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绝笔信,千古家国情,妻子身怀六甲,他选择以身报国

Posted 国家

篇首语:农村四月闲人少,勤学苦攻把名扬。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一封绝笔信,千古家国情,妻子身怀六甲,他选择以身报国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封绝笔信,千古家国情,妻子身怀六甲,他选择以身报国

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 上述这段话,出自林觉民的《与妻书》。《与妻书》是清朝末年革命烈士林觉民在1911年4月24日晚写给妻子陈意映的一封绝笔信。 这封家书可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情书,信中表达了林觉民慷慨赴死的决心、充满了对国家命运的忧心,饱含了对妻儿家庭不舍的爱心,这是一封充满矛盾又无可奈何的情书,忠孝难以两全,立志报国救民,就必然要舍弃与父母妻儿的天伦之乐。 图|林觉民 林觉民,1887年出生在福州的大户人家,自幼聪明伶俐,他本可安稳享受着自己富家子弟的生活,国家命运、社会贫乱本可与他无关。 但是少年时代的林觉民便深感国家大义,对当时的清朝政府充满了失望,少年时他参加科举考试,深感清廷腐败,无意获取功名,遂在考卷上题了「 ”少年不望万户侯”七个大字,然后离开考场。 林觉民的此举也意在表明,不为朝廷效力,他要走向的则是另一条路。 图|林觉民绝笔《与妻书》 1902年,林觉民考入全闽大学堂(今福州一中),在这里林觉民接触了革命思想,三年后,也就是1905年,林觉民奉父亲林孝颖之命,娶陈意映为妻。这年,他18岁,她17岁。 虽然是包办婚姻,但是与其他人不同,婚后林觉民与陈意映恩爱有加、情意绵绵。正如《与妻书》所述: 初婚三四月,适冬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吾与汝并肩携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 婚后的林觉民没有一心醉在自己的温柔乡里,他在家中办女学,动员妻子陈意映、堂妹林孟瑜等亲友10余人入学。他亲授国文课程,抨击封建礼教,并介绍欧美先进国家的社会制度和男女平等情况。 婚后仅仅两年后,1907年,林觉民告别新婚不久的妻子陈意映,东渡日本自费留学,专攻日语。不久,他加入了同盟会,成为第14分会(福建分会)的骨干成员。 林觉民立志报国,从来没有想过要回头或是停歇,他深感国家民族已经到了危亡之际,而清政府已经无望,唯有推翻清朝的腐朽统治,国家才有未来。 林觉民毅然参加了广州起义,并做好了就义的准备。 1911年4月24日,在广州起义前夕,林觉民含泪写下了给父亲的《禀父书》及给妻子的《与妻书》,当时陈意映已经身怀六甲,有孕在身。 图|林觉民及其家人 我们无法想象这时的林觉民的心情如何,他此时背负了太多的压力,国家、民族、家庭、父母、妻子、还有那尚未谋面的儿子,每一个都是那么难以割舍。与妻书中有这样一句话: 四五年前某夕,吾尝语曰:「 ”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我而死。”汝初闻言而怒,后经吾婉解,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10,吾先死,留苦与汝,吾心不忍,故宁请汝先死,吾担悲也。嗟夫!谁知吾卒先汝而死乎? 这句话的意思是 四五年前的一个晚上,我曾经对你说:「 ”与其让我先死,不如让你先死。”你刚听这话就很生气,后来经过我委婉地解释,你虽然不说我的话是对的,但也无话可答。我的意思是说凭你的瘦弱身体,一定经受不住失去我的悲痛,我先死,把痛苦留给你,我内心不忍,所以宁愿希望你先死,让我来承担悲痛吧。唉!谁知道我终究比你先死呢? 从中可见夫妻二人感情之深,有时死亡看似可怕,可是对一对挚爱来说,活着的那一个才是最痛苦的。 图|黄花岗烈士之墓 1911年4月27日,广州起义爆发,因为秘密泄露,清政府已有准备,起义失败,林觉民等人被俘。 在狱中林觉民大义凛然,丝毫不畏惧。 根据相关记载,面对清廷广州将军张鸣歧与水师提督李准会审,林觉民「 ”侃侃而谈,畅论世界大势,以笔立言,立尽两纸,书至激烈处,解衣磅礴,以手捶胸”。他告诉两人,「 ”只要革除暴政,建立共和,能使国家安强,则死也瞑目”。 那一年,他不过二十四岁,最是风华正茂的年纪,可以说他的大好人生才刚刚开始,毫不畏惧,为国家民族从容就义。 他与其他牺牲的英雄合葬于广州郊区的红花岗,后改称为「 ”黄花岗”,林觉民等72名殉难烈士史称「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而陈意映,在看到林觉民的绝笔信后,伤心欲绝,几次欲追随林觉民而去,为了腹中孩儿陈意映坚强地选择活下去。不到一个月后,生下了两人的孩子—林仲新。 正如林觉民所言,「 ”瘦弱身体,一定经受不住失去我的悲痛「 ”。两年后,陈意映因思念林觉民,悲伤过度,于1913年病逝。 每次读《与妻书》,我的眼中都是充满了泪水,此生唯有一憾,不负苍生却负卿。 ​不仅仅是林觉民,那个年代立志报国的年轻人付出了太多,也舍弃了太多,谁不想陪在妻儿身边,谁不想承欢在父母膝下?他们为了国,舍弃了家,在最好的年华,选择以身殉国。林觉民等人给死亡赋予了意义,他们的死,重于泰山。 参考资料:林觉民《与妻书》 ​

相关参考

二战中一封救了一万人的信

  德克斯特带领一万人马到达要塞后,很快就遭到盟军的围攻,他看大势已去,作为帝国军人,不成功便成仁,更何况妻子还在希特勒的手里,他别无选择,就想到了自杀。因为自杀既可使自己得到解脱,一了百了,也不会导

日本着名的大名武田信玄的几位妻子分别是谁

武田信玄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大名,是甲斐国的武田家的第十七代家督,一生之中都是在东征西讨中度过的,甲斐国在武田信玄的带领之下因为武力征讨迅速的成为武力强国,武田信玄堪称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被称为“

中国历史 一封书奏九重天

“一封书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这是韩愈因谏阻唐宪宗奉迎佛骨而被贬潮州时,慨然呤成的千古名句。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河南孟县)人。唐朝著名的文学家、

父亲的一封请战信

作为远居在辽宁沈阳的湖南张家界游子,随着暮年将至,思念家乡之情日切,尤其是先父汤子桓参加抗日战争的那些故事,更历历在目、挥之不去。这些我根据记忆写成的文字,一是寄托对故乡的思念;二是希望先父作为一名抗

给全战三国的一封粉丝信,说出你的心声了吗

期待已久的三国终于能玩,在试玩了几天之后,激动之余同时提上几点小小的建议,如果你也有同感的话,欢迎评论区留言。一、建模少我们知道历史上有姓名记载的三国时期人物至少在5000+左右,知名的人物也至少在1

南临战役失利后,谭震林给粟裕的一封检讨批评信

  指解放战争时期孟良崮战役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一部在山东省南麻、临朐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进攻作战,简称南临战役。此役,华东野战军共毙伤俘国民党军1.4万余人,调动和分散了山东国民党军,策应

冒顿单于为何要给刘邦妻子吕雉写情书?

...·匈奴传》中记载了匈奴的冒顿单于写给刘邦妻子吕雉的一封信,信的内容是这样的:“孤偾之君,生于沮泽之中,长于平野牛马之域,数至边境,愿游中国。陛下独立,孤偾独居,两主不乐,无以自娱,愿以所有,易其所无”...

谈谈对两个了解和四个选择的认识

了两个了解:了解国史,了解国情。了解国史、国情,领会政治考试精神学习本课程,主要是要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高,“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

历史人物 身怀多种绝技的黄飞鸿 为什么却选择“不授儿武”的“戏码”

乱世出英雄,也出武人,比如晚清。>这种乱世,也最容易出武林高手,坊间就曾出现过晚清十大武林高手的排名,他们分别是:董海川、王正谊、黄飞鸿、霍元甲、王子平、杜心武、韩慕侠、燕子李三、孙禄堂、郭云深,其中

历史人物 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西施简介

年龄战国人物本名:施夷光别称:西施、西子所处时期:年龄战国时期民族族群:中原族诞生地:年龄越国(今浙江诸暨苎萝村)诞生时候:7月19日(六月廿四)重要造诣:委曲求全、以身报国、灭吴职业:浣纱民女、王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