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路过的文官为何就将其击败了

Posted 明史

篇首语: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一个路过的文官为何就将其击败了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个路过的文官为何就将其击败了

明代可以说是历史上中央集权的巅峰,在这一时期,皇权得到了空前加强,没有什么势力能和皇权对抗。明朝统治者不断集权,原本制衡皇权的一些势力,在明朝遭受到多方的打压,尤其是宗室。自古以来宗室的势力常常会威胁到皇权,最出名的有七国之乱、八王之乱,此外还有强大的唐朝,也是经常出现宗室叛乱,明朝开国初期,朱棣就是以宗室藩王的身份起兵夺权。 明朝的皇帝们对于宗室的限制已经非常到位了,剥夺了他们的兵权和行政区,这些宗室失去了入仕的机会,只能领着俸禄,在朝中享受着一些特权,守着自己的田地过日子,除了享受生活,他们也做不了太多的事情。可就这样,明朝在中期还是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宗室叛乱,那就是宁王朱宸濠的反叛。 王守仁 有意思的是,这场叛乱朱宸濠开始的时候声势浩大,一度是威胁到了整个南方,没有想到,他叛乱刚起势就被路过的王守仁给平定。从起兵到被平定,前后总共就只有43天,他手握十多万雄兵,做了充分的准备,之前与杨廷和这些人勾结,恢复了自己的三卫,还通过钱宁得到了一些先进火器,让自己的军队有更好的武装,没有想到,王守仁一个路过的文官,带着一些刚刚组建的军队就把他给解决掉,为何他会败得这么快呢? 朱宸濠起兵的原因 一、靖难之役的旧仇 朱宸濠是宁王系的后人,他的祖上宁王朱权,原本是在辽东地区就藩,宁王可是当时最有权势的一个藩王,他驻守的地区直接面临外敌,因此宁王驻守大宁,手上有着八万精兵,还掌握着朵颜三卫。 根据《明史》记载:燕王初起兵,与诸将议曰:「 ”曩余巡塞上,见大宁诸军剽悍。吾得大宁,断辽东,取边骑助战,大事济矣。”因此朱棣采用了计策,利用宁王对自己的信任,直接就把他给扣押起来,并且将他的军队都编入到自己的麾下。根据《明史》记载:权入燕军,时时为燕王草檄。燕王谓权,事成,当中分天下。 结果这种承诺,燕王是没有兑现,夺取天下之后,朱棣就将宁王打发到南昌去,既没有和他平分天下,也没有给他想要的苏州、杭州这些封地,而是把他放到南昌这样的地方,让宁王彻底失去了夺权的可能,朱权自己也非常清楚,心有不甘也没有办法,可宁王系与皇室的仇,就这么结下了,朱宸濠就是替先祖起兵,想要夺回属于他们的天下。 二、正德皇帝不靠谱 我相信,如果是朱棣,朱瞻基这样的皇帝在位,朱宸濠是绝对不敢造反的,可正德皇帝就不一样了。他可是一个有名的爱玩天子,自己平时没有一个皇帝样,还自己亲自带人到边关打仗,朝中纵容刘瑾等人当政,更尴尬的是,正德自己就包庇朱宸濠。 他不仅允许朱宸濠有自己的私兵,朝中那些暗示朱宸濠有谋逆心里的臣子不断上疏,他也没有当回事,依旧是非常相信宁王,等于是正德不断包容宁王,最终让朱宸濠自我感觉非常良好,这么好的机会自己不起兵那还等啥。 朱宸濠起兵速败的原因 一、朱宸濠自己私德太差 同样是造反,朱棣的形势比他更差,可朱棣就能成功,因为朱棣之前在国内有着非常高的威望,他自己有着军功在身,平日里也非常注重个人的形象。相比之下,朱宸濠就真的太糟糕,他的地盘是在江西,没有想到,他自己在江西境内就横行霸道,根据《明史》记载:宁王尽夺诸附王府民庐,责民间子钱,强夺田宅子女,养群盗,劫财江、湖间,有司不敢问。 之后他更是擅杀地方官员,纵容盗匪到处抢掠,自己是聚集了无数的财富,可他这么做让朝野内外很多人都非常恨他。这样的人还没有起兵就已经失去了民心和官僚集团的支持,再加上他也没有战功,武将集团也不会支持他,注定了他就只能是小打小闹。 二、朱宸濠的战略失误 根据《明史》记载,朱宸濠起兵之后,「 ”以其部将守南昌,自率舟师蔽江东下,略九江、破南康,出江西,帅舟师下江,攻安庆,欲取南京。”他最终的目的没有错,对他来说夺取南京是非常重要的,可问题是他自己出兵围着安庆打了半天。 既然已经沿袭把九江这些地方夺下来,就没有必要围攻安庆,直接去打南京,只要把南京打下来,江南就掌握在他的手里,那样的话朱宸濠的势力就彻底做大,起码是可以划江而治。就算王守仁直接围攻他的南昌,这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南昌的地理位置没有那么重要,偏偏就引得朱宸濠放弃了打南京的机会,直接回来送死。 总结 朱宸濠起兵的形势确实非常好,正德时期国家腐败严重,朝廷先后经历了几次大的动乱,朝中钱宁、江彬这些人与文臣相争,朱宸濠应该利用好这些机会。 他有着水军的便利,在加上有钱宁这些人的支持,只要他能快速去打南京,成功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我们可以对比一下,当初朱棣起兵的时候,明军围攻北京城都没有把他的主力吸引过去,后来朱棣更是绕过了多处防线,直接就攻取了南京城。 相比之下,朱宸濠是真的太无能,自己本身就没有得到人心,要是打出一些成绩,还可以帮自己造势,结果他一路上不仅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更是放不下自己的老家南昌,更搞笑的是,他围着安庆打了那么长时间,自己没有想过打南京,手下也没有什么人能劝他赶紧去打南京,有这样的领导,这样的团队,那不失败就怪了。 而正德皇帝都没有把这场动乱当回事,他只是觉得有人造反就挺好玩。 参考文献《明史》

相关参考

李渊临死前,曾告诫李世民此人不能杀,结果李世民转身就将其杀了

纵观我国的历史,唐朝无疑是一个非常昌盛的时代,在贞观年间唐朝的国内不仅百姓生活富足,而且其威名也影响到很远的地区,而这一切的一切都要归功于唐太宗李世民。不过,李世民虽然创造了贞观盛世,但是在他的身上依

一介书生虞允文带领战五渣的宋军击败金军

...即使犯了罪也不会被处死,这更使他们腐败异常。但是有一个宋朝的文官,他连临危受命都不算,因为他是主动担起责任的,却率领万余南宋军队击败了十几万金军,使国家免于被灭亡的命运。南宋绍兴十一年﹙公元1161年﹚,...

一介书生虞允文带领战五渣的宋军击败金军

...即使犯了罪也不会被处死,这更使他们腐败异常。但是有一个宋朝的文官,他连临危受命都不算,因为他是主动担起责任的,却率领万余南宋军队击败了十几万金军,使国家免于被灭亡的命运。南宋绍兴十一年﹙公元1161年﹚,...

一介书生虞允文竟带领战五渣的宋军击败金军

...即使犯了罪也不会被处死,这更使他们腐败异常。但是有一个宋朝的文官,他连临危受命都不算,因为他是主动担起责任的,却率领万余南宋军队击败了十几万金军,使国家免于被灭亡的命运。南宋绍兴十一年﹙公元1161年﹚,...

一介书生虞允文竟带领战五渣的宋军击败金军

...即使犯了罪也不会被处死,这更使他们腐败异常。但是有一个宋朝的文官,他连临危受命都不算,因为他是主动担起责任的,却率领万余南宋军队击败了十几万金军,使国家免于被灭亡的命运。南宋绍兴十一年﹙公元1161年﹚,...

文官罪无可恕,宦官情有可原

康熙皇帝从自己的见闻与立场出发,以异于当时士大夫的标准,构建出明朝君臣两类截然不同的政治形象:开创者的英名和末世君臣的无能与自私,并把这种评价贯彻到具体的政治实践之中,将其作为构建清朝统治合法性的重要

丑女贾南风为何玩美男后就将他们全部杀死

...出生于公元257年,西晋晋惠帝时期贵为皇后。按理说作为一个皇后先不管品行如何,最起码外貌要说得过去。她却其貌不扬,丑陋不堪,而且性情善变、小肚鸡肠爱嫉妒。她干涉朝政甚至进一步越权,就是因为晋惠帝性情软弱,...

唐僧取经路过13国,为何没有国王敢怠慢他

大家知道我国的四大名著虽然都是小说,但是几乎都有一定的历史背景的。比如《三国演义》的历史背景就是汉末时期的以刘备、曹操、孙权、势力为主的三国纷争。就连神魔志怪小说《西游记》也是以唐朝唐太宗时期为历史背

明朝驸马遇害,凶手说出幕后主谋后,朱棣为何将其灭口

永乐三年十月,发生了一件明朝历史上的奇案,驸马梅殷在上朝时,遭人陷害,被推入笪桥之下,结果溺水身亡。事后凶手被擒获,在审讯时,他们说出了幕后主谋,朱棣闻讯后做出了一个非常奇怪的举动,赶紧杀人灭口!那么

明朝文官最高爵位只能是伯爵,为何不能封为公侯

图片来自网络我国自周朝开始,就出现了公、侯、伯、子、男这五等爵位。汉朝把五等爵位变成了王和侯两种,能够得到这份殊荣的都是皇帝的本家、外戚和有功之臣,后来又把担任丞相一职的人封侯。自汉朝以后,尤其是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