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件事之后,康熙皇帝彻底戒烟,并发明了一种有效的戒烟手段

Posted 康熙

篇首语:我不知道离别的滋味是这样凄凉,我不知道说声再见要这么坚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两件事之后,康熙皇帝彻底戒烟,并发明了一种有效的戒烟手段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两件事之后,康熙皇帝彻底戒烟,并发明了一种有效的戒烟手段

在清朝历史上,康熙皇帝一直被认为是最完美的帝王。他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在其执政期间,平三藩、退沙俄、三征噶尔丹,开创了「 ”康乾盛世”的局面,因此也有学者尊称他为「 ”千古一帝”。然而,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位「 ”千古一帝”身上也有自己的一些小毛病,比如抽烟。但在两件事之后,老烟民康熙便彻底戒了烟,还因此发明了一种有效的戒烟手段帮助臣子戒烟。那是什么事情让康熙痛下决心戒烟的呢?咱们接着往下看。 其实早在明清时期,中国人便开始抽烟,尤其是生活在北方地区的百姓,为了抵御严寒,基本上更是烟不离手。满清在入关之前是禁烟的,不为别的,只因烟叶太贵了。据史料记载,当时是「 ”以马一匹,易烟叶一斤”。一匹马换一斤烟叶,这代价实在太昂贵了,所以满清统治者为了积蓄力量入主中原,便开始禁烟。后来满清铁骑入主中原,东北地区也开始普遍种植烟草,抽烟的人就多了起来。当时东北地区的三大怪之一就是:大姑娘叼着大烟袋。 据李伯元的《南亭笔记》记载:「 ”北京达官嗜淡巴菰者十而八九。”这里的「 ”淡巴菰”,其实就是今天的烟草。康熙皇帝出身皇族,自然也不能免俗。所以他在小小年纪便成了老烟枪,吞云吐雾,每天过得好不自在。长大后,康熙更是烟不离手,即使在下江南、批奏折的过程中都要随机抽两口。但后来发生的两件事,却让康熙彻底戒了烟。 第一件:抽烟差点烧光奏折。康熙皇帝喜欢在批奏折时抽烟,有次没注意火星掉到了奏折上,差点烧光所有奏折。当时交通不便,地方官上呈奏折很耗费时间。一旦奏折出现问题,就会耽误国计民生,所以康熙此后便不在御书房抽烟了。第二件:康熙因为抽烟太多,导致胸闷咳嗽。御医告诉康熙:不戒烟将可能危及生命,康熙听完便直接扔掉了烟枪。 当时身旁的小太监劝说:「 ”这戒烟也得一点点戒,哪能一步到位?您不妨每天减少抽烟次数,逐渐戒烟。”但康熙意志力却很顽强,就那样硬挺着戒掉了烟瘾。为了帮助手下也戒烟,康熙还想了一个妙招。有一次,有人向康熙举报,热河总管和英是个有50年烟瘾的家伙,他表面上遵循朝廷命令戒烟,但背地里却照抽不误。康熙在巡幸热河时特地召见和英,对他说:「 ”朕知道你抽烟多年,烟瘾大。一把年纪了,也不好戒,朕特许你继续抽。”说完还赏赐给和英一杆京制烟袋。 和英叩首谢恩,回家之后焚香沐浴,坐在太师椅上享受皇帝御赐他的烟袋。结果他抽了第一口就发现上当了。原来这御赐烟袋的杆是水晶石做的,他猛地一吸,烟袋锅里的火往回一倒,直接烫着了他的嘴唇,顿时火烧火燎的。和英知道康熙的意图,从此以后再不敢抽烟了。而康熙的戒烟手段也效果奇佳,真的让很多人戒了烟。

相关参考

北齐唯一不是疯子的皇帝,做了两件事,成了加速王朝灭亡的掘墓人

南北朝时期的北齐,自文宣帝高洋于公元550年逼迫东魏孝静帝禅位、自立为帝建立北齐以来,历任皇帝大都荒淫无耻、变态乱伦、残暴凶虐,一个个像疯子,被称为历史上的「”禽兽王朝”。北齐历任皇帝中,能称得上正常

武则天发明了一种制度,之后的朝代一直沿用,至今依旧有很大影响

一提到古代的皇帝,我们都会想到千古一帝秦始皇,吊打匈奴的汉武帝,以及开创贞观盛世的唐太宗,但有一位皇帝则非常特殊,她就是女皇武则天。众所周知,武则天原本是唐太宗的妃子,被赐号“武媚”,后来被唐高宗纳入

太后要抽烟皇后要戒烟 让皇帝成了夹心饼干

在大清的众多皇后中,有一位很有政治头脑而又十分神秘的皇后,她就是嘉庆的孝和皇后。孝和皇后镶黄旗钮钴禄氏,钮钴禄氏是满洲八大姓中最主要的姓氏,祖先额亦都曾是大清的五大开国功臣之一,康熙初年的遏必隆以及乾

被称为千古一帝的康熙皇帝机缘巧合继承帝位,一生干了两件大事

逝去即历史,来了就是缘分,批评、赞扬都是鼓励,点赞、转发都是支持!康熙帝是清朝入关以后的第二任皇帝,名叫爱新觉罗•玄烨,是顺治皇帝的第三个儿子。原本玄烨是当不了这个皇帝的,但是他是如何成为这个皇帝的呢

我能怎么办,我也很无奈

引言康熙皇帝继位之后,雷厉风行的做了擒鳌拜、平三藩等三件事,由此成为千古一帝,名垂千古。而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初期,东周第二位天子继位之后,也做了三件事。不同于康熙,这位天子做了这三件事之后不但没有名

诸葛亮死后,刘禅做了两件事,原来这个 ”阿斗”一点都不蠢

「”扶不起的阿斗”应该说是刘禅在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形象了,再加上一个「”乐不思蜀”的典故,一直被人嘲笑到了今天,似乎一代枭雄刘备的儿子要比曹操、孙坚这些同时代英雄的后代差远了。但是,摒弃戏文、评书、小说

诸葛亮死后,刘禅做了两件事,原来这个 ”阿斗”一点都不蠢

「”扶不起的阿斗”应该说是刘禅在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形象了,再加上一个「”乐不思蜀”的典故,一直被人嘲笑到了今天,似乎一代枭雄刘备的儿子要比曹操、孙坚这些同时代英雄的后代差远了。但是,摒弃戏文、评书、小说

她是康熙最赏识的妃子,两件小事足以表明

大家应该还记得《康熙微服私访记》里那个睿智大气的宜妃吧?其实她的历史原型正是康熙皇帝的宜妃郭络罗氏。在剧中康熙为了探访民情,数次隐瞒身份出宫,为了不被人察觉,他并没有带太多随从,那么多妃嫔,他最后只带

鲁迅交代朱安两件事,朱安没做一件,江冬秀听了进去,并得了幸福

民国时许多文人才子的婚姻都是父母包办,胡适和鲁迅同样也难以逃脱。两人都是遵从母亲的命令走入包办婚姻,然而结局却天差地别。从某种角度来看,他们几乎代表着当时包办婚姻的两种结果。鲁迅从始至终都没有接受妻子

唐朝名相姚崇,用官位性命担保两件事,一生之中最重要的两次担当

大唐名相,最著名的除了贞观年间的房玄龄、杜如晦,就是开元年间的姚崇、宋璟。姚崇,是一位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政治斗争经验丰富、敢于担当的优秀政治家,是开元盛唐的代表人物之一。政治家很少有用自身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