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百家中已经湮灭的 ”小说家”,在明朝以言官形式重生

Posted 皇权

篇首语:人生处万类,知识最为贤。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先秦诸子百家中已经湮灭的 ”小说家”,在明朝以言官形式重生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先秦诸子百家中已经湮灭的 ”小说家”,在明朝以言官形式重生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学术碰撞,诞生了很多思想学派,是我国古代思想文化最为璀璨的巅峰之一。 百家之中,最有名的当属十大学派,即:道家、儒家、法家、墨家、阴阳家、名家、杂家、纵横家、农家、小说家。 然而,到了汉代,史学家们除去了「 ”小说家”,只留了前九家,号称「 ”九流”。 「 ”六学既登,遭世罔弘,群言纷乱,诸子相腾。秦人是灭,汉修其缺,刘向司籍,九流以别。”① 「 ”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② 诸子百家 诸子百家 那么问题来了,在春秋战国时期闻名天下的小说家,何以到了汉代,竟被除名了呢?根源就在于"小说家"这一派系无论是思想学术,还是组织体系,都远不如另外九家学派的底蕴厚重,虽然单独成一系,但始终不入流。 说到这里,很多人感到奇怪,这「 ”小说家”到底是干嘛的,难不成是写小说的? 汪郎认真的告诉你,这「 ”小说家”是写书的,但他们写的不是小说,也不是什么治国理论,皇权神授等对巩固君主统治有利的书,而是民间八卦。 是的,你没有看错。 诸子百家中的小说家,其实就是每天穿行在大街小巷之中,借考察民情风俗为名,记录街谈巷语,收集民间八卦,打听百姓趣闻,并以此装订成册,为君王足不出户就能了解民间风俗,而提供写作服务的一群人。 当然,这些成册的书中,存在着很多道听途说,当不得真的事情。但是,如果这些亦真亦假的民间趣闻一旦被朝堂之上的有心人采纳,将会成为玩弄权术之徒喷击朝政、攻击政敌的利器。 「 ”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孔子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弗为也。]然亦弗灭也。闾里小知者之所及,亦使缀而不忘。如或一言可采,此亦刍荛狂夫之议也。”---《汉书》 虞初,小说家的代表人物 诸子百家之一的小说家 所以这一学派虽然名列诸子百家中的第十位,但在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派系根本提不出任何能够切合实际的治国理论,和其他九家学派在「 ”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③的背景下,提出自己的治国思想,以达到「 ”取合诸侯”的目的截然不同。 看似与世无争,实则胸无大志! 正因为如此,「 ”小说家”到了汉代,被时人看成是不入流者。没有君王支持,不受朝廷重视,自然也就成为绝唱,再也不见踪迹。 但不能说「 ”小说家”没有任何用处,不要忘了,「 ”小说家”的成员大都来自稗官,地位虽然不如王公九卿,但他们有一个优点,就是善于总结街谈巷语,而且能够很快掌握舆情。 汪郎认为,在这个优点下,「 ”小说家”如果能够得到皇权支持,借民间舆情渗入自己的政治观点,或坚持为国为民,或用来攻击政敌,都是一股令人生畏的政治力量。 纵观历朝,汪郎认为,明朝的言官其实就是「 ”小说家”的重生,但他们的组织性、理论性、攻击性却是「 ”小说家”无法比拟的。 换句话说,明朝言官,其实可以看成是先秦「 ”小说家”的升级版! 说到这里,很多人又迷糊了,言官到底是做什么的?难道也是记录民间八卦的? 汪郎告诉你,明朝言官记录的不是民间八卦,而是大明王朝的社会道德规范。 明朝官员 言官 1、明朝言官的组织性。 明朝言官主要由都察院御史和六科给事中组成。他们的品秩虽然不高,但政治地位却极为突出,在明朝的政坛上始终扮演着獬豸的角色,成为敢于和皇权、相权(内阁)作斗争的政治群体。 作为皇权特许下的监察群体,言官不仅被授予规谏君王,「 ”闻风奏事”的权力,还被授予从中央到地方弹劾和纠察百官,巡视和按察地方吏治的权力。 当然,是人就有私心,所以不排除明朝言官之中有趋炎附势,枉法残民之辈,但更多的是坚持天下道统、心中正义,并以冒死上谏、秉直弹劾而著称的铁骨男儿。 他们是明朝内阁、权阉、各级官员最为难缠的政治威慑力量。 「 ”凡大臣奸邪、小人构党、作威福乱政者,劾。凡百官猥茸贪冒坏官纪者,劾。凡学术不正、上书陈言变乱成宪、希进用者,劾。遇朝觐、考察,同吏部司贤否陟黜。”---《明史》 獬豸-言官的象征 言官还是让皇帝头疼的代名词。 「 ”凡朝会纠仪,祭祀监礼。凡政事得失,军民利病,皆得直言无避。有大政,集阙廷预议焉。”---《明史》 言官,终明一朝,和厂卫一样,一直是一个特殊的存在。 我们所熟知的明代名臣,如:刘伯温、周新、于谦、戴铣、王阳明、夏言、唐顺之、王世贞、海瑞、孙丕扬、欧阳一敬、袁可立、杨涟等等,都担任过言官。 他们或无视皇权、或斗争权臣、或蔑视权阉,在言官的职位上留下了属于自己的青史之名。 看上去弱小的言官,实际上是一股无法轻易撼动的组织。 督察院,明朝言官的摇篮 2、明朝言官的理论性。 明朝毕竟是建立在儒家社会伦理道德基础上的大一统王朝,同时也是宋代程朱理学的大发展时期,故而儒家的行为准则就是言官们立身安命的根本! 作为先秦时期「 ”小说家”的升级版,明朝的言官们(毕竟也是科举上走过的文人)继承了宋朝文人「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崇高理想,正因为如此,他们自然也会以儒家的道德伦理来要求君王,要求内阁,从而形成了「 ”必国而忘家,忠而忘身”的大无畏精神。 到了正德、嘉靖时期,因为王学(王阳明学说)的盛行,使得明朝的儒家思想有了自己的分支学派。 在程朱理学、王学的思想理论下,言官们对「 ”整饬纲维为己任”有了更深的认识。 所以这也使得他们敢于和朝中,凡是不符合儒家道统伦理的不平事做斗争。 正德年间和权阉刘瑾斗,嘉靖年间和皇权及权臣严嵩斗,隆庆年间和首辅高拱斗,万历初期和首辅张居正斗,万历中后期和皇权及内阁斗等等,言官们都坚持着自己对儒家道统的信念。 这种善辨是非,敢论曲直的政治现象,纵观历史,也只有在明朝中后期最为激烈! 明朝第一言官-海瑞 3、明朝言官的攻击性。 这里的攻击不是说言官赤膊上阵,去和人打架,而是指言官们在皇权授予「 ”闻风奏事”的政治权力下,对不符合儒家道德标准的行为、言语,或自己看不惯的事情进行弹劾,甚至为此不惜自己的性命,从而维护他们心中的正义和道统。 言官们在批击时,逻辑清晰、言语犀利,能够直击对方的要害,往往可以刺激到被拼击者的内心深处,使得被拼击者生出羞愧之心而无地自容。 如,明朝救时宰相于谦,宣德年间担任言官时,竟然能把桀骜不驯的朱高煦骂得伏地发抖,再也没有了谋反之初的嚣张气焰。 「 ”于谦……宣德初,授御史……扈跸乐安,高煦出降,帝命谦口数其罪。谦正词崭崭,声色震厉。高煦伏地战栗,称万死。”---《明史》 而言官战斗力最旺盛时竟然能让内阁首辅倒台,万历年间的首辅申时行,就是在言官们的攻击下,黯然下台并辞官的典型。 「 ”给事中罗大纮劾时行,谓阳附群臣之议以请立,而阴缓其事以内交。中书黄正宾复论时行排陷同官,巧避首事之罪。二人皆被黜责。御史邹德泳疏复上,时行力求罢,诏驰驿归。”---《明史》 于谦,于忠肃公像 至于皇帝,言官们也不会轻易妥协,他们毕竟是依靠儒家思想武装起来的知识分子,是儒家纲常的拥护者和实践者。 在「 ”以整饬纲维为己任”的精神下,面对皇帝君德有失,他们无惧廷杖、身死,毅然挺身而出,指出皇帝的不足,并以此和皇权作斗争,海瑞就是典型的例子。 嘉靖四十五年二月一日,和宋朝包拯齐名的明朝青天海瑞,上了一道名为《治安疏》的折子,成为大明朝建国以来,言官骂皇帝的最高境界。 在这份奏疏里,海瑞把自诩为明君的朱厚熜骂得一无是处,把高傲的嘉靖皇帝彻底给骂醒了,而他自己却早已做好了求死的准备。 「 ”今大臣持禄而好谀,小臣畏罪而结舌,臣不胜愤恨。是以冒死,愿尽区区,惟陛下垂听焉。”---《明史.海瑞传》 而结果就是,朱厚熜只能以「 ”此人可方比干,第朕非纣耳”来给自己找个台阶下。 明朝言官们的攻击性就是这么犀利,不畏生死,无惧强权,而且能够直击对方的心灵要害,可见他们的战斗力。 明世宗嘉靖朱厚熜 4、汪郎说。 明朝二百七十六年国祚,能够允许挑战皇权、相权存在的言官势力,不能不说明朝的政治环境相对宽容。 当然,有人认为明朝皇帝发明的了廷杖,视百官的人格尊严于不顾,怒而杖责,轻致残、重致死,所以明朝皇帝昏庸,政治黑暗。 这是典型的「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我们讲历史,可以站在今天的角度去分析,但不能脱离当时的环境。 作为儒家思想道德标准的支持者和执行者,明朝言官们在正、嘉、隆、万、天的一百多年间里,之所以无惧皇权,无视相权,蔑视权阉,敢于和朝中不平事做斗争,正是为了天下苍生「 ”求仁得仁”的心理所致,而廷杖只是对这种心理追求的外在表现而已。 换句话说,在明朝皇权的高压之下,言官们还能一代代前仆后继,无谓生死,敢于挑战皇权,这恰恰是明朝统治者的思想包容,允许有不同的声音存在,否则哪里还允许这些言官大放厥词,弄得天下人皆知! 否则就算来再多的海瑞,都不够朱厚熜杀的! 正如明末著名言官袁可立所说的那样,自明太祖朱元璋建立言官制度的那天起,言官的职责就是「 ”为皇上复言国家大事”④。 皇帝不爱听的必须说,皇帝爱听的就更要说。 这是言官们必须履行的职责,必须坚持到底的理念! 而现代的多数人,只知道明朝有厂卫之祸和权阉祸国,却不知还有不畏皇权、不惧生死、心系天下苍生的言官存在,这也是对明朝最大的误解! 注: ①《汉书.叙传下》 ②③《汉书.艺文志》 ④《睢州志.袁可立传》 【我是江东汪郎,带给你不一样的历史视觉!坚持原创,喜欢我就请关注我吧!】 明朝官阶低微的言官

相关参考

先秦時期的諸子百家,到底指的是哪百家

說起「諸子百家」,你肯定都不陌生了,不過很多人也都只是局限在這一名詞上面,對其代表的含義卻不是太明確。那麼,這諸子百家,到底指的是哪「百家」呢?你可能想不到!首先我們要知道的是,「諸子百家」是中國歷史

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是代表了先秦的最高成就

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代表了先秦的最高成就。先秦散文分为两种,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前者包括《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历史着作;后者是儒、墨、道、法等学派的文章,其中如《论语》《墨子》《孟子》等,是孔丘、

洪武年间的言官战斗力有多强

明朝的言官在历史上是很出名的,他们官职虽低,但能量巨大,时常能依靠口诛笔伐把一个个身居高位的朝廷重臣给拉下位来!洪武年间的刑部尚书是个职位不低的大官,相当于现在的部长级大领导,鲜有人敢得罪的!但是,开

先秦历史散文名词解释

一、什么是先秦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名词解释1、诸子散文指的是战国时期各个学派的著作,反映着不同学派的思想倾向、政治主张和哲学观点。春秋战国时期,“百家竞作,九流并起。”各种思想流派的代表人物纷纷著书立

战国诸子百家中墨家的经典 《墨子》简介

《墨子》为战国百家中墨家的经典。墨子提倡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对哲学、逻辑学都有研究和贡献。此外,他在军事学、工程学、力学、几何学、光学上都有相当的研究和贡献,先...

孔門十哲中以言語聞名的富商

孔子去世之後,別人守墓三年,他卻堅持了六年之久,在他一生的經商曆程之中,他都恪守老師的教誨,成為儒學思想和經商之道完美融合的第一人。子貢子貢,本名端木賜,公元前520年生於衛國,是孔門七十二賢之中最富

秦国尉缭是怎样隐居的

诸子百家相信大家应该听说过,是当时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派的一个统称,其中流传甚广的就是法家、道家、墨家、儒家、阴阳家、名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兵家、医家,对于这些百家中的思想,对于当时的诸多王朝

先秦历史散文的成就是什么

先秦散文主要可分为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就大体情况而言,历史散文主要是叙事的,诸子散文主要是说理的。历史散文有《春秋》《左传》《战国策》《国语》等。《春秋》是孔子编订的战国最早的一部编年史。记叙了从鲁隐

明朝官场很病态

万历十四年(1586年),四川人田大益考中进士后被分去当了县长。因为颇有政绩,田大益几年后便被提拔为兵科给事中—虽然还是七品芝麻官,但身份变了,给事中是言官,专门给皇帝提建议,甚至找碴儿。​万历二十九

一个湮灭在历史长河中的风华绝代女子,她的传奇人生应为人所知

提起古代美貌的女人,大家首先会想起四大美人。再说起那些战功赫赫的奇女子,大家又会想到花木兰、穆桂英等。今天我说的这个风华绝代的女子,美貌智慧、带兵作战,文攻武略可以说赶超前面所提的人。她就是大商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