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与刘备,汉贼与大耳贼,孰是孰非,且听慢慢道来
Posted 汉室
篇首语:于高山之巅,方见大河奔涌;于群峰之上,更觉长风浩荡。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曹操与刘备,汉贼与大耳贼,孰是孰非,且听慢慢道来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曹操与刘备,汉贼与大耳贼,孰是孰非,且听慢慢道来
文:王家九爷 网上有许多关于曹操刘备谁奸臣谁忠臣的争论。 我的观点是曹操是汉贼,这是毋庸置疑的事情。 青梅煮酒 可能有人会反驳说曹操优待汉室,甚至将自己的几个女儿都嫁给汉献帝。可其实曹操这只是为了牢固的掌握朝政,以防止外戚崛起的一种手段。君不见他杀汉献帝的皇后和爱妃吗!这能算得上是优待吗! 还有网友说曹操「 ”挟天子以令诸侯”是每个诸侯都想干的事情,所以应该不置可否。而且还声称如果汉献帝落到刘备或者孙权的手里,肯定没有在曹操这里好。这种逻辑简直是在开玩笑。要知道,「 ”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人是曹操,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刘备孙权可从没做出过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情。你不能拿假设出来的结论当成真理,这样做是犯了违背事物发展规律的逻辑性错误。再者说了,凭什么你就认为曹操就会优待汉室,而刘备和孙权就不会呢!这根本就是偏见使然。 挟天子以令诸侯 还有人把曹操击败袁氏集团后,将驻地迁到了邺城这件事当成是曹操忠于汉室的表现。还以此认为刘备没有在这个时候攻打许都迎接汉献帝,是属于奸臣的表现,是不忠于汉室的表现。 这种观点简直是无聊愚蠢透顶,难道曹操离开许都搬到邺城就会放松对汉献帝的看管挟持了吗?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另外,说刘备没有去迎接汉献帝更是大错特错,据史书记载在建安十二年曹操北征乌桓的时候,刘备就曾经向刘表建议攻袭许都迎接汉献帝。可是刘表不听,刘备自己又没有能力实施这一计划,于是就只好不了了之。后来刘表还表示过对这件事情的后悔。 还有人认为曹操一生都没称过帝,而刘备孙权却都称帝了,所以曹操是忠臣,而刘备不是。可是没称帝并不等于不想称帝。曹操曾经公开的表示「 ”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周文王是谁?是消灭商朝的周武王的亲爹。也就是说曹操不是不想称帝而是当时他不能称帝,所以就寄希望于自己的儿子称帝,间接证明曹操内心中也是想要称帝的。 刘备虽然后来称帝了,但那是在汉献帝退位后,刘协生死不明的状态下才称帝的。就算是明知道汉献帝刘协没死,刘备称帝也没有任何不妥的地方。因为既然汉献帝已经向曹魏妥协放弃帝位,弃天下于不顾,本着「 ”天下不可一日无君”的原则,由刘备接替帝位也是最好的选择。 刘备称帝名正言顺 最后分辨一下汉贼与大耳贼的不同。汉贼就是在指曹操,这是从政治高度上概括性的评定结果。所以曹操是汉贼这是毋庸置疑的事情。而大耳贼一般是在指刘备,因其耳大垂肩,能自顾其耳,以此得名。最早这个词是出现在吕布白门楼殒命的时候,吕布由于怨恨刘备不肯替自己向曹操求情,而骂刘备是「 ”大耳贼”。这其实就是个骂人的话,与狗崽子或者TMD没什么分别。 白门楼 可是曹操被称为「 ”汉贼”就不同了,这样带有政治色彩和高度的骂人的话,其实就是对曹操「 ”挟天子以令诸侯行为”的一种讽刺。 曹操和刘备谁奸谁忠的问题本无需辩驳,都是利益使然的结果,充其量大家半斤八两。可是有些人就是愿意在这件事上做文章以博眼球。又不能客观公正的审视曹操与刘备的立场,实在是偏颇至极。 今日特敲一文,以示本心。 王家九爷2019年9月29日。相关参考
在《三国演义》里面,有很多人有自己的别称,如赵云被称为「”常胜将军”,关羽被称为「”美髯公”,吕布被称为「”三姓家奴”、诸葛亮被称为「”诸葛村夫”等等,这些名将谋臣尚且都有自己的别称。那么作为雄霸一方
说到刘备其实大家都一个感觉,那就是这个人好像真的很弱啊,感觉都是手下的人厉害,武力武力拼不过五虎上将,智谋智谋搞不赢诸葛亮,感觉这个大哥是躺赢的啊,但是有细心的网友或许有听说过一件事情,那就是刘备好像
历史人物 吕布为什么叫刘备大耳贼 叫刘备的大耳贼的原因是什么
刘备的前半生,可谓是过的不尽人意。尤其是织席贩履那几年,甚至都不敢想象自己以后会成为坐镇一方的汉中王。但是,刘备在结交了关羽和张飞之后,一改往日三教九流的作风。俨然变成了一位贤德的领路人,而且不知刘备
早在刘玄德身处徐州之时,曹丞相想要将其除之而后快,而那战败之后的吕奉先却想着过来投靠他,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他们俩共同的敌人都是丞相大人。于是两人拜了把子,结成异姓兄弟,关系非常的要好。为了能将刘玄德铲
史上最微妙的是什么?是人事。封建社会一些王朝集团斗来斗去,最后的战斗成果,都体现在人事上。人事又体现在关系上,要做人事,要从关系上做文章。关系此物,千奇百怪,无所不有,甚至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曹操和诸
曹操一生戎马十数年,讨董卓、迎天子,力保汉室垂危之江山,延续了数十年大汉国祚,虽有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嫌,但其毕竟没有在有生之年行篡汉自立之事,有何来窃国汉贼之名呢?曹操的污名并非是三国时期定下的,在三国
刘备在三国演义中最受人瞧不起,无论是曹操评价的“沛郡小辈,妄称’皇叔’,全无信义,所谓外君子而内小人也……”还是“织席贩履小儿”的“大耳贼”,就可以看得到刘备先生在三国诸雄的人望如何了!刘备能从”织席
揭秘三国时代最成功的人生赢家:绝非曹操与刘备 司马懿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司马懿是个很有“能耐”的人,既有能力,能力很强,又有耐力,耐力更是不同寻常。他甚至在小
东汉末年这个群雄并起的年代,各路诸侯割据,汉室已经名存实亡,最后三人在群雄中脱颖而出,他们分别是曹操、刘备和孙权。这三人中,刘备最为仁义正直,一生以兴复汉室为己任。反观曹操却是一个十足的奸雄形象,挟天
东汉末年这个群雄并起的年代,各路诸侯割据,汉室已经名存实亡,最后三人在群雄中脱颖而出,他们分别是曹操、刘备和孙权。这三人中,刘备最为仁义正直,一生以兴复汉室为己任。反观曹操却是一个十足的奸雄形象,挟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