水师彻底击溃。显然,两军在水战能力上,相差悬殊。而十一月初,顿师于长江北岸的完颜亮,更对这一劣势有切身体会。优势的步骑,在长江防线面前全无用武之地。宋军在虞允文稍作整顿之下,略略恢复士气,便在采石击溃金水师,杀四千余人。次日金军于上游杨林渡(今安徽和县东)潜师渡江,又为事先设伏的宋水师夹击。完颜亮不得不率师向东,集于扬州,欲改由瓜洲渡济江。 完颜亮 完颜亮此时的形势极其不利。这并非由采石之败直接引起,但却有相当大的关系。十月八日,堂弟完颜雍称帝于辽阳,此事他策划渡江之前已得悉。采石一败之后,四十万士卒顿师于江边,一无所用,这种局势本来就很容易出事。而后方之不稳,更使军心日乱。形势容不得半点拖沓,他只有迅速战胜宋军而后乘胜北归,否则就极难平定内乱。若置宋于不顾,骤然回头,宋军又跟在他后面,前后受敌,难有胜望。所以,唯一的出路,就是立即南渡,以征宋之战功,确立新的声望,那么对于完颜雍,他还有明显优势。此时,海陵只求孤注一掷能成功。 采石之战 十一月二十六日,完颜亮向诸将施令,三日之内必须渡江,若不成功,「 ”尽行诛斩”。但金军在水战方面的劣势,不会因为这一命令而改变。诸将前有败死之忧,后有诛斩之惧,遂决意谋叛。二十八日凌晨,在预定渡江之日,万余金军在扬州东南射杀完颜亮,整队北归。当时宋军并未察觉敌方退师。直至数日后,一名被金军虏获的宋卒带回金军将帅致宋方的信,才知晓金军南侵突然终结。高宗顿感舒缓。然而,前线的战争却并未中断。因金军主动退却,半月之内,宋军尽复淮南州军,随后迅速分路进击,攻取河南、山东诸州。而陕西之战事尤为激烈。至次年闰二月,宋方形势颇为乐观,「 ”京西、淮北、陕西新复近二十郡”,仅在京西,宋已得陈、蔡、唐、许、颍、嵩、洛、唐、邓州,极为接近开封。但三月之后,势复转衰。 完颜雍 总结 完颜雍收拾北归之金军,于南境全面反击,河南、陕西诸州,于宋、金之间反复易手,宋方所占领的淮河、大散关以北之地渐少。不过,战局终结的前景,尚未出现。此时,高宗突然退位,将天下交与养子,移居「 ”德寿宫”颐养天年。三十五年的高宗朝,以宋金战争开始,中间以一个和议为转折,最后复以战争状态而结束。这样的循环,成为此后宋金关系及宋的政治史的主要特征。

相关参考

虞允文一战竟让南宋再活了100多年 书生退敌

...着的功勋当属率兵抵抗金军入侵,取得了采石大捷。随着南宋日渐衰败,金兵屡屡来犯。金兵在完颜亮的带领下,一路向南挺进,直逼南宋腹地。驻守淮河的宋军人心涣散,听见金兵的号角就吓得两腿发软,不战而败。朝廷大为...

采石之战的影响是什么?如何客观评价采石之战

采石之战是宋、金战争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战役,南宋军民在虞允文的指挥下,力挫南侵金军主力,打破了完颜亮渡江南侵、灭亡宋廷的计划,加速了完颜亮统治集团的分裂和崩溃,使宋军在宋、金战争中处于极为有利的地位。...

一介书生竟采石大破金兵40万 大宋文臣虞允文

...颜亮调集全国军队,合兵60万,兵分四路,对僻居东南的南宋发动全面进攻。消息传来,朝野震惊,宋高宗赵构竟然想解散百官,重蹈32年前的旧路,乘坐海船南逃。面对气势汹汹的金军,两淮守将纷纷弃城南逃,完颜亮饮马长...

一介书生竟采石大破金兵40万 大宋文臣虞允文

...颜亮调集全国军队,合兵60万,兵分四路,对僻居东南的南宋发动全面进攻。消息传来,朝野震惊,宋高宗赵构竟然想解散百官,重蹈32年前的旧路,乘坐海船南逃。面对气势汹汹的金军,两淮守将纷纷弃城南逃,完颜亮饮马长...

如何神化一场宋军的大捷

真正冲锋陷阵的将士,很少会留下一手记载的。所以现在的多数战争记载都不是他们的声音。当地的文士和地方官员,也许会通过笔记、私修纪事、地方志,记载他们的某些战斗经历。所以一线战士们往往只能通过其他渠道,发

契丹大军的全面溃败告终 徐河之战的战役经过

打击补给线是辽军耶律休哥的老战术了,此番故伎重演企图一洗唐河战败的耻辱。但他这次面临的是个可怕的对手李继隆。李继隆显然对整个行动作了周密部署,由于整个部队规模适中才一万人,故保持了相当的机动性和隐蔽性...

契丹大军的全面溃败告终 徐河之战的战役经过

打击补给线是辽军耶律休哥的老战术了,此番故伎重演企图一洗唐河战败的耻辱。但他这次面临的是个可怕的对手李继隆。李继隆显然对整个行动作了周密部署,由于整个部队规模适中才一万人,故保持了相当的机动性和隐蔽性...

契丹大军的全面溃败告终 徐河之战的战役经过

打击补给线是辽军耶律休哥的老战术了,此番故伎重演企图一洗唐河战败的耻辱。但他这次面临的是个可怕的对手李继隆。李继隆显然对整个行动作了周密部署,由于整个部队规模适中才一万人,故保持了相当的机动性和隐蔽性...

契丹大军的全面溃败告终 徐河之战的战役经过

打击补给线是辽军耶律休哥的老战术了,此番故伎重演企图一洗唐河战败的耻辱。但他这次面临的是个可怕的对手李继隆。李继隆显然对整个行动作了周密部署,由于整个部队规模适中才一万人,故保持了相当的机动性和隐蔽性...

仪陇县的历史上的大仪古城

1.听说过大仪镇吗大仪,古称灵宣镇,南宋韩世忠在大仪抗击金兵大捷后,举行盛大庆功仪式,故名为大仪。宋史记载,公元1134年(南宋绍兴四年)九月,金兵将领完颜兀术率四十万金兵欲攻打滁州和承州(现高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