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张作霖在皇姑屯事件中没有死

Posted 东北军

篇首语:韬略终须建新国,奋发还得读良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假如张作霖在皇姑屯事件中没有死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假如张作霖在皇姑屯事件中没有死

引言: 1928年6月4日,日本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皇姑屯事件,炸死了时任陆海军大元帅、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这一事件,直接改变了中日关系的格局,加速了日本侵略中国计划的快速实施。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张学良和国民政府的「 ”不抵抗政策”,导致日本几乎没有付出任何代价,就迅速占领了张作霖苦心经营一辈子的东北。 「 ”吾早下令我部士兵,对日兵挑衅,不得抵抗。故北大营我军,早令收缴军械,存于库房。”—张学良在1931年9月19日协和医院对天津大公报记者谈话时所讲 「 ”东北王”张作霖 张作霖(1875-1928年),字雨亭,,出生在奉天省海城县一贫困家庭。他于早年投军,接受专业的军事训练。曾参加中日甲午战争,退伍后,结识了东北一些绿林人士,后投身绿林,并发展壮大。因为清政府无力征讨,因此将其招安。张作霖被清政府招安之后,协助清政府剿灭杜立三等土匪势力,职位得到逐步提升。先后担任奉天巡防营后路统领、东三省巡阅使等,成为东三省的实际掌控者,号称「 ”东北王”。第二次直奉战争奉系胜利后,1927年,张作霖就任民国海陆空大元帅,成为北洋政府的国家元首,达到了人生的巅峰。 张作霖照片 皇姑屯事件 张作霖能够称霸东北与日本的扶植是分不开的,但是日本逐渐产生侵占中国的想法,独霸中国,触及了他的爱国底线。并且随着自己势力的不断壮大,对日本一直步步紧逼的态度日益不满。张作霖开始想逐步摆脱日本的控制,对于郭松龄反奉期间,自己和日军签订的草约拖延不予执行。 1928年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联合冯玉祥、阎锡山等组建北伐军,对张作霖领导的奉系进行讨伐,北伐军一路势如破竹。此时在北京的「 ”海陆空大元帅”张作霖见大势已去,不得以想暂时退回关外,宣布退出北京回东北。而日本却趁火打劫,借机逼迫张作霖满足其在「 ”满蒙”筑路、开矿、设厂、租地、移民等一系列要求,张作霖断然拒绝了日本的过分要求。日本方面认为张作霖已经无法掌控,并且认定张作霖已经成为日本侵略东北的阻碍,因此下决心除掉张作霖。 1928年6月4日,张作霖在乘坐专列返回奉天途中,在皇姑屯车站附近制造爆炸将张作霖炸成重伤,气息奄奄。被紧急送回沈阳大帅府之后,由于伤势过重,抢救无效去世。张作霖在死前,召集重要人员,留下了三句遗嘱: 「 ”此系为日本人阴谋无疑,我的生命已难救” 「 ”惟宜严守秘密,不使外人得知,一面力持镇静,维持秩序。” 「 ”召小六子(张学良乳名)回奉主持政事。希望诸人辅助小六子,亦犹辅助我一样。” --张作霖遗嘱 这三句遗嘱,很好的将东三省的领导权平稳过渡给张学良,没有制造进一步的混乱,留给日本以可趁之机。 皇姑屯事件爆炸现场 假如张作霖在皇姑屯事件中没有死? 皇姑屯事件之后,张学良担任东北保安总司令,拒绝了日本人的拉拢,坚持「 ”东北易帜”,国民政府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但是,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张学良和国民政府实行「 ”不抵抗政策”,导致不到四个月日本就对东北三省实现了完全占领。 在这里,我们做一个假设,假如张作霖在皇姑屯事件中没有被炸死,日本还会这么容易的占领东北吗? 答案是肯定不会。 一、张作霖的政治和军事才能不是张学良能够媲美的 张作霖从一个贫苦人家的孩子,成为「 ”东北王”,甚至于做到了「 ”海陆空大元帅”,代表中华民国行使统治权。他的政治和军事才能都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他就是这样一位「 ”乱世枭雄”。著名历史教授沈云龙曾经评价张作霖: 「 ”张雨帅于清末民初,以绿林豪杰崛起关外,际会风云,寝假而绾领封疆,为一方重镇。当然有其过人的才智和不寻常的机缘,是他最大成功的因素……虽身处日俄两大之间,却时刻不忘国家领土主权的维护,不循故常,使觊觎者于既得权益之外,无可再生妄念,得以相安无事……” 而张学良在政治和军事方面的才能却是不能和张作霖能够媲美的,甚至相差很多。这也是仅三年张学良就将张作霖苦心经营一辈子的东北,让与日本人之手。 二、东北军的实力 九一八事变之前,张作霖经营的东北是全国重工业最发达的地区,东北的铁路量占据了全国的百分之五十,而且还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和钢铁的生产加工基地。张作霖正是依靠这雄厚的工业基础,通过从国外购买先进的设备和军工技术,建造了当时全国最发达的兵工厂。东北的兵工厂一年生产的装备可以装备八个整编师,并且张作霖还从国外购买了很多先进的武器装备。 日军清点缴获东北军武器 凭借东北的工业基础和发达的兵工厂,张作霖组建了当时全国最厉害的准现代化军队。东北军是全国唯一的海陆空全兵种的部队,在东北易帜时整个东北军正规军接近四十万人,十个炮兵团,三百多辆坦克,四百多架飞机空军编队,更是有巡航舰、驱逐舰和炮舰等大小舰艇二十一艘战舰,这些都是中国其他部队不可比拟的。 三、张作霖有与日本开战的决心和勇气 正是由于有这装备齐全的现代化军队东北军,张作霖才有如此底气,并且曾经对张学良讲过: 「 ”我有三十万东北军,我才不怕日本鬼子呢! 他撑死在南满有一万三千人,要想收拾他,我把辽宁各县的县长、公安局长召集起来开个会,三天就把他的铁路扒了。东北军先打重镇大连旅顺,他一万三千人怎么跟我打?我怕什么日本鬼子?” 从上面这段张作霖的话语中,可以看出张作霖已经有了和日本人开战的准备和勇气,并且有着强烈的自信。 而这种决心和勇气正是张学良所严重欠缺的,因此才了导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军几乎没有形成有效抵抗,只有四个月就将整个东北拱手相让。精良的武器装备和发达的兵工厂也成为日本之后全面侵华时屠杀中华儿女的工具。 总结: 如果在皇姑屯事件中,张作霖没有被炸死,东三省不会以溃败的结果沦入日寇手中,培养的日本胃口越来越大。即使日本最终能够占领东三省也必然是全国最难啃的骨头,不会把武器和兵工厂拱手相送。历史没有假设,我们只能通过史实,客观的评价张作霖的一生。在对待日本的关系上,张作霖虽然有妥协屈服利用的成分,但难能可贵的是在关键时刻能够为了国家和民族利益而果断抗争,所以张作霖作为一代枭雄、北洋军阀最后一个国家元首在大义面前的表现是值得肯定的。

相关参考

忠诚张作霖的 ”五虎将”被杀,他为何不救

张作霖在东北自称一系时,他的手下有五人号称「”五虎将”,这五人分别是姜登选、李景林、韩麟春、张宗昌、郭松龄,是张作霖在军阀混战中五员猛将。但张作霖的五虎将性情各异,品行不一:韩麟春智谋厉害,不拘小节;

"东北王"张作霖的军事实力究竟有多强

张作霖作为近代非常有争议的一个人物,后世评论界对其的态度也是褒贬不一!不管张作霖在其它方面如何,张作霖在民族大义上是值得肯定的。张作霖一直是中国反日的先锋代表,多次将日本人耍得团团转,最终忍无可忍的日

揭秘日本人四次暗杀张作霖个中细节 暗杀张作霖

张作霖在东北崛起之际,正是日本侵略势力在东北急剧发展的年代。张作霖要想称霸东北,没有日本人的支持,是不可能的;又由于张作霖难于全面满足日本人独霸中国的美梦,不愿当汉奸,因此矛盾也再所难免,日本人曾多次...

田中义一为啥叹气说一切都完了? 张作霖被炸死后

1928年,张作霖在皇姑屯被炸死后,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叹气说“一切都完了”?这是为什么呢?田中义一(1864年7月25日-1929年9月29日),日本山口县人,日本陆军大学毕业,继山县有朋之后长州藩第二代领导人,陆军大将。政友...

”东北王”张作霖到底有多霸道

从中外到古今,各路野史趣事,全在老鲍的野史频道哈喽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老鲍,今天我们来说一下民国的风云人物,张作霖,张作霖在中国的发展史上还是做了很多贡献的,尤其是张作霖的一生,非常的传奇!张作霖

日本人为什么一定要杀了张作霖

张作霖是民国初年北洋军阀时期东北地区的大军阀,凭借着自己的手段逐步控制了整个东北地区,成为了当时东北地区的土皇帝并由此进军中原控制了北平政府,然而在1928年,张作霖在自己的军列上被日本人炸死,日本人

皇姑屯事件简介 张作霖死于皇姑屯事件

皇姑屯事件皇姑屯事件是日本关东军谋杀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事件。1928年6月14日,日本关东军在沈阳附近皇姑屯火车站制造的炸死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皇姑屯事件简介张作霖是日本帝国主

十步一岗,铁路沿线都有重兵防范,为何张作霖还是被日本人炸死

“东北王”张作霖从绿林起家,成长为叱咤风云的大军阀,长时间掌管东北军政大权,成了东北的“土皇帝”。(张作霖剧照)由于张作霖在关乎国家主权和东北利益等问题上和日本人针锋相对,毫不退步。因此,日本人对张作

只因张作霖激起全国抗日浪潮 皇姑屯事件背景

1927年4月,日本田中义一上台后,向张作霖强索铁路权,逼张解决所谓“满蒙悬案”,从而激起了东北人民的反日怒潮。9月4日沈阳两万人示威游行,高呼“打倒田中内阁”。在全国反帝浪潮的冲击下,以及张作霖本人的民族意...

李大钊因何才能让张作霖对其“恨之入骨”

核心提示:1927年4月6日,对李大钊恨之入骨的张作霖在得到帝国主义列强的默许和支持后,悍然出动300多名军警特务,包围了苏联使馆内的国共两党北方领导机关,逮捕了李大钊等60余人。4月28日下午2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