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古代农业工具的演变,对中国古代历史的重大影响

Posted 农具

篇首语: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浅析中国古代农业工具的演变,对中国古代历史的重大影响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浅析中国古代农业工具的演变,对中国古代历史的重大影响

中华民族是典型的农耕民族,其农业发展历史也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一个缩影。所以研究中国古代农业工具的发展和创造,对我们了解中国历史是大有益处的。农业工具的产生与发展都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我认为中国古代农业工具的发展有过三次高潮,那么我就以史为据讨论一下。 原始社会时期。 「 ”以后大家种地别用手挖了,全都用木棍在地上挖。”伏羲得意道 其实上文的木棍儿就是「 ”耒耜”,耒耜(lěi sì)的确是有木棍演变而来的。耒耜的发明可以说是开创了中国农业工具史的开端,其意义不亚于人类第一次载人登月。也可以这样说,一根木棍开启了人类文明进步的先河。耒和耜是两种不同农具,其关系是耒是耜的前身。耒是最古老的挖土工具,他就是在木棍儿的尖头处绑上一根短的横木,便于用脚发力,这样的发明节省了人力又提高了工作效率。后来又不知哪位原始人脑袋灵光一闪,将单尖头改成了双尖头,成为双尖耒。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发现将耒的尖头变成扁平的形状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那么这种改进后来变成了「 ”耜”。耒和耜的材质各种各样,只要能加工成的材料,并且符合其应用要求都可以用。比如石质,木质,骨质、贝壳,动物的角等等。我们的古人在当时可谓脑洞大开,正是由于他们的一些大胆的改进和尝试才慢慢的促进了人类历史的发展,随着农业工具的产生,人类农业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从此人类开始向奴隶社会迈进。 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 中国古代农业工具的发展迎来一次大的飞跃——铁器时代的到来 商周时期农业工具的材质与原始时期基本相同,唯一不同的是青铜材料的产生与发展在商周时达到了顶峰,但由于青铜材料十分紧缺,所以大部分青铜,被统治者用来做礼器、兵器、食器,极少会用来制作农具。所以当时的农业工具虽有改进,但其局限性是很大的。不过灌溉工具产生了吊桶和戽(hu四声)桶。 春秋战国——铁器时代 在这一时期,中国古代农具进入大发展时期,由于冶铁技术的提高,铁作为一种优质且产量充足的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此农具进入铁制时代。春秋战国时期大部分农具是「 ”木器铁刃”,就是在木棍上套上一根铁制锋刃,这样大大的提高了农具使用寿命和硬度,可以对土壤进行深层处理,还可以用来除草松土挖掘等等。使生产效率翻了几十倍,而带来的影响就是社会的变革,奴隶社会的井田制被铁制农具干翻在地,而作为新兴的士族和小地主崛起成为当时社会的主流,故才有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和变法改革运动成为那个时代的潮流。 秦汉时期最显著的时代特点是统一与和平,由于有统一的中央政府,国家开始重视农业技术的革新与发展,农具的种类也多了起来,而质量也提高了不少,甚至到了西汉时期,出现了全铁的农具。并且牛耕作为一种全新的生产方式被大力推广,牛的加入使农业生产节省了人力。同时耕犁也产生了犁壁,这为深耕提供了技术支持。特别是西汉三角耧(lóu)车的发明,更是中国古代先进机械技术最好的证明。耧车是西汉赵过发明的播种机,他利用畜力拉动一人在后扶持,播出的种子间距适当且幅宽一致,播出的效果喜人,并且效率很高时,史载一人一楼可是日播一顷。汉武帝便下令全国推广,从此耧车成为中国古代农具先进设备的代表。而到了东汉,出现了巨型铧(huá),其重达30斤,长40厘米,极大的提高了耕地效率。在农业灌溉方面,汉代发明了辘轳(lù lu)翻车,渴乌(最早的虹吸管),使农业灌溉效率提高了。特别是翻车,它的设计十分复杂,其主要工作原理是通过人力与畜力推动齿轮传动,带动刮水板将水刮进水槽,使水通过水槽被运往田地。可见中国古人的智慧还是很牛的,秦汉时期农业工具的发明与完善,是中原王朝的粮食产量,人口数量,财富总量都得到了一个质的提高,所以秦汉帝国有充足的粮食与财富开启对外战争。比如秦始皇南征百越北击匈奴,汉武帝的北伐匈奴,这些都是建立在发达的农业生产上的,而这全依靠农业工具的发明与创造和农业技术的提高。 。 唐宋时期——中国古代农业工具发展的顶峰。 这一时期被发明创造的农业工具更加精细与专业。比如唐代《耒耜经》中记载的曲辕犁,就十分先进。他由犁底等11个部件组成,使用者可根据需要耕做的深浅和宽窄,调整犁,并且操作简单便利。宋代发明的秧马可减轻稻农的劳动强度,还有播种与施肥相结合下粪耧种、麦笼麦钐麦绰三部分组成的收割农具、日耕20余亩的耧锄和s型挂钩的应用,改进了铁犁、耧、耙、砘(dùn,一种用畜力牵引的轧地农具)、耘锄和水力、风力、畜力装置的链接构造,大大提高了农业工具的使用效率。其中北魏《齐民要术》中记载农具多达30余种。元代《王祯农书》的农器图谱,有105种之多。可见这一时期中国的农具的发展进入到了一个顶峰时刻。而在灌溉方面,这一时期发明了利用齿轮原理的立井水车,主要用于深井取水的和用水力的高转筒车,它的原理是利用水力驱动转轴带动水桶转动,将水从底处提高到高处的一个装置。这一时期由于农业工具的改进发明,使古代农业生产率提高了一个档次,这一时期中国人口规模变大,到了宋代达到了约1亿人口,并且社会富足。唐帝国的扩张也达到了中国古代中原王朝的顶峰,而两宋虽然武力不行,但其社会富足文化先进,当时的开封成为了世界第一个人口达百万规模发达城市,并且中国的四大发明全在这一时期产生。可以说这一切历史繁荣的成就里,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为其奠定了基础,则农业工具和技术发达,则为农业发达创造了条件。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农具是非常发达的,即使到了今天,我们仍然能看到一些古人发明的工具仍在使用比如耙、耧车。特别是耧车在十几年前的中国广大农村地区仍在使用。耧车也是现代播种机的祖宗,并且这一技术发明比西方早了一千多年。中国古代农具的发展程度间接影响了中国古代历史的进程。每当中国农业变强大了,那么就是中国强大的标志,更是中华民族实现复兴的基础。

相关参考

从新疆出土的千年裤子上,去浅析古代裤子是如何演变的

题记:如今,不穿裤子在我们的生活中几乎是不可想象的。裤子使我们的活动显得非常方便,而且还会保护我们免受寒冷与暴晒,最主要的是保护我们的隐私部位。裤子是我们在家和出外的必要的衣服。但是你们知道我国发现的

中国古代货币的演变过程是怎样的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使用货币的历史长达五千年之久。中国古代货币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先后经历了五次重大的演变:1、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演变。贝是我国最早的货币,商朝以贝作为货币。在中国

中国硬币历史

一、中国货币(钱币)发展史(历史)我国古代货币的六次重大演变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使用货币的历史长达五千年之久。中国古代货币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先后经历了六次重大的演变:一、由自然货币

我国古代书写工具演变过程

E陶器A龟甲;兽骨C青铜器B竹木简D纸资料谈到汉字的书写工具,人们往往首先想到文房四宝,即笔、墨、纸、砚。其中纸是文字的载体,笔才是主要的书写工具。除了笔墨,汉字的书写工具还有刻刀、剞劂(一种在金石上

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有哪些表现(高中必修二历史)

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1)原始农业:刀耕火种(火耕)(2)我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阶段的标志:松土工具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3)商周时期,出现

历史秘闻 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有哪些表现(高中必修二历史)

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1)原始农业:刀耕火种(火耕)(2)我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阶段的标志:松土工具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3)商周时期,出现

中国古代的两次粮食革命

在中国古代农业史上,发生过两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粮食生产革命,它不仅改变了中国几千年以来的粮食格局,还对我国的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这种影响延续至今。第一次粮食革命发生在宋代,标志性事件是来自于越

高中历史 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演变

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演变  在我国封建社会中,辅助皇帝处理国家大政的最高长官,通称宰相。宰是主持,相是辅佐之意。历史上各个朝代对宰相的称呼是各种各样,名目繁多。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都设相国或相邦,丞相

高中历史 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演变

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演变  在我国封建社会中,辅助皇帝处理国家大政的最高长官,通称宰相。宰是主持,相是辅佐之意。历史上各个朝代对宰相的称呼是各种各样,名目繁多。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都设相国或相邦,丞相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

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1.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1)古代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演变(aa)神农氏时代:创制了原始农具耒耜;春秋战国时期:采用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汉朝: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