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象背部不能负重,上战场就是一次性用品

Posted

篇首语: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战象背部不能负重,上战场就是一次性用品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战象背部不能负重,上战场就是一次性用品

网络上时常流传所谓大象背部不能负重,一头成年大象, 背部最多可负担150公斤的重量4小时的说法。有人也因此质疑古代战争史中关于重甲战象的记载。更有说法认为,东南亚地区的无甲战象才能长期使用。如继业者战争时代中东地区披重甲,象鞍上布置三四个甚至更多战士的做法,会让大象的脊椎快速变形。大象将成为一次性用品。 ▲月护王 但实际上,中东地区大象比起东南亚和印度缺乏得多,正需要长期使用。公元前302年,塞琉古一世与印度孔雀王朝议和,从月护王手中获得500头战象之后,经过20年,绝大部分战象都已因战伤和年老去世,但剩余的仍然在继续征战。这也意味着这批战象能够承受长达20年以上的服役,绝非什么一次性用品。 ▲钱币上的塞琉古一世肖像,反面是战象图案 亚洲象体重一般为3至5吨、非洲象为5.5至8吨、北非森林象则为3.5吨左右。如此庞大的体重,其脊柱作为脊椎动物千辛万苦进化出来的神器,岂有不能负重之道理?大象的腰比较脆,战争中可能需要保护是真的,但脊椎承受数百千克没有一点问题。 ▲塞琉古王朝重甲战象 大象鼻子就能承受几百千克的重量,而我们从骨骼结构图上就能看到,大象的鼻子里是没有硬骨的,纯粹靠肌肉的力量就能做到。 ▲大象骨骼结构图 之所以东南亚国家让大象运输木材时往往使用拖拉的方式,是因为拖拉比起驮运的运输能力更强,能够承载一吨以上的重物,而巨木的重量很多都达到一吨以上。但这绝不意味着大象的背部就承受不了数百千克重物。按照比例,大象负重150公斤就好比人负重一两公斤的物体。请问人类可能被一两公斤的东西压到嘛?怎么想都不可能。 ▲如图所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军在缅甸战场也使用大象运送人员物资。显然运送三个步兵及象轿的大象,其负重远不止150公斤。 ▲身披重甲的战象 历史文献中大量有关重甲战象及战象运载多人的记载,却从未提到大象因此脊椎变形。而所谓大象脊柱不能负重也没有任何正规论文支持,只是近几年才在网络上出现。实际上,所谓大象脊柱不能负重的说法,出自一个纪录片,该片揭露了在泰国大象表演业和体验项目中,象夫为驯服大象而对其进行残忍虐待的血腥真相,其目的,主要是呼吁中国游客拒绝对大象表演项目和体验项目的消费,希望大象能够处在一个更加友好的庇护所里。 然而,这部纪录片提出的大象背部不能负重的观点,却没有权威资料支持。其自称在国外被禁播,但真实情况是在泰国没有人关注这部纪录片。显然,这部纪录片虽然反映了在泰国大象生存情况不佳的情况,鼓励我们保护动物,存在积极意义,但也存在商业炒作过度的问题,容易对大家产生误导。 最后补充一个知识点。很多人质疑长矛与弓箭怎么可能难以对战象造成有效杀伤。实际上,在南亚次大陆的战争中,与火器接触较多的战象也并不怕火,它们被一直使用到19世纪。在火绳枪时代,往往几百发枪弹也无法杀死一头战象。直到火炮技术逐步发展,象兵才在南亚完全无用武之地。作为一种在战争史中被运用数千年的庞大生物,大象远远不像我们很多人想象的那样脆弱。 ▲在英阿战争中英印政府的军队也使用象兵来对抗阿富汗人,并运输火炮。在崎岖的地段火炮无法拖运必须驮运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残星几点哥,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参考

历史军事 “战象”古代战场上的专用“坦克”

商朝末期,纣王攻打东夷时,有这样一段记录:商军与夷人大战,夷人尽管善弓,但商军的箭镞以青铜打造,精巧而锋利,其射程远、杀伤力大,而且商军作战部队中甚至出现了“象队”,古书上说:“商人服象为虐于东夷。”

战象有多威猛

战象作为古代战争中的特种部队,从公元前1000年左右到1700年前后,在战争史中被使用了接近三千年。固然,使用灵活多变的战术可以打败战象,但也意味着只有名将才能以很小的损失击败战象部队,甚至让它们反噬

为什么战场上士兵绝不能捡敌军的枪

除了游击队以外,很少有正规军会去捡敌人的武器作战。只有一个国家例外,那就是二战的捡枪王,德国。二战时,德国的武器生产远远赶不上消耗,于是德军把目光瞄向了战利品,有捷克制造的毛瑟步枪和坦克,从法国缴获的

历史丨战场上的特殊兵种 拥有 ”免死金牌”任何人都不能攻击他们

战争是残忍的,战场上的各色兵种武器带来的都是死亡和破坏,但是有一个兵种,出现在这片战场上,只为拯救生命,这个兵种就是医疗兵。医疗兵在现代军种里面,是一个极为特殊又重要的存在,由于现代战争里各种先进武器

明朝独特的“战象”部队,曾在广西立下大功,为何竟消失不见

文/王凯迪今天中国境内的野生亚洲象,对我们而言估计只是在云南西双版纳才能发现的新奇物种了。不过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野生亚洲象曾经广泛的分布在黄河与长江流域,是古代中国的常见物种。然而,随着人类的农业开发

清军为何在战场上屡战屡败?不是因为装备差

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后,英军沿海北上,很快打到了浙江。道光认为不能老被洋人欺负,要来一次大反扑,他把希望寄托在了自己的侄子、吏部尚书奕经身上。道光给奕经加上了“扬威将军”的封号,让他即刻出发,去浙江统领

养生知识 15种物品不能共用

外国女子用闺蜜用过的化妆刷导致瘫痪,可见共用私人用品的危害,那么生活中哪些物品不能共用呢?下面为您介绍生活中哪些物品不能共用。外国一女子使用闺蜜用过的化妆刷,传染上闺蜜脸上的毒,最终瘫痪,由此可见共用

历史军事 甲午战场上被人忽视的一幕,不能不提,别让英雄寒了心

  1894年,中日之间爆发了甲午海战。经过明治维新的日本,走上了迅速发展的道路,从一个封闭落后的小岛到拥有一定生产力的亚洲强国,日本将目光放在了迅速扩张的方向上。  他们需要更多的资源,于是他们想到

慈禧为何放弃坐汽车?竟不能容忍司机坐她前面

位于颐和园东大门不远处的“德和园”是昔日帝后妃嫔看戏的戏园子,这里举办过“清朝帝后用品展览”。其中有一件堪称稀世珍宝的“老爷车”,也就是当年慈禧太后的御用汽车。这件文物至今已有一百岁,黑色木质车厢、黄

名人趣事 苦难是一条项链

  有这样一个女人,大胆地向世人展示着她的“伤疤”,获得了人们的掌声和鲜花。  13岁时她第一次做脊椎手术,在背部植入了金属钢条和支架。从那以后,她便开始蓄起了长发,不为别的,只为遮盖手术后背部的伤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