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面对匈奴无可奈何,谋士刘敬提出一计为何刘邦连连叹气

Posted 刘邦

篇首语:夜暗方显万颗星,灯明始见一缕尘。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刘邦面对匈奴无可奈何,谋士刘敬提出一计为何刘邦连连叹气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刘邦面对匈奴无可奈何,谋士刘敬提出一计为何刘邦连连叹气

本文系作者明台聊舞蹈独家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刘邦闻言,更是情绪低落,无可奈何地问道:「 ”既然打也不行,劝也不行,那么依先生之见,到底有没有办法解决这一难题呢?”刘敬立即严肃地答道:「 ”办法当然是有的,并且可以长久地维持下去,使得匈奴的子子孙孙都成为大汉的臣民。只是我怕陛下不愿意这样做罢了。”刘邦听说有这样的妙法,立即兴奋起来,说道:「 ”只要有可行之法,我哪有不同意的!你快说来听听!”于是,刘敬徐徐地分析道:「 ”假如陛下真的舍得把自己的嫡亲女儿嫁给冒顿单于为妻,并且赠送极其丰厚的嫁妆,那么,事情就成功一半了。因为匈奴居于苦寒之地,物产稀少,民众贫穷。他们之所以经常侵盗我朝边区,主要原因也无非是为了掠夺大汉的财物。 苦寒之地 所以,一旦陛下声称降嫁公主时将赠送丰厚的嫁妆匈奴单于必定愿意接受。由于公主是陛下的嫡亲女儿,地位尊贵,因此,单于完全可能将她立为正妻。那么,日后所生之子必定立为太子,迟早会继承大位,成为匈奴的单于。试想,冒顿在世之时,他只不过是陛下的女婿,谅来不会过分无礼;冒顿死后,则由陛下的外孙充任单于,主宰匈奴,那么更不可能让匈奴与陛下这位外祖父对抗了。所以,若用此和亲之法,则可以不必兴师动众,劳民伤财,就能维持一代、二代,乃至三代、四代的和平。岂不是非常合算么?”高祖听了刘敬的这番话,起初确是大加赞赏,声称这是目前形势下最可取的一种办法了。 匈奴绘画 不过,他在思索片刻后,又担心起一件事来,他有些犹豫地说道:「 ”这个办法好是好,只是…只是我担心皇后是不是舍得让长公主远赴荒芜之地,嫁给那么野蛮、残暴的匈奴人。”刘敬听后,叹了口气道:「 ”陛下呀,我最担心的就是这件事。我也知道,无论任何父母都不会忍心让自己最珍爱的骨肉到这种蛮荒之地去受苦的,遑论长公主这样的金枝玉叶。所以,皇后若有异议,也在情理之中。但是,长公主这一降嫁,虽然与陛下和皇后难免骨肉分离之痛,但是,天下苍生却可以因此免遭蹂躏,万千将士可以因此保住性命,无数公私财物可以因此不再损失,陛下的江山可以因此保持安稳。 荒芜之地 二者相比,陛下认为孰轻孰重呢?”高帝听了这番言语,终于下定决心表示接受,答应立即与皇后商量此事。高帝的皇后姓吕,名雉,早在刘邦于沛县当亭长时,就嫁给了他。有关他们的婚姻,有一段传奇:刘邦当亭长时,既不富裕,又放荡不羁,嗜酒好色,但是为人大度,善于结交朋友。后来,有个名叫吕文的人,因为避仇而来到沛县落户,因而与刘邦等一批人有了交往。据说,吕文很懂得看相,至少,他自认为相术神奇。他一眼便发觉刘邦日后必然大贵,甚至有帝王之相,因此十分主动地要将女儿许配给他为妻。这惹得吕夫人暴跳如雷,责问他为何要将好端端的女儿嫁给这样一个无财无势的浪荡子。吕文却坚持己见,依然把女儿嫁给了刘邦为妻。 沛县 所以,不管吕文是否真的是神相,反正其女吕雉确实是在刘邦地位低贱之时就嫁给了他。并且,她为人刚毅,果断,十分能干,甚至刘邦在争夺天下的过程中,都颇得她的帮助。正因为有这样的背景,所以刘邦即使在称王称帝之后,对于身为皇后的吕后,也还是相当尊重的,有时甚至怕她三分。吕雉在刘邦当亭长时,就生有一子一女。男的名叫刘盈,在刘邦称帝、吕雉立为皇后之后,他就被立为太子最终承继大统,史称惠帝。女儿即是这次刘敬建议要嫁给匈奴冒顿单于的公主,由于封邑在鲁地,故亦称鲁元公主。这一子一女自幼跟随母亲,与她同甘共苦,直到父亲称帝。所以,吕后对他们的感情特别深厚,尤其是娇滴滴的公主,更是惹人怜爱,被吕后视作掌上明珠。 鲁地 高帝当然知道吕后与公主母女情感深厚,所以他尽管出于大局考虑,被刘敬的道理说服,愿意采纳牺牲女儿幸福而换取交好匈奴的策略,但是当他回到宫内,对吕后提起此事时,仍然小心翼翼,不敢过于「 ”理直气壮”,他只是吞吞吐吐地谈到了和亲的真相。当吕氏听明白这次和亲的最大牺牲者是自己的亲生女儿时,不由得怒从心头起,当场断然拒绝。于是,刘邦不得不搬出刘敬对他所说的一套大道理,反复劝说吕后,希望她接受这一办法。当然,吕后毕竟是母仪天下的皇后,她并非不懂得这些大局为重的道理,而只是实在无法克服浓厚的骨肉亲情。最后,她提出了个折中的办法:让别人冒充鲁元公主,前赴匈奴和亲。 鲁元公主剧照 实际上不过是在掩饰一个极为窘迫、尴尬的局面:目前的汉王朝根本无法以武力与匈奴相抗衡,所以只有用讨好,甚至卑躬屈膝的方式,缓和匈奴的敌意,求得喘息机会。既清楚了这一形势,那么,所谓的和亲,其实就是在一种比较体面的说辞下,屈辱地去向匈奴求和。所以,高帝最后还是采取了较有风险的下策,即在皇族中挑选了一名漂亮的女孩,赐以长公主的名义,完成和亲匈奴的使命。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吕太后面对匈奴人的调戏,为何她能忍下来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本站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吕太后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相信许多了解历史的人都听说过吕太后的大名,作为汉高祖刘邦的女人,她在历史上也算是出足了风头。吕太后当年跟着刘邦这样一个传奇皇帝

汉朝嫁公主给匈奴单于,为什么没有匈奴女嫁给皇室

对汉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先说说汉朝为什么要嫁女给匈奴单于,原因可以从两个角度阐述。一是匈奴强汉朝弱的时候,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刘敬在刘邦白登之围后的建议中看出来。刘敬对曰

历史人物 刘邦死后匈奴提出了最大胆的和亲,被汉武帝来了个致命一击

说起汉朝,这个我们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王朝之一,就不得不提起另外一个少数民族政权,这个民族政权,就是北方的匈奴。而汉朝与匈奴,也可以说是一对老冤家了。在秦朝之前,匈奴就屡次进犯中原地区,但当时是处于中国

历史人物 刘邦为何不敌匈奴单于

相比于项羽的高调,刘邦可谓是一个闷声不吭干大事的人。所以虽然项羽威名在外,但是最后还是输给了低调的刘邦手上,刘邦打败了西楚霸王项羽建立了汉朝。如此有能力的刘邦为何在攻打匈奴之战中,却惨败而归。对于这样

卢绾为何会投靠匈奴? 汉高祖刘邦的近臣

卢绾(公元前256年—前194年),沛郡丰邑(今江苏丰县)人,与刘邦是同乡好友,且和刘邦同一天生日,儿时与刘邦一起在马维先生的马公书院读书。刘邦当泗水亭长时,常随出入上下。楚汉战争中,官至太尉,刘邦建

异姓王吴芮为何能一站到底? 面对强大的刘邦

刘邦称帝后无时无刻不在为大汉江山的稳定和传承而担心,一种化解不开的焦虑和无奈始终在他心头缠绕。在这样的形势下,几位异姓王的命运就岌岌可危了。韩信、彭越、英布等一个个异姓王在意料之中被铲除,然而,意料之

卢绾是刘邦的心腹,被封燕王,为何最后又反叛刘邦投降匈奴

卢绾和刘邦是同乡,卢绾父亲和刘邦是铁哥们。卢绾和刘邦同日出生,乡亲们抬着羊酒去两家祝贺。卢绾和刘邦长大了,又一起读书,关系非常好。乡亲人见他们父辈关系好,两儿子又同一天出生,两儿子长大关系又非常好,称

历史人物 项羽战无不胜,为何面对刘邦却越来越被动

项羽战无不胜,为何面对刘邦却越来越被动?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项羽当了西楚霸王后没几天,齐地的田荣就反了。>>西楚霸王项羽(剧照)>原因是田荣和项羽的叔父项梁不和,所以项羽也看不上他,封王的时

历史秘闻 卢绾是刘邦的心腹,被封燕王,为何最后又反叛刘邦投降匈奴

卢绾和刘邦是同乡,卢绾父亲和刘邦是铁哥们。卢绾和刘邦同日出生,乡亲们抬着羊酒去两家祝贺。卢绾和刘邦长大了,又一起读书,关系非常好。乡亲人见他们父辈关系好,两儿子又同一天出生,两儿子长大关系又非常好,称

历史人物 刘邦有废储之心,张良使出最后一计巧计保太子

刘邦有废储之心,张良使出最后一计巧计保太子!下面历史新知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邦在逃难的时候,曾流落在一个姓戚的平民家中,戚氏父女热情地款待了他。就这样,年方十八的戚姑娘遂嫁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