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为何没有游牧民族入侵

Posted 山越

篇首语: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三国时期为何没有游牧民族入侵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三国时期为何没有游牧民族入侵

纵观历史,中原王朝和游牧民族的争斗从未停止过。秦朝之前中原处于乱世,游牧民族频频南下劫掠。秦朝统一天下之后修筑长城,游牧民族南下的成本就大了,一时间双方也安分了不少。但是游牧民族南下的心从未停止过,每次逮住机会就想着南下,每次中原战乱基本上都会有异族入侵。八王之乱时胡人南下、南宋衰弱时蒙古南下、明朝农民起义时满清入关,这几个乱世都有游牧民族入侵,但是唯独三国时期没有记载有游牧民族入侵的情况。为什么?游牧民族转性了?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为什么没有游牧民族入侵的情况。 首先在三国之前游牧民族遭到了史诗级削弱,北方的匈奴和西北的羌族基本上都被汉朝碾压个便。西汉时期霍去病北伐,封狼居胥;东汉时期窦宪北伐,燕然勒石。这两大称呼都是将军的荣耀,更有意思的是窦宪是带着杀匈奴赎罪的想法北伐的。在别人的眼里游牧民族是非常强大的存在,在窦宪的眼里游牧民族就是升官发财的垫脚石。本想简简单单的北伐建功立业,没想到直接成了一个王者,以至于创造了燕然勒石的记录。 而羌族就更倒霉了,东汉末期的「 ”凉州三明”都是靠踩着羌族的尸体上位的。皇甫规大破羌兵,羌族降者数十万人;张奂斩杀羌人首领,生俘羌人万余人;段颖百战羌族,斩杀三万八千多人,自损四百多人。董卓百战羌族,但是仍旧不如这三位大佬。最关键的这些事发生于东汉末年,东汉都快灭亡了还把周围的邻居收拾了一顿,以至于后人道:「 ”国恒以弱灭,而汉独以强亡”三国时期虽然是内乱,但是刘备、曹操、孙权这些人都是不世出的大才,尽管身处乱世但是仍旧碾压游牧民族,接下来我们看看这三位的战绩。 曹魏对外战绩 最早是袁绍的后人投奔乌桓,然后乌桓多次劫掠边境,忍无可忍的曹操开始对乌桓发动战争,这场战争就是白狼山之战。白狼山之战曹操的部将徐晃、张郃、张辽、曹纯等人英勇作战,张辽更是当场斩杀了蹋顿,最终结局就是曹操大获全胜,俘虏乌桓二十多万人。三郡乌桓的主力开始全面崩溃,而曹操趁机收编乌桓精锐骑兵,组建了天下名骑。这一场战争是曹魏最早对外战争,这一战过后曹操就很少亲自带兵讨伐乌桓,基本上都是让自己的部将或者儿子来积累作战经验,也就是所谓的镀金。 乌桓造反的时候,曹操派儿子曹彰去讨伐。当时曹操给曹彰配备了田豫(三国时期被严重低估的名将),曹彰也在田豫的建议下大破乌桓。重点不在于曹彰大破乌桓,重点就在于当时的鲜卑族亲眼看着曹彰大破乌桓,然后不战而降。随后曹操让田豫镇守曹魏北部边疆,田豫在位时期外胡闻风而降。曹魏北部的叛乱基本上都是用来给部将镀金的,而乌桓更是长期为曹操提供精锐骑兵,以至于曹操的骑兵能纵横天下。 东吴对外战绩 与曹魏的战绩不同,东吴始终没有大规模的歼灭战,但是东吴的叛乱(山越族)始终没有停止过。在历史上多次记载山越族造反,但是无一例外全被镇压,而且每次镇压之后都要在当地征兵。我们直接列举几条史料,你就能知道山越对东吴的重要性了。 时吴、会稽、丹杨多有伏匿,逊陈便宜,乞与募焉。会稽山贼大帅潘临,旧为所在毒害,历年不禽。逊以手下召兵,讨治深险,所向皆服,部曲已有二千余人。-《三国志·陆逊传》 山越人造反,陆逊镇压,然后征兵两千人。 比县建昌起为贼乱,转领建昌,加武猛校尉,讨治恶民,旬月尽平,召合遗散,得八百人,将还建业。-《三国志·吴志·潘璋传》 山越人造反,潘璋镇压,征兵八百人。 统以山中人尚多壮悍,可以威恩诱也,权令东占且讨之,命敕属城,凡统所求,皆先给后闻。统素爱士,士亦慕焉。得精兵万余人。恪以丹杨山险,民多果劲,虽前发兵,徒得外县平民而已,其余深远,莫能禽尽,屡自求乞为官出之,三年可得甲士四万......岁期,人数皆如本规。恪自领万人,余分给诸将。-《三国志·吴书·十九》 这些意思同上,就是山越造反,然后有人镇压,最后征兵。 自建安五年孙权掌权,在经过长达十年的镇压山越行动后,江南绝大多数山越人被迫出山,一部分用来补充兵源,另一部分成为农民。要知道这些人原本就是在山林里生活,他们的身体素质要好过平原生活的人,是优质兵源。仅《吴书》明文记载东吴陆续征兵十几万人,东吴一共才多少人?山越人直接贡献了十几万人。对孙权来说这种好事打着灯笼都难找。不东吴巅峰时期碾压山越人,就连吴国衰败时都碾压山越人。历史记载东吴灭亡时有军队二十万人,其中半数都是山越人。自始至终东吴对山越都是压倒式的,但凡有点脑子都不会叛乱(小编很怀疑山越叛乱其实就是东吴为征兵找的借口)。 蜀汉对外战绩 蜀汉的领导虽然是刘备,但是后期就是诸葛亮了,而且对外战争基本上也是诸葛亮负责。蜀汉对外的就是南蛮,原本蜀汉国力蒸蒸日上的时候南蛮还比较安分,双方和平。但是刘备在夷陵惨败之后,南蛮就不安分了。南方的雍闿杀了太守,然后投降吴国,但是一听闻诸葛亮要平安,雍闿的小弟不干了,直接把雍闿搞死了。雍闿死后诸葛亮就腾出手来了,开始收拾南方的孟获,于是就有了著名的七擒孟获事件。 ​ 第一次诸葛亮轻而易举的活捉了孟获,并且让他参观蜀汉的军营,看看蜀汉的阵容。孟获不服,说这是偷袭。然后没想到的是诸葛亮放了他,并且再次生擒了他。真正的强者就像诸葛亮这样,你随意,我无敌。你说我偷袭,那我就放了你,然后光明正大抓你。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无论你怎么样反正最后还是被我生擒。最终孟获也服了诸葛亮,之后南蛮也没有大规模战争。 现在明白为什么没有外族入侵了吗?诸葛亮、曹操、孙权,这些都是在诸侯割据战场上活下来的人,他们本身就是疯狂吞并别人的狠角色,你还想着去捋虎须,这不是典型的送死行为吗?

相关参考

三国打成一团…外族为何没趁机入侵

在中国古代,游牧民族的侵入成为了影响历史进程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凡是中原内乱,边境之地的部落便会趁机入侵。但奇怪的是,东汉末年的三国,军阀割据、群雄纷争,当时可说是打得乱七八糟,但为何没有外族入侵呢?其

三国时期这么乱为何没有少数民族侵扰中原

你们知道三国时期为何没有游牧民族的踪影?接下来小编为您讲解!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华夏历史上最为黑暗的时期,在这个时间节点上,众多少数民族趁西汉八王之乱,国力衰微,纷纷举兵南下建立政权,中原大地陷入战火之中

三国时期没有外族入侵成功的原因

  三国时期是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但是为什么这么乱并没有发生类似,那样被外族打得落花流水无还手之力的局面?三国还是团结对外的吗?>  我们分析下三国时期没有外族入侵成功的原因:>  1,那时候的兵器缺乏

老外:乱世三国时期,为何外国不敢入侵

有这么句话在中国的三国读者当中传达:“历朝皆以弱灭,独汉以强亡”。曹魏北征乌桓,鲜卑。孙吴镇服闽粤,东瓯。蜀汉平南蛮。汉朝是历史上独一中国在内乱的时候还能能吊打周围的朝代。这能够说是整个三国时期的写照

汉末三国时期,中原陷入战乱局势,为何外族不敢入侵

在中国古代,每当中原陷入战乱时,周边的外族就会对虎视眈眈,甚至出兵侵扰中国边疆。秦朝末年,北方的匈奴看到了机会,一直在蓄势待发,即使是西汉建立后,依然被迫采取和亲的政策;唐朝末年,突厥、高句丽等也相当

八国联军入侵清朝时,为何只敢瓜分,没有国家敢彻底占领

晚清的灭亡,慈禧做过什么,周边国家为何一个援助大清的都没有?提到清朝,我们都知道,这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一个非常耻辱的朝代,因为晚清时期的懦弱,导致在八国入侵的时候签订了许多不平等的条约,割地

三国混战多年,为什么没有外族敢入侵?

三国混战多年,为什么没有外族敢入侵?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查阅资料发现外族的整体实力很懦弱,在那时候错乱的时代她们的整体实力很差,并且不论是人口数量還是武器都处在发展趋势的环节,在汉朝的

明明是入侵我国的列强,为何会得到百姓拥护

晚清时期,西方列强每次来犯,都会招收当地人们充当劳动力。在这种境况下,有一段时间,产生了一种奇怪的现象,无论是自愿受雇的当地无业游民还是看热闹的正经人家,不仅对这些联军没有多少敌意,反之还有点拥护,为

美媒:为何蛮族和游牧族最后都被汉族同化了

最近有位外国小伙有个问题十分困惑,他想知道中国在古代被游牧蛮族多次入侵,到头来这些蛮族非但没有击垮古中国,而且还被中国汉文化同化了,这是为什么?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所谓的「”蛮族”和「”游牧

清朝初期200年为何没有列强入侵,靠的是什么

在声势赫赫的汗青长河中,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履历了许很多多的朝代变迁,而离我们比来的就是清朝。但如今人们的记忆里,满清当局给人的印象一定都是脆弱无能,卖国求荣。甚至到了最后,只能签署一系列的不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