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手下不怕死将领很多,但此人甘愿为曹操打硬仗,此人是谁

Posted 骑兵

篇首语: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曹操手下不怕死将领很多,但此人甘愿为曹操打硬仗,此人是谁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曹操手下不怕死将领很多,但此人甘愿为曹操打硬仗,此人是谁

曹操手下名将如云,而且半路投降于曹操的,也都忠心耿耿的为曹操卖命,不得不佩服曹操用人策略。在曹操手下,有一名将领,既能关键时刻为曹操解难,又能忠心为曹操守边。上阵能杀敌,守城有策略。既有自主性,又体会到曹操对他的信赖。 配合作战有成效 哪位将领如此厉害呢?这就是曹操的堂弟曹仁,曹仁年少时就喜欢骑兵打猎,马上功夫练得纯熟。赶上天下大乱,豪杰并起年代,曹仁也聚了千名年少之人,开始在湘水、泗水一带打打杀杀。实际上就是一股土匪。 后来曹仁投奔了曹操,都是曹家亲戚,曹操当然重用,于是曹仁便跟随曹操南征北战。193年,曹操攻打徐州陶谦时,曹仁受命都统骑兵为先锋,他与陶谦手下大将吕由大战,并大败吕由。随后与曹操主力会师,再次大败陶谦军队。 曹仁还率骑兵击败了陶谦的后援部队。此后,曹操在征伐吕布中,曹仁担任偏师,也就是策应曹操的主力部队进攻向阳,并活捉了吕布手下刘何,夺取向阳,有力配合了曹军主力作战。 曹操平定了黄巾起义后,开始为自己的大业征战。他挟天子令诸侯,并定都许昌。由于曹仁战功显赫,被任命为广阳太守。但曹操不愿自己的兄弟到外地任职,让曹仁留在许昌继续督统骑兵,并征讨张绣。当曹军征讨完回遇时,遭到了张绣精锐部队猛烈伏击,死伤严重,曹军士气受挫。危急时刻,曹仁率骑兵杀了过来,他的骑兵以一当十,迅速扭转了战局,使曹军反败为胜,大破了张绣。 官渡之战中,曹操与袁绍相持不下,当时的军力看,曹操占弱势。此时曹仁依旧是配合作战。由于刘备暂时在许县听从袁绍指挥,从后方袭扰曹军。致使曹操无法安心与袁绍作战。此时曹仁认为刘备刚刚统领袁绍兵,肯定指挥来顺畅,他请求曹操给他部分人马回击刘备。 曹仁回击并大败刘备后,为曹操稳定了后方,再次率军北上协助曹操对付袁绍,还打败了袁绍的左翼将领,打乱了袁绍整个战略部署。袁绍没敢再派兵出战。此后,曹仁与徐晃、史涣等人配合,劫了袁绍的粮车,烧毁了袁军的粮仓,取得了官渡之战的决定性胜利。 攻城之战有策略 不要以为曹仁只打配合战,攻城也有策略。204年,曹操基本平定黄河以北时,袁绍的外甥高干在山西长治谋反,曹操亲率大军征讨,并带上曹仁。 曹操大军到达壶关城后开始围城,但城中士兵战斗力很强,抵挡住了曹军多波次的进攻。曹军也死伤严重,却依然没有攻下城。曹操大怒:「 ”攻城后,屠城!”曹操这一命令让守军更没有生路了,于是他们更加拼命的守城,曹操连攻数月居然没攻下此城。 曹仁看到了玄机,他对曹操说:「 ”壶关城易守难攻,而且粮草充沛,而且还没给守军留活路,他们必守拼命守城。”曹仁建议曹操改变以前做法,收回屠城的命令,不久城中守军真就宣布投降。此战后,曹操对曹仁更加欣赏,并封为都亭侯。 兵败之后敢杀敌 赤壁之战是曹操与东吴的一次对决,本来曹军占绝对优势,却因犯了低级错误而战败。曹操率军撤退时,他封曹仁为征南将军,留在江陵抵御东吴的进攻。这种工作很危险,曹操没有绝对把握和信任,也不会曹仁。实际上曹仁干的工作,就是给曹操「 ”擦屁股”,但擦不干净很危险。 果然东吴周瑜率数万大军进攻江陵,周瑜的前锋部队刚抵到,曹仁就主动迎击,他派出牛金只有三百人,哪能打得过周瑜的前锋几千人。牛金快被包围。曹仁看到危险,他不顾左右阻拦,亲自出城迎战,并迅速杀入吴军,与牛金合兵一处,才冲出包围圈。但还有部分曹军被包围,曹仁又杀回去,将他们全部救出。 此次曹仁神勇不仅让曹军佩服,就连东吴军队都害怕,连忙退兵。曹操高兴再封「 ”安平亭侯”。 守城之战有毅力 曹仁自从在赤壁之战收尾阻击中神勇,曹操对他更加信任,让其代理安西将军、骁骑将军、征南将军的身份,代表曹操征战守边。这些活都很危险,稍有不慎就会葬送性命,但曹仁先后打败了马超,斩了侯音,稳定了曹魏的北方。曹操正式授命曹仁为征南将军,镇守荆州。 曹仁守荆州时,曹军驻军在樊城,但曹仁在镇守中遭遇了一场恶战。219年,关羽攻打樊城,曹操派于禁、庞德支援瑛仁。但由于汉水大涨,关羽引汉水淹了于禁,杀了庞德。曹仁不仅没有得到外援,而且洪水已经将要全部把樊城淹没。 面对城外的汪洋一片的洪水,曹仁到了绝望之际,因为他无法与外边联系,而此时曹仁的粮草也快断粮,曹操派的支援军队还没有到达。 如果固守待援就是死路一条,曹仁身先士卒,并激励将士们与他一起守城。曹军对曹仁的举动很感动,顽强的与曹仁守着这座孤城。关羽屡次进攻,都没有攻下樊城。直到徐晃的援军到达,曹仁才有希望,致使关羽退军。 纵观曹仁这一生,他虽然是曹操的堂弟,但曹仁从没有以亲族身份傲气十足。而且在曹操的历次战争中,曹仁的角色实际上就是一个「 ”救火队员”,哪里有难,他去哪里,而且每次都能成功解难,使战局出现变化,也使曹操取得胜利。 写《三国志》的陈寿评价曹仁:「 ”仁少时不修行检,及长为将,严整奉法令,常置科于左右,案以从事。”这里是说曹仁年轻时很粗鲁,也不注意自己的言行,毕竟他是草莽出身。但自从跟了曹操当了高级军将领后,曹仁就改变了以往习惯,严格法令,并身体力行。 曹植评价曹仁:「 ”文武并亮,权智时发。奢不过制,俭不损礼。入毗皇家,帝之股肱。出作侯伯,实抚东夏者,曹大司马也。”对曹仁推崇很高。 欢迎各位看官批评指正,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相关参考

三国中同为曹操手下的曹丕为什么不喜欢名将曹洪

曹洪是曹魏名将,当年曹操手下的主要将领之一,与曹仁齐名。曹操外出打仗,武将总有曹仁曹洪、夏侯夏侯渊等。这曹洪因为自幼和曹操关系交厚,因此很早就跟着曹操闹革命。闹革命就不能怕危险。曹操早年多次差一点毙命

此人为曹操心腹,比五子良将还猛,其威名令马超胆寒,且得以善终

乱世三国时期,曾涌现出很多猛将,如无人能及的吕布,曹操手下的五子良将,以及刘备账下的五虎上将等。曾有一位牛人,很早就跟随曹操南征北战,战斗力比五子良将还要强悍,其威名令西凉马超胆寒。更难得的是,一生多

同为三国丞相,诸葛亮曹操扬名天下,此人却低调一生,甘愿做摆设

在世人的印象中,中国古代的丞相往往都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三国时期的丞相却是个例外,有的丞相大权独揽、成为实际掌权者,诸如曹操、诸葛亮;有的丞相毫无实权,只做摆设,比如东吴的低调丞相——顾雍。

曹操夏侯两家关系如何 曹操为何重用夏侯家

曹操夏侯因为夏侯渊、夏侯两兄弟被归类为曹操部下宗族类的将领,所以很多人奇怪曹操与夏侯家的关系,甚至认为曹操是夏侯的后裔。其实不然,曹家与夏侯两家都是沛国谯县(现今安徽省亳州市)的名门望族,但是从曹腾这

盘点曹操手下各大将领 曹操最喜欢的武将是谁

曹操将领曹操手下将领众多,大致可以分为宗族将领和非宗族将领。宗族将领是指曹操本族所出的将领,而非宗族的也是一些外姓将领。宗族将领有曹操的堂弟曹仁、曹纯和曹洪,更有曹操族中丧父的幼子曹休。曹操像曹休办完

论曹操手下两大军团之一的亲属派的亲属将领

曹操手下的将领大致分为两派一派是亲属派一派是外姓派。我个人认为曹操手下亲属派将领中最强的是夏侯渊,夏侯渊字妙才,很早便跟随曹操起兵,而他的战功主要是在赤壁之战以后,在曹操平定马超后,令夏侯渊镇守长安,

是真心不想为曹操治病还是另有原因

看过三国演义的都知道我们的神医华佗是被曹操杀死的,但是小说很多有很多事为了情节设定的,不能当做真真的事实来认定,那么现实中的华佗是怎么死的呢?大家都知道华佗可是当时有名的神医,内科外科样样精通。而且华

此人名震江东,让孙策恐慌,曹操向孙权索要此人,却被孙权灭口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孙策为父报仇,西征江夏,击杀仇人黄祖,后取豫章。曹操看到孙策在江东坐大,虽然心有不甘,但也无能为力。此时河北崛起的袁绍,让曹操无暇东顾,于是曹操派人向孙策示好,跟江东孙氏联姻。孙

曹操为什么被张辽的魅力吸引

曹操手下文臣武将众多,今天,我们来说一下,五子良将中的第一人张辽,张辽对于曹操的意义,相当于关羽对于刘备一样的重要,他为曹操立下了汗马功劳,曾经在寿春与合肥多次阻击东吴的进攻,使得东吴军民为之胆寒。但

曹操手下有很多将才,为何每次他都亲自带兵,这才是真正原因

我想对于历史比较了解的人,应该都不会对曹操感到陌生吧,他自身可谓是具有极为出众的才能,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会在这般动乱的年代中成就一番霸业。他还极为擅长发现并合理运用人才,以至于他手下才能出众的有很多。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