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透奸臣的把戏,却识不破忠臣的陷阱
Posted 管仲
篇首语:这个世界有两个我,一个假装快乐,一个真心难过。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看得透奸臣的把戏,却识不破忠臣的陷阱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看得透奸臣的把戏,却识不破忠臣的陷阱
文/蓝梦岛主 原创文章,已开启全网维权,抄袭必究! 齐桓公姜小白是大名鼎鼎的春秋五霸之首,作为姜太公吕尚的第十二代孙,他也曾是一位英明伟大的君王,在贤相管仲的辅佐下,齐桓公先后灭了谭、遂、鄣等小国,一度成为天下诸侯的霸主。 但是,纵然是如此雄才大略的齐桓公,看透了奸臣的把戏,却识不破「 ”忠臣”的陷阱,最终竟然惨死于心腹之手。 第一个给齐桓公设下温柔陷阱的「 ”忠臣”是个宦官。 (宦官剧照) 宦官,俗称太监,又称宦者、中官、内官、内臣、内侍等,是侍奉在君王身边的阉人。宦官制度由来已久,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宦官,正是齐桓公时期的竖刁(也作:竖刀)。 《列国志》记载:「 ”时有竖刁者,乃桓公之幸童。因欲亲近内庭,不便往来,乃自宫以迸。桓公怜之,宠信愈加,不离左右。”也就是说,齐桓公后宫嫔妃众多,男子出入不便,美男子竖刁为了向齐桓公表忠心,竟然不惜挥刀自宫。齐桓公感动于竖刁的忠心,因此更加宠信他,从此不离左右。 第二个给齐桓公设下温柔陷阱的「 ”忠臣”是个厨师。 (易牙) 易牙擅长调味,烹饪技术出神入化,又是史上第一个开私人饭馆的人,所以被公认为厨师行业的祖师爷。连孔子都称赞易牙说:「 ”即使将淄水、渑水两条河中的水混合起来,易牙也能够分辨出来。” 可惜,易牙虽然是个好厨师,却不是个好人。 在竖刁的引荐下,易牙成为齐桓公的御厨,深得齐桓公青睐。一次,齐桓公对易牙感慨说:「 ”寡人尝遍天下美味,唯独没吃过人肉,倒为憾事。”这本来只是齐桓公的一句戏言,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易牙为博齐桓公换欢心,把此事记在了心里。 不久后,易牙就给齐桓公做了一道肉汤。齐桓公吃完后感觉此汤鲜嫩异常,绝非平常所食之肉,于是问道:「 ”这是什么肉啊?”易牙这才哭着说道,这是人肉。齐桓公身为君主,绝不能食用死囚、平民之肉,所以易牙就亲自杀了自己4岁的儿子,做成了这道肉汤,进献给齐桓公。 齐桓公听完易牙的解释,虽然既反胃又难过,但他仍被易牙杀子的行为所感动,认为他爱自己胜过亲骨肉,所以从此格外宠幸易牙,让他从厨师直接晋升为国之重臣。 (注:易牙烹子献糜的故事在很多典籍中都有记载,比如,韩非子二柄篇》就有:「 ”桓公好味,易牙烝其首子而进之。”) (管仲) 齐桓公晚年宠信他心中的「 ”忠臣”竖刁和易牙,这让管仲十分担忧。管仲临终劝谏齐桓公说:「 ”人情莫过爱其身者,竖刁不爱其身,岂能爱君乎?”又说:「 ”人之情莫不受其子,今其子以为膳于君,其子弗爱,又安能爱君乎?”(出自《韩非子·十过篇》) 管仲的意思很明确,就是说:竖刁自宫取悦齐桓公,一个连自己身体都不爱惜的人,又怎么会忠君爱国呢?易牙烹子献糜取悦齐桓公,一个连自己亲骨肉都不爱惜的人,又怎么会忠君爱国呢? (齐桓公雕塑) 但是,齐桓公仍没有醒悟,管仲死后,他继续宠信重用竖刁和易牙。桓公四十三年(前643年),齐桓公重病,此时,图谋不轨的竖刁和易牙当时已经控制了内廷,他们故意不给齐桓公饭菜吃,一代霸主齐桓公竟然就这样被活活饿死,而令他万万没想到的是,把他推向万丈深渊的正是他以为的「 ”忠臣”。 对于君王来说,有时候假忠臣比真奸佞更可怕。正如管仲所言,一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连自己的身体和自己的骨肉都可以舍弃的人,更不可能对其他人真正忠心。只可惜,千穿万穿马屁不穿,越是身居高位的人,越是看不透这一点。 以史为鉴,我们后人在结交朋友时也该吸取教训,对于那些没有底线的「 ”好人”,一定要敬而远之。 参考资料:《左传》、《列国志》、《韩非子》 文中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相关参考
包容力豁达睿智,远离烦恼。豁达的人,想得开,故不斗;睿智的人,看得透,故不争。豁达睿智的人敞亮、通透,不会因为一次失败、一次诬陷而耿耿于怀,也不会因为某次成功、某次赞赏而沾沾自喜,他们内心自有乾坤,烦
魏忠贤是忠臣还是奸臣,这个话题其实有很多专家学者拿出来议论。他们各自抓着自己的证据,极力给自己的观点加分,希望自己的观点得到更多的人认同,然后使自己的观点成为正统。 魏忠贤肯定是做了一些坏事,也
奸臣,顾名思义是指哪些不忠于君主,弄权误国营私、残害忠良之臣。但是,历史上却有一些你不好去判别是奸臣还是忠臣的人,说他是忠臣他有总做出一些陷害忠良之事,说他是奸臣但他们也有忧国忧民的时候,现在就让我们
鳌拜是好人,有人这样说.也有人这样说鳌拜是一个十足的坏人. 鳌拜是坏人,这点相信有很多人\\都有同感,特别是看了康熙和少年天子电视剧的各位观众同志,对于鳌拜的专权,蛮横是深有体会的,那时的狠,是
受一些影视剧的影响,如今的人对于鳌拜,就是一个和皇帝做对的奸臣,甚至有人认为鳌拜要谋朝篡位。首先,电视剧是一种对历史进行再创造的艺术,撰写剧本的编剧就有可能对真实的历史并不了解。就算了解那一段历史
魏忠贤是忠臣还是奸臣,这个话题其实有很多专家学者拿出来议论。他们各自抓着自己的证据,极力给自己的观点加分,希望自己的观点得到更多的人认同,然后使自己的观点成为正统。 魏忠贤肯定是做了一些坏事,
魏忠贤是忠臣还是奸臣,这个话题其实有很多专家学者拿出来议论。他们各自抓着自己的证据,极力给自己的观点加分,希望自己的观点得到更多的人认同,然后使自己的观点成为正统。 魏忠贤肯定是做了一些坏事,也
魏忠贤是忠臣还是奸臣,这个话题其实有很多专家学者拿出来议论。他们各自抓着自己的证据,极力给自己的观点加分,希望自己的观点得到更多的人认同,然后使自己的观点成为正统。 魏忠贤肯定是做了一些坏事,
史崇之,南宋大臣、宰相,是尚书右仆射史浩的孙子,右丞相史弥远的侄子,鄞县人氏。史崇之生于公元1189年,去世于公元1257年,自幼聪颖好学,有大志,专事功。 嘉定十三年,史崇之高中进士,为光化军
史崇之,南宋大臣、宰相,是尚书右仆射史浩的孙子,右丞相史弥远的侄子,鄞县人氏。史崇之生于公元1189年,去世于公元1257年,自幼聪颖好学,有大志,专事功。 嘉定十三年,史崇之高中进士,为光化军